- 285.00 KB
- 2021-04-13 发布
大庆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全卷满分9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人体内占体液总量比例最多的是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浆 D.组织液
2.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A.使体内增加水分 B.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 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
3.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4.吃的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
A.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B.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和垂体后叶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D.肾上腺和下丘脑
5.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7.小明因患重感冒而出现高烧,在一昼夜中体温持续维持在39℃左右,则小明在这一昼夜中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关系是
A.基本相等 B.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D.不能确定
8.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效应T细胞
9.早在公元1000年宋朝真宗年间,我国劳动人民已会用患轻微天花病人的痘痂接种给健康人的方法来预防天花。这里所说的痘痂和这种方法分别属于
A.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 特异性免疫
C.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 特异性免疫
10.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②③分别代表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B.寒冷刺激后,图中③的含量增加先于①和②
C.当人饮水过多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释放④来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
D.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11.下图表示一植株被不透光的纸盒罩住,纸盒的左侧开口,右侧照光。如果固定幼苗,旋转纸盒;或固定纸盒,旋转幼苗;或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分别是
A.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C.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12.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植物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性的是
A.根的向地性 B.茎的背地性 C.扦插枝条生根 D.植物的向光性
13.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A.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赤霉素
14.对某动物种群数量是否增长起到主要决定作用及预测该动物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因素分别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 B.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
C.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
15.右图的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B.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D. 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0
16.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17.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蝙蝠蛾的幼虫之间的关系属于
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18.农田弃耕后的演替过程中灌木会逐渐取代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19.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温度、食物和空间 B.温度、光照 C.温度、温度 D.光照、食物和空间
20.在光滑的裸岩上长出森林,大约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裸岩阶段;②地衣阶段;③苔藓阶段;④森林阶段;⑤灌木阶段;⑥草本植物阶段。演替的正确顺序是:
A.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一⑥ B.①一②一③一⑥一⑤一④
C.①一②一③一⑥一④一⑤ D.①一②一④一③一⑤一⑥
21.一个生态系统若能长期维持下去,除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不可缺少的是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所有的生物成分
22.在浮游植物 → 浮游动物 → 鱼这条食物链中,碳是以哪种形式流动的
A.二氧化碳 B.有机物 C.碳酸盐 D.二氧化碳和有机物
23.农民在农田除草、灭虫的目的是调整
A.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B.群落的自然演替方向
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4.为了防止鸟吃草籽,人们把一片草地用子全罩起来,结果导致食草昆虫大量繁殖,草叶几乎被吃光,这是因为破坏了
A.生态系统 B.生存环境 C.原有食物链 D.生物成分
25.在如图所示的食物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子,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 20 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
A.600 g B.900 g
C.1 600 g D.5 600 g
26.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所蕴含的生命科学知识是
A.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B.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强
C.生物的变异现象 D.生物的种间斗争关系
27.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28.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子,兔子也同样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A.可以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B.可以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
C.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29.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
C.从金鸡纳树中提取奎宁用来治疗疟疾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30.据调查,目前我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亿元。为治理土地荒漠化,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措施,其生态学原理是
A.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 B.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C.增加食物链中的营养级 D.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第二部分:选择题 共20分
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31.如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以下关于导致ab段和bc段变化的相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时体温的变化
B.口渴和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变化
C.在寒冷的室外和进入温暖室内时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
D.饭后和饥饿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
32.如图表示某人在安静状态下,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所处环境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时刻B,所处环境温度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时刻环境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
B.在AB段时间内,因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
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33.右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器官,a、b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器官甲、乙的名称分别是胰岛、肾上腺
B.激素a能够促进过程①,抑制过程②
C.激素b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
D.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
34.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在A~D中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
35.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
C.d<b时,M与N竞争激烈
D.M、N将呈现“J”型增长
36.某同学在对一块面积为5000 m2的野生草坪进行野外调查时,选取了5个样方,每个样方4 m2,发现5个样方中某种草药的株数依次为12、15、14、17、12株。可估算出这块草坪中这种草药株数为
A.15000株 B.16250株 C.17500株 D.70000株
3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C.同种生物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D.某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不同水层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38.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39.下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的兔中,未标记的有60只、标志的有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A.15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40.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B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B.③⑤⑧均属于细胞呼吸
C.A和B属于捕食关系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第三部分:非选择题 共40分
本部分共4小题,共计4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41.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 ,使垂体释放的 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
(2)人在寒冷环境中,体内的 、 含量上升,以加快全身细胞的氧化分解来增加产热。其中后者还能与胰高血糖素共同作用,升高血糖。
(3)人长时间运动时,血糖不断被消耗,此时胰岛细胞分泌的 增加,该分泌物促进了机体内 的分解,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4) 人体消灭流感病毒的细胞免疫过程是:T细胞在接受相关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的____ ____,可以与被流感病毒入侵的_____ ___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5)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液可使双缩脲试剂呈紫色,患者的血浆渗透压 ,将会引起的生理现象为 。
42.(10分)如图表示某种群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t2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 ___型;图中曲线表示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_段。
(2)从种群的数量特征分析,在t3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 ________。
(3)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请判断并说明: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____ ___点左右,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
(5)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3.(10分)图甲为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图解,图乙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中的CO2库。请据图回答:
猫头鹰
蛇
鸟
绿色植物
蟾蜍
昆虫
鼠
图乙
图甲
A
B
D
C
(1)图甲中,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图甲中再加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和分解者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猫头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 ,蛇占据的营养级有 。
(3)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鸟的数量将会 (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鸟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消耗绿色植物 千克。
(4)图乙中D→C的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5)碳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的,碳在C → A的过程中是以 的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B表示 。
44.(10分)回答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中的有关问题。
(1)目的基因的获取:为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目的基因,可用_____ ___扩增的方法,其原理是_____ ___。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具有复制原点、目的
基因外,还必须具有启动子、 、标记基因等。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___ _____。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某单子叶植物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采用的受体细胞是____ 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应先用______ __处理,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在分子水平上可采用的检测办法是__________;在个体水平上,如抗虫棉,需要做 。
大庆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试题
高二生物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
1~30小题 每小题1分
1~5 ABDAA 6~10 AADBD 11~15 DACAD 16~20 CBDDB 21~25 CBDCB
26~30 ABDBD
第二部分:选择题 共20分
31~40小题 每小题2分
31~35 DDDDC 36~40 CCDDC
第三部分:非选择题 共40分
41(10分)
(1)升高 抗利尿激素
(2)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3)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
(4)效应T细胞 宿主细胞(靶细胞)
(5)降低 组织水肿
42(10分)
(1)增长 cd
(2)出生率=死亡率
(3)不是 受到环境(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4)b 既能捕获一定数量的个体,又能使鱼类种群数量尽快地增长和恢复
(5)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环境的容纳量降低(每空1分)
43(10分)
(1)4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捕食和竞争 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
(3)减少 25
(4)光合作用
(5)二氧化碳 有机物 分解者
44(10分)
(1)PCR技术 DNA复制
(2)终止子 RNA聚合酶 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
(3)基因枪法 受精卵 Ca2+
(4)抗原—抗体杂交 抗虫的接种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