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7 KB
- 2021-04-13 发布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58-59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含义和计算顺序。
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加、乘减算式的过程。
3.让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含义及计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把“几个几再多一点”列成乘加、把“几个几再少一点”列成乘
减算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初步认识了乘法,也学会了一至五的乘法口诀,学
习新课前,我们来做做练习,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
把下列的加法算式用乘法表示出来。
2+2+2+2+2 ( )或( )
3+3+3+3 ( )或( )
5+5+5+5+5+5 ( )或( )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学习例 5: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公园吗?公园里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呢,这
节课我们一同去公园寻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吧。(课件出示旋转木马场景)
师: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能够提出什么问题?应
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一共有 4 组木马,每组木马可以坐 3 位小朋友,
其中有三组木马上坐着 3 位小朋友,一组木马上坐着 2 位小朋友。
师:那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2.独立想方法,交流新体验。
汇报交流:
预设一:3×3+2=11
提问:3×3 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加 2?
预设二:3×4-1=11
提问:3×4 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 1?
预设三:3+3+3+2=11
3.揭示本课课题:像方法一这样有乘法和加法组成的算式称为乘加,方法
二这样有乘法和减法组成的算式称为乘减。(板书课题)
4.探究计算顺序
(1)在计算乘加和乘减式题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什么共同之处?
(2)总结规律: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闯关练习)
1.教材第 58 页“做一做第 1 题。
鼓励学生用乘加、乘减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材第 59 页练习十二第 3、4 题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P56 例 5
乘加 乘减
3 个 3 再多 2 4 个 3 再少 1
3+3+3+2=11 3+3+3+3- 1=11
3× 3+2=11 4× 3-1=11
9 12
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
相关文档
-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智慧广场--- 2021-04-13 19:31:1717页
-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观察物体(一)-2021-04-13 19:23:005页
-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锐角、2021-04-13 18:07:0418页
-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乘法的初步认2021-04-13 16:01:147页
-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角的初步认识2021-04-13 12:19:462页
-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角的初步认识2021-04-13 03:06:462页
-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的乘法口诀2021-02-27 08:51:4318页
-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乘法竖式》2021-02-26 22:06:2010页
-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求一个数的几2021-02-26 22:06:0513页
-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观察物体(一)-2021-02-26 21:53:5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