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 MB
- 2021-04-13 发布
2017
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
化学计量 专题练习
A
1.
标准状况下
V
L
氨气溶解在
1 L
水中
(
水的密度近似为
1 g·mL
-
1
)
,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ρ
g·mL
-
1
,质量分数为
w
,物质浓度为
c
mol·L
-
1
,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
A
.
ρ
=
(17V
+
22 400)/(22.4
+
22.4V)
B
.
w
=
17c/(1 000
ρ)
C
.
w
=
17V/(17V
+
22 400)
D
.
c
=
1 000V
ρ/(17
V
+
22 400)
2.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18 g D
2
O
和
18 g H
2
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
10N
A
B
.
2 L 0.5 mol·L
-
1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
H
+
离子数为
2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
,
生成
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
A
D
.密闭容器中
2 mol NO
与
1 mol O
2
充分反应
,
产物的分子数为
2N
A
C
【
解析
】
选
C
。
D
和
H
的质量数不同
,
则
18 g D
2
O
和
18 g H
2
O
的物质的量不同
,
其含有的质子数不同
,A
错误
;
亚硫酸为弱酸
,
在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
,
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数目小于
2N
A
,B
错误
;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
,
氧气来源于-
1
价的氧元素
,
所以生成
0.1 mol
氧气时转移电子
0.2N
A
,C
正确
;NO
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
但常温下
,
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平衡
,
产物的分子数小于
2N
A
,D
错误。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化学平衡
,
所以一氧化氮和氧气生成二氧化氮时两分子的二氧化氮变为一分子的四氧化二氮
,
分子数要变小。
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
(1)
注意同位素原子中中子数的不同
;
(2)
过氧化钠中氧原子的化合价为-
1
价。
【
答案
】C
C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1.00 mol NaCl
中含有
6.02×10
23
个
NaCl
分子
B
.
1.00 mol NaCl
中,所有
Na
+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
8×6.02×10
23
C
.欲配制
1.00 L 1.00 mol·L
-
1
的
NaCl
溶液,可将
58.5 g NaCl
溶于
1.00 L
水中
D
.电解
58.5 g
熔融的
NaCl
,能产生
22.4 L
氯气
(
标准状况
)
、
23.0 g
金属钠
B
5.
下列溶液中,与
100 mL 0.5 mol·L
-
1
NaCl
溶液中所含的
Cl
-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
A
.
100 mL 0.5 mol·L
-
1
MgCl
2
溶液
B
.
200 mL 0.25 mol·L
-
1
AlCl
3
溶液
C
.
50 mL 1 mol·L
-
1
NaCl
溶液
D
.
25 mL 0.5 mol·L
-
1
HCl
溶液
【
解析
】
选
D
物质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100 mL 0.5 mol·L
-
1
NaCl
溶液中
c(Cl
-
)
=
0.5 mol·L
-
1
,而
A
、
B
、
C
、
D
项中,
c(Cl
-
)
分别为
1 mol·L
-
1,
0.75 mol·L
-
1
,
1 mol·L
-
1
,
0.5 mol·L
-
1
,故
D
项正确。
【
答案
】D
D
6.
使用胆矾配制
1 L 0.1 mol·L
-
1
的硫酸铜溶液,正确的操作是
(
)
A
.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
16 g
溶解在
1 L
水里
B
.称取胆矾
25 g
,溶解在
1 L
水里
C
.将
25 g
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
1 L
D
.将
16 g
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
1 L
【
解析
】
选
C
A
、
B
两项中配成溶液的体积不是
1 L
,尽管溶质为
0.1 mol
,但其浓度不是
0.1 mol·L
-
1
;
D
项中
16 g
胆矾含
CuSO
4
少于
0.1 mol
,浓度也不是
0.1 mol·L
-
1
。
【
答案
】C
C
7.
下列说法或计算正确的是
(
)
A
.采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以使浓度为
4 mol·L
-
1
的盐酸溶液的浓度变为
8 mol·L
-
1
B
.把
100 g 20%
的
NaCl
溶液与
100 g H
2
O
混合后,
NaCl
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10%
C
.将
2.3 g Na
投入到
97.7 g
水中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4.0%
D
.已知某温度下
KNO
3
的溶解度是
31.6 g
,该温度下将
20 g KNO
3
溶解于
50 g
水中,充分溶解,获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28.6%
B
B
【
解析
】
选
B
称量
Na
2
CO
3
固体时,应将被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否则会使称量的
Na
2
CO
3
偏少,配制成的溶液浓度偏低。
【
答案
】B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含
1 mol
溶质的任何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
.配制
1 mol·L
-
1
NaCl
溶液
1 L
,其方法是将
58.5 g NaCl
溶于
1 L
水中
C
.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同种溶液所含溶质的粒子数一定相同
D
.
1 L 0.5 mol·L
-
1
CaCl
2
溶液中,
Ca
2
+
与
Cl
-
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
0.5 mol·L
-
1
C
【
解析
】
选
C
A
项,未指明溶液的体积,错误;
B
项,虽然
58.5 g NaCl
恰好是
1 mol
,但用的是
1 L
水,而不是最后形成
1 L NaCl
溶液,错误;
C
项,不论是非电解质还是电解质,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同种溶液所含溶质的粒子数必相同,正确;
D
项,
CaCl
2
是强电解质,溶于水电离成
Ca
2
+
和
Cl
-
,在
1 L 0.5 mol·L
-
1
CaCl
2
溶液中,
Ca
2
+
和
Cl
-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0.5 mol·L
-
1
和
1 mol·L
-
1
,错误。
【
答案
】C
B
C
C
13.
含有砒霜
(As
2
O
3
)
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
(AsH
3
)
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若砷的质量为
1.50 mg
,则
(
)
A
.被氧化的砒霜为
1.98 mg
B
.分解产生的氢气为
0.672 mL
C
.和砒霜反应的锌为
3.90 mg
D
.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6×10
-
5
N
A
B
【
解析
】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增大
H
2
浓度,化学平衡向生成
HI
的方向移动,则生成的
HI
超过
0.8 mol
,又因为
I
2
只有
0.5 mol
,若全部反应,最多只生成
1 mol HI
,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达到平衡时
0.8 mol<
n(HI)<1 mol
,
B
正确。
【
答案
】B
15.
取
3.5 g
某二价金属的单质投入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8.25%
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金属仍有剩余;若取
2.5 g
该金属投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等反应结束后,加入该金属还可以反应。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
.
24
B
.
40
C
.
56
D
.
65
A
【
答案
】
0.3
N
A
1.2N
A
0.8N
A
0.2N
A
【
答案
】
(1)1.2
<
(2)<
<
>
19.
在一定条件下,
m
g NH
4
HCO
3
完全分解生成
NH
3
、
CO
2
、
H
2
O(g)
,按要求填空。
(1)
若所得混合气体对
H
2
的相对密度为
d
,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
。
NH
4
HCO
3
的摩尔质量为
________(
用含
m
、
d
的代数式表示
)
;
(2)
所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折合成标准状况为
ρ
g·L
-
1
,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在该条件下,所得
NH
3
、
CO
2
、
H
2
O(g)
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a%
、
b%
、
c%
,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________
。
【
答案
】
(1)
mol
6
d
g·mol
-
1
(2)22.4
ρ
g·mol
-
1
(3)17
a%
+
44b%
+
18c%
20.
将
24.0 g NaOH
固体溶于水配成
100 mL
溶液,其密度为
1.20 g·mL
-
1
,试计算:
(1)
该溶液中
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
;
(2)
该溶液中
NaOH
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
(3)
从该溶液中取出
10 mL
,其中
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
,
NaOH
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
,溶液的密度为
________
,含
NaOH
的质量为
________
,含
NaOH
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
;
(4)
将取出的
10 mL
溶液加水稀释到
100 mL
,稀释后溶液中
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
。
【
答案
】
(1)6.0 mol·L
-
1
(2)20%
(3)6.0 mol·L
-
1
20%
1.20 g·mL
-
1
2.40 g
0.060 mol
(4)0.60 mol·L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