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2.92 KB
- 2021-04-13 发布
北京市东城区 2021 届新高考物理模拟试题( 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平均速度定义式为 sv
t
,当 △t 极短时, s
t
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下列
哪种物理方法( )
A.极限思想法
B.微元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
【答案】 A
【解析】
【分析】
当 t 极短时, s
t
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物理方法为极限的思想方法。
【详解】
平均速度定义式为 = sv
t
,当时间极短时,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瞬时速度,该思想是极限的思
想方法,故 A 正确, BCD 错误。
故选 A。
【点睛】
极限思想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在高中物理中经常用到.要理解并能很好地掌握。
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开始,经历三个过程 ab、bc、ca 回到原状态,其 p T 图像如图所示,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过程 ac 中气体内能的增加等于吸收的热量
B.过程 bc 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C.过程 ab 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气体内能的增加
D. a、b 和 c 三个状态中,状态 a 气体的内能最小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过程 ac 为等压变化,由
V C
T
可知,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 气体内能的增加等于吸收的热量与气体对外做功之差, 则气体内能的增加小于吸
收的热量,故 A 错误;
B.过程 bc 为等温变化, △ U=0,但气体压强减小, 由 =pV C
T
知 V 增大, 气体对外做功, W <0,由 △U=Q+W
可知
Q >0
即气体吸收热量,故 B 错误;
C.过程 ab 为等容变化,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体积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的热量等
于气体内能的增加,故 C 错误;
D.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a、 b 和 c 三个状态中,状态 a 温度最低,则
理想气体的内能最小,故 D 正确。
故选 D。
3.2019 年 4 月 10 日,世界上第一张黑洞照片诞生了,证实了神秘天体黑洞的存在。黑洞是宇宙中质量
巨大的一类天体,连光都无法逃脱它的引力束缚。取两天体相距无限远时引力势能为零,引力势能表达式
为 p
GMmE
r
,已知地球半径 R=6400km ,光速 c=3x108m/s。设想把地球不断压缩(保持球形不变) ,
刚好压缩成一个黑洞时,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
A. 7×109m/s2 B.7×1010m/s2 C.1.4 ×1010m/s 2 D. 1.4 ×1011m/s2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地球表面有
2
MmG mg
R
解得
2GM gR ①
连光都无法逃脱它的引力束缚,故有
21 ''
2 c
GMmm
R
v
解得
21
2 cv GM
R ②
联立①②
16
9 2
2
6
9 10 7.0 10 m / s
2 2 6.4 10
cg
R
v
A 正确 BCD 错误。
故选 A。
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弹簧振子,弹簧劲度系数为 k ,开始时,振子被拉到平衡位置 O
的右侧 A 处,此时拉力大小为 F,然后释放振子从静止开始向左运动,经过时间 t 后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
O 处,此时振子的速度为 v,在这个过程中振子的平均速度为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0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平均速度等于这段位移与所需要的时间的比值.而位移则通过胡克定律由受力平衡来确定。
【详解】
根据胡克定律, 振子被拉到平衡位置 O 的右侧 A 处,此时拉力大小为 F,由于经过时间 t 后第一次到达平
衡位置 O 处,因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所以这个过程中平均速度为 ,故 B 正确, ACD 错
误。
【点睛】
考查胡克定律的掌握,并运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定义为平均速度,注意与平均速率分开,同时强调位移而
不是路程。
5.关于原子、原子核和波粒二象性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玻尔理论可知,一个氢原子从 5n 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最多可辐射 10 种频率的光子
B.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但能量不一定守恒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照强度太弱
D. α、 β、 γ三种射线中, α射线的电离本领最强, γ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强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大量氢原子从 5n 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最多可辐射 10 种频率的光子,一个氢原子从 5n 能级向低能
级跃迁最多只能辐射 4 种频率的光子,故 A 错误;
B.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能量也守恒,故 B 错误;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金属的极限频率大于入射光的频率,故 C 错误;
D. α、 β、 γ三种射线中, α射线的电离本领最强, γ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强,故 D 正确。
故选 D。
6.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t 时刻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B. 0t 时刻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
C.甲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D. 02t 时刻两物体相遇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象可知,斜率表示加速度,则 0t 时刻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选项 A 错误;
B.v-t 图象中速度在时间轴的同一侧表示速度方向相同,则 0t 时刻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选项 B 正确;
C.由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可知,甲物体的切线斜率越来越大,即加速度逐渐增大,选项 C 错误;
D. v-t 图象所围面积表示位移,相遇表示位移相等,由图象可得, 02t 时刻两物体不相遇,选项 D 错误。
故选 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
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光电管阴极 K 与滑动变阻器的中心抽头 c 相连,光电管阳极与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相连,初始时滑片 P 与抽头 c 正对,电压表的示数为 0(电压表 0 刻线在表盘中央) 。
在移动滑片 P 的过程中, 光电流, 随电压表示数 U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入射光的光子能量为 1.6e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滑片 P 与 c 正对时,电路中无光电流
B.当 U=- 0.6V 时,滑片 P 位于 b、c 之间
C.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0.6eV
D.当 U=0.8V 时,到达阳极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 1.4eV
【答案】 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题意可知,能发生光电效应,当滑片 P 与 c 正对时,光电管两端无电压,但此时光电子仍能从阴极
到达阳极,则电路中有光电流,故 A 错误;
B.由图可知,当 U=-0.6V 时,光电流为 0 即为遏制电压,即光电管两端接反向电压,则阴极电势应更
高,滑片 P 位于 b、c 之间,故 B 正确;
C.由光电效应方程有 k 0E h Wν ,由图可知,当 U=-0.6V 时,光电流为 0 即为遏制电压,则有
k0.6eV 0 E
联立解得
0 1.0eVW
故 C 错误;
D.光电子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为
k0 0 0.6eVE h W
当 U=0.8V 时由动能定理得
k k0eU E E
得
k k0 (0.8 0.6)eV=1.4eVE eU E
故 D 正确。
故选 BD 。
8.如图所示,电阻不计、 间距为 l 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于磁感应强度为 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
磁场中,导轨左端接一定值电阻 R.质量为 m、电阻为 r 的金属棒 MN 置于导轨上,受到垂直于金属棒的
水平外力 F 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外力 F 与金属棒速度 v 的关系是 F=F 0+kv (F 0、k 是常量) ,金属棒
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中感应电流为 i,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FA,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为 UR ,
感应电流的功率为 P,它们随时间 t 变化图象可能正确的有
A. B.
C. D.
【答案】 BC
【解析】
【分析】
对金属棒受力分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出 F合 表达式,分情
况讨论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分三种情况讨论: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加速度增加的加速,再结
合图象具体分析.
【详解】
设金属棒在某一时刻速度为 v,由题意可知,感应电动势 E BLv ,环路电流 E BLI v
R r R r
,
即 I v ;
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左,即
2 2B L vF BIL
R r安 ,
F v安 ;
R 两端电压
R
BLRU IR v
R r
,
即 RU v ;
感应电流功率
2 2
2B LP EI v
R r
,
即 2P v .
分析金属棒运动情况,由力的合成和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 2 2 2
0 0 ( )B L B LF F F F kv v F k v
R r R r合 安 ,
即加速度
F
a
m
合
,因为金属棒从静止出发,所以 0 0F ,且 0F合 ,即 0a ,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
( 1)若
2 2B Lk
R r , 0F F合 ,即 0Fa
m ,金属棒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 v at ,说明 v t ,
也即是 I t , 2
RF t U t P t安 , , ,所以在此情况下没有选项符合.
( 2)若
2 2B Lk
R r
, F合 随 v 增大而增大,即 a 随 v 增大而增大,说明金属棒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速度与时间呈指数增长关系,根据四个物理量与速度的关系可知 B 选项符合;
( 3)若
2 2B Lk
R r
, F合 随 v 增大而减小,即 a 随 v 增大而减小, 说明金属棒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直到加速度减小为 0 后金属棒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四个物理量与速度关系可知 C 选项符合.
9.一栋大楼的电梯运行高度为 104m,测试人员测试电梯的运行情况。某次测试时让电梯从地面直达最
高处,电梯运行的速度不超过 4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 22m/s 。电梯中的测试人员的质量为 75kg ,重力
加速度 g 取 210m/s 。若电梯以最短时间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短时间为 28s B.最短时间为 24s
C.测试人员的脚部承受的最大压力为 750N D.测试人员的脚部承受的最大压力为 900N
【答案】 AD
【解析】
【详解】
电梯运行时间最短,则电梯运动的过程如下:以最大加速度 a 做初速度为 0 的加速运动至最大速度 v,再
以速度 v 匀速运动,最后以最大加速度 a 做减速运动至静止。加速和减速过程有对称性。
AB .匀加速过程与匀减速过程,均有
1
4 2s
2
vt
a
通过的位移
2 2
1
4 4m
2 2 2
x v
a
匀速过程有
2 1104 2 104 2 4 96mx x
又有
2
2
96m 24s
4m/s
xt
v
总时间为
1 22 28st t t
故 A 正确, B 错误;
CD .在加速上升过程测试人员脚部承受的压力最大,有
NF mg ma
则
N ( ) 75 (10 2)N 900NF m g a
故 C 错误, D 正确。
故选 AD 。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B.物体温度升高,并不表示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D.分子间距等于分子间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最小
E.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答案】 BDE
【解析】
【分析】
【详解】
A.布朗运动是固体小微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 A 错误;
B.温度升高,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 正确;
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内能可以不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理想热机的效率也不能达到
100% ,C 错误;
D.根据分子势能和分子之间距离关系可知,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分子间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最小, D 正
确;
E.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E 正确。
故选 BDE 。
11.滑板运动是以滑行为特色、崇尚自由的一种运动,深受都市青年的喜爱。滑板的一种运动情境可简化
为如下模型:如图甲所示,将运动员(包括滑板)简化为质量 50kgm 的物块,物块以某一初速度 0v 从
倾角 37 的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取斜面底端为重力势能零势能面,该物块的机械能 E总 和重力
势能 pE 随离开斜面底端的高度 h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将物块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 210m / s ,则由图
中数据可得( )
A.初速度 0 5m / sv
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
C.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
4 s
3
D.物块再次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 375J
【答案】 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斜面底端为重力势能零势能面,则
2
01
1 625J
2
E mv总
得
0 5m/sv
故 A 正确;
B.当 pE E总 时,物块运动到最高点由图乙可知此时
m 1mh
根据功能关系,有
mcos 125J
sin
hmg E总
得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
3
16
故 B 错误;
CD .物块沿斜面上滑的时间
0
1
2s
sin cos 3
vt
g g
上滑的位移
m 5 m
sin 3
hs
因为 tan ,所以物块最终会沿斜面下滑,下滑的
2
2 2 15
sin cos 9
st
g g
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
1 2
6 2 15 s
9
t t t
滑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
m
k 1 2 cos 375J
sin
hE E mg总
故 C 错误, D 正确。
故选 AD 。
12.2011 年 9 月 29 日晚 21 时 16 分,我国将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它将在两年内分别与神
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假如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
前所处的轨道如图所示,当它们在轨道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神州八号的加速度比天宫一号的大
B.神州八号的运行速度比天宫一号的小
C.神州八号的运行周期比天宫一号的长
D.神州八号通过加速后变轨可实现与天宫一号对接
【答案】 A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2
MmG
r
=
2vm
r
=
2
2
4mr
T
=ma n,解得: v= GM
r
, T=
3
2 r
GM
,an= 2
GM
r
,由图可知神州八号的轨道半径比天宫一号的小,所以神州八号的运行速度比天宫
一号的大,神州八号的运行周期比天宫一号的短,神州八号的加速度比天宫一号的大,故 BC 错误, A 正
确;神州八号通过加速后将做离心运动,可运行至较高轨道与天宫一号对接,故 D 正确。
故选 AD 。
三、实验题 :共 2 小题,每题 8 分,共 16 分
13.( 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_____(选填 “甲 ”或 “乙”).
(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此示数为 _______mm .
( 3)在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的实验中,交流电源频率为 50Hz ,打出一段纸带如图所示.纸带经过 2 号
计数点时,测得的瞬时速度 v=____m/s .
【答案】甲 6.700 0.36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让球直径卡在两外测量爪之间,测量方法正确的是甲.
(2) 螺旋测微器示数 6.5 20.0 0.01 6.700mm mm mm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得纸带经过 2 号计数点时瞬时速度为:
2
13 3.52 3.68 10
/ 0.36 /
2 2 0.10
xv m s m s
T
。
14.如图所示为用光电门测定钢球下落时受到的阻力的实验装置。 直径为 d、质量为 m 的钢球自由下落的
过程中,先后通过光电门 A、 B,计时装置测出钢球通过 A、B 的时间分别为 tA、 tB。用钢球通过光电门
的平均速度表示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测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 h,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
设钢球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
( 1)钢球下落的加速度大小 a=______, 钢球受到的空气阻力 F f=____。
( 2)本题 “用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不
准确的,实际上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 _________(选填 “>”或 “<")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答案】
2 2
2 2
1
2 B A
d d
h t t mg
2 2
2 22 B A
m d d
h t t <
【解析】
【详解】
( 1) [1] 钢球通过光电门 A、B 时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A
A
dv
t 、 B
B
dv
t
由
2 2 2B Av v ah
解得加速度
2 2
2 2
1
2 B A
d da
h t t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 F ma
解得
2 2
2 22f
B A
m d dF mg
h t t
( 2) [3]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而球心通过光
电门的中间位移的速度大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四、解答题:本题共 3 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
1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状态 A 时压强为 p0,经历从状态 A→ B→ C→A 的过程。则气体在
状态 C 时压强为 ________;从状态 C 到状态 A 的过程中, 气体的内能增加 ΔU,则气体 _______(填 “吸收 ”
或 “放出 ”)的热量为 ________。
【答案】 p 0 吸收 0 0Δ 2U p V
【解析】
【分析】
【详解】
[1]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C
T
可得
CTV
p
所以 V-T 图中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等压变化,即气体从 C 到 A 过程是等压变化,
C A 0p p p
[2][3] 气体从状态 C 到状态 A 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ΔU ,体积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
0 0 0Δ 2W p V p V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 Q W
得气体吸收的热量
0 0Δ Δ 2Q U W U p V
16.如图, EMNF 是一块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透明玻璃砖,其折射率 n= ,边长 MN =3 cm .一束激光 AB
从玻璃砖的 EM 面上的 B 点入射,∠ ABE=300 ,BM= cm 在玻璃砖右侧有一竖直屏幕 POQ ,PQ ∥FN ,
O 点与 MN 等高,且 NO=1 cm .若激光从玻璃砖射出后会在 PQ 上形成光斑 H(图中未标出) ,且光在每
个面上的反射只考虑一次.求:
(i) 激光在 B 点发生折射的折射角;
(ji) 光斑 H 到 O 点的距离 HO .
【答案】 (1) 300(2)
【解析】
【分析】
【详解】
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i) 由图可知:
由折射定律有:
则:
解得:
(ii) 在 中:
其中: ,
则: MC=2cm
NC=MN-MC=1cm
由图可知:
因:
则:光线在 C 点发生全反射,最终从 FN 射出玻璃砖
由图可知:
因: ,则
即:
因为 和 相似,则: ,即
过 D 点做直线垂直 PQ 于 G,则: ,
在 中, ,则:
解得:
【点睛】
对于几何光学问题, 关键是正确画出光路图, 灵活运用几何知识辅助求解. 同时要掌握折射率的两个公式,
并能熟练运用.
17.如图所示,在 xOy 平面内 y 轴与 MN 边界之间有沿 x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 y 轴左侧( I 区)和 MN
边界右侧( II 区)的空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 MN 右侧的磁感 应强度大小是 y 轴左侧磁感应
强度大小的 2 倍, MN 边界与 y 轴平行且间距保持不变 .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粒子以速度 0v 从坐标
原点 O 沿 x 轴负方向射入磁场,每次经过 y 轴左侧磁场的时间均为 0t ,粒子重力不计 .
( 1)求 y 轴左侧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B;
( 2)若经过 04.5t 时间粒子第一次回到原点 O,且粒子经过电场加速后速度是原来的 4 倍,求电场区域的
宽度 d
( 3)若粒子在左右边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半径分别为 R1、R2 且 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