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61 KB
- 2021-04-13 发布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思念——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
思念——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
你会如何表达你的思念之情?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 雨 寄 北
点明了诗人与亲友
距离的遥远,难以
相见,饱含思念之
情。
夜雨:环境
渲染了凄凉氛围,使读
者感受到了诗人独自在
外的孤寂,又加重了对
亲友的思念之情。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归期:回家的日期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
剪烛:剪去烧焦的烛芯,
使灯火明亮。
却:再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问我何时还家,我无
法说准归期。
巴山夜雨连绵,秋雨涨
满了池塘。
什么时候才能够与你在
家中的西窗下一起剪烛
长谈,
再说起我独居巴山时面
对夜雨的情景。
不见“思”字,却感思念之深
一、归期
问归期
归期未定
盼归
滞留在外
前途未卜
归家不得
不见“思”字,却感思念之深
二、巴山夜雨
巴山:泛指四川东部一带的山
偏僻荒芜之地,突出了诗人独处此地的孤寂之感
更突出了与亲友距离遥远,难以相见,加深思念之情
巴山夜雨涨秋池
不见“思”字,却感思念之深
二、巴山夜雨
夜:黑暗的夜晚又来加深诗人的孤独无助;
黑夜让人看不到光明与希望,仿佛也暗示了诗人
归家的无望,再添思念之情
巴山夜雨涨秋池
不见“思”字,却感思念之深
二、巴山夜雨
雨
不仅仅夜渲染了这种独处的孤寂,还有雨也在淅
淅沥沥地下着。连绵不绝的雨就如我对亲友的思
念之情一样连绵不绝。
巴山夜雨涨秋池
不见“思”字,却感思念之深
二、巴山夜雨
巴山夜雨涨秋池
秋
秋点明时令,渲染了萧瑟凄苦的氛围,加深了诗
人羁旅的孤独、强化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不见“思”字,却感思念之深
二、巴山夜雨
涨
·想念远方的亲友想得难以入眠。可见思念之深、
思念之苦、思念之久。
·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
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亲友无限思念之情。
巴山夜雨涨秋池
不见“思”字,却感思念之深
巴山夜雨
(凄清萧瑟)
情景
盼归
(思念孤寂)
不见“思”字,却感思念之深
巴山夜雨
话巴山夜雨
归期
不见“思”字,却感思念之深
三、话巴山夜雨
·后人以“西窗剪烛”作为促膝夜谈的典故。
西窗剪烛
·阔别已久,团聚之时自然有说不完的话题。呼应
“归期未有期”
不见“思”字,却感思念之深
巴山夜雨
话巴山夜雨夜雨
归期
凄苦悲凉
温馨快乐
不见“思”字,却感思念之深
话巴山夜雨夜雨 温馨快乐
虚(想象)
何当:何时能够
不见“思”字,却感思念之深
一悲一乐
现实是独自面对凄风苦雨,想象团聚的画面是美好的、
快乐的。这一悲一乐形成极大的反差,作者为何要将
团聚的情景写的如此温馨美好?
·用团聚时的快乐反衬出当下的悲凉,
突出了诗人对亲友思念的深切。
不见“思”字,却感思念之深
团聚时是快乐的温馨的,诗人却要在这样的时刻谈论
“巴山夜雨”这样伤感的话题,如何理解?
·向亲友诉说的不单单是独自面对巴山夜雨的凄苦,
更是在当晚我对他们无穷无尽的思念之情。
·再次回到巴山夜雨,将想象拉回现实,时空错杂、
情感丰富。
·若能团聚,如今我独自面对巴山夜雨的孤独又算得
了什么呢?(诗人在孤独中的自我安慰)
思念——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
情感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感性的思维。
虽然每个人都有思念这样共同的情感体验,
但是如何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
甚至打动人心却非易事……
相关文档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 分数的初步2021-04-13 15:03:5133页
- 2018年高考数学考点突破教学课件:122021-04-13 15:03:5042页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2021-04-13 15:03:1432页
-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4-4近似2021-04-13 15:01:483页
- 苏教版生物中考试卷及答案52021-04-13 15:01:347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枣核》 (10)_2021-04-13 15:00:1315页
-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解2021-04-13 14:58:3819页
- 苏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课件2021-04-13 14:51:2817页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周测培优卷82021-04-13 14:50:1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