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 MB
- 2021-04-13 发布
www.ks5u.com
第2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填一填)
一、昼夜交替和时差
1.昼夜交替
(1)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线AOB为晨线。
(3)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4)晨昏线(圈):
①概念: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②意义: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分界线。
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也有昼夜更替现象,这样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
2.时差
(1)地方时。
①成因。
(2)区时与时区。
(3)国际日界线。
①目的: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
②内容:原则上以180°经线为界线。
③意义:“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日期分界线除国际日界线外,还有自然分界线即零点时刻线(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做一做)
1.判断题
(1)晨线上的时间是6点,昏线上的时间是18点。( × )
(2)东经120°和东经121°的区时相同。( √ )
(3)在地球表面上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 )
2.选择题
(1)同一经线上的各地( B )
A.日出的时刻相同 B.地方时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季节变化相同
解析:同一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是相同的。
(2)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偏移方向正确的是( C )
A.北半球向东偏 B.南半球向西偏
C.北半球向右偏 D.南半球向东偏
解析: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主题一 昼夜交替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中所反映的农民的劳动方式受哪种地理现象的影响?
提示:昼夜交替。
(2)你能解释这种地理现象出现的原因吗?
提示:①地球本身是一个既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②地球的自转。
晨昏线的构成、特点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1~2题。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C )
①昼夜的交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运动物体偏向 ④地方时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图中只能演示出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异,不能演示出四季的更替和运动物体偏向。
2.图中P地( A )
A.位于晨线上 B.位于昏线上
C.当地时间6时日出 D.当地时间8时日出
解析:图中P点应位于晨线上。
主题二 时差
有一个故事:有位年轻的孕妇乘坐海轮时于区时某年12月31日23时30分,首先生下一个女孩,然后过了1个小时,又生下了一个男孩。按照实际日期计算,后生的男孩反而是哥哥,先生的女孩却是妹妹。
(1)针对材料中的状况,你知道为什么吗?
提示:孕妇生下女孩后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再生下男孩时,因日期要减去一天从而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
(2)你能计算出男孩的出生时间吗?
提示:某年12月31日0时30分。
1.地方时
(1)早晚判断。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的甲、乙(如上图)相比,乙地相对位置偏东,乙地时刻较早。
(2)同一经线等时。
上图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3)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1°
①经度差:同减异加(同为东经或西经相减;一个东经和一个西经相加)。
②时间差:东加西减(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东边用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西边用减)。
如图中甲与丁的经度相隔60°,地方时相差4个小时,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的地方时为6时,则甲地为2时。
2.区时
3.日界线
(1)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
①自然界线:即0(或24)时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②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界线”。自西向东过国际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国际日界线要加一天。
(2)日期变更。
(3)日期范围。
若地球上新一天开始于零时经线与180°经线重合时,之后随零时经线西移,“今天”的范围逐渐扩大,“昨天”的范围逐渐缩小。零时经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如下图所示)。
1.图示法求时间
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及其地方时,再标出所求经线,计算出两地经度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如下图所示:
2.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
(1)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
(2)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
3.判断全球日期(“今天”和“昨天”)分界问题的方法
(1)一般情况下,从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今天”的区域;从0时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昨天”的区域。
(2)特殊情况下,太阳直射0°经线,全球处于同一天;太阳直射180°经线,全球分为两天,且各占一半;当0时经线在东经区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一小半,旧的一天占一大半;当0时经线在西经区时,新的一天占一大半,旧的一天占一小半。
(3)180°经线上的地方时(X),就是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例如,180°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则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就是12小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1-。
贾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2题。
1.贾先生游览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40分。该岛的经度为( C )
A.160°E B.40°E
C.160°W D.80°W
2.该地所在的时区为( C )
A.东十一区 B.东三区
C.西十一区 D.西五区
解析:当地时间为12时,北京时间为6时40分,北京时间比当地时间晚5时20分,即经度相差80°,即160°W。160°W位于西十一区。
图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3~4题。
3.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间是( B )
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
4.若AB弧表示2019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B点为零时,则100°E的区时为( C )
A.2月28日13时40分 B.3月2日13时40分
C.3月2日14时00分 D.2月28日14时00分
解析:本题组考查晨昏线图的正确识读。AB弧表示夜弧,计算夜长为5小时,则该纬度的日出时间为2:30。利用中心点为北极点,确定自转方向为逆时针,AB弧表示2019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而B点为0时,则A点所在经线为180°(日界线);(B点的经度为105°W)根据向东跨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判断非阴影为3月2日,B点时间为3月2日0时,而100°E所在时区为东七区,利用105°W(西七区)时间为3月2日0时,计算东七区时间为3月2日14时。
主题三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我国的汽车老司机一般会发现一个问题:汽车右边的轮胎往往比左边的轮胎磨损严重。
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提示:我国位于北半球,汽车在前进时始终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右边的车轮受力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大,磨损严重。
1.偏移规律
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没有偏转。
2.应用
(1)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沙场宜选在左岸。具体示意如下图:
(2)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
(3)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
(4)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手势法巧判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北半球:伸出右手,大拇指与四指呈30°,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原来的运动方向,大拇指的指向为物体偏转后的运动方向。
南半球:伸出左手,大拇指与四指呈30°,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原来的运动方向,大拇指的指向为物体偏转后的运动方向。
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回答1~2题。
1.此河流位于( B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回归线上
解析:从剖面图看出,河流右岸受到冲刷,而左岸发生沉积,由此判断该河流为北半球河流。
2.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B )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解析:如果此河流是自东向西流,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北岸受冲刷较重,需要加固。
读下面四幅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处在昏线上的点,将从白天进入黑夜;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定只有②在昏线上,处于黄昏。
2.图中四点所在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是( D )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故四幅图中全部符合条件。
3.一般来说,在北京人们8点上班,在乌鲁木齐人们10点上班,这是因为( C )
A.北京对工作时间的要求比乌鲁木齐长
B.北京比乌鲁木齐天亮晚
C.北京地方时比乌鲁木齐早2个小时
D.北京在乌鲁木齐的西边
解析: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时间,即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乌鲁木齐位置偏西,地方时比北京晚,故乌鲁木齐上班时间一般在北京时间10点,其地方时大约8点左右。
4.读下图,分析此时的北京时间是( C )
A.8:00 B.12:00
C.18:00 D.14:00
解析:读图可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晨线上为6:00,此时晨线位于本初子午线以西60°,所以晨线经度为60°W,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即18:00。
下图中D地此时是2018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据图回答5~6题。
5.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 A )
A.等于1/2 B.大于1/2
C.小于1/2 D.全球在同一天
解析:图示时刻,180°经线为12时,0°经线为0时,0时经线与国际日界线相对,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6.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C )
A.2019年1月6日16时 B.2019年1月5日8时
C.2019年1月5日16时 D.2019年1月6日8时
解析:C地位于120°W,轮船到达B地用时6天,因跨越了日界线,日期应减一天,故到达B地的时间为2018年12月26日12时;C地在B地以东,相差4个时区,此时C地时间为2018年12月26日16时,期间轮船由B地航行到C地用时10天,到达C地的时间为2019年1月5日16时。
7.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GH线是晨(选填“晨”或“昏”)线,判断依据是GH线上某一点随着地球自转即将进入昼半球。
(2)图中D点的地方时是8:00,与D点地方时相同的点是A
。C点的地方时比D点要早(选填“早”或“晚”)。
(3)此时,北京时间是16:00,国际标准时间是8:00。
(4)从B地水平运动到C地的物体会向西(选填“东”或“西”)偏转。从C地水平运动到E地的物体会向东(选填“东”或“西”)偏转。从C地水平运动到D地的物体不偏转。
解析:第(1)题,该图为一幅侧视图,GH线上某一点随着地球自转即将进入昼半球,因此GH为晨线。第(2)题,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是6:00,D点所在经线与之相差30°,时间相差2个小时,位置相对偏东的地点地方时早,所以D点为8:00。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第(3)题,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国际标准时是0°的地方时。由图可知0°经线的地方时是8:00,故120°E的地方时为16:00。第(4)题,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相关文档
- 高中物理 第5章 传感器及其应用 第2021-04-13 14:13:423页
- 2020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2021-04-13 14:13:362页
- 高中数学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_7定2021-04-13 14:12:5413页
- 数学(理)卷·2017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21-04-13 14:12:5312页
-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毕业班2018届2021-04-13 14:12:3913页
- 高中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222021-04-13 14:11:369页
- 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2021-04-13 14:10:309页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四2021-04-13 14:09:2043页
- 高中生军训心得体会500字范文2021-04-13 14:07:165页
- 高中数学必修2教案:4_3_2 空间两点2021-04-13 14:06:4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