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38 KB
- 2021-04-13 发布
11、与朱元思书
【知识链接】
1、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朝,盛行于隋唐时的一种文体,以四、六句为主,注重藻饰、讲求平仄,韵律和谐,词句整齐,惯用对仗与声律,通常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2、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吴均生活在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一生仕途不如意。梁武帝时,他撰《齐春秋》,武帝以其不实,焚其稿,免其职,于是他遁隐山林,避世归山水。
第一课时
【预学】
预习指导:(1)阅读知识链接了解背景及文体知识,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2)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利用工具书在生词上面注音。
(3)试着翻译课文,利用工具书查阅一些疑难词语的解释。
(4)在阅读中要学会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寻找文章构思、语言或写作方面的巧妙之处,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5)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标记下来,并形成问题以便课堂上呈现。
(一)目标导引
1、了解骈文常识与作者吴均。
2、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意,读出节奏与感情。
3、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意。
(二)预学检测(请先预习课文再完成以下检测题)
1、(一读任务)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缥碧( ) 急湍( ) 泠泠( ) 轩邈( )
嘤嘤( ) 鸢飞( ) 戾天( ) 窥谷( )
6
横柯 ( ) 千转( ) 经纶( )
2、(二读任务)结合上下文与注释写出下列加点词义。
(1)风烟俱净( )(2)从流飘荡( )(3)任意东西( )
(4)一百许里( )(5)奇山异水( )(6)天下独绝( )
(7)水皆缥碧( )(8)急湍甚箭( )(9)猛浪若奔( )
(10)皆生寒树( )(11)负势竞上( )(12)互相轩邈( )
(13)争高直指( )(14)泉水激石( )(15)泠泠作响( )
(16)千转不穷( )(17)百叫无绝( )(18)鸢飞戾天者( )
(19)望峰息心( )(20)经纶世务者( )(21)窥谷忘反( )
(22)横柯上蔽( )(23)在昼犹昏( ) (24)有时见日( )
3、(三读任务)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骈文朗读方法指导: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研学】
(三)合作探究与展示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意,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小组合作试着完成以下问题:
(1)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 (请用文中一个四字短语填空),文章重点是从 和 两个方面对这一带景色特点作介绍。由此可以看出本文结构特点是: 。
(2)找出文中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
(3)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动态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的句子:
6
(4)作者因景生情,因情明志,发出了怎样的感悟:
(5) 本文与《三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2、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山和水的奇异?并说说作者描写山水之景时用到哪些方法?
教师指导——景物描写方法可以从虚实相生,形声兼备,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以动衬静、以声显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多角度描写等方面考虑)
水“异”
山“奇”:
写景的手法有:
(四)自探质疑
【评学】
(五)达标检测
1、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蝉则千转不穷。 B. 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C.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下列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蝉则千转不穷 欲穷其林 B. 猿则百叫无绝 湖中人鸟声俱绝
C. 急湍甚箭 渔人甚异之 D. 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六)拓展延伸
6
阅读吴均小品文《与施从事书》,完成文后练习。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注释】
①故鄣县:古地名,在今浙江安吉西北。②汉:银河。③翼:鸟儿。④企水:口渴求饮。企:祈求,盼望得到。 ⑤春罗:即绿萝,一种爬蔓植物。 ⑥风雨如晦: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天色昏昏的像夜晚一样。语出《诗经·郑风·风雨》。晦,黑暗。⑦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意思是,在对美好景物的欣赏中,内心确实会有所感悟。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 B. 绿嶂∕百重
C. 企∕水之猿 D. 信足∕荡累颐物
2、解释下列加点词义。(4分)
(1)绝壁干天( ) (2)清川万转( )
(3)春罗被径( ) (4)鸡鸣不已( )
3、翻译文中划线句。(2分)。
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
4、本文以精美的语言,展示了雄奇秀美的山间景象。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绘“青山”的变化多姿的?(2分)
5、面对作者笔下如此秀美的山川景象,你读到他怎样的内心世界?(2分)
第二课时
【预学】
(一)目标导引
1、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预习指导(骈文四字短语的结构分析:主谓结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并列结构:奇山异水、望峰息心、;偏正结构:任意东西、千丈见底、泠泠作响;动宾结构:经纶世务、述补结构:直视无碍、千转不穷、百叫无绝)
6
(二)预学检测(请先预习课文再完成以下检测题)
1、请指出下列四字短语的结构类型。
窥谷忘反 嘤嘤成韵 互相轩邈 急湍甚箭 千百成峰 游鱼细石
2、试找出例句,分析本文语言藻饰中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至少找出四种)
3、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画面推进法”,背诵全文。
【研学】
(三)合作探究与展示
1、本文题为书信,但全文不着一字琐事与问候,全篇皆为写景小品文,试想:作者吴均写这封信给朱元思的用意何在?
教师指导:要明确这封书信的意旨可从两个方面作思考:一是借景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二是找到文中直抒胸臆的句子进行分析。
2、 关于本文最后一句,有人认为是精妙之语,也有人认为是画蛇添足,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理解。
(四)自探质疑
【评学】
6
(五)达标检测
1、请查找工具书,写出含下列加点词并与其在句中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④横何上蔽,在昼犹昏──
(2)下列加点词不全是活用的一项是( )
A. 负势竞上 任意东西 B. 横柯上蔽 互相轩邈
C. 猛浪若奔 渔人甚异之 D. 皆生寒树 有时见日
(六)拓展延伸
作者以优美的笔触、精练的语言,为我们细致地描绘了富春江上富阳至桐庐雄奇秀丽的风光,今天,富春江仍然以其奇山异水、珍禽佳木展示着“天下独绝”的风景,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前往驻足欣赏,请你写一段解说词,进行导游。(200字左右)
6
相关文档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中模拟试卷(A2021-04-13 13:55:244页
- 2017-2018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2021-04-13 13:54:5322页
-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白2021-04-13 13:54:497页
-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2021-04-13 13:54:1519页
- 山东春季高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2021-04-13 13:54:018页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4 珍珠2021-04-13 13:53:5931页
-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PPT课2021-04-13 13:53:5630页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下册期末试2021-04-13 13:52:5614页
- 【数学】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2021-04-13 13:52:5144页
- (山西专版)2019秋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2021-04-13 13:52:40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