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2.00 KB
- 2021-04-13 发布
高三地理限时训练(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东南亚局部图和新加坡气候图(图1)。完成1~2题。
0°
10°°°
新加坡
100°
200
等高线(m)
城市
图1
1.下列关于新加坡的一些现象和事实,有利于新加坡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理条件有
①地狭人稠 ②热带雨林气候 ③完善的基础设施
④完善的金融体制 ⑤扼守马六甲海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2.关于新加坡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6至7月受地形影响,降水偏少 B.气温年较差大
C.11至12月多锋面雨,降水偏多 B.最热月在7月
2018年下半年持续以来的中美贸易战,令威斯康星州和纽约州大豆加工行业的潜在投资者心惊肉跳。大豆压榨企业的产品包括豆油和豆粉,其中豆柏质量占比达 78%左右。豆柏主要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自1996年以来,中国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现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压榨国。下图为中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图2),据此完成3~4题。
图2
3.我国大豆压榨企业倾向于沿海集聚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 B.劳动力 C.地价 D.市场
4.我国大豆压榨企业向内陆扩散,主要原因是
A.大豆产量的增加 B.家禽养殖业发展
C.优惠政策的吸引 D.交通条件的改善
北京时间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零点,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下称“计划”)。据此,完成5~6题。
5.电影在内地上映时,伦敦大本钟显示的时间是
A.2月5日 8:00 B.2月5日16:00
C.2月4日 8:00 D.2月4日16:00
6.影片中“计划”利用太阳和木星加速流浪,地球推进至木星附近,需要穿越的行星轨道是
A.金星 B.水星 C.火星 D.土星
下图为中国某市城区1980年和2007年日均车流量(部分路口)及趋势分布图(图3)。读图回答7~8题。
图3
7.最有可能位于该市市中心的路口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比较该市两个年份的日均车流量变化趋势。判断该市主要扩展方向是
A.向西、向北 B.向西、向南 C.向东、向北 D.向东、向南
图4
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大多数一年生植物的开花决定于每日日照时间的长短。各种植物都有它特定的临界日长,植物每天日照时间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这类是长日照植物。反之,植物每天日照时间短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不开花,就是短日照植物。下图为A、B两类不同日照类型作物在我国随纬度变化的始花期时间分布图(图4)。据此回答9~10题。
9.有关A、B两类日照类型的作物分析,正确的是
A.A属于短日照植物B属于长日照植物
B.A属于短日照植物B属于短日照植物
C.A属于长日照植物B属于长日照植物
D.A属于长日照植物B属于短日照植物
10.短日照植物大豆(花期在6-7月,果期在7-9月)从中国的东北到海南都有分布,它们各自具有适应本地区日照长度的光周期特性。若将东北的大豆在浙江种植,它将
A.提前开花结实,产量提高
B.提前开花结实,产量降低
C.开花推迟或不开花,产量提高
D.开花推迟或不开花,产量降低
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即将终结36年来的独生子女政策。下图中左图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右图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图5)。据此回答下11~12题
图5
11.“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将对我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②放弃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③缓解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减少的趋势 ④解决男女比例失衡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1980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
A.我国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B.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降低
C.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高低高模式
D.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将显著提高自然增长率
柴静拍摄的《穹顶之下》在各大网络媒体上热传,让民众对霾又有了更深的了解。霾的定义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非常细小的固体颗粒物,直径多在2.5微米(PM2.5)以下,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读“2015年12月13-17日杭州天气及大气质量”,回答13~14题。
日期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风、阴晴等
大气中PM2.5浓度
(微克/每立方米)
12月13日
9
9
小雨,微风、霾
100
12月14日
9
5
阴转小雨,微风,霾
194
12月15日
11
3
阴、微风
90
12月16日
8
0
晴、微风
48
12月17日
6
-2
晴、微风
66
13. 12月16日大气中PM2.5浓度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13-14日出现阴雨,利于降尘 ②15日气温升高,对流旺盛
③16日冷空气驱散污染物 ④16日阴转晴,气压降低,气流上升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4.本次霾的物质主要来自
①沙尘暴 ②汽车尾气 ③工业生产 ④煤炭的燃烧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③
图6
企业总是布局在有利润空间的地方,这一原理通过空间成本曲线或空间收入曲线来反映。下图(图6)是某类企业收益性空间界限的区位模型(O代表市中心),当图中成本曲线由1变为2后,完成15~16题。
15.仍停留在AE区域的企业
A.因离市场近,开始盈利
B.因政策扶持,开始盈利
C.因地租上涨,出现亏损
D.因交通不便,出现亏损
16.该类企业的最佳区位是
A.A点
B.E点
C.D点
D.F点
我国是一个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下图为我国近60年雨带的变化图(图7),据此回答17~18题。
图7
17.我国雨带变化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 近60年以来我国雨带每11年位置发生稳定的位移
B. 1992-2002年我国雨带主要位于华南地区
C. 近60年以来我国雨带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
D. 2014年以后我国雨带将移动至江淮地区
18.我国近60年雨带变化说明
A.我国夏季风强弱变化具有不稳定性
B.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C.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小
D.我国夏季风强的年份会出现南涝北旱
图8
墒情是指土壤湿度的情况,它可以反映土壤水分的高低,进而可了解当地的水旱情况,读下图(图8),回答19~20题。
19.从图8中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河北与山西两省的北部气候湿润
B.江苏全省与河南东部没有旱情发生
C.粮作区的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D.粮作区中土壤水分差异最大的是安徽省
20.自2010年10月起至2011年2月,我国华北及上述粮作区多省市无有效降水,山东旱情更达60年一遇的状况。假定2010年10月以前气候比较正常,则干旱背景下,图8中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线M的数值及该线在2010年的空间分布状况各为
A.1OOOmm 位置不变 B.800mm 位置不变
C.750mm 位置偏南 D.450mm 偏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2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題。(20分)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图(图9)(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贺
兰
山
宁夏平原
图9
材料二: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是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图10)。
蒸发
图10
材料三:
兰州位于黄河上游,中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城市,境内探明各类矿床156种,邻近的金昌、白银是我国镍、铜等有色金属和稀土产品的重要产区。2012年8月28日,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国务院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花落兰州。兰州新区位于原兰州市区北侧,土地集中连片,地势开阔,相对荒芜。
(1)从水循环和土壤角度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 。(4分)
(2)描述图9方框内区域干燥度的分布规律,并简要分析其原因。(5分)
(3)宁夏平原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试说明这一表述所包涵的自然地理意义(4分)
(4)兰州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指出兰州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3分)
(5)“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说明其所属的农业生产特点,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宁夏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4分)
高三地理限时训练(五)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B
D
C
C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A
C
C
B
A
D
C
(1)减少水分的蒸发(2分):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2分).
(2)空间差异大(空间分布不均)(1分),由西南向东北渐增。(1分)
受祁连山地的影响(1分),西南部由于易形成地形雨,山地势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导致干燥度较低(1分),东北部的河西走廊地势较低,降水较少,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导致干燥度高(1分)。
(3)护:贺兰山减弱了冬季风对宁夏平原的影响;阻挡了风沙(沙漠)对宁夏平原的侵袭;夏季风遇到贺兰山抬升,形成地形雨。(每点1分,任答出其中2点可给2分)
爱:黄河为宁夏平原提供了便利的水源;黄河携带的泥沙在宁夏平原沉积形成肥沃的平原。(每点1分,任答出其中2点可给2分)
(4)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1分);有利于承接东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1分);促进区域产业升级(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1分)
(5)特点:①耕地为旱地,农业对自然依赖较大;②生产水平较低;③机械化程度不高;④商品率低。(任答1点1分,共2分)
生态问题:①农业生产中需要灌溉,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②气候干旱,不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导致土地荒漠化;③农业用水量大,导致水资源短缺加剧,部分季节性河流出现断流;④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任答1点1分,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