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5.00 KB
- 2021-04-13 发布
主题八 制度创新
——
从人治
走向
法治
社会
1
.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及特点
(1)
演变历程
①
经历了禅让制
(
原始社会后期
)→
王位世袭制
(
夏商时期
)→
分封制和宗法制
(
周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秦汉至明清时期
)
的演变历程。
②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
战国、秦汉时期开始形成
,
经过历朝发展完善
,
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
在中国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
(2)
演变特点
①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沿革脉络清晰
,
具有继承发展的特点。
②
以皇权为中心
,
鼓吹
“
君权神授
”,
存在严格的尊卑等级
,
确保君主专制权力的独断性。
③
人治高于法治。其实质是权治、官治的专制独裁统治。
④
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结构
,
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统治网络。
⑤
宗法关系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
,
家国同构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⑥
在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
儒家学说发展并完善
,
成为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
,
是历代制定政治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
2019
安徽合肥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
嵇文甫先生在评价某一思想家时说
:“
他居然敢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
……
什么圣贤榜样
,
道理格式
,
都不放在眼里。这种大胆的言论
,
正可和当时西方的宗教革命家互相辉映。他们都充满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精神。
……
他使道学中兴
,
使道学更加精练。
”
这位思想家是
(
)
A.
朱熹
B.
王阳明
C.
李贽
D.
顾炎武
答案
:
B
解析
: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演变
,
考查对文字材料的解读和处理能力。根据材料中
“
他使道学中兴
”,
联系儒学的发展
,
可知这是指王阳明对儒家学说发展的贡献
,
故选
B
项。
2
.
中西方由专制到民主
,
由人治到法治的曲折进程
(1)
古代中国
:
从秦到明清君主专制不断演变
;
明末清初出现进步的民主思想。
(2)
古代西方
:
雅典由奴隶制寡头政治到民主政治的历史进程
;
梭伦改革到伯利克里改革
;
罗马法律制度由习惯法到成文法
,
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的演变。
(3)
近代中国
: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对民主的不同诉求及其实践。
(4)
近代西方
:
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
,
如美国的联邦共和制度
;
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度
;
英国、德国、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度。
(
2019
安徽合肥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
罗马法规定诉讼当事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
,
还要承担诚实、善意的义务。检查当事人是否履行了诚实信用原则是司法人员的一项主要任务
,
而审判员则通过判断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诚信原则
,
来裁决案件的胜与败。这反映出
(
)
A.
司法审判具有较强随意性
B.
公民个人权利不受重视
C.
诚信成为审判的重要标准
D.
诚信社会体系得以建立
答案
:
C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
,
罗马法强调诉讼当事人要承担诚实、善意的义务
,“
审判员则通过判断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诚信原则
,
来裁决案件的胜与败
”
说明在当时诚信是审判的重要标准
,
故
C
项正确
;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
排除
;
材料并未涉及对公民个人权利的态度
,
故
B
项错误
;
材料强调的是对诉讼当事人诚信品格的要求
,
不能说明诚信社会体系得以建立
,
故
D
项错误。
3
.
全面理解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
(1)
含义
: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
,
间接参政议政
,
讨论决定国家大事
,
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2)
确立方式
:
多数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
,
设立议会
,
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3)
基本特点
①
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议会由议员组成
,
议员由普选产生。国家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都须经议会讨论并经多数通过
,
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②
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
,
权力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
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
,
提高了行政效率
,
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
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
即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
,
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政党政治的主要内容是各党通过对议席的争夺
,
来实现其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4)
历史作用
①
代议制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
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
,
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
,
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
这一制度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
,
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
,
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封建势力的复辟
,
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③
代议制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
(
2019
湖北八校联考
)
约翰
·
亚当斯在谈及对美国革命的内涵和意义的看法时认为
,
革命并不等于独立战争
,“
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
,
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
”
。由此可知
,
约翰
·
亚当斯认为
(
)
A.
美国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
,
更是一场社会革命
B.
美国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受到英国影响
C.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基于对英国的情感依赖
D.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是美国建立的根本原因
答案
:
A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内容
,
由材料
“
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
”
可以看出
,
美国独立战争不仅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
,
也改变了美国人民的思想观念
,
故
A
项正确
;
材料并未涉及美国的政治体制受到英国影响的相关内容
,
故
B
项排除
;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民族意识等各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并非基于对英国的情感依赖
,
故
C
项错误
;D
项说法错误
,
排除。
1
.
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政治制度的
比较
(
2019
河北石家庄质量检测
)
在古代罗马法中
,
人是分三六九等的。不同等级的人拥有不同的公权和私权
,
其评判依据是法律人格。而要成为具有完整法律人格的人
,
需要具备自由、市民和家族三种身份。这表明罗马法
(
)
A.
有利于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
界定了公法和私法的范围
C.
明确了身份和权利继承的关系
D.
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答案
:
A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
古代罗马的贵族具有显赫的家族身份
,
因此材料中
“
要成为具有完整法律人格的人
,
需要具备自由、市民和家族三种身份
”
表明罗马法有利于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
故
A
项正确
;B
、
C
两项在材料中得不到体现
;
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有利于维护平民的利益
,
而材料中的现象有利于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
故
D
项排除。
2
.
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法律的
区别
(
2019
吉林松原期末
)
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在其研究古代罗马法学的专著《古代法》中说
:“
在开始时
,
法律对于强迫履行一个允约
,
并不加以干预
;
使法律执有制裁武器的
,
不是一个允约
,
而是附着一种庄严仪式的允约。仪式不但和允约本身有同样的重要性
,
仪式并且还比允约更为重要。
”
他意在说明古代罗马
(
)
A.
法律条文的执行具有一定随意性
B.
宗教仪式超越了契约精神
C.
形式主义使行为具有了法律效力
D.
形式主义降低了法律效力
答案
:
C
解析
:
根据材料
“
仪式不但和允约本身有同样的重要性
,
仪式并且还比允约更为重要
”
可知形式主义使行为具有了法律效力
,
故
C
项正确
;
材料论述的是仪式的法律作用而不是法律条文执行的随意性
,
故
A
项错误
;
材料没有提到宗教仪式
,
故
B
项错误
;
材料描述的形式主义具有法律效力
,
而不是降低了法律效力
,
故
D
项错误。
3
.
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比较
(
2019
新疆乌鲁木齐一模
)2016
年
11
月
,
法国国民议会在巴黎公社
145
周年纪念之际
,
依据《宪法》通过了
“
为所有遭镇压的
1871
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
”
的第
907
决议
,
认为这是一次
“
尽历史责任
”
的
“
庄严行动
”
。这样评价的依据是
(
)
A.
巴黎公社采取了限制资产阶级的革命措施
B.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C.
巴黎公社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肯定
D.
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答案
:
C
解析
:
当代法国认可巴黎公社的
“
尽历史责任
”
指的是巴黎公社反抗卖国的资产阶级政府
,
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
故
C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