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4.43 KB
- 2021-04-13 发布
西安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命题人:
第Ⅰ卷(选择题 60 分)
本卷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 年 1 月 3 日,中国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图 1),实
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据科学论证,月球表面的环形山主要是
宇宙天体撞击形成的。据此完成第 1 题。
1.有关此次探月说法错误的是
A. 不用降落伞是因为月球上无大气
B. 月球背面环形山更多可能是无地球的屏障保护
C. 月球背面更适宜天文观测是因为受太阳活动影响小
D. 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纬线世界地图是按照纬线分割地球仪,以纬线为纵坐标线,经线为横坐标线来绘
制的世界地图。图 2 为纬线地图,有一艘科考船从悉尼出发,到图中 A 地进行科学
考察,据此完成 2~3 题。
图 1
2.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下列有关图中 A 点与其对跖点的描述,正确
的是
A. 都位于东半球 B. 地方时总是相差 12 小时
C. 不可能同时属于同一日期 D. 球面最短距离相差 18000 千米
3.图中 A 地位于悉尼的
A. 西南方 B. 东南方 C. 正南方 D. 正西方
湖北省宜昌市某高中兴趣小组于 9 月 23 日前往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理观测,图
3 等高距为 200 米。据此完成 4~5 题。
4.图中 Q 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 560 米 B. 780 米 C. 890 米 D. 1050 米
5.9 时(地方时)Q 地的观测者看到太阳在 P 地升起,据此判断图中河流 NM 段的大
致流向是
A. 向东 B. 向南 C. 向西 D. 向北
图 2
图 3
2020 年 5 月 11 日,在停业 3 个多月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将重新对公众开放,
这也是全球第一家恢复开园的迪士尼乐园。图 4 为世界六大迪士尼乐园分布图,图
中 AB 线表示上海迪士尼乐园迎来开园后某时刻的昏线。据此完成 6~7 题。
6. 据图判断下列可信的是
A. 此时④地与上海属于同一天 B. 此时太阳位于③地西南地平线上
C. 该日上海日出比①地早 D. 此时⑤地日影朝向东北
7. 全球 6 个迪士尼度假区中
A. 多数分布在热带地区 B. ③乐园公转线速度最小
C. ②乐园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现象 D. 一半位于东半球
结合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图 5),据此完成
8~10 题。
图 4
8.有关该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麓始终大于山顶 B.山顶始终大于山麓
C.1~8 月山麓一直增大 D.9~12 月山顶一直减小
9.关于该地太阳辐射垂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7 月最大 B.12 月最大
C.6 月随高度递增 D.11 月随高度递减
10.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月份不是 6 月,而是 8 月,其主要原因可能为 8 月
A.太阳高度大 B.白昼长
C.晴天多 D.阴雨天多
某人设计了一口 24 小时的全日时钟(图 6),指针为时针;因为地球自转一周,
时针也刚好转了一周,所以时针可以看成是某地的经线。据此完成 11~13 题。
图 5
图 6
11. 如果此钟在上海得到推广。图中此刻上海恰好日出(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
素),那么这一天可能为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冬至日 D. 元旦
12. 如果此时上海为星期一,那么在全球范围内所处的日期
A. 星期日的范围大于星期— B. 星期一的范围大于星期二
C. 星期二的范围大于星期一 D. 星期一的范围大于星期日
13. 如果图中的时针,刚好表示 180°经线,那么全球处在同一天,要过几小时
A.6 个小时 B.12 个小时 C.18 个小时 D.14 个小时
图 7 为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图中 M 为 OP 的中点,据此完成 14~16 题。
14.当地球公转速度为 N 时,可能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冬至日 D.秋分日
15.当地球公转速度为 M 时,福州地区的昼长大约为
A.9 小时 B.12 小时 C.16 小时 D.19 小时
16.当地球公转速度为 P,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南运动 B.在北半球,并向北运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运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运动
读全球昼长纬度分布示意图(图 8),①②③④线条代表日期,据此完成 17~18
题。
图 7
图 8
17.①②③④线条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西安昼短夜长且昼渐长的时间段可能为
A.①至③ B.④至① C.②至③ D.③至④
19. 古人造字,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
午,图 9 为我国某地景观图。秋分日北京时间 14:10 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
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位于
A. 松嫩平原 B. 塔里木盆地 C. 准噶尔盆地 D. 内蒙古高原
图 10 为某日 a、b、c、d 四条纬线上太阳高度随经度的变化图。读图,据此完成
20~21 题。
图 9
图 10
20.关于图中四条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 位于北半球,d 位于南半球
B.a、b 之间的纬度差等于 b、c 之间的纬度差
C.a 昼长最长,b、c 昼长相等,d 昼长最短
D.b、d 两地纬度值相同
21.太阳高度 x 与 y 之间的关系是
A.x+y=90° B.3x-y=180°
C.2x-y=90° D.4x+y=270°
图 11 为“世界某板块边界示意图”(箭头表示相邻板块运动方向)。据此完成
22~23 题。
图 11
22. 板块的相对运动,边界处可能形成
A.甲乙之间的裂谷、海洋 B. 甲丙之间的海沟、海岭
C.甲丙之间的褶皱山脉、高原 D. 甲丁之间的海沟、岛弧
23. 甲板块
A. 参与了地质循环 B. 漂浮在莫霍面上
C. 周边多地震活动,少岩浆活动 D. 以海岸线与其它板块分割
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图 12)。蘑菇石
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据此
完成 24~25 题。
图 12
24. 底部岩石按成因属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5.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A.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B.火山喷发-地壳抬升-沉积
C.沉积-地壳抬升-火山喷发 D.地壳抬升-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读下图 13,据此完成 26~28 题。
图 13
26.甲地层中有丰富煤、天然气资源,则该地层往往
A. 含有化石 B. 有气孔和流纹构造
C. 因高温、高压岩石结构、成分改变 D. 岩浆上升冷凝而成
27. 乙处
A. 位于大陆架上 B. 位于大洋海岭处
C. 地质上为断裂构造 D. 地壳较厚
28. 关于该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地壳活动频繁 B. 多地震,并易产生海啸
C. 板块生长边界,海沟多 D. 岩层中常见火成岩
图 14 示意某地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形分布及地形剖面。据此完成 29~31 题。
图 14
29. 若该山地有冰川分布,则其雪线海拔约为
A. 3 000 米 B. 4 000 米 C. 5 000 米 D. 6 000 米
30. 图中甲地所在山坡的朝向最有可能是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31. 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图中甲地的植被类型可能是
A. 热带雨林 B. 亚寒带针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温带落叶阔叶林
黄山短尾猴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物候期指植物的生长、发育等规律及其
对节候的反应所存在的时期),其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图 15 示意黄
山短尾猴各季节栖息地的海拔范围与林带的关系(图中Ⅰ、Ⅱ、Ⅲ、Ⅳ代表四个季节
黄山短尾猴活动的海拔范围)。据此完成 32~33 题。
图 15
32. 图中Ⅰ、Ⅱ、Ⅲ、Ⅳ所代表的季节搭配正确的是
A. 冬、秋、夏、春 B. 冬、春、秋、夏
C. 春、夏、秋、冬 D. 冬、秋、春、夏
33. 短尾猴活动范围几乎不涉及马尾松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海拔低,气温高 B. 海拔低,人类活动影响大
C. 植被结构单一,可食食物较少 D. 短尾猴不喜食针叶
从开罗到开普敦,是穿越整个非洲大陆的梦幻之旅线路。某旅行者在日记中写道:
“再向前行,树木越加稀疏,植被逐渐稀少,越来越多裸露的岩石将你带到漫无边
际的沙漠……”图 16 左侧为非洲梦幻之旅路线图,右侧为肯尼亚山植被垂直分布示
意图。据此完成 34~35 题。
图 16
34.与旅行者日记描述相符的路段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5. 该线路途经距赤道最近的雪山——肯尼亚山,关于肯尼亚山说法正确的是
A. 山地雨林受赤道低压影响降水多 B. M 坡为东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
C. ①、②植被分别为森林、灌丛 D. 山坡草甸比山麓草原湿润
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
造成空隙的现象。图 17 中甲和乙分别为我国某林地多年 12 月晴天平均最高气温和
平均最低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 36~37 题。
图 17
36. 该地植被类型主要是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热带季雨林
C. 亚寒带针叶林D. 温带落叶阔叶林
37. 与林窗西侧相比,12 月林窗东侧的晴天平均最高气温较高,最合理的解释是
A. 上午多雾,日照多在下午,林窗东侧日照较多
B. 太阳从东南升,林窗东侧比西侧的日照时间长
C. 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高大,东侧通风性好
D. 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茂密,东侧湿度较大
2016 年 12 月,我国首颗全球 CO2 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这将使我国初步
形成监测全球大气 CO2 浓度的能力。卫星监测结果表明:CO2 浓度全球分布存在明显
的季节变化,春季最高、夏季最低,最大季节变化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大陆地区;
在半球分布上,春季、冬季和秋季北半球 CO2 浓度都高于南半球,而夏季则相反。
下图 18 是全球 CO2 浓度分布图。据此完成 38~40 题。
38. 引起全球 CO2 浓度季节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工业生产的季节变化 B. 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
C. 植物生长的季节变化 D. 河流水文的季节变化
图 18
39. 上图反映的时间最可能是
A. 2 月 B. 5 月 C. 8 月 D. 11 月
40. CO2 浓度最大季节变化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大陆,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火山、地震带 B. 城市群(带) C. 工业地带 D. 自然带
第Ⅱ卷(综合题 40 分)
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牙克石市素有“中国森林工业之都”“冰雪之乡”的美誉,北部的伊图里河镇冬
季最低气温可达—50℃,号称“中国最冷地区”。“林海雪原”“冰天雪地”吸引了众
多游人,变成了牙克石市的“金山银山”。图 19 为牙克石市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图 19
(1) 分析伊图里河镇冬季成为“中国最冷地区”的原因。(8 分)
(2) 分析牙克石市积雪厚度大的原因。(8 分)
(3)若冬季降雪过多,会抑制森林的生长,指出其中的道理。(6 分)
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附近,主峰海拔 1087 米,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被称作“上
帝的餐桌”。桌山是地质历史浅海海底断裂后整体上升形成,山体由石灰岩(沉积岩)
构成。山顶溪湖绝迹,植被低矮稀少,景象荒芜。夏季在海陆风的作用下,晴天时
山顶常有大片云团环绕,被称为“上帝的桌布”。图 20 左侧为桌山位置示意图,右
侧为桌山景观。
图 20
(1)描述桌山主峰“桌面”形成的地质过程。(6 分)
(2)石灰岩受流水溶蚀,常发育有峰丛、溶洞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桌山年降水量
多达 1500 毫米,喀斯特地貌却发育很差,分析其气候原因。(6 分)
(3)夏季是开普敦欣赏和拍摄“上帝桌布”的最佳季节,分析其原因。(6 分)
西安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D A D C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C C B A B A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A C A A C C C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A A C D B A C B D
第 II 卷 非选择题(2 小题,共 40 分)
41. (22 分)
(1)(共 8 分)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山地地形,地势较高;距冬季风源地近,
冷空气势力强;冬季积雪覆盖,地表反射率高。
(2)(共 8 分)位于大兴安岭冬季迎风坡,降雪丰富;冬季气温低,积雪时间长;
地势起伏小;森林茂密,积雪融化慢。
(3)(共 6 分)积雪过多,会压断林木枝杈;春季积雪时间长,林木生长季节缩
短;春季气温较低,森林生长较慢。
42. (18 分)
(1)(共 6 分)(在地质历史时期)在海底形成平坦的沉积岩,沉积岩断裂整体
抬升后内部裂隙较少,顶部平坦;顶部受外力作用(风化和风力侵蚀)进一步被削
平为“桌面”。
(2)(共 6 分)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量大,(开普敦西临海面)但风力大;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气温高;全年蒸发旺盛,山顶积水少,不利于
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发育。
(3)(共 6 分)夏季昼夜温差较大,利于形成海陆风;白天海风带来的水汽易在
桌山形成云雾,较弱的风力(和高空下沉)利于云雾长时间停留在山顶。开普敦夏
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光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