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 MB
- 2021-04-13 发布
江苏省泗洪县洪翔中学、沭阳县修远中学
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
(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
2.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等,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3.请将所有答案按照题号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纸)相应的答题处,否则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春节上映了一部中国科幻片《流浪地球》,
图1为该片剧照,讲述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
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
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
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
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人类暂时转入
地下城生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
但是把地球搬家的步骤也很繁琐: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
使地球停止自转;…………第五步,最近的适合居住的星
系是4.2光年外的比邻星,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
图1
颗恒星的行星。完成1~4题
1. 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
A. 安全的宇宙环境 B. 适宜的温度范围
C. 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D. 适中的日地距离
2. 如果地球顺利泊入比邻星轨道,则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为( )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地月系
3.《流浪地球》中导致人类决定飞离太阳系自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球表面温度太低
B.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将导致地球无法获得稳定的光照
C.地球由于人类无节制排放温室气体发生了极端天气,已不适应人类生存
D.没有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光照
4.在电影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地球大气被木星吸走一部分,并有可能地球撞向木星,除了这些危险,在靠近木星时以下哪个也是地球可能面临的( )
A.被小行星撞击的几率增大 B.没有大气的消弱作用白天地表温度越来越低
C.遭遇变形金刚反派威震天的破坏 D.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夜晚地表温度越来越高
2020年北京时间5月6日21时53分,印度尼西亚班达海发生7.2级强震,震源深度110千米,震中位置如图2,随后多个国家相继发布海啸预警,。图3为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与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5~6题。
图3
图2
5.此次地震的震源所在圈层,在图3中对应的字母是( )
A.A B.B C.C D.D
6.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向上经过莫霍界面时发生的变化是( )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读“四类地貌景观图”完成第7题。
图4
甲 乙 丙 丁
7.图中属于堆积地貌的是( )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乙与丙 D.丙与丁
图5为“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探究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做了如下步骤模拟实验: ①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 ②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③
将小米或细沙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④观察在白纸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图6为“某一地貌景观示意图”,回答8~9题。
图6
图5
8.图5地貌景观多形成于图6中(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9.导致图5中地貌景观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变化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变质作用
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图7为“大气的受热和保温作用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大气垂直对流运动更加旺盛
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C.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增强
D. 昼夜温差变大
11.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 )
图7
直接相关的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图8表示甲、乙、丙、丁四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读图
完成12~13题。
12.能够正确表示环流方向的是( )
A.甲→乙→丙→丁→甲
图8
B.甲→丙→丁→乙→甲
C.乙→甲→丁→丙→甲
D.乙→丁→丙→甲→乙
13.关于图示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表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甲为海洋
B.若表示山谷间的热力环流,乙为山顶
C.若表示特大城市热力环流,甲为郊区
D.热力环流使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增大
图9为“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图9
14.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
A.鼠害 B.洪涝 C.旱灾 D.寒潮
15.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①完善城市交通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人口外迁④房屋加固 ⑤组建志愿者队伍 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16.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
A.遥感系统可动态监测洪涝灾害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提供定位服务
C.地理信息技术可为灾后重建提供依据 D.遥感系统可精确估算灾后经济损失
自全国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两年来,从政策效果看,远低于预期,为促进人口均衡,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2016年启动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图10为“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含预测)图”,读图完成17~19题。
图10
17. 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时间相隔不到三年,影响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老龄化严重 B. 劳动力严重不足
C. 育龄妇女人数少 D. 生育观念的改变
18. “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 有利于扩大内需 B. 家庭负担持续加重
C.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D. 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
19. 下列年份中,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 1965年 B. 1980年 C. 2035年 D. 2015年
图11为“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比较(含预测)示意图”,我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很长一段时期内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读图完成20~21题。
图11
20.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 B.城市的人口死亡率低于农村
C.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 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
21.为缓解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现象,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在农村地区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 B.鼓励城市人口大量移至农村
C.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D.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
图12、13为“西藏地区不同发展模式下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比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图13
图12
22.下列选项中,影响西藏地区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最可能是( )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经济结构 D.生活水平
23.保持现有发展模式,西藏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 )
A.小于0.04亿 B.介于0.04亿到0.25亿之间
C.介于4.05亿到33.34亿之间 D.大于33.34亿
南宋都城临安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河流穿城而过;
南宫北市,南北狭长,形似“腰鼓”。其选址与布局体现了
与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的高度融合。图14示意南
宋临安城的位置及布局。据此完成24~25题。
24.临安城选址于山环水绕之地,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可缓解热岛效应
B.减少城市防御设施建设,利于防卫
C.地势起伏和缓,可减轻洪涝灾害
D.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贸易
图14
25.当时的商业网点和住宅在布局上,最可能是( )
A.沿河分布 B.沿城区界分布 C.沿山麓分布 D.沿湖分布
图15为“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的付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26~27题。
26.按照距市中心远近付租水平高低变化( )
划分,a、b、c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
图15
B.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C.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D.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
27.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在b2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 )
A.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 B.位于农耕区附近,乳肉蛋食品丰富
C.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D.位于背风坡地区,空气湿度小,日照多
读图16“某地农业生态模式图”,完成28~29题。
28.该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水稻种植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9.关于该地农业生产模式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B.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图16
C.优化了农业结构
D.适合在全国范围推广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口罩生产加班加点,以极限状态扩大产能。2020年2月份,部分口罩生产厂家出现停产现象,经国家政策强力干预,很快就恢复了生产。图17为“口罩生产产业链简图”。完成30~31题。
图18
30.疫情期间,我国口罩生产扩大产能的主要目的是( )
A.满足市场需求 B.提高企业利润 C.增加就业机会 D.减少原料积压
31.为应对停产现象,国家政策干预的关键因素是口罩生产所需的( )
A.设备 B.原料 C.交通 D.技术
32.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企业用工短缺的现象,有人称此现象为“用工荒”。如果图18中a、b、c分别代表劳动力、原料、技术三个区位因素,则甲、乙、丙、丁四种产业类型中最容易出现“用工荒”的是( )
图18
A.甲 B.乙 C.丙 D.丁
某条长约1000千米的高铁路中有四个站点,列车在这四个点的停靠情况图19所示。读图完成33~35题。
图19
33.图中甲地最有可能是( )
A.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 B.高铁建设成本最低的城市
C.流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 D.现代物流业最发达的城市
34.下列关于该段高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丙站点距离较远是因为地势起伏大 B.甲、乙站点距离太近,造成资源浪费
C.丁地常住人口可能会大量向丙地流动 D.丁地班次太少,不利于人口流动
35.影响该段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A.建设高铁的技术 B.政府政策 C.沿线地形地质条件 D.经济发展需求
第Ⅱ卷(综合题,共3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6题~第38题),共计30分
36. 图20是“某城市土地利用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图20
(1)①处发展零售商业区 (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 (3分)
②分别发展批发商业区 (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 (3分)
(2)该城市拟建一大型仓储物流中心,A、B、C、D四处较合理的是 ,原因是 、_ 。(3分)
(3)该城市最早的火电厂在E处,后来搬迁到F处,其主要因为F处 、 。(2分)
37.图21、图22、图23为三个地区农业地域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图23
图22
图21
(1)图21中②所示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图23中①③④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生产特点有 、 、
。(5分)
(2)图22阴影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有 、 。对图23阴影区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是 。(3分)
(3)图23中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是以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为特征的农业地域类型。试分析该混合农业的生产优点 、 、 。(3分)
38. 材料一 2014年江西省政府批复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建设南昌临空经济区。临空经济区是指在航空港相邻地区及空港交通走廊沿线地区形成的多功能经 济区域。
材料二 图24为“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示意图"。
图24
材料二 图25、图26“环渤海地区地图” 。(8分)
图26
图25
(1)南昌临空经济区主导产业属 指向型,该主导产业布局需要的优势条件有 、 。(3分)
(2)众多企业向临空经济区集聚的好处有 。(2分)
(3)为兼顾经济与生态协调,鄱阳湖生态涵养区适合发展的第三产业有 (1 分)
(4)环渤海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D
A
B
C
A
A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C
B
D
D
D
A
D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A
B
A
B
C
C
D
A
31
32
33
34
35
B
A
C
C
D
二.综合题,共三题30分
36. 合理,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最大消费人群(3分)
合理,靠近铁路交通便捷,位于郊区租金低(3分)
(2)A 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靠近批发商业区,市场广阔(3分)
(3)F处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地处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区污染小(2分)
37.(1)市场 商品谷物农业 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 机械化水平高(5分)
(2)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量大(任写两点) (2分)旱涝灾害(1分)
(3)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农畜结合有利于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3分)
38. (1)技术,科技人才众多、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政策支持等(任两点)。(3分)
(2)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协作,降低运输费用,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应(2分)
(3)生态旅游或者现代服务业(1分)
(4)种类多 分布广(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