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2.50 KB
- 2021-04-13 发布
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栏内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场、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将考试科目、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2.II卷内容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相应空格或区域内。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Zn-65 Fe-56 S-32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填在答题卡上.)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2C和14C互为同位素
B.甲烷的燃烧热很高,是较清洁的燃料,但它是温室气体
C.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IIIB族
D.碱金属元素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熔沸点依次升高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H2O2的电子式:H+[]2-H+
B.Cl-的结构示意图:
C.原子核中有10个中子的氧离子:
D.HC1O的结构式H-C1-O
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②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③Al与四氧化三铁高温下反应 ④固体NaOH溶于水 ⑤ H2 在 Cl2 中燃烧 ⑥食物腐败
A.②⑤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4.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
B.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
C.N点代表的是图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D.M、N点代表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5.硒(Se)是人体健康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已知S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处于第四周期第ⅥA族 B.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 酸性:H2SO4>H2SeO4 D.该原子的质量数为34
6.下列关于碱金属或卤族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单质都可保存在煤油中
B.Rb比Na活泼,故Rb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Na
C.砹(At)是第六周期的卤族元素,根据卤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还原性:HAt>HI
D.卤素单质与水反应的通式为X2+H2O= HX+HXO
7.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 )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④⑥⑦ D.⑥⑦⑧
8.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能力是CO2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如表所示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化学键
N≡N
F—F
N—F
键能/kJ·mol-1
946
154.8
283.0
A. 过程N2(g)→2N(g)放出能量
B.过程N(g) + 3F(g)→NF3(g)放出能量
C.反应N2(g) + 3F2(g)→2NF3(g)为吸热反应
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之间的转化
B.因为H2O的沸点高于H2S,所以O原子得电子能力大于S原子
C.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该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
D.16O2与18O2互为同素异形体
10.如图为发光二极管连接柠檬电池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环作为柠檬电池的正极 B.电子由发光二极管经导线流向Fe环
C.负极的电极反应为:Fe-2 e-===Fe2+ D.可将柠檬替换成盛装酒精溶液的装置
11.将10 mol H2和5 mol N2放入10 L真空密闭容器内,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3H2(g)+N2(g) 2NH3(g),在最初的0.2 s内,消耗H2的平均速率为0.06 mol·L−1·s−1,则在0.2 s末,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是( )
A.0.12 mol B.0.08 mol C.0.04 mol D.0.8 mol
12.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T的氧化物能与碱反应
B.元素的非金属性:Q强于W
C.W的单质共热时,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反应
D.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
13.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13溶液
B.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NO3)3溶液
C.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D.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14.下列实验现象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反应装置或图像
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
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反应开始后,甲侧液面低于乙侧液面
温度计的水银柱上升
反应开始后,气球慢慢胀大
15.肼(N2H4)是火箭常用的高能燃料,常温下为液体,其球棍模型如图所示。肼能与双氧水发生反应N2H4+2H2O2===N2+4H2O,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 N2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5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N2H4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C.标准状况下,3.2 g N2H4中含有共价键的总数为0.6NA
D.若生成3.6 g H2O,则上述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填在答题卡上.)
16.对于反应4NH3+5O2=4NO+6H2O,下列为4种不同情况下测得的反应速率中,表明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 )
A.v(NH3)=0.2 mol/(L·s) B.v(O2)=1.4 mol/(L·min)
C.v(H2O)=0.25 mol/(L·s) D.v(NO)=9 mol/(L·min)
17.如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X>Y>Z
B.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R>W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1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7 g OH- 含有的质子数为9NA
B.2 L 0.5 mol·L-1 CH3COOH溶液中,CH3COO- 的数目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共价键数为NA
D.2.0 g 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0.1NA
19.LED产品的使用为城市增添色彩。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一种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外通入氧气,b处通氢气 B.通入H2的电极发生反应:H2−2e−===2H+
C.通入O2的电极发生反应:O2+4e−+2H2O===4OH− D.该装置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20.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A与C的能量差为E4
C.三种化合物中的稳定性B﹤A﹤C D.A→B反应,反应条件一定要加热
21.在一定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下列说法中:①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②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③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④单位时间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Z。能判断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计38分,每小题做出答案后,请写在答题卡上.)
22.(12分)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支柱之一。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①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Ba(OH)2·8H2O与NH4Cl混合搅拌 b.高温煅烧石灰石 c.铝与盐酸反应
②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测量稀盐酸与烧碱溶液中和反应的能量变化。实验表明,反应温度升高;由此判断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中,负极是____,正极上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若消耗锌6.5 g,则放出气体_______g。
23.(14分)A、B、C、D、E均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同周期,A和D同主族,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二倍,B元素族序数是周期数的三倍,B的阴离子与C的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C的单质与B的单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2B或C2B2,E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请回答:
(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C2B2的电子式是________。
(3)B、C、E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用离子符号回答);A、D、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为_________(用化学式回答,下同),B的气态氢化物与H2S相比沸点高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D的氧化物与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mol C2B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24.(12分)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如下:3H2+N22NH3。某温度下,在容积恒定为2.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N2和2.0 mol H2,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平衡状态,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t/s
0
50
150
250
350
n(NH3)/mol
0
0.24
0.36
0.40
0.40
(1)0~50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N2)=_______________。
(2)250 s时,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
(3)已知N≡N的键能为946 kJ·mol-1,H-H的键能为436 kJ·mol-1,N-H的键能为391 kJ·mol-1,则生成1 mol NH3过程中的热量变化为_______kJ。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
A B
(4)为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
a.降低温度 b.增大压强 c.恒容时充入He气
d.恒压时充入He气 e.及时分离出NH3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b.上述条件下,N2不可能100%转化为NH3
c.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d.250~350 s时,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反应停止
四、实验题(本题每空2分,,共计14分,每小题做出答案后,请写在答题卡上)。
25.(14分)
I.请根据信息填空:
(1)FeCl3溶液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发生反应2FeCl3 +Cu ===2FeCl2 +CuCl2,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所用的电极材料为__________________;当线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则被腐蚀的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 mL盐酸于试管中,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
的总能量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Ⅱ.在1×105 Pa和298 K时,将1 mol气态AB分子分离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键能(kJ·mol-1)。下面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已知氨分子中有三个等价的氮氢共价键)
共价键
H2分子
N2分子
NH3分子
键能(kJ·mol-1)
436
945
391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在298 K时,取1 mol N2和3 mol H2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理论上生成2molNH3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则Q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5 DCDAD 6—10 CCBCC 11—15 BBDAD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6—21 ABACC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计38分)。
22. (12分)
(1) ① c (1分) ②放热(1分) H++OH-=H2O (2分)
(2) Zn(2分) 铜片表面产生无色气泡(2分) 2H++2e-=H2↑(2分) 0.2(2分)
23.(14分)
(1)第三周期第IVA族 (2分)
(2)(2分)
(3)Cl->O2->Na+(2分) HClO4>H2CO3>H2SiO3(2分)
H2O水分子间存在氢键,硫化氢不存在氢键(2分)
(4)SiO2+4HF=SiF4↑+2H2O(2分)
(5)1mol(2分)
24. (12分)
(1)1.2×10-3 mol·L-1·s-1(2分) (2)30%(2分)
(3)46(2分) A(2分) (4) b(2分)
(5) d(2分)
四、实验题(本题每空2分,,共计14分)。
25.(每空2分,共14分)
I. (1)Cu (2分) ; 6.4g (2分)
(2)①镁片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2分)②Mg +2H+ =Mg2+ +H2↑(2分)③小于(2分)
Ⅱ.(1)放热(2分) (2) 93kJ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