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9.00 KB
- 2021-04-13 发布
赤峰二中高一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其中 1-8 题为单选题,9-12 题
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英国科学家牛顿是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他有一句名言是:“如果我所见到的比笛卡
儿要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关于牛顿等这些科学“巨人”及其成就,下述说
法错误的是( )
A. 开普勒在研究了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的基础上,发现并提出了行星运动定律
B. 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后人利用这一理论发现的海王星,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C. 卡文迪许在实验室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G的数值,并说该实验是“称量地球的重量”
D. 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包括万有引力定律,既适用于低速运动也适用于高速
运动;既适用于宏观世界,也适用于微观世界
【答案】D
【解析】
【详解】A.开普勒在研究了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的基础上,发现并提出了行星运动
定律,A 正确;
B.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后人利用这一理论发现的海王星,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B 正确;
C.卡文迪许在实验室利用扭秤实验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G 的数值,并说该实验是“称量
地球的重量”,C 正确;
D.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包括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宏观低速的运动,D 错误。
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 D。
2.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汽车处于失重状态
B. 在铁路的转弯处,通常要求外轨比内轨高,目的是利用轮缘与外轨的侧压力助火车转弯
C. “水流星”匀速转动过程中,在最高点处水对碗底的压力小于其在最低处水对碗底的压力
D. 脱水桶的脱水原理是水滴受到的离心力大于它受到的向心力,从而沿切线方向甩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vN mg m R
可知
N mg
汽车处于超重状态,A 错误;
B.在铁路的转弯处,通常要求外轨比内轨高,目的是在合适的速度下,减小车轮与轨道之间
的压力,B 错误;
C.“水流星”匀速转动过程中,在最高点处
2
1
vN mg m R
在最低点
2
2
vN mg m R
所以
2 1N N
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在最高点处水对碗底的压力小于其在最低处水对碗底的压力,C 正确;
D.洗衣机脱水桶的原理是水滴受到的力小于它所需要的向心力,所以水滴做离心运动,脱离
衣服,达到脱水的目的,D 错误。
故选 C。
3.美国的 NBA 篮球赛非常精彩,吸引了众多观众.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面:在终场前 0.1s 的
时候,运动员把球投出且准确命中,获得比赛的最后胜利.已知球的质量为 m,运动员将篮
球投出,球出手时的高度为 h1、动能为 Ek、篮筐距地面高度为 h2.不计空气阻力.则篮球进
筐时的动能为
A. 1 2kE mgh mgh
B. 2 1kE mgh mgh
C. 1 2 kmgh mgh E
D. 2 1 kmgh mgh E
【答案】A
【解析】
【详解】篮球机械能守恒,有 1 2 2k kmgh E mgh E ,解得 2 1 2k kE E mgh mgh ,A 正
确.
4.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轨道 ABCD,其 A 点与圆心等高,D 点为最高点,
DB 为竖直线,AE 为水平面,今使小球自 A 点正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且从 A 处进入圆轨道
运动,只要适当调节释放点的高度,总能保证小球最终通过最高点 D(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则
小球通过 D 点后
A. 一定会落到水平面 AE 上
B. 一定不会落到水平面 AE 上
C. 一定会再次落到圆轨道上
D. 可能会再次落到圆轨道上
【答案】A
【解析】
小球因为能够通过最高点 D,根据 mg=m
2
Dv
R
,得:vD= gR ,知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
gR .根据 R= 1
2 gt2,得:t= 2 R
g
.则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为: 2 2Rx gR Rg
= .知
小球一定落在水平面 AE 上.故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小球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的临界情况,即重力提供向心力,结合
平抛运动的规律进行求解.
5.如图所示,假设月球半径为 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0,飞船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 3R 的
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 A 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 B 次点
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则( )
A. 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度为 0
1
4 g R
B. 飞船在轨道Ⅲ上绕月球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为 2π
0
R
g
C. 飞船在轨道Ⅰ上运行时通过 A 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运行时通过 A 点的加速度
D. 飞船在 A 点处点火时,速度增加
【答案】B
【解析】
【详解】A.飞船在轨道 I 上运行时,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得
2
2 33
Mm vG m R RR R
在月球表面上,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
02
MmG mgR
联立得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度为
0
1
2v g R
选项 A 错误;
B.飞船在轨道Ⅲ绕月球运行,有
2
0 2
4mg mR T
得
0
RT 2 g
选项 B 正确;
C.在轨道Ⅰ上通过 A 点和在轨道Ⅱ上通过 A 点时,其加速度都是由万有引力产生的,而万
有引力相等,故加速度相等,选项 C 错误。
B.飞船在 A 点处点火时,是通过向行进方向喷火,做减速运动,向心进入椭圆轨道,所以点
火瞬间是速度减小的,选项 D 错误。
故选 B。
6.如图所示, ABCD 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 BC 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 BC 相切的
圆弧, BC 为水平的,其距离 0.50md ,盆边缘的高度为 0.30mh .在 A 处放一个质量
为 m 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出发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 BC 面与小物块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 0.10 .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的地点到 B 的距离为
( ).
A. 0.50m B. 0.25m C. 0.10m D. 0
【答案】D
【解析】
【分析】
小物块滑动过程中,重力做功和摩擦阻力做功,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进行求解。
【详解】由小物块从 A 点出发到最后停下来,设小物块在 BC 面上运动的总路程为 S,整个过
程用动能定理有:
0mgh mgs
所以小物块在 BC 面上运动的总路程为
0.3 m 3m0.1
hs
而 d=0.5 m,刚好 3 个来回,所以最终停在 B 点,即距离 B 点为 0 m。
故选 D。
【点睛】本题对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关键要抓住滑动摩擦力做功与总路程的关系。
7.由两种不同材料拼接成的直轨道 ABC,B 为两种材料的分界线,长度 AB>BC.先将 ABC 按图
1 方式搭建成倾角为θ的斜面,让一小物块(可看做质点)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经时间 t
小物块滑过 B 点;然后将 ABC 按图 2 方式搭建成倾角为θ的斜面,同样将小物块从斜面顶端
由静止释放,小物块经相同时间 t 滑过 B 点.则小物块
A. 与 AB 段的动摩擦因数比与 BC 段的动摩擦因数大
B. 两次滑到 B 点的速率相同
C. 两次从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相同
D. 两次从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做功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第一种情况:从A到B过程, 2 2
1 1
1 1 (sin cos )2 2AB a t g t ,第二种
情况从C到B的过程, 2 2
2 2
1 1 (sin cos )2 2CB a t g t ,因为 AB>BC,所以 1 2 ,
即物块与 AB 段的动摩擦因数比与 BC 段的动摩擦因数小,选项A错误.B、据题意两次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
2
vs t ,可知位移大的平均速度大,末速度同样大,故第一次到B的速率更大
些,选项B错误.D、由 1 2cos cosfW mg AB mg BC ,则两次摩擦力做功相等,
故 D 正确.C、两个过程摩擦力做功相等,重力做功相等,根据动能定理可知,两次滑块中
物块到达底端速度相等 v,则第一种 1
12
v vBC t ,第二种 2
22
v vBA t ,因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