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4.00 KB
- 2021-04-13 发布
2019-2020学年江西省新余市分宜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若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等于( )
A. B. C. D.
【答案】D
【解析】,选D.
2.如果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则的值是( )
A.0 B.0或1 C.1 D.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因为A中只有一个元素,所以方程只有一个根,当a=0时,;当时,,所以a=0或1.
3.已知集合那么集合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对应方程组,即得结果
【详解】
由得所以,选D.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
4.图中,能表示函数y=f(x)的图象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根据函数的定义,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都有唯一确定的y和它对应,所以排除B,D,因为C中x=0时,有两个y值对应,所以C也不对;
故选A.
5.已知集合,,则集合M与P的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求得集合,结合集合的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集合,,
根据集合的关系,所以.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运算,以及集合的包含关系,其中解答中正确求解集合,结合集合之间的关系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6.函数的定义域为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求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式子有意义的几个部分的解集的交集,即为使该式有意义,
则满足,解得0≤x≤1,所以得定义域为.故选D.
【考点】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7.已知全集,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集合的运算,求得,再结合集合的交集的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集合全集,集合,,
可得,所以.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运算,其中解答中熟记集合的交集、并集和补集的运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8.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的为( )
(1)y=y=x-5.
(2)y=,y=
(3)y=x,y=
(4)y=x,y
(5)y=,y=2x-5.
A.(1),(2) B.(2),(3) C.(3),(5) D.(4)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1)中函数定义域不同;(2)中定义域不同;(3)中函数对应关系不同;(4)定义域相同,对应关系相同,是同一函数;(5)中函数定义域不同
【考点】判断两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
9.设,,若,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知,所以
所以显然,
故选A.
【考点】1、集合的交并运算;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0.如图,函数与的图象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结合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逐项判定,即可求解,得到答案.
【详解】
由题意,对应A中,对应函数可得,对应函数,可得且,所以是矛盾的;
对应B中,对应函数可得,对应函数,可得且,解得,所以是矛盾的;
对应C中,对应函数可得,对应函数,可得且,所以是矛盾的;
对应D中,对应函数可得,对应函数,可得且,解得,所以是成立的.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其中解答中熟记一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1.若非空集合,且若,则必有,则所有满足上述条件的集合共有( )
A.6个 B.7个 C.8个 D.9个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非空集合,且若,则必有,所有满足上述条件的集合共个,故选B.
【考点】1、集合的子集;2、元素与集合.
12.设数集,且M、N都是集合的子集,如果把叫做集合的“长度”,那么集合M∩N的“长度”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M的长度为,N的长度为,当集合M∩N的长度的最小值时, M与N应分别在区间[0,1]的左右两端,故M∩N的长度的最小值是,故选C.
【考点】新定义;集合运算
二、填空题
13.若,,全集,则________.
【答案】
【解析】先求得集合,,再结合集合的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
由集合,,
则或,所以或.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基本运算,其中解答中正确求解集合,熟记集合的交集、并集和补集的概念与运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4.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根据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列出不等式组,即可求解,得到答案.
【详解】
由题意,函数有意义,满足,解得或,
即函数的定义域.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域的求解,其中解答中根据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列出相应的不等式组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5.集合且,用列举法表示集合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集合且,求得,得到且,结合题意,逐个验证,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集合且,可得,则,
解得且,
当时,,满足题意;
当时,,不满足题意;
当时,,不满足题意;
当时,,满足题意;
当时,,满足题意;
当时,,满足题意;
综上可得,集合.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表示方法,以及集合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其中解答中熟记集合的表示方法,以及熟练应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准确判定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6.若二次函数的顶点为,与x轴交于两点,且这两点的横坐标的立方和为19,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和立方和公式,列出方程组,求得的值,即可求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详解】
由题意,二次函数的顶点为,
可得且,即且,
设函数二次函数与x轴交于两点横坐标方程为,
则
则,
即
联立方程组 ,解得,则,
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求解,其中解答中熟记一元二次函数的性质,准确列出方程组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三、解答题
17.已知全集,若,,求实数、的值.
【答案】或.
【解析】根据,得出,解出该方程组即可得出实数、的值.
【详解】
易知,解得或.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元素性质及,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8.已知全集为R,集合, .
(1)求, ;
(2)若,且,求a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析】(1)先求出集合B,于是可得和,进而得到;(2)先求出,再将转化为不等式求解,可得所求范围.
【详解】
(1)∵,
∴,,
∴.
(2)由题意知,且.
∵,,
∴或,
解得或.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解题时根据要求逐步求解即可,其中解答(2)的关键是将集合间的包含关系转化为不等式来求解,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忽视不等式中的等号能否成立.
19.已知集合A={x|ax2﹣3x+1=0,a∈R}.
(1)若A是空集,求a的取值范围;
(2)若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
【答案】(1)(2)或
【解析】(1)当时,得到方程无实数根,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即可求解;
(2)由集合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则或A中只有一个元素,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1)由题意,集合,则方程无实数根,
则,解得,
所以当A是空集,的取值范围为.
(2)由题意,集合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则或A中只有一个元素,
①当时,由(1)得;
②当A中只有一个元素时,则或,
解得或.
综上,若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a的取值范围为{a|或.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求解参数问题,其中解答中熟记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合理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0.已知集合,,,全集为实数集.
(1)求,;
(2)如果,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或
(2)
【解析】(1)根据并集、交集和补集的概念和运算,求得,.
(2)利用图像,结合,求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
(1)因为 ,,
所以,
或.
或
(2)如图,
由图知,当时,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集合交集、并集和补集的概念和运算,考查根据交集的结果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属于基础题.
21.已知方程的两个不相等实根为.集合,,,,,求的值?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A∩C=A,可确定集合A、C的关系,进而可得到α∈C,β∈C,再由A∩B=∅可知α∉B,β∉B,然后观察集合B、C中的元素即可确定α,β的值,然后根据韦达定理可确定p、q的值.
试题解析:由知
又,则,.
而,故,
显然即属于又不属于的元素只有1和3.
不妨设,.
对于方程的两根
应用韦达定理可得.
22.已知集合.
(1)若,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解析】试题分析:(1)当时,
,根据并补交的定义即可求出;(2)分类讨论,,建立不等式,即可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试题解析:(1)当时,,
所以;
(2)因为,时,,解得,时,,解得,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