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4.50 KB
- 2021-04-13 发布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 2019-2020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物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其中(1—8 单选,其余多选)】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 物体的质量没有变化,但它的重力可能发生变化
C. 跳高运动员在空中时受到重力和向上的升力
D. 重为 2N 的物体从直升飞机上抛下,落地前物体重力大于 2N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故 A 错误;
B.物体的质量没有变化时,由于重力加速度随地理位置可能会变化,则重力G mg 可能会
发生变化,故 B 正确;
C.跳高运动员在空中只受到重力,没有向上的升力,故 C 错误;
D.将重 2N 的物体从直升机上抛下,重力不变,落地前重力仍等于 2N,故 D 错误;
2.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 t 内的平均速度是 v,紧接着
2
t 内的平均速度
是
2
v ,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v B. 2
3 v C. 4
3 v D. 5
6 v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在时间 t 内的平均速度是 v,则物体在此段时间内的位移 1x vt .在
2
t 内
的平均速度是
2
v ,则物体在此段时间内的位移 2 •2 2 4
v t vtx .
则物体在 3t
2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1 2 5 v3 6
2
x xv t
故选 D
考点:平均速度.
点评:本题考查计算平均速度的能力,比较简单,只要抓住平均速度的定义就能正确求解.
3.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 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为零
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根据
va t
可知加速度 a 由速度的变化量
△
v 和速度发生改变所需要的时间
△
t
共同决定,虽然
△
v 大,但如果
△
t 更大时,a 可以很小.故 A 错误;
B. 根据
va t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跟速度的变化率成正比,与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无关.所以
即使速度很大,如果速度的变化率很小,其加速度也很小;如速度很大的匀速运动,加速度
为零.故 B 正确;
C. 当物体的速度为 0 时,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很大,其加速度可能很大.如刚要启动的火
箭,故 C 错误;
D. 物体的加速度很大,代表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很大,而并不代表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大,也
可能变小.故 D 错误.
4.如图所示,小球以v1=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与一墙壁碰撞经Δt=0.01 s 后以v2=2 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小球在这 0.01 s 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A. 100 m/s2,方向向右 B. 100 m/s2,方向向左
C. 500 m/s2,方向向左 D. 500 m/s2,方向向右
【答案】C
【解析】
【 详 解 】 规 定 水 平 向 右 为 正 方 向 . 根 据 加 速 度 的 定 义 式
va t
得
2 22 3 / 500 /0.01a m s m s ,负号表明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C 正确.
5.如图所示,一辆正以 8m/s 速度沿直线行驶的汽车,突然以 1m/s2 的加速度加速行驶,则汽
车行驶了 18m 时的速度为( )
A. 8m/s B. 12m/s C. 10m/s D. 14m/s
【答案】C
【解析】
【详解】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8m/s,位移为 18m,加速度为 1m/s2,根据速度
位移关系公式,有: 2 2
0 2v v ax ,解得:
2 2
0 2 8 2 1 18m/s 10m/s v v ax ,
A.8m/s,与计算结果不符,故 A 错误;
B.12m/s,与计算结果不符,故 B 错误;
C.10m/s,与计算结果相符,故 C 正确;
D.14m/s,与计算结果不符,故 D 错误;
【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汽车的运动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基础问题.
6.A、B 两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A 球下落的时间为 t,B 球下落的时间为
2
t ,
当 B 球开始下落的瞬间,A、B 两球的高度差为( )
A. gt2 B. 1
4 gt2 C. 3
4 gt2 D. 3
8 gt2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 h= 1
2 gt2 可得:A 下落的高度为 1
2 gt2;而 B 下落的高度为:
2
8
gt ;
而在 B 下落的瞬间 A 已下落了: 2 21 1
2 2 8
th g gt ( ) ;故 AB 两球的高度差为:
2 2 2
21
2 8 8 4
gt gt gtgt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落体的下落高度与时间的关系;要注意分析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明确
要求的为哪一段的高度差即可求解.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a—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 v—t 图象中,可能正
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 a—t 图象知,0~0.5T 时间内的加速度与 T~2T 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而对应时间内的 v-t 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相等,正负不同,可得 D 正确,ABC 错误
8.如图所示,小球 A 在斜面上由静止匀加速滚下 X1 后,又在水平面上匀减速运动 X2 后停下,测
得 X2=2X1,则小球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 a1 与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大小 a2 的关系为(小球从
斜面上滚到水平面上时速度大小不变)( )
A. 1 2a a B. 1 22a a
C. 1 2
1
2a a D. 1 24a a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v,则 2
1 12v a x ①
2
2 2 2 10 2 2 2v a x a x ②
由①②得:a1=2a2 .故 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 B.
9.P、Q、R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 P 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 Q 点的
速度为 v,到 R 点的速度为 3v,则 PQ∶QR 等于 ( )
A. l∶8 B. l∶6
C. l∶5 D. 1∶3
【答案】A
【解析】
【详解】因为物体是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根据公式 2 2v ax 可得:
2 2 PQv ax
2 29 - 2 RQv v ax
解得:
2
= 2PQ
vx a
28
2RQ
vx a
所以可得:
: 1:8PQ QR
A 正确.
10.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 100m 距离时,速度增
加了 10 m/s.汽车驶过第二个 100m 时,速度的增加量是( )
A. 4.1 m/s B. 8.2 m/s C. 10 m/s D. 20 m/s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 100m 时,速度增加了 10m/s,即第一个 100m 的末速度
为 10m/s,初速度为零,根据公式 2 2
0 2v v ax 可得:
2 2
2 20 100 m/s 0.5m/s2 2 100
v va x
第 2 个 100m 过程中初速度为 10m/s,末速度为 v,则有:
2
02v ax v
解得:
10 2m/sv
所以速度增加量为:
10 2m/s 10m/s 4.1m/sv
故 A 正确,BCD 错误.
【点睛】汽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可以求
出加速度,然后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求出汽车的速度,最后求出速度的变化量
11.如图所示为某质点 0~4s 的 v-t 图象,据图知该质点
A. 在 1s 末的瞬时速度为 0 B. 在 1s 末的瞬时加速度为 0
C. 前 3 秒内的位移为 2.5m D. 4 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0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由 v-t 图象得,质点在 1s 末的瞬时速度为 0.故 A 项正确.
B:v-t 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质点 1s 末的瞬时加速度
2 25 ( 5) / 5 /2 0
va m s m st
.故 B 项错误.
C:v-t 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且时间轴上方面积表示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面积
表示位移为负,则质点前 3 秒内的位移 3
1 15 1 5 2 2.52 2x m m .故 C 项正确.
D:v-t 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且时间轴上方面积表示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面积
表示位移为负,则质点前 4 秒内的位移 4
1 1 15 1 5 2 5 1 02 2 2x m m ;所以
质点 4 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0.故 D 项正确.
1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有两块木板 AB 、BC ,两块木板紧挨在一起,木板 AB 的长
度是 BC 的 3 倍.一颗子弹以初速度 0v 从 A端水平射入木板,并恰能从C 端射出,经历的
时间为t ,子弹在木板中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子弹到 B 点的速度为 0
4
v B. 子弹到 B 点的速度为 0
2
v
C. 子弹从 A到 B 的时间为
4
t D. 子弹从 A到 B 的时间为
2
t
【答案】BD
【解析】
【详解】AB.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 2 2
0 2B ABv v ax , 20 2B BCv ax ,又 xAB=3xBC,联立
解得子弹到 B 点的速度为 0
2
v ;故 A 错误,B 正确.
CD.采用逆向思维,子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 2
1
1
2BCx at , 21
2ACx at ,
AC=4BC,可知 12t t ,则通过 AB 的时间为: 2 1 2
tt t t ;故 D 正确,C 错误.
二.填空(每空 4 分,共 16 分)
13.(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下列方法中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__.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 5 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
(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把纸带放在打点计时器的________里,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
所示,纸带上 O、A、B、C、D、E、F、G 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没有
画出,由图可知纸带的加速度为 a=________,在打 D 点时纸带的速度为 vD=________(保
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ACD (2). 限位孔 0.75m/s2 0.40m/s
【解析】
【详解】(1)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 5 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可以减小测量的
误差,故 A 正确;
B.为了减小实验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应当适当大一些,故 B 错误;
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可以减小误差,故 C 正确;
D.适当增加钩码的个数,可以适当增加加速度,减小实验的误差,故 D 正确;
(2)因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 0.75cmx ,根据 2x aT 得,
-2
2 2
2
0.75 10 m/s =0.75m/s0.01
xa T
,
D 点的速度
-214.50-6.45 ×10 m/s=0.40m/s2 0.2
CE
D
xv T
;
三、计算题:(10+12+14)共 36 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及各物理量的单
位.
14.一辆汽车以 108km/h 的速度行驶,现因紧急事故急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
过程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6m/s2,则从开始刹车经过 7s 汽车通过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75m
【解析】
【详解】108km/h=30m/s,
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
0
0
0 -30 s=5s<7s-6
vt a
,
则 7s 内的位移等于 5s 内的位移,
2 2
0
1 1+ 30 5+ -6 5 m=75m2 2x v t at ;
15.一物体在与初速度相反的恒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 v0=20 m/s,加速度大小
为 5 m/s2,求:
(1)物体经多少时间回到出发点;
(2)由开始运动算起,求 6 s 末物体的速度.
【答案】(1) 8 s (2) -10 m/s
【解析】
【详解】(1)设经 1t 秒回到出发点,此过程中位移 0x ,由运动学公式有
2
0
1
2x v t at
代入数据解得:
8st
(2)由运动学公式有
0tv v at
代入数据解得:
10m / stv
16.雨后,屋檐还在不断滴着水滴,如图所示.小红认真观察后发现,这些水滴都是在质量
积累到足够大时才由静止开始下落.她测得,屋檐到窗台的距离 H=3.2m,窗户的高度为
h=1.4m.如果 g 取 10m/s2,试计算:
(1)水滴下落到达窗台时的速度大小;
(2)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
【答案】(1)8m/s (2)0.2s.
【解析】
【详解】(1)依题意可得水滴做自由落体运动,故据 2 2tv gH 可得,
8m/stv ;
(2)屋檐距窗户顶的距离
1 3.2m 1.4m 1.8mh H h ,
设水滴到达窗户顶端的速度为 v1,则据:v12=2gh1,可得
v1=6m/s;
据
2
1
1
2v t gt h
得,t=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