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 MB
- 2021-04-13 发布
高一阶段性考试数学试题
2020.4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100°的弧度数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角度与弧度的互化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弧度制的转化,考查了角的表示方法,属于基础题.
2.是向量为单位向量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单位向量的定义,即得解
【详解】由单位向量的定义,可知是向量为单位向量的充要条件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充要条件的判断,考查了学生概念理解,逻辑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
3.已知,,则的最小值为( )
A. -1 B. 1 C. 4 D. 7
【答案】B
【解析】
【分析】
转化,由即得解
【详解】由题意:
故
故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数量积研究向量的模长,考查了学生转化划归,数学运算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4.已知弧度数为2的圆心角所对的弦长也是2,则这个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 )
A. 2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由已知条件求出扇形的半径为,再结合弧长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扇形的半径为,
由弧度数为2的圆心角所对的弦长也是2,可得,
由弧长公式可得:这个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的弧长公式,重点考查了运算能力,属基础题.
5.(2015新课标全国Ⅰ文科)已知点,向量,则向量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选A.
考点:向量运算
6.下面各组角中,终边相同的是( )
A. 390,690 B. ,750
C. 480, D. 300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终边相同的角相差的整数倍可依次判断各个选项得到结果.
【详解】, 与终边不同,错误
, 与终边相同,正确
, 与终边不同,错误
, 与终边不同,错误
本题正确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终边相同的角的判定,属于基础题.
7.向量与不共线,,,且与共线,则k,l应满足(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与共线,故 ,代入可得,列出等式方程组,即得解.
【详解】由与共线,故
即
故,可得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共线基本定理,考查了学生概念理解,数学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8.设α是第二象限角,P(x,4)为其终边上的一点,且cos α=x,则tan α=(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可求得的值,利用正切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因为是第二象限角,,
,解得,
又是第二象限角,,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意在考查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设P是所在平面内的一点,则( )
A. B.
C. D.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转化为,移项运算即得解
【详解】由题意:
故
即
,
故选:CD
【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的线性运算,考查了学生概念理解,转化划归,数学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0.下列化简正确是( )
A. B.
C. D.
【答案】AB
【解析】
【分析】
利用诱导公式,及,依次分析即得解
详解】利用诱导公式,及
A选项:,故A正确;
B选项:,故B正确;
C选项:,故C不正确;
D选项:,故D不正确
故选:AB
【点睛】本题考查了诱导公式和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的应用,考查了学生概念理解,转化划归,数学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1.已知向量,,,若点A,B,C能构成三角形,则实数t可以为( )
A. -2 B. C. 1 D. -1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若点A,B,C能构成三角形,故A,B,C三点不共线,即向量不共线,计算两个向量的坐标,由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即得解
【详解】若点A,B,C能构成三角形,故A,B,C三点不共线,则向量不共线,
由于向量,,,
故,
若A,B,C三点不共线,则
故选:ABD
【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考查了学生转化划归,概念理解,数学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2.将函数的图像F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图像,若的一个对称中心为,则的取值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BD
【解析】
【分析】
由平移变换得到图像的解析式,由的一个对称中心为,得到,即得解
【详解】由题意函数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为,
若的一个对称中心为,
故
即
故选:B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图像变换和三角函数的对称中心,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转化划归,数学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实数x,y满足等式,则________.
【答案】1
【解析】
【分析】
先由,,计算的坐标,再由,计算x,y,即得解
【详解】由于,,
故
故
则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线性运算的坐标表示,考查了学生概念理解,数学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4.化简: 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利用诱导公式化简,即得解
【详解】由诱导公式: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诱导公式的应用,考查了学生概念理解,数学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5.如图所示,把一个物体放在倾斜角为30°的斜面上,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且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G,沿着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已知,则G的大小为________,的大小为________.
【答案】 (1). (2).
【解析】
【分析】
由向量分解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得,即得解.
【详解】
如图,由向量分解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计算可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在力的分解中的应用,考查了学生数学应用,综合分析,数学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6.若一个函数同时具有:(1)最小正周期为,(2)图像关于直线对称.请列举一个满足以上两条件的函数________(答案不唯一,列举一个即可).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题意(1);(2)取最大值或最小值,分析即得解.
【详解】由题意(1);(2)取最大值或最小值
故满足条件的一个函数可以为:(不唯一)
故答案为:(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三角函数的性质确定解析式,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转化划归,数学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cos(θ),求的值
【答案】8
【解析】
【分析】
利用诱导公式化简求解.
详解】∵cos(θ)=﹣sinθ,
∴sinθ,
,
=,
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诱导公式和基本关系化简求值,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8.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且A,B,C,D按逆时针方向排列,求:
(1)AB,BC;
(2)C点的坐标.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及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性质,即得解;
(2)利用,即,即得解
【详解】(1)由两点距离公式得.
又因为,
所以.
(2)由题意知,,所以,
因此,,
从而.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转化划归,数学运算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19.设函数,其中.若.
(1)求;
(2)将函数的图像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将得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像,求在上的最小值.
【答案】(1)2;(2).
【解析】
【分析】
(1)代入,结合,即得解;
(2)由平移变换,得到,又,结合正弦函数性质即得解.
【详解】(1)因为,且,
所以,.
故,.又,所以.
(2)由(1)得,
所以.
因为,所以,
当,即时,取得最小值.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弦函数的图像变换及性质,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转化划归,数学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1)求点B,C的坐标;
(2)求证:四边形OABC为等腰梯形.
【答案】(1),;(2)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先求解B点坐标,再利用,即得解;
(2)利用坐标,可得,分析即得解
【详解】(1)设,则,
,
∴,
∴,.
(2)证明:连接OC.∵,,
∴,∴.
又,,
∴四边形OABC为等腰梯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转化划归,数学运算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1.如图,函数,其中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
(1)求的值;
(2)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3)求使的x的集合.
【答案】(1),(2),,(3)
【解析】
【分析】
(1)由函数图像过定点,代入运算即可得解;
(2)由三角函数的单调增区间的求法求解即可;
(3)由,求解不等式即可得解.
【详解】解:(1)因为函数图象过点,
所以,即.因为,所以.
(2)由(1)得,
所以当,,
即,时,
是增函数,故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3)由,得,
所以,,
即,,
所以时,x的集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函数图像的性质求解函数解析式,重点考查了三角函数单调区间的求法及解三角不等式,属基础题.
22.如图所示,在中,,,AD与BC相交于点M.设,.
(1)试用向量,表示;
(2)在线段AC上取点E,在线段BD上取点F,使EF过点M.设,,其中.当EF与AD重合时,,,此时;当EF与BC重合时,,,此时;能否由此得出一般结论:不论E,F在线段AC,BD上如何变动,等式恒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1);(2)能得出结论,理由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设,,可得,,联立可解得,;
(2)设,可得,又,,故,即,即得解
【详解】(1)设,由A,D,B三点共线,
可知存在(,且)使得,
则,又,
所以,
∴,即①,
由B,C,M三点共线,
可知存在(,且)使得,
则,又,
所以,
∴ 即②
由①②得,,故.
(2)能得出结论.
理由:由于E,M,F三点共线,
则存在实数(,且),使得,
于是,
又,,
所以,
所以,
从而,所以消去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的线性运算综合问题,考查了向量共线基本定理的应用,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转化划归,数学运算能力,属于较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