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50 KB
- 2021-04-12 发布
林芝二高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考试题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试题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
第I卷(选择题)
一、 单选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选项)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
A.平民的民主 B.部分贵族的民主 C.奴隶主的民主 D.全体国民的民主
2.伯里克利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
A.全体国民 B.全体成年国民
C.所有的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
3.《十二铜表法》的颁布被视为是平民的胜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特权 B.法律内容基本上都是习惯法的汇编
C.它使平民获得平等的婚姻权利 D.它明确维护贵族的私有财产权
4.以下有关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罗马法是古罗马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统称
B.万民法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D.罗马法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
5.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 )
A.君主的权力受法律制约 B.宪法由君主负责制定
C.君主按照法律程序选举产生 D.君主向议会负责
6.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是( )
A.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
C.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7.1787年宪法是关于美国政治体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美国实行( )
A.君主立宪制 B.责任内阁制 C.邦联制 D.联邦制
8.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有权审查行政和立法行为的是( )
A.总统 B.联邦法院 C.国务卿 D.国会
9.1875年某国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宪法,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该国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0.分权制衡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下列国家权力机构在政治实践中,制衡效果相对最弱的是( )
A.英国的内阁与下院 B.美国的总统与国会
C.法国的总统和参议院 D.德国的皇帝和帝国议会
11.“在一九五八年,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也有了巨大的跃进。据统计,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等地,一九五八年工业总产值比一九五七年增长百分之八十八,粮食产量也增长了百分之八十三。”这一现象直接得益于( )
A.民族区域自治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
12.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最主要在于( )
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迷信思想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13.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其中,“两制”指的是两种
A.社会制度 B.管理制度 C.教育制度 D.军事制度
14.台湾问题与香港和澳门问题不同,它属于( )
A.中国的内政问 B.殖民历史遗留问题 C.国际争端 D.党派之争
15.1949年10月2日,苏联政府第一个宣布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断绝同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10国相继与新中国建交。这表明( )
A.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十分激烈 B.美国遏制新中国政策的失败
C.新中国杜绝与西方国家交往 D.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
16.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17.(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第25届 B.第26届 C.第27届 D.第28届
18.新中国外交史上下列大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③参加万隆亚非会议 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⑤中美签订上海公报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①②③⑤④
19.历史学家使用“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北约”、“华约”等词汇来表述( )
A.新兴力量兴起 B.多极化趋势加强 C.欧洲走向联合 D.两极格局的形成
20.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如,二战后“西方”的概念其内涵是( )
A.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
C.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D.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
21.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逐渐分化,主要挑战来自( )
A.欧洲共同体和日本 B.第三世界力量兴起
C.苏联综合国力上升 D.中国国际地位上升
2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 )
A.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扩大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起平坐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 D.发展中国家放弃了彼此间的合作
23.下图是2018年6月12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会晤的场景,双方握手致意,这是在任的朝美领导人数十年来首次会晤及握手。对这次会明的正确解读是( )
A.说明美国已不再是超级大国 B.新加坡主导了世界形势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D.标志两极格局正式解体
24.下面年代尺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与解体的是( )
A.A B.B C.C D.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阅读题。(共28分)
25. 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16分)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 美国创立了一系列宪政原则和制度,开辟了人类社会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的历史新纪元……深刻地影响了近现代世界的民主进程。
——袁明《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6分)
(2) 材料二中的“一系列宪政原则和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1)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1787年宪法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57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紧急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8分)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对“一边倒”政策的基本看法。(4分)
高一期中考(历史)参考答案
1—5:CDABA 6—10:DDBCD 11—15:ADAAD
16—20:CBADC 21—24:AACC
25.
(1)相似:政府垄断立法;立法形式多样化;保护私有财产。(6分)
(2)原则: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2分)
制度:联邦制、共和国、总统制。(任答一点,2分)
(3) 影响: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起到保障民主、防止专制的作用(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保障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加速资本主义发展。(6分)
26.
(1)成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8分)
(2)看法:基本否定或弊大于利。“一边倒”使中国过多依赖苏联;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限制了中国外交的发展。(根据材料,言之成理即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