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0 KB
- 2021-04-12 发布
南涧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
高二生物试题
命题人:何剑
班级 姓名 学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所有题目在答题卡上做答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符合的选项,填涂到答题卡上)
1.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动物细胞间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动物细胞培养中可用胃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
C.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它的组成元素有C、H、O、N,部分含有S、P
D.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线粒体、中心体、叶绿体等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2.2014年7月28日,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刊登了刚刚被发现的一种在全球一半人口腔中存在已久的病毒,它以一种拟杆菌为宿主,而这种拟杆菌与糖尿病和一些肠道疾病有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毒一定只包含一种核酸 B. 病毒、拟杆菌、人的种间关系都是寄生
C.人体细胞与拟杆菌相比细胞结构区室化 D. 拟杆菌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相应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个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同
B.细胞膜上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需结构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的过程均在膜上进行
D.细胞膜的特定功能主要是由膜蛋白决定的
4.如图表示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将温度升高5℃,则相应各点反应速率上升
B.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
C.若其他条件不变,在B点向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
D.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和酶浓度
5.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主要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细胞主要进行无丝分裂
B.真核、原核细胞都有DNA、RNA和核糖体,且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都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D.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质粒中
6.下列关于科学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被染成红色的部分是细胞核
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
D.温特利用是否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进行试验,证明植物具有向光性
7.关于酶、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是腺细胞分泌的,具有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
B.酶与底物结合发挥作用后仍具有活性,可被重复利用
C.激素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失活,不能被重复利用
D.酶和激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作用大,都是高效能物质
8.下列关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中元素的来源和去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用18O标记葡萄糖,呼吸产物中可在CO2和水中检测到18O
B.用18O标记O2,呼吸产物中只能在水中检测到18O
C.用18O标记反应物水,呼吸产物中只能在CO2中检测到18O
D.CO2中的氧元素来自反应物葡萄糖、水和O2
9. 在真核生物体细胞的增殖过程中,肯定发生的是( )。
A.基因突变 B.纺锤体的形成
C.DNA含量的变化 D.染色体自由组合
10. 下图是中心法则的图解,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药物A能抑制DNA解旋,则①、②不能正常进行
B.胰岛素基因完成①、②过程所需原料的种类和数目均相同
C.若药物B能与核糖体结合并阻止其发挥作用,则主要影响⑤过程
D.①②③④⑤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配对方式不一定相同
11.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物种之间一定存在着生殖隔离
B.“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原因只是基因重组
C.种群中的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则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发生改变
12.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是( )
A.tRNA 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13.成年雄性小鼠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20个四分体,将该小鼠的一个分裂旺盛的未标记的体细胞放入32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当该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有80条染色体被32P标记 B.含有2组中心体
C.每一极含有2条X染色体或2条Y染色体 D.含有4个染色体组
14. 克兰费尔特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异常的遗传病,患者的性染色体为XXY。下列关于该病成因的理论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A.患者父亲的次级精母细胞中X与X染色体没有分离
B.患者母亲的初级卵母细胞中X与X染色体没有分离
C.患者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中X与Y染色体没有分离
D.患者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形成卵细胞过程中X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
15.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双链DNA解旋后才能进行遗传信息的复制
B.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必然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C.分裂中期的染色体高度螺旋,不利于核基因的表达
D.核糖体与mRNA结合的部位会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
16.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
B.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17.下图是树突状细胞(DC细胞)参与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C细胞能激发T细胞的免疫效应,这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B.T细胞通过免疫效应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可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C.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能摄取、处理并传递抗原
D.彻底清除该抗原的过程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
18.冬泳比赛中,运动员体内的多个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大脑皮层调节的结果
B.运动员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该激素几乎作用于包括下丘脑和垂体在内的全身各组织器官
C.寒冷环境中运动员散热增多的同时通过增加机体产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D.运动员保持血糖相对稳定的过程存在激素间的相互拮抗,也存在反馈调节
19.下列关于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
B.CO2可以作为体液调节的调节因子
C.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随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而增加
D.激素只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
20.下列有关生物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健康人受到寒冷刺激后,产热量增加
B.健康人口渴时,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减少
C.落叶植物发芽时,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减少
D.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上升
21.右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10-10mol·L-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B.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
C.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宜浓度,细胞伸长生长快,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状况将不同于上图的生长状况,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22.下表是某营养级昆虫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项目
昆虫摄食量
昆虫粪便量
昆虫呼吸消耗量
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能量(kJ)
410
210
130
70
A.昆虫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B.昆虫粪便量属于植物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
C.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未利用的能量
D.昆虫的前一营养级的同化量至少有l000 kJ
23.对某果园在不同时间分别用不同方法进行害虫防治,同时调查某害虫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引入蜘蛛属于生物防治,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也属于生物防治
B.调查该害虫卵的种群密度宜选用标志重捕法
C.引入蜘蛛会定向改变害虫的抗农药基因频率
D.在农药的作用下,B点时害虫的抗农药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A点
24.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25.斜纹夜蛾的成虫常将卵产在农作物叶片背面,幼虫孵化后啃食叶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农田中的斜纹夜蛾构成一个种群
B.斜纹夜蛾幼虫啃食叶片时,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
C.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防治斜纹夜蛾属于生物防治
D.在农田中防治斜纹夜蛾,可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填空题(共50分)
26.(14分)二氧化碳传感器可以测定溶液的CO2浓度。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该仪器研究20℃环境中,光照等因素对黑藻光合速率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
请回答问题:
(1)黑藻细胞中与溶液的CO2浓度变化有关的细胞器是 。
(2)该实验中,黑藻的光合速率不能直接通过仪器测量得到,需先在黑暗条件下测定单位时间内溶液CO2的增加量,即黑藻的 速率,用x表示;再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测定单位时间内 ,用y表示。那么,适宜光照下,黑藻的光合速率可表示为 。
(3)若0〜t1溶液的CO2浓度无变化,说明黑藻的光合速率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呼吸速率。t1后的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含量减少,原因是 。t2〜t3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27. (10分)下图表示神经调节中信息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突触由 (填字母)构成,B属于神经元的
(填“细胞体”、“树突”或“轴突”)膜。若B释放的神经递质使E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则E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
(2)特定情况下,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某些腺体分泌和 。
(3)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相比,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较慢,原因是 。
28. (16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请回答问题:
(1)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的结果。生物多样性的 功能体现了它的间接价值。
(2)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在 层次上进行的保护。合理利用是对生物多样性最好的保护,如定期采用 法,调查一定海域某种鱼类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科学确定成鱼的捕捞量,使其年龄组成长期维持 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进行。某兴趣小组以“使用农药对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影响”为课题进行相关研究,实验的自变量是 ;在对因变量进行检测时,常用 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获得实验数据。
29.(10分)某雌雄异株植物,叶形的宽叶和窄叶是伴X染色体遗传,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研究小组用宽叶植株杂交,发现子一代既有宽叶又有窄叶,且全为雄株(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问题:
(1)叶形的这对相对性状中, 为显性性状。实验中母本的基因型为 ,理由是 。
(2)据实验结果推测, 配子无受精能力。选用 (填表现型)作为亲本杂交可使子代雌株出现性状分离。
南涧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
高二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
1——5:ABDBB 6——10:CACCB 11——15:ABCAB
16—20:CBADA 21——25:BCACB
二、填空题(50分,每空2分)
26. (1)叶绿体和线粒体
(2)呼吸 溶液C02的减少量 x+y
(3)等于 光照增强,黑藻细胞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增多,使C3的还原加快,而同时C02固定生成C3的速率不变,故短时间内C3含量减少。 C02浓度
27. (1)BCE 轴突 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2)肌肉收缩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速度较快;在神经元之间则是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速度较慢
28. (1)共同进化 生态
(2)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 标志重捕 增长
(3)方向和速度 使用农药 取样器取样
29. (1)宽叶 XAXa 子代雄株既有宽叶(XAY)也有窄叶(XaY),且X染色体只能来自母本
(2)XA雄 宽叶雌株和窄叶雄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