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4.50 KB
- 2021-04-12 发布
佛山一中2020学年(上)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时,可以把火车看作质点
B.研究汽车车轮的运动情况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2.下列各图中P、Q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
A. B. C. D.
3.以下各种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可能存在的是( )
A、速度向东正在减小,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
B、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
C、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减小
D、速度向东正在减小,加速度向东正在增大
4.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图示大致反映了这一研究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是真实的实验现象,丁是经合理外推的结论
B.利用斜面做实验,解决了时间难以测量的困难
C.甲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
D.丁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
5.如右图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拉物体乙,它们仍保持静止状态,甲乙间接触面也为水平,则乙物体受力的个数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6.一辆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40 m/s的速度巡逻,突然接到报警,在前方不远处有歹徒抢劫,该警车要尽快赶到出事地点且到达出事地点时的速度也为40 m/s,警车有三种行进方式:a为一直匀速直线运动;b为先减速再加速;c为先加速再减速,则( )
A. a种方式先到达 B.bc两种方式平均速度一样,一齐到达
C.c种方式平均速度最大,最先到达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7.如图所示,将一张A4纸(质量可忽略不计)夹在物理书内,书对A4纸的压力为3N,A4纸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要把A4纸从书中拉出,拉力至少应为( )
A.0.9N B.1.8N C.3N D.3.6N
8.电视台讲解棋局节目中棋盘竖直放置,棋盘由磁石做成(与棋子间μ<1),棋子可视为被磁石吸引的小磁体,若某棋子静止,则( )
A.棋盘面可选足够光滑的材料
B.若棋盘对棋子的磁力越大,则对其摩擦力也越大
C.棋盘对棋子作用力比棋子对棋盘作用力大
D.棋盘与棋子间有三对相互作用力
9.
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个下落的水滴。缓缓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往下落,而是固定在图中A、B、C、D四个位置不动,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g取10 m/s2) ( )
A. 普通光源即可
B. 间歇发光,间隙时间约为1.4s
C. 间歇发光,间隙时间约为0.14s
D. 间歇发光,间隙时间约为0.02s
10.在光滑的桌面上放置一个轻弹簧秤,两位同学分别用100N的水平力拉弹簧秤的两端,测得弹簧伸长5cm则弹簧秤的示数和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
A.示数200N、劲度系数1000N/m B.示数200N、劲度系数2000N/m
C.示数100N、劲度系数1000N/m D.示数100N、劲度系数2000N/m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少选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1.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遇突发情况后,司机紧急刹车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己知汽车速度在1s内减小了8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在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
B. 在减速行驶的全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l0m/s
C. 汽车刹车后,在3s内滑行的距离是24m
D. 汽车刹车后,在2s末的速度大小为4m/s
12.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C.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13.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各物理量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 s内的位移是6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7 m/s
C.任意相邻1 s内的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14.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s-t和乙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为匀速直线运动,乙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B. 甲、乙均在3s末回到出发点,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均为4m
C. 0~2s内与4s~6s内,甲的速度等大同向,乙的加速度等大同向
D. 6s内甲的路程为16m,乙的路程为12m
15.两物体A、B从同一位置出发,如图所示为两物体作直线运动时的图象,但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未标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纵坐标表示位移,则A质点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若纵坐标表示位移,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C.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B物体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加
D.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在t=4s时刻,两物体相遇
三、实验题(共14分)
16.(6分)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2所示,设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T,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图上注明了各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所接电源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则:
(1)下面为部分实验步骤,请将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用字母填写)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C.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
(2)计数点B的瞬时速度VB= 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7.(8分)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①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
②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稳定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表:
代表符号
L0
Lx
L1
L2
L3
L4
L5
L6
数值(cm)
25.35
27.35
29.35
31.30
33.4
35.35
37.40
39.30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
③右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_的差值(填“L0或Lx”)。
④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m/s2)。
四、计算题(共3小题,合计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12分)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k=20N/cm.用其拉着一个重为200N的物体.当弹簧的伸长量为4cm时,物体恰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物体与水平面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当弹簧的伸长量为3cm时,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
(3)若物体具有当向左的初速度.当弹簧的伸长量为5cm时,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19.(10分)如图所示,一直杆长1.45m,从某高处由静止竖直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通过一个2m高的窗口用时0.3s,求杆下端的初始位置到窗口上沿的距离。(重力加速度g=10m/s2)
20.(14分)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m/s,B车在后,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Δs=75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m才能够停止.问:(1)B车刹车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2)若B车刹车时,A车仍按原速前进,两车是否相撞?若会相撞,将在B车刹车后何时?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
(3)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A车司机经过Δt=4s收到信号后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
佛山一中2020学年(上)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A
D
C
C
B
D
C
D
11
12
13
14
15
ABD
BC
ABD
CD
ABC
三、实验题(共14分)
16. DBCA ; 0.518 ; 1.58
17. ① 竖直 ② L3
③ Lx ④ 4.9
四、计算题(共3小题,合计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1);(2);(3).
【解析】(1)根据胡克定律得,弹簧的拉力为:,
由平衡条件得滑动摩擦力为:,
支持力为:,
又,联立代入得到:;
(2)当弹簧的伸长量为时,弹簧的拉力为:最大静摩擦力为,
由于,所以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为:;
(3)当弹簧的伸长量为时,弹簧的拉力为:,
由于,所以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为:.
19.(10分)
解:设杆下端的初始位置到窗口上沿的距离为h
(4分)
(4分)
联立两式得:h=5 m (2分)
20(1)2.5m/s2,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2)刹车后6s两车相撞;(3)aA≥0.83m/s2
(1)B车刹车至停下过程中,vt=0,v0=vA=30m/s,s=180m.
由v-v=2as,
得0-v=2aBs,
故B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2.5m/s2,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2)假设始终不相撞,设经时间t两车速度相等,则对B车有:
vA=vB+aBt,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