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 MB
- 2021-04-12 发布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细胞膜和细胞核 学案
考纲要求
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Ⅱ)。 2.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
考点一 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1. 关注四种常考的“膜蛋白”
糖蛋白
信号分子(如激素、淋巴因子、神经递质等)的受体蛋白
膜载体蛋白
用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
具催化
作用的酶
如好氧型细菌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此外,细胞膜上还可存在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用于主动运输等)
识别蛋白
用于细胞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糖蛋白(如精卵间的识别,免疫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等)
2. 细胞膜结构特点——流动性的验证
(1)方法:荧光标记法。
(2)现象:采用荧光标记法标记小鼠细胞与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做如图实验。
(3)结论:人、鼠细胞膜蛋白最终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 细胞膜功能的探究
(1)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验证:
(2)识别功能的验证:
4. 有关细胞膜成分及其功能的三点归纳
(1)不同细胞膜的成分种类一般相同,但各组分的含量不同,这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功能复杂的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多。
(2)细胞膜的组分是可变的,如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组分发生变化,糖蛋白含量下降,有的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
(3)糖类分别与蛋白质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都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关。
5. 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关系
(1)区别: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2)联系: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生物膜只有具有流动性,才能实现选择透过性。
1.(2019·江西上饶高三月考)下列有关真核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B.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的过程在膜上进行
C.生物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D.生长激素的加工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解析:有的信息传递不需要经过细胞膜上的受体,如植物的胞间连丝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性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内,不在细胞膜上,A错误;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的过程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B错误;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C正确;生长激素是分泌蛋白,其分泌过程涉及到膜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即流动性,D错误。
2.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B )
A.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交流
B.高等植物细胞放入浓度大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
C.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D.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
解析:高等植物细胞放入浓度大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渗透失水造成的,故B项不属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3.下列有关膜蛋白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图1表明膜蛋白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该方式为主动运输
B.图2说明膜蛋白能够催化膜表面的代谢反应
C.图3表明膜蛋白有利于细胞接收膜表面的化学信息
D.三个图能够说明生物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解析:图1表示细胞膜通过载体蛋白吸收或释放物质,不消耗能量,该方式为协助扩散。
4.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D )
解析: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是一种可运载氧气的蛋白质,并非膜蛋白;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并非T淋巴细胞膜的成分;胰岛素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与胰岛素特异性结合,无法与胰高血糖素结合;神经递质可以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特异性结合,葡萄糖可以借助转运葡萄糖的载体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骨骼肌细胞。
5.如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①是糖脂,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
B.②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和构成膜基本支架的作用
C.③可以是细胞器膜、核膜的主要成分
D.④由纤维素组成,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
解析:图中①是糖蛋白,糖蛋白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②是蛋白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③是磷脂分子,细胞器膜与核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④表示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纤维状网架结构。
考点二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 与细胞核有关的八点知识归纳
细胞核和细胞质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举例分析如下:
(1)只有细胞核没有细胞质的细胞会很快死亡:原因是细胞核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均由细胞质提供,细胞质还为细胞提供代谢场所。如精子即属此类。
(2)只有细胞质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也只能短期生存: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短期生存是因为细胞质中已形成的mRNA和蛋白质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一段时间后因缺少细胞核,不能控制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等生理活动,细胞死亡。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即属此类。
(3)核膜、核仁在细胞周期中表现为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
(4)核膜和核孔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5)核孔的数量、核仁的大小与细胞代谢有关,如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量大的细胞,核孔数多,核仁较大。
(6)凡是无核细胞,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分裂,如哺乳动物和人的成熟红细胞(植物的筛管细胞);人工去核的细胞,一般也不能存活太久。
(7)有些细胞不只具有一个细胞核,如双小核草履虫有两个细胞核,人的骨骼肌细胞中细胞核多达数百个。
(8)物质运输: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运输(RNA出核,蛋白质入核)的通道,小分子和离子则可选择性透过核膜。
2. 核膜、核孔、核仁的特点及功能
名称
特点
功能
核膜和
核孔
①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与内质网相连,且有核糖体附着
②核膜是不连续的,其上有核孔
③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④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
①化学反应的场所,核膜上有酶附着,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②控制物质进出,小分子、离子通过核膜进出,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
核仁
①折光性强,易与其他结构区分
②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
参与rRNA的合成与核糖体的形成
1.(2019·广州模拟)下列有关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细胞核是细胞最核心的部分
B.在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细胞核
C.细胞核与生命的连续性有密切关系
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
解析:细胞核控制着代谢和遗传,是细胞最核心的部分,A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核膜、核仁的解体与重建,细胞核一直存在,B正确;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与生命的连续性有密切关系,C正确,D错误。
2.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它是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物质输送活动的看护者。如图所示,该复合物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组成,称为中央运输蛋白。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C )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核孔复合物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有关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影响到物质的运输
C.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
D.m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解析:核膜有内膜与外膜两层膜,共有四层磷脂分子,A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无核孔,B错误;核孔运输与核孔复合物有关,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C正确;m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需要ATP供能,D错误。
3.(2019·重庆模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合成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一切性状
C.所有分子均可通过核膜上的核孔
D.细胞核内所需的能量在细胞核内产生
解析:核仁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所以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合成,A正确;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主要性状,细胞质中也含有少量DNA分子,也能控制细胞的一些性状,B错误;核膜上的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让RNA和某些蛋白质通过,但DNA不能通过,C错误;细胞核内所需的能量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产生,D错误。
1.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原因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2.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蛋白质、含少量糖类。
3.细胞膜的功能有:(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5.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6.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7.生物膜选择透过性的物质基础是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
8.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9.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10.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误认为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是细胞壁
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植物细胞壁不具有生命活性,是全透性的,因此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而不是细胞壁。
误认为各种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相同
不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和磷脂,但也有所不同,如动物细胞膜上有少量的胆固醇,植物细胞膜上没有。
误认为核孔只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不具有选择性
核孔并非一个简单的孔道,而是由多种蛋白质组成的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结构,具有选择性。一些大分子物质,如RNA、蛋白质可以通过,DNA等就不能通过。另外一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选择性通过。
混淆细胞代谢中心和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细胞代谢的中心是细胞质,而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1.(2018·全国卷Ⅲ)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
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解析:
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中,间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需要消耗能量,分裂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都属于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都含有磷元素,B正确;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C正确;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属于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一般不可逆,D正确,所以选A。
2.(2018·天津卷)生物膜上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行使不同的功能。下表中依据膜蛋白功能,对其类型判断错误的是( B )
选项
膜蛋白的位置、功能
膜蛋白的类型
A
位于突触后膜,识别并结合神经递质
受体
B
位于靶细胞膜,识别并结合激素
载体
C
位于类囊体膜,催化ATP合成
酶
D
位于癌细胞膜,引起特异性免疫
抗原
解析:突触后膜上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特异性受体,受体可以特异性的结合相应的神经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A正确;靶细胞上含有能和相应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当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代谢发生变化,B错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中,会发生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即需要ATP的合成,因此类囊体薄膜上含有ATP合成酶,C正确;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会产生相应的癌胚抗原,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而清除癌变的细胞,D正确。
3.(2017·全国卷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D )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解析:雌激素属于信号分子,由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后通过血液运输到乳腺并作用于乳腺细胞,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精子进入卵细胞前需要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
4.(2016·全国卷Ⅲ)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分泌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解析: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主要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线粒体膜和核膜的功能各不相同的原因是它们所含有的蛋白质功能不同,B错误;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涉及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的囊泡转运过程,以及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过程等,这些过程与膜脂的流动性有关,C正确;膜中的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不含胆固醇,D错误。
5.(2015·海南卷)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B.乙醇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ATP
C.氨基酸借助膜蛋白可通过细胞膜
D.蛋白质分子可以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解析: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A正确;乙醇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消耗ATP,B错误;氨基酸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正确;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