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2 MB
- 2021-04-12 发布
课题1装备一个小药箱
1.认识常见抑酸剂的有效成分和治疗原理。(重难点)
2.掌握阿司匹林的结构、性质和作用。(重难点)
3.认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重点)
小药箱中应备有的药物和器材
1.非处方药
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简称OTC,非处方药安全系数大,可按药物说明书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
2.家庭常备药物和器材
(1)常用药物
常用药物
作用
速效感冒胶囊、板蓝根冲剂
治疗感冒
甘草片、川贝止咳糖浆
镇咳化痰
红霉素、氟哌酸
抗菌消炎
扑尔敏
抗过敏
复方解热止痛片、阿司匹林
退热止痛
胃舒平、酵母片
抑制胃痛、助消化
碘酒、创可贴
伤口消炎
风油精
防治蚊虫叮咬
(2)器材:药棉、胶布、纱布、棉签、镊子、小剪刀、体温计等简易器材。
1.若家庭成员中有高血压病人,小药箱中还应备些什么?
【提示】 降压药、心血管药等。
认识几种常用药物
1.抑酸剂
(1)作用:减少胃内盐酸的量。
(2)治疗机理:金属氧化物、碱、盐等与胃中多余的盐酸发生反应。
(3)常用的抑酸剂:胃舒平、氢氧化铝复方制剂等。
2.阿司匹林
(1)作用:解热、镇痛和消炎,小剂量使用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效果。
(2)结构简式:。
(3)治疗机理。
通过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前列腺素合成酶,使前列腺素的合成、释放减少,从而恢复体温调节中枢的正常反应性。
2.治疗患有胃溃疡的病人,用胃舒平[Al(OH)3]和小苏打片(NaHCO3)中的哪种药物更好?
【提示】 用胃舒平好。若用小苏打片时,NaHCO3+HCl===NaCl+CO2↑+H2O,产生的CO2易导致胃穿孔。
合理用药
1.药物的选择
(1)对症下药
是合理用药的首要原则,如果生病原因不明,应该及时就医,不能盲目用药。
(2)选择药物时还要注意药物的质量。
2.药物的用法和用量
(1)用药时间。
①根据用药目的;②根据药物吸收排泄的时间;③根据药物对胃肠道是否有刺激作用。
(2)控制服药剂量。根据药品说明书服用,剂量过大会损害人体器官,剂量太少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产生耐药性。
(3)注意事项。
①服药一般用温开水,吃药期间一般不宜喝茶。止咳糖浆类不能用水冲服。
②一些肠溶片药物不能嚼碎服用。
3.有同学扁桃体发炎,自己去学校卫生室买了些头孢氨苄胶囊服用,这种做法对吗?
【提示】 不对。买抗生素类药物必须持有医生开出的处方。
避免药物依赖,远离毒品
1.药物依赖性分为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两大类。
我国刑法规定,某些药品凡不是以医疗为目的的滥用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都属于吸毒范围。
2.常见的毒品: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等。
4.小明的表哥经常去歌厅“摇摆”,还劝说小明吸一次他的好香烟找一下感觉,小明能吸吗?
【提示】 不能吸。他的香烟中含有毒品如海洛因、冰毒等,吸食一次即可上瘾,所以千万不可听信谣言上当受骗。
常用抑酸剂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原理
【问题导思】
①Al(OH)3和NaHCO3是常用抑酸剂的主要化学成分,它们的性质有何异同?胃溃疡病人为何不宜服用碳酸氢钠片?
②金属氧化物(MgO)、碱[Mg(OH)2]、盐(CaCO3)均可做为抑酸剂的化学成分,其反应原理是什么?(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提示】 ①Al(OH)3和NaHCO3的物理性质不同;Al(OH)3不溶于水,NaHCO3易溶于水;它们的化学性质均表现为既和酸反应,又与碱反应。因为NaHCO3与酸反应生成CO2,可使胃溃疡病人造成胃穿孔,故不宜服用。
②MgO+2H+===Mg2++H2O
Mg(OH)2+2H+===Mg2++2H2O
CaCO3+2H+===Ca2++CO2↑+H2O
1.胃舒平
①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
②性质:a.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白色胶状物,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b.化学性质: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
Al(OH)3+3HCl===AlCl3+3H2O(治疗胃酸过多的作用原理)
Al(OH)3+NaOH===Na[Al(OH)4]。
2.碳酸氢钠片
①物理性质:易溶于水。
②化学性质:a.与胃酸反应:H++HCO===CO2↑+H2O(抑酸的机理)
b.与碱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3.常见抑酸剂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反应
主要化学成分
离子方程式
氧化镁[MgO]
MgO+2H+===Mg2++H2O
氢氧化镁[Mg(OH)2]
Mg(OH)2+2H+=== Mg2++2H2O
氢氧化铝[Al(OH)3]
Al(OH)3+3H+===Al3++3H2O
碳酸镁[MgCO3]
MgCO3+2H+=== Mg2++CO2↑+H2O
碳酸钙[CaCO3]
CaCO3+2H+=== Ca2++CO2↑+H2O
碳酸氢钠[NaHCO3]
HCO+H+===CO2↑+H2O
双羟基铝碳酸钠
Al(OH)2CO+4H+=== Al3++3H2O+CO2↑
[NaAl(OH)2CO3]
柠檬酸钠
[Na3C6H5O7·2H2O]
C6H5O+3H+=== H3C6H5O7
由于NaHCO3与酸反应生成CO2,因此胃溃疡病人不适合服用此类抑酸药,否则易造成胃穿孔。
人的纯净胃液是一种无色而呈酸性的液体,pH在0.9~1.5之间,胃液中含有大量的盐酸,其中的H+浓度比血液中的高几万倍。试回答下列问题:
(1)胃液中含有大量盐酸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胃液酸度增高就会患胃酸过多症,下列物质不适宜作治疗胃酸过多症药物的主要成分的是________。
A.小苏打粉 B.氢氧化铝粉
C.氧化钙粉 D.纯碳酸钙粉
(3)胃镜检查发现胃有少量出血,说明溃疡已深及________(胃结构),胃溃疡病患者胃酸过多可考虑选用试剂________[从(2)中选项中选择]。
(4)三硅酸镁晶体(Mg2Si3O8·nH2O)是一种常见的用来治疗胃溃疡的药物,该药物溶于水,能中和胃酸,作用持久。写出该药物中和胃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治疗胃酸过多不能选用CaO,CaO具有强腐蚀性;胃有少量出血时,不能用NaHCO3或CaCO3,因为它们与胃酸反应产生CO2,病情会加重。Mg2Si3O8·nH2O与盐酸反应生成MgCl2、H2O和SiO2。
【答案】 (1)胃液中的盐酸具有多种功能:为胃蛋白酶提供所需的酸性环境,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水解,能杀死随食物进入胃里的细菌。另外,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又有助于对Fe和Ca的吸收等
(2)C
(3)黏膜下层 B
(4)Mg2Si3O8·nH2O+4HCl===2MgCl2+3SiO2+(n+2)H2O
1.正常人胃液的pH在1.2~3.0之间,酸(一般以盐酸表示)多了,会引起胃部不适。某些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含有MgCO3、NaHCO3,还有的用酒石酸钠来治疗。这主要是由于( )
A.对人体而言酒石酸钠是营养品
B.Na+、Mg2+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
C.碳酸、酒石酸都属于弱酸
D.MgCO3、NaHCO3与胃酸作用生成CO2,在服药后有喝汽水的舒服感
【解析】 MgCO3、NaHCO3、酒石酸钠均可与盐酸反应,从而降低胃液中H+浓度,缓解胃部不适症状。答案为C。
【答案】 C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
【问题导思】
①阿司匹林的结构是怎样的?从结构上看,它具有什么性质?
②阿司匹林分子本身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吗?常用什么试剂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水杨酸?
【提示】 ①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为,从其结构上看官能团有酯基和羧基,因此,它具有酯类和羧酸类物质的性质。
②阿司匹林分子本身不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是其水解产物水杨酸。常用FeCl3溶液检验阿司匹林的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水杨酸。
1.名称及结构简式:化学名为乙酰水杨酸,结构简式为。
2.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难溶于水,沸水中易水解。
(2)化学性质:从其结构上看官能团为酯基(
)和羧基(—COOH)。因此,它具有酯类和羧酸类的性质。
①与NaOH溶液反应(中和反应)
②水解反应
向水解后的混合液中滴加FeCl3溶液,呈紫色。
所以可用FeCl3溶液检验阿司匹林的水解产物。
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是水杨酸
,其酸性较强,因此常将杨酸的
羟基乙酰化制得乙酰水杨酸,然后再水解得到水杨酸,以缓解这种刺激。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简式为。根据其结构推断,其可能有的性质为( )
A.该物质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
C.该物质属于蛋白质
D.该物质极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解析】 与浓溴水反应是酚和烯烃的性质,在阿司匹林结构中没有酚和烯烃的官能团;阿司匹林结构中有—COOH官能团,显酸性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该物质不是蛋白质;该物质的水溶性较差。
【答案】 B
许多药物都是通过有机反应合成的,对于它们的性质可从其含有的官能团去分析。阿司匹林分子内含有酯基和羧基,具有酯和酸的性质。
2.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阿司匹林可用于治疗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也可用于缓解疼痛,如头痛、牙痛等
B.1 mol阿司匹林与NaOH溶液反应消耗n(NaOH)=3 mol
C.阿司匹林属于非处方药,所以阿司匹林的使用不会产生副作用
D.阿司匹林肠溶片不可嚼碎后服用
【解析】 阿司匹林可用于治疗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也可用于缓解疼痛,A正确。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为,它属于酯类,与NaOH溶液反应方程式为+3NaOH―→+CH3COONa+2H2O,B正确。阿司匹林属于非处方药,但在使用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C错误。肠溶片都不能嚼碎后服用,D正确。
【答案】 C
1.抗酸药的药理作用是( )
A.中和胃酸 B.抑制胃酸分泌
C.促进血液循环 D.导泻
【解析】 人的胃壁细胞能产生胃液,胃液里含有少量盐酸,称为胃酸。胃酸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胃痛。抗酸药是一类治疗胃痛的药物,能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缓解胃部不适。
【答案】 A
2.在医院中,为酸中毒病人输液不应采用( )
A.0.9%NaCl溶液 B.15%NaOH溶液
C.1.25%NaHCO3溶液 D.5%葡萄糖溶液
【解析】 酸只有与碱性物质才能中和,中性的生理盐水及葡萄糖溶液也能稀释酸溶液。NaOH溶液虽能中和酸但有腐蚀性。
【答案】 B
3.分析阿司匹林的结构,推知阿司匹林属于烃的衍生物中的( )
A.羧酸类 B.醇类
C.醛类 D.酯类
【解析】 阿司匹林的结构式为,从结构式可以看出,它有官能团和—COOH,所以阿司匹林应属于酯类和羧酸类。
【答案】 AD
4.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为:
,在适宜条件下,阿司匹林可发生的反应有:①水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酯化反应;④中和反应。以下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
C.只有② D.只有③
【解析】 阿司匹林结构中因为有—COOH,故能发生中和反应和酯化反应,有酯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有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A
5.(2014·台州高二检测)人的胃液是一种无色液体,呈酸性,pH在0.9~1.5之间,其中H+的浓度比血液中高几万倍,回答下列问题:
(1)胃液有帮助人体消化食物等多种功能,胃酸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某品牌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有糖衣、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淀粉。
①写出该抗酸药发挥功效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淀粉在抗酸药中作填充剂、粘合剂,淀粉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写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2)①抗酸药的主要成分中能发挥抗酸功效的是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它们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aHCO3+HCl===NaCl+H2O+CO2↑、Al(OH)3+3HCl===AlCl3+3H2O。
②淀粉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葡萄糖,其分子式为C6H12O6。
【答案】 (1)盐酸
(2)①NaHCO3+HCl===NaCl+H2O+CO2↑、
Al(OH)3+3HCl===AlCl3+3H2O。
②C6H12O6
学业分层测评(十六) 装备一个小药箱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关于小药箱中常备药物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板蓝根冲剂用于治疗感冒
B.氟哌酸用于退热止痛
C.阿司匹林用于退热止痛
D.胃舒平用于抑酸止胃痛
【解析】 对于常见药物的作用,应知道和了解。氟哌酸是抑菌消炎药,用于治疗急性肠胃炎导致的腹泻。
【答案】 B
2.(2014·济南高二检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抗酸药能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缓解胃部不适,是一类治疗胃痛的药
B.青霉素过敏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故用药前一定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C.碳酸镁、碳酸钡都能制成抗酸药物
D.青霉素是最重要的消炎药
【解析】 抗酸药能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缓解胃部不适,是一类治疗胃痛的药,A正确。青霉素过敏严重者会导致死亡,用药前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B正确。碳酸钡与胃酸反应生成有毒的Ba2+,不能制成抗酸药物,C错误。青霉素是最重要的消炎药,D正确。
【答案】 C
3.下列关于药物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虽然药物能治病,但大部分药物有毒副作用
B.使用青霉素时,不用进行试验直接静脉注射
C.长期大量使用阿司匹林可预防疾病,没有副作用
D.我们生病了都可以到药店自己买药吃,不用到医院
【解析】 大部分药物有毒副作用,A正确,C错误。使用青霉素,需先进行试验,B错误;用药要对症,剂量要合理,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大病到医院,D错误。
【答案】 A
4.下列疾病不能选用青霉素治疗的是( )
A.肺炎 B.胃痛
C.脑膜炎 D.外伤感染
【解析】 肺炎、脑膜炎、外伤感染都是由大多数细菌引起的疾病,青霉素对这些细菌生长能产生抑制或杀灭作用; 胃痛可能是由胃酸过多或胃溃疡造成,应服用胃舒平。
【答案】 B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胃得乐”(主要成分为MgCO3)是一种抑酸剂
B.鸦片、吗啡、海洛因等物质属于毒品
C.过量服用药物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
D.阿司匹林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
【解析】 MgCO3可与盐酸反应,故“胃得乐”是抑酸剂;鸦片、海洛因、吗啡都属于毒品;过量服用药物,如扑热息痛,会损害肝脏;阿司匹林不是抗生素。
【答案】 D
6.吸鸦片上瘾是由于( )
A.鸦片味美 B.生产鸦片的罂粟花鲜艳
C.产生了药物依赖性 D.鸦片使人食欲强
【解析】 鸦片是一种毒品,从毒品的定义上来考虑。
【答案】 C
7.已知:
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关于该药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可溶于碱液
B.可使溴水退色
C.能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
D.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
【解析】 该分子中含有—COOH、—OH(酚羟基)可与碱液反应,含有—OH(酚羟基)和—N===N—可使溴水退色,亦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含有—OH(酚羟基)能与FeCl3反应显紫色。
【答案】 D
8.下列关于药物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在路边买了一串羊肉串,吃完后拉肚子,应选抗生素止泻
B.吃药期间喝茶无影响
C.维生素C应在饭前服用
D.“摇头丸”可以使人神经兴奋,服用有助于保持旺盛精力
【解析】 吃了羊肉串拉肚子,这是由于细菌感染造成的腹泻,应服用抗生素治疗,A对;茶水中的有关成分会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造成药物失效或难以被吸收,达不到治疗作用,B错;维生素类药,宜在两餐之间服用,C错;“摇头丸”属于毒品的一种,严禁服用,D错。
【答案】 A
9.将下列家庭常用药物与相应作用连线:
板蓝根冲剂 伤口消炎
甘草片 退热止痛
红霉素 抑制胃痛、助消化
扑尔敏 抗菌消炎
阿司匹林 治疗感冒
碘酒 镇咳化痰
胃舒平 抗过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一些家庭常备药物的作用,板蓝根冲剂可用于治疗感冒,甘草片常用于镇咳化痰,红霉素用于抗菌消炎,扑尔敏用于抗过敏,阿司匹林可用来退热止痛,碘酒用来伤口消炎,胃舒平用来抑制胃病、助消化。
【答案】
[能力提升]
10.阿司匹林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解热、镇痛和消炎药物,它易水解在浓H2SO4条件下生成水杨酸和乙酸。
(1)阿司匹林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酰水杨酸有治疗作用,药物学家常配制成乙酰水杨酸钠或乙酰水杨酸钙或制成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阿司匹林是乙酰水杨酸,属酯类化合物,其水解方程式为:
(2)乙酰水杨酸中含有—COOH,其酸性能刺激胃黏膜,制成乙酰水杨酸盐或肠溶片是为了减少或缓和其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
【答案】
(2)减少或缓和对胃黏膜的刺激
11.生活中常用的药品很多,如A.碘酒、B.麻黄碱、C.青霉素、D.阿司匹林、E.葡萄糖注射液、F.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淀粉等)。
(1)上述物质中属于抗生素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不属于人工合成药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胃舒平可防治胃酸分泌过多,其发挥功效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低血糖病症发作时,喝葡萄糖水可快速见效。葡萄糖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在体内发生的主要反应是________(填写字母,下同)。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氧化反应 D.聚合反应
(4)合理利用药物,对人体有益,目前药物种类繁多。回答下列问题:
使用药物时必须先阅读________,充分了解各种药物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阿司匹林的标签上贴有OTC标记,表示________,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如图1所示,则其分子式为________;若口服阿司匹林后,在胃肠酶的作用下,1 mol阿司匹林与1 mol的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1 mol A和1 mol B两种物质。其中A的结构简式如图2所示,则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解析】 (1)青霉素属于抗生素类药物,麻黄碱为天然的中药,不属于人工合成药物。
(2)胃舒平中含Al(OH)3,防治胃酸过多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3)葡萄糖在人体内被氧化为CO2和H2O,发生氧化反应。
(4)1 mol阿司匹林与1 mol的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1 mol水杨酸()和1 mol乙酸(CH3COOH)两种物质。
【答案】 (1)C B (2)Al(OH)3+3H+===Al3++3H2O
(3)C (4)说明书 适应症 不良反应 用药禁忌
非处方药 C9H8O4 CH3COOH
课题2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
1.知道常见洗涤剂的去污原理。(重点)
2.认识常见消毒剂的成分、性质和消毒原理。(重难点)
3.了解环境卫生清洁用品的安全使用问题。(重点)
了解洗涤剂
1.分类
洗涤剂
2.肥皂为什么能去污
(1)主要成分及性质
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钠,是由脂肪和氢氧化钠发生皂化反应制成的。其水溶液显碱性。
(2)皂化反应
硬脂酸甘油酯的皂化反应为:
(3)去污原理
高级脂肪酸钠分子存在亲油基和亲水基。沾有油脂污垢的衣物浸入到高级脂肪酸钠水溶液中,亲油基与油脂污垢中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相互吸引,亲水基与水分子相互吸引。这样,油污被高级脂肪酸钠分子包围起来,逐渐分散成微小的油珠,经过摩擦、振动进入水中。
3.功能各异的表面活性剂
(1)概念:指分子由亲油基和亲水基构成的物质。
(2)类型:根据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表面活性微粒所带电荷的不同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
(3)重要作用
①润湿和渗透作用
②发泡作用
③乳化作用
4.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洗涤剂
(1)使用加酶洗涤剂不能用热水,宜采用50_℃左右的温水。
(2)含磷洗涤剂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无磷洗涤剂主要用硅酸钠(Na2SiO3)等替代三聚磷酸钠。
1.在水质硬度较大的地区,适宜用肥皂洗衣服,还是用合成洗涤剂?
【提示】 硬水中含较多Ca2+、Mg2+,会与肥皂的主要成分硬脂酸钠反应生成难溶的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浪费肥皂,不易洗净,且会使织物硬结。故用合成洗涤剂洗衣服好。
合理使用消毒剂
1.认识各种各样的消毒剂
(1)分类
消毒剂
(2)几种常见的消毒剂
①次氯酸钠:NaClO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氧化菌体蛋白而杀菌。NaClO溶液是在NaOH溶液中通入氯气制得的。使用时,NaClO溶液与空气中的CO2
发生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上述过程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l2===NaCl+NaClO+H2O、NaClO+CO2+H2O===NaHCO3+HClO。
②臭氧:臭氧是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低浓度时无色,高浓度时为蓝色;有强氧化性,易转化为氧气。有强氧化性是臭氧能杀菌消毒的根本原因。具有优异的杀菌、消毒、净化空气和净化水质功能。
③过氧乙酸:过氧乙酸()是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及乙醇等有机溶剂,具有弱酸性和强氧化性,见光、受热、与还原剂接触都有爆炸的危险。使用时必须稀释。过氧乙酸的消毒杀菌主要是利用了强氧化性这一性质。
2.消毒剂的合理使用
使用消毒剂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
(2)明确消毒剂的毒性、腐蚀性、刺激性、漂白性等。
(3)弄清消毒剂的稳定性和有效期。
(4)正确保存消毒剂。
2.对衣物和书籍进行消毒最好选用哪种消毒剂?为什么?
【提示】 O3。因为O3能有效杀菌,无残留且不会使衣服褪色,不损害书籍。
杀虫剂及其安全使用
1.广泛使用的杀虫剂主要有菊酯类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还有氨基甲酸酯和昆虫信息素类化合物等。
2.使用杀虫剂时要避免误食,防止与皮肤直接接触,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肥皂的制取方法和去污原理
【问题导思】
①肥皂是怎样制取出来的?
②肥皂是怎样除去衣物上的油污的?
【提示】 ①油脂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煮沸,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钠、甘油、水,向此混合物中加入大量食盐固体,则上层有高级脂肪酸钠固体析出,可用于制造肥皂。
②肥皂的去污原理是亲油基与油脂污垢中的有机物分子相互吸引,亲水基与水分子相互吸引,使大块油污分散成油珠,经过摩擦、振荡进入水中。
1.肥皂的制取
2.去污原理
肥皂中起去污作用的是高级脂肪酸钠(R—COONa)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H3(CH2)11—SO3Na]是常用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其结构可用图形“—”来表示,左端为链烃基,右端为极性基。该物质分子在其水溶液表面分布的结构示意图应是图中的( )
【解析】 链烃基是亲油基,在液面之外,极性基是亲水基,在液面之下与水相溶。
【答案】 C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H3(CH2)11SO3Na]结构的右端为极性基,易溶于水,左端为链烃基,又叫疏水基,不易溶于水该物质分子在水溶液表面分布图遵循相似相溶原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油脂经皂化反应后,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的混合液
B.加入食盐可以使肥皂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盐析
C.加入食盐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溶液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是高级脂肪酸钠
D.甘油和食盐的混合溶液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
【解析】 甘油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故D项错误。
【答案】 D
几种消毒剂的消毒原理及使用
【问题导思】
①常见的氯系消毒剂有哪些?其消毒原理有什么相同之处?
②过氧乙酸具有怎样的结构?其消毒原理与其结构有什么关系?
③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时应注意什么?
【提示】 ①常见的氯系消毒剂有液氯、漂白粉、“84”消毒液等。其消毒原理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进行杀菌消毒。
②过氧乙酸的结构简式为。过氧乙酸的分子中含有特殊的过氧基“—O—O—”而表现出强氧化性,其杀菌过程是通过其氧化作用使菌体蛋白失去活性而死亡。
③纯的过氧乙酸极不稳定,即使在低温下也有可能发生爆炸,故使用时需进行稀释并做好防护。
1.氯系消毒剂
(1)液氯(Cl2)
具有强氧化性,有毒,液氯是自来水厂用于消毒的常用消毒剂。
Cl2+H2OHClO+HCl
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2)漂白粉
①漂白粉的成分: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Ca(ClO)2
②漂白粉杀菌原理:与空气中CO2和水蒸气反应生成HClO
Ca(ClO)2+CO2+H2O===2HClO+CaCO3
③制备:将Cl2通入消石灰中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与液氯相比,漂白粉在运输和储存上更为方便。
(3)“84”消毒液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菌体蛋白使其失去活性而导致细菌死亡。
消毒原理:
NaClO+CO2+H2O===HClO+NaHCO3
2.过氧乙酸
(1)过氧乙酸结构简式为,制法为:+H2O2+H2O
(2)杀菌、消毒原理:过氧乙酸的杀菌过程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使菌体蛋白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死亡。
(3)性质:过氧乙酸的分子中含有特殊的过氧基“—O—O—”而表现出强氧化性,纯的过氧乙酸极不稳定,即使在低温下也有可能发生爆炸。过氧乙酸对眼睛、皮肤、呼吸道黏膜等都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必须稀释至一定浓度后使用,并且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要做好必要的防护。
以上消毒剂的消毒原理均是利用强氧化性,使菌体蛋白质被氧化而变性导致死亡。
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使用和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消毒液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
B.盛装液体的容器盖上可留一两个透气小孔
C.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稀释,消毒液不是越浓越好
D.与“84”消毒液同时使用效果更好
【解析】 过氧乙酸见光和受热易分解,故应放阴凉避光处,A正确;因其分解产生O2,故盖上最好留小孔,以防容器内压强变大发生危险,B正确;使用时要注意稀释到一定浓度,C正确;过氧乙酸是酸性消毒剂,而“84”消毒液是碱性消毒剂,不能混用,D错误。
【答案】 D
2.“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可使用它浸泡、擦拭物品、喷洒空气,对地面进行消毒,已达到杀灭大多数病菌和部分病毒的目的。下列对“84”消毒液的性质及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是因为它具有较强的碱性
B.使用时必须加水稀释
C.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对衣物有漂白作用
D.大量使用高浓度的“84”消毒液会污染环境
【解析】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它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这是“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84”消毒液原液的腐蚀性较强,故通常加水稀释后使用。浓度过高不但会腐蚀衣物及皮肤,而且容易在病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反而起不到消毒作用。“84”消毒液属于含氯消毒剂,大量使用对环境有污染作用。
【答案】 A
1.市场销售的“84”消毒液,其商品标识上有如下叙述:
①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
②使用时加水稀释
③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可漂白浅色衣物
其有效成分可能是( )
A.Cl2 B.SO2
C.NaClO D.KMnO4
【答案】 C
2.人体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常常发痒或起肿块,为止痒消肿可采用的最简便方法是( )
A.擦肥皂水 B.擦稀硫酸
C.擦食醋 D.擦稀氨水
【解析】 蚊虫口器中有一种有机酸——蚁酸,能够引起肌肉酸痒,而肥皂水呈碱性,故可用擦肥皂水法止痒消肿;而且肥皂水是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之一,稀氨水虽然也呈碱性,可以止痒消肿,但家庭不常备。
【答案】 A
3.有关肥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而制得
②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③使肥皂从油脂水解后的混合物中分离的过程叫做盐析
④肥皂制成后能溶于水形成胶体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称为皂化反应,产物中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将高级脂肪酸钠从产物中分离出来的方法,称为盐析。肥皂溶于水形成胶体。
【答案】 D
4.关于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色、无味、易挥发的液体,易溶于水及乙醇,具有弱酸性和强氧化性
B.它的杀菌过程是通过氧化作用使菌体蛋白失去活性
C.可用于环境、病毒污染物消毒,也可用于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D.商品过氧乙酸一般是16%~20%的溶液,可直接使用
【解析】 过氧乙酸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所以A错误;过氧乙酸可杀菌消毒,但不能像Al(OH)3、Fe(OH)3一样,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商品过氧乙酸对眼睛、皮肤、呼吸道黏膜等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须稀释至一定浓度方可使用,故D项错误。
【答案】 B
5.氯系消毒剂(如氯气、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消毒剂。
(1)家庭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时,可直接将漂白粉置于空气中。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水发生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氯酸不稳定,故氯系消毒剂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失效,请写出次氯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人将含氯漂白剂(漂白粉)与洁厕剂混合使用,结果导致氯气中毒。请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
(3)次氯酸钙与洁厕剂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气而使人中毒。
【答案】 (1)Ca(ClO)2+CO2+H2O===CaCO3+2HClO
(2)2HClO2HCl+O2↑
(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钙氧化洁厕剂的成分HCl生成氯气,故中毒。
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
学业分层测评(十七)
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酒精消毒的原理是( )
A.溶解作用 B.还原作用
C.盐析作用 D.变性作用
【解析】 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答案】 D
2.(2014·枣庄高二期末)
表面活性剂是指分子由亲油基和亲水基构成的一类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殊性,致使表面活性剂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下列不是表面活性剂所具有的性质的是( )
A.具有润湿和渗透作用 B.具有发泡作用
C.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D.具有乳化作用
【解析】 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亲油基和亲水基,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保持润湿。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当搅拌其水溶液时,能使空气进入溶液形成气泡。表面活性剂结构的特殊性致使它能对油和水的混合物产生乳化作用。表面活性剂一般不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答案】 C
3.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最好使用( )
A.冷水 B.40 °C~50 °C的水
C.70 °C以上的水 D.以上都可以
【解析】 酶是生物催化剂,酶遇热会失去活性,低温又不起作用,因而使用加酶洗衣粉宜用50 °C左右的温水。
【答案】 B
4.碘酒是一种常用的外用消毒药,关于它的消毒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细菌 B.氧化细菌,使蛋白质变性
C.使细菌缺氧而死 D.使细菌缺水而死
【解析】 碘酒可以氧化细菌,使其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失去生理活性,从而杀死细菌。
【答案】 B
5.目前,很多家庭在使用“果蔬消毒机”,其原理一般是以空气中的氧气为气源,通过变频放电产生臭氧,从而对蔬菜、水果等进行消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臭氧就是新鲜的氧气
B.“果蔬消毒机”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少量氮的氧化物从而造成污染
C.“果蔬消毒机”产生的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
D.臭氧可以杀菌,但高浓度的臭氧对人体有害
【解析】 臭氧(O3)与氧气(O2)分子不同,A项错误;变频放电可发生反应N2+O22NO,B项正确。
【答案】 A
6.下列对杀虫剂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杀虫剂逐渐向着低毒无污染的方向发展
B.气雾杀虫剂不应靠近火源,防止爆炸
C.超高效杀毒剂之所以高效是因为它的毒性很强
D.有机磷等杀虫剂虽然杀虫效果好,但有一定的残毒,所以使用时要慎重
【解析】 超高效杀毒剂以聚酯类化合物为主,毒性低,杀虫效果好,超高效杀毒剂之所以高效并不是因为它的毒性很强,选C。
【答案】 C
7.氯气、臭氧(O3)、漂粉精、活性炭是常用的水处理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臭氧、活性炭处理水的原理相同
B.臭氧与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
C.常温下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D.漂粉精露置于空气中,长时间会失效
【解析】 臭氧有强氧化性,可杀死水中病菌,起消毒作用;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除去水中异味及色素,起净化作用。
【答案】 A
8.下列关于各种消毒剂的使用方法中,不恰当的是( )
A.漂白粉、漂粉精可用于饮用水及餐具等的消毒
B.福尔马林可用于食品的消毒,如浸泡海鲜,使其不易变质
C.酒精可用于外科消毒
D.过氧乙酸必须稀释到一定浓度才可以使用,以免发生危险及对人体造成伤害
【解析】 A、D两项均正确。由于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故不可用于食品的消毒与防腐。药用酒精(75%)可用于外科杀菌消毒。
【答案】 B
[能力提升]
9.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有①“84”消毒液、②甲酚皂溶液、③过氧乙酸消毒液、④消毒酒精、⑤福尔马林、⑥漂白粉、⑦臭氧消毒机、⑧碘酊、⑨药皂、⑩双氧水,请将它们的编号填在相应的所属类别内。
(1)含氯消毒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醇类消毒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碘消毒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醛类消毒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酚类消毒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常用消毒剂类别:(1)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漂白粉等;(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双氧水、过氧乙酸消毒液;(3)醇类消毒剂:消毒酒精等;(4)含碘消毒剂:碘酊等;(5)醛类消毒剂:福尔马林等;(6)酚类消毒剂:药皂、甲酚皂溶液;
【答案】 (1)①⑥ (2)③⑩ (3)④ (4)⑧ (5)⑤ (6)②⑨
10.氮、磷、钾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洗衣粉中如加入由磷酸脱水制得的多磷酸的钠盐做配料,虽能在洗衣时起软化水的作用,但使用此类洗衣粉会造成水质污染。
(1)硬水软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肥皂(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洗衣,水的硬度不能太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肥皂的去污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肥皂洗涤毛丝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含磷洗衣粉等生活污水排入河流造成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水的硬度太大时,水中的Ca2+、Mg2+
与硬脂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不溶性的硬脂酸钙、硬脂酸镁沉淀,造成肥皂的浪费。同时生成沉淀附在衣服上,使衣服不易洗干净。(3)高级脂肪酸钠能去污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它的十七碳的烷烃基具有较强的亲油性,而—COONa又具有亲水性,当进行揉搓或振动时,在大量水中,高级脂肪酸钠就会把织物中的油污拔掉,从而达到去污效果。但肥皂属于碱性物,而毛丝物是蛋白质类,并且蛋白质在碱性条件能水解成氨基酸,从而使毛丝物破损,故不能用肥皂来洗涤毛丝物。(4)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答案】 (1)降低水中Ca2+、Mg2+的浓度
(2)硬脂酸钠与Ca2+、Mg2+反应,可生成不溶于水的硬脂酸钙、硬脂酸镁,使用肥皂洗衣服时,若水的硬度较大,会造成肥皂的浪费
(3)肥皂中含有亲油基和亲水基,沾有油污的衣物浸入到高级脂肪酸钠水溶液中,亲油基与油污相互吸引,亲水基与水分子相互吸引。这样,油污被高级脂肪酸钠分子包围起来,逐渐分散成微小的油珠,经过摩擦、振动进入水中 不能 肥皂水呈碱性,能促使毛丝物中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肽键被破坏,衣物受损
(4)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藻等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时,消耗大量氧气,会使水中鱼类等因缺氧而死亡,水会变质发臭
课题3选用适宜的化妆品
1.了解皮肤用化妆品及防晒霜的主要成分及原理。(难点)
2.认识头发的结构,了解染发、烫发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难点)
3.了解牙膏的成分及作用和含氟牙膏预防龋齿的机理。(重点)
皮肤用化妆品
1.分类
分类方式
常见种类
按形态分
膏、霜、乳液、香粉等
按功能分
洁肤、润肤、药用、防晒等
2.雪花膏
(1)制取原料:硬脂酸、多元醇、碱性物质(氢氧化钾、氨水等)、水、香精和防腐剂。
(2)乳化剂的生成。
制取原料中的一部分硬脂酸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乳化剂,如:CH3(CH2)16COOH+KOH―→
CH3(CH2)16COOK+H2O
CH3(CH2)16COOH+NH3·H2O―→
CH3(CH2)16COONH4+H2O
(3)护肤原理:生成的乳化剂使硬脂酸和水形成水包油乳化体,将其涂在皮肤上,水分逐渐蒸发后留下一层硬脂酸膜,使皮肤与外界空气隔离,抑制皮肤表皮水分过度蒸发,保持表皮柔软。
3.防晒剂的类型及防晒机理
(1)防晒机理:能够散射或吸收紫外线。
(2)分类:有机防晒剂和无机防晒剂。
(3)防晒系数:用SPF值表示防晒霜对紫外线的防晒系数。SPF值越大,对紫外线防护效果越好。
1.选择防晒霜,是否其SPF值(防晒霜对紫外线的防晒系数)越高越好?
【提示】 对于防晒霜,应根据地点、天气等自然条件来选择,SPF值过高的防晒霜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长时间呆在烈日下或在海滩、高原地区,需使用SPF值较高的防晒霜。
走进理发店
1.洗发
(1)洗发剂的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含有的添加剂:调理剂、增稠剂、止屑止痒剂、螯合剂等。
(2)功能:除去头发上的油污,还能护发、养发,使头发柔顺易梳理等。
(3)洗发剂的选择:
①选择中性或弱碱性的洗发剂。
②洗发剂泡沫要丰富。
③不刺激头皮,不引起头皮发痒。
④使用后,头发梳理性良好。
2.染发
(1)临时性染发剂
主要成分:水溶性染料
(2)长久性染发剂
①化学成分:苯二胺类化合物、氧化剂如H2O2。
②主要化学变化:—NH2—NO2。
3.烫发
(1)首先用还原剂破坏头发中的胱氨酸的二硫键,使胱氨酸还原为半胱氨酸,头发从刚韧状态变成软化状态,并随卷发器弯曲变形。
(2)设计发型后,半胱氨酸上的巯基再经过氧化剂的氧化作用,形成新的二硫键,头发恢复刚韧性。
2.学校规定学生不准染发、烫发,你认为合理吗?
【提示】 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等物质有一定毒性,长期使用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烫发会损伤头发的角蛋白,使头发干枯、变脆、易断裂。所以不准学生染发、烫发是合理的。
牙膏是怎样保护牙齿的
1.牙膏的主要成分:摩擦剂和清洁剂
(1)摩擦剂主要有:轻质碳酸钙、磷酸氢钙、焦磷酸钙、氢氧化铝。
(2)清洁剂主要有:十二烷基硫酸钠,又称月桂醇硫酸钠。
2.牙膏的功能:清洁口腔中的污垢,保持牙齿的洁白和坚硬。
3.牙病和口腔疾病能否靠刷牙来治疗?
【提示】 不能。因为刷牙时牙膏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且药物浓度很低。
染发、烫发原理及注意事项
【问题导思】
①临时性染发和长久性染发所用染料有何区别?长久性染发过程主要发生什么变化?
②烫发的简单机理是什么?
③多次染发、烫发对人体有什么不利影响?
【提示】 ①临时性染发一般用水溶性染料,长久性染发常使用氧化型染发剂。长久性染发过程主要是利用氧化剂将染发剂中的氨基氧化为硝基。
②烫发的机理是先用还原剂使胱氨酸还原为半胱氨酸,二硫键被破坏,半胱氨酸再经过氧化剂氧化,重新生成新的二硫键。
③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具有毒性,长期使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多次烫发会损伤头发中的角蛋白,使头发干枯、变脆。
1.染发
临时性染发一般用水溶性染料作用于头发表面而染色,可以洗去。
长久性染发常使用氧化型染发剂,经氧化生成的硝基化合物渗入头发内部,可以让头发保持较长时间不退色。
染发过程主要是利用氧化剂将染发剂中的氨基氧化为硝基,呈现出所需要的颜色。
2.烫发
(1)用还原剂使胱氨酸还原为半胱氨酸,使头发从刚韧状态变成软化状态,并随卷发器弯曲变形:
(2)相互错开的半胱氨酸上的巯基再经过氧化剂氧化,重新生成新的二硫键。头发恢复刚韧性,同时也保留了持久的波纹状态。
3.注意事项
(1)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等物质具有一定毒性,长期使用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2)多次烫发会损伤头发的角蛋白,使头发干枯、变脆、易断裂。因此日常生活中对染发、烫发要谨慎。
关于染发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常用氧化型染发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苯二胺类化合物
B.常用的长久性染发剂一般是还原型染发剂
C.对苯二胺能把头发染成黑色,但对苯二胺具有一定毒性,长期使用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D.染发过程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是—NH2 —NO2
【解析】 常用的长久性染发剂一般是氧化型染发剂,其主要成分是苯二胺类化合物,其作用原理是—NH2 —NO2,所以B项错误。
【答案】 B
1.烫发或拉直是美发的主要形式,有关烫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烫发是先氧化而后还原的过程
B.是先用还原剂破坏头发中的胱氨酸的二硫键,而后烫或拉直,再用氧化剂氧化,形成新的二硫键,恢复其刚韧性
C.卷曲的头发是不能再拉直的,因二硫键不易破坏
D.烫发只是改变了头发的形状,头发的结构却没有改变
【解析】 烫发时,首先用还原剂破坏头发中胱氨酸的二硫键,后烫或拉直,再用氧化剂氧化,形成新的二硫键,恢复其刚韧性。卷曲的头发也可利用此原理再拉直。烫发时头发的结构改变。
【答案】 B
牙膏的成分及作用
【问题导思】
①牙膏由哪些成分组成?分别有什么功能?
②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提示】 ①牙膏的成分有摩擦剂、清洁剂和其他添加剂等。摩擦剂功能是除去牙齿污垢,又不会伤害牙釉质。清洁剂功能是快速发泡、清除口腔中的污垢,其他添加剂也有一定的洁齿、护齿作用。
②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的机理是含氟牙膏里的氟离子能与羟基磷酸钙反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氟磷酸钙附着在牙齿的表面,增强牙齿的抗腐蚀能力。
牙齿表面覆盖有牙釉质,是人体中最坚硬结实的部分,其组成为羟基磷酸钙[Ca5(PO4)3OH]。目前使用最广的洁齿剂是牙膏。
1.牙膏的成分:摩擦剂、清洁剂和其他添加剂(如增稠剂、杀菌剂、香料、色素、甜味剂等)。
2.摩擦剂
(1)功能:除去牙齿污垢,又不会伤害牙釉质。
(2)常用的摩擦剂有:轻质碳酸钙(CaCO3)、磷酸氢钙(CaHPO4)、焦磷酸钙(Ca2P2O7)、氢氧化铝[Al(OH)3]。各类常用摩擦剂的比较
名称
化学式
特点
轻质碳酸钙
CaCO3
颗粒较细
磷酸氢钙
CaHPO4
分为CaHPO4·2H2O和CaHPO4两种。
二水盐和其他成分有良好的混合性,但无水盐硬度高,摩擦力强。
焦磷酸钙
Ca2P2O7
由于它不和含氟化合物发生反应,故可用做含氟牙膏的基料。
氢氧化铝
Al(OH)3
颗粒较粗,但不会损伤珐琅质,且能增加牙膏的光亮度,并具有优良的洁齿力。
3.清洁剂
(1)功能是快速发泡,清除口腔中的污垢。
(2)常用的清洁剂是十二烷基硫酸钠[又称月桂醇硫酸钠,
。
4.其他添加剂及作用
牙膏中的其他添加剂(如增稠剂、杀菌剂、香料、色素、甜味剂等)都有一定的洁齿、护齿作用。如:
叶绿素——有一定预防龋齿的作用;
抗菌剂——可以抑制口腔内细菌再生;
中草药——可防治口腔疾病。
5.预防龋齿的作用机理
含氟牙膏有预防龋齿的作用。龋齿是由发生在牙釉质上的脱矿过程引起的。[Ca5(PO4)3OH5Ca2++3PO+OH-]细菌和酶与残留在口腔中的食物作用产生的酸性物质,能够加快牙釉质的脱矿速度,而含氟牙膏里的氟离子能与羟基磷酸钙反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氟磷酸钙[Ca5(PO4)3F]附着在牙齿表面,增强牙齿的抗腐蚀能力。
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时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使用药物牙膏上,有牙病应当及时到医院治疗。
牙齿表面由一层坚硬的、组成为Ca5(PO4)3OH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Ca5(PO4)3OH5Ca2++3PO+OH-
(1)进食后,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a5(PO4)3F的溶解度比上面的矿化产物更小,质地更坚固。当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后能防止龋齿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原理,请你提出一种其他促进矿化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有机酸电离出的H+与唾液中的OH-反应,使OH-浓度减小,从而使平衡向脱矿方向移动。(2)依据信息,F-替换平衡中的OH-,生成溶解度更小、质地更坚固的Ca5(PO4)3F。(3)促进矿化的方法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加Ca2+或PO或OH-都可。(即用含Ca2+或PO或OH-的液体漱口)
【答案】 (1)有机酸电离出的H+与唾液中的OH-反应,H++OH-===H2O,OH-浓度减小,使平衡向脱矿方向移动
(2)Ca5(PO4)3OH+F-Ca5(PO4)3F+OH-
(3)用含Ca2+或PO或OH-的液体漱口
Ca5(PO4)3OH是难溶物质,书写第(2)小题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时不要把Ca5(PO4)3OH写成离子形式。
2.牙膏是最常见的洁齿剂,下列对牙膏配方中有关各成分的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SiO2是牙膏中最理想的摩擦剂
B.月桂醇硫酸钠可用作牙膏中的清洁剂
C.多糖可用作牙膏中的甜味剂
D.Cu(OH)2可用作牙膏中的色素
【解析】 牙膏中最理想的摩擦剂应该是既能除去牙齿污垢,也不会伤害牙釉质。SiO2
的硬度太大,不是最理想的牙膏摩擦剂。月桂醇硫酸钠又称十二烷基硫酸钠,它能快速发泡,清洁口腔的污垢,是牙膏中常用的清洁剂。多糖主要是指纤维素和淀粉,它们本身没有甜味,不适合作牙膏的甜味剂。牙膏中一般用糖精或木糖醇等作甜味剂。牙膏中所用的色素必须具有以下特点:无毒、性质稳定、不与牙膏中的其他成分作用、口感好、无异味等。由于Cu(OH)2是一种不溶性的重金属氢氧化物,有一定的毒性,加之口感差,所以不能选用作牙膏的色素。
【答案】 B
1.烫发时,首先用还原剂破坏头发中的胱氨酸的( )
A.碳氮键 B.碳碳键
C.碳氢键 D.二硫键
【解析】 烫发时,使胱氨酸变为半胱氨酸所破坏的是二硫键。
【答案】 D
2.下列物质不能作为牙膏中摩擦剂的是( )
A.轻质碳酸钙(CaCO3) B.焦磷酸钙(Ca2P2O7)
C.碳酸钡(BaCO3) D.氢氧化铝[Al(OH)3]
【解析】 最理想的摩擦剂应该是既有除去牙齿污垢的功能,又不会伤害牙釉质。碳酸钡尽管难溶,但与胃酸(盐酸)作用会产生Ba2+而使人体中毒。
【答案】 C
3.(2016·胶南高二质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发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
B.表面活性剂可以使头发顺滑易梳理
C.常用的长久性染发剂中主要含有氧化剂
D.烫发时,首先用还原性物质再用氧化性物质
【解析】 洗发剂使头发柔顺易梳理是因为在洗发剂中加入了调理剂、螯合剂等添加剂。
【答案】 B
4.牙膏中因添加某些成分而具有特殊功效,下列成分与其作用不相符的是( )
A.氟离子——防止龋齿
B.叶绿素——调节气味
C.抗菌剂——抑制口腔细菌再生
D.中草药——防治口腔疾病
【解析】 牙膏中加入一定量的叶绿素,防止龋齿。
【答案】 B
学业分层测评(十八) 选用适宜的化妆品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制造雪花膏不需要的原料是( )
A.C17H35COOH B.
C.KOH D.淀粉
【解析】 生产雪花膏的原料主要有硬脂酸、多元醇、碱性物质(氢氧化钾、氨水等)、水、香精、防腐剂等。
【答案】 D
2.冬季所用的护肤品中的有效成分称为保湿因子,其主要作用是使皮肤上附着一层保水和吸水的物质,因而感觉舒适而不干燥。下列液态物质中,有可能被采用的是( )
A.C2H5OH B.甘油
C. D.CH3OH
【解析】 甘油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同时其分子中有多个羟基又可以保水。
【答案】 B
3.如果你是干性皮肤,你应该选用的护肤品是( )
A.乳液、营养霜等保湿性的护肤品
B.入睡前最好不用,以保证皮肤排泄畅通
C.应选择油性较大的膏类护肤品
D.可以使用一些碱性较强的护肤品
【解析】 干性皮肤应选用乳液、营养霜等保湿性的护肤品。
【答案】 A
4.(2014·莒南高二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防晒剂分为有机防晒剂和无机防晒剂
B.防晒剂的防晒功能主要体现在可以散射或吸收紫外线
C.尽可能在不同场所中使用SPF值高的防晒霜
D.SPF值越高的防晒霜对紫外线的防护效果越好
【解析】
防晒霜中起防晒作用的是防晒剂,它能够散射或吸收紫外线,防晒剂分为有机防晒剂和无机防晒剂两类,防晒剂都特别标注了SPF值,SPF值是该防晒霜对紫外线的防晒系数,SPF值越高,对紫外线的防护效果越好。
【答案】 C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雪花膏时,加入少量碱性物质其作用是与硬脂酸形成乳化剂
B.防晒霜中添加的防晒物质可散射或吸收紫外线
C.染发是将带色的有机物涂在头发上的过程
D.烫发先使用还原剂破坏头发中胱氨酸的S—S键,再用氧化剂重新形成S—S键
【解析】 染发剂一般是用苯二胺类化合物和H2O2作用形成不同颜色的有机物渗透入发质内部从而得到所需颜色,苯二胺类化合物本身无色,故C错,A、B、D均正确。
【答案】 C
6.婴幼儿爽身粉以滑石粉为原料制造的,下列关于滑石粉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滑石粉具有护肤、润滑作用
B.滑石粉具有遮盖、滑爽等作用
C.滑石粉具有与脂肪酸等物质作用形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D.滑石粉具有与水形成乳化体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了化妆品中基质材料的作用。爽身粉中,滑石粉属于粉类基质材料,它具有遮盖、滑爽等作用。
【答案】 B
7.下列对于牙膏的说法中不合适的是( )
A.含氟牙膏对于龋齿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B.牙膏中加入中草药,可以防治口腔疾病
C.牙膏中加入抗菌剂,可以抑制口腔内细菌再生
D.选用药物牙膏可治疗口腔疾病,不需用其他药物
【解析】 要辩证地对待药物牙膏的治疗作用。刷牙时牙膏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且药物浓度较低,因此在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时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各种药物牙膏上,有牙病应及时就医。
【答案】 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氟牙膏含氟越高越好
B.牙膏中加入抗菌剂有预防龋齿的作用
C.牙膏的主要成分包括摩擦剂和清洁剂
D.由于铝元素对人体有害,所以牙膏中不能有氢氧化铝
【解析】 在牙膏中加入抗菌剂有一定的预防龋齿的作用,氢氧化铝是牙膏中常用的摩擦剂。
【答案】 BC
[能力提升]
9.牙膏的配料中加入较多的轻质碳酸钙粉末,它是以石灰石为原料,经过如下步骤提纯而得:
X Y
CaCO3CaO,Ca(OH)2CaCO3―→
Ca(HCO3)2
(1)推断:X为________,Y为________。
(2)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2O CO2
(2)CaCO3CaO+CO2↑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CaCO3+H2O+CO2===Ca(HCO3)2
10.劣质香粉里常含有一种叫铅白[2PbCO3·Pb(OH)2]
的物质,这种物质抹在皮肤上时,可与皮肤中的硫化物反应产生硫化铅,留在皮肤上形成黑色斑点。除去这种黑色斑点的方法之一就是选择适宜的氧化剂,将硫化铅氧化为难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化合物PbSO4。
(1)若某人不幸使用了劣质香粉,下列物质能用于为其除去黑色斑点的是________。
A.漂白粉 B.高锰酸钾
C.双氧水 D.过氧化钠
(2)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3)去掉黑色斑点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若买到了劣质香粉,你应该怎么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漂白粉呈强碱性,会损伤皮肤;高锰酸钾在中性条件下(皮肤pH接近于7)的还原产物为二氧化锰,黑褐色的二氧化锰比硫化铅更难清除;过氧化钠与皮肤上的水反应生成对皮肤的腐蚀性更强的NaOH;较低浓度的双氧水对皮肤腐蚀性较弱,其还原产物为水,同时生成白色的PbSO4,不会在皮肤上留下痕迹,故选用双氧水。
(3)PbS+4H2O2===PbSO4+4H2O
(4)若不慎买到了劣质香粉,可采取以下措施:①立即停止使用;②凭发票、香粉原物(含外包装)与经销商协议解决(如退货、赔偿损失、更换优质正品等);③若交涉无效,可凭发票等到消费者协会投诉;④若以上措施无结果,且香粉又对人体构成较严重伤害,可向法院起诉解决
正确使用化学用品
常见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在了解药物主要成分的结构的基础上,利用所学有机化学中官能团的知识,来推测其主要性质,或解释药物的一些疗效。其中常见的官能团有羟基、羧基、醛基、酯基、酚羟基等。
根据未见过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通过观察找出官能团,进而判断这种有机物的类型和性质。判断官能团的种类,根据官能团判断有机物的性质是学习和研究有机物性质的一种基本技能。以一种“新有机物”为载体,可以更好地考查学生在新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霉氨基酸的结构式为,它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
A.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B.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C.与盐酸反应生成盐 D.发生银镜反应
【解析】 青霉氨基酸分子中有羧基(—COOH),能发生中和反应、酯化反应等;还有氨基(—NH2),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
【答案】 D
洗涤剂、消毒剂、杀虫剂等用品的安全使用
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的注意事项:(1)要针对不同用途选择合适的清洁用品。如厨房选择的清洗剂就兼有洗涤和消毒功能。(2)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正规厂家产品标签一般标明:使用说明、执行标准、净含量、厂址、保质期等内容。(3)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使用,以防事故的发生。(4)避免误食,减少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减小对呼吸道的刺激。(5)有些卫生清洁用品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有着潜在影响,避免大量滥用。
下面是某些杀虫剂的广告语及其说明,其中科学合理的是( )
A.拥有“杀百虫”,夏睡保安宁。“灭百虫”牌杀虫剂能杀死蚊、蝇、蚂蚁、蟑螂等害虫,对人体绝对无害,保证人体健康
B.拥有“虫克星”,居所保清静。“虫克星”牌杀虫剂,系纯中药制剂,绝对不含任何化学成分,不污染环境,是一种“绿色”杀手
C.拥有“蚊蝇愁”,盛夏不用愁。“蚊蝇愁”牌杀虫剂,系采用宫廷秘方经高科技手段配制而成,气味芬芳,杀伤力强,一药在手,蚊蝇俱愁。本品可用于晒制食品的灭蝇剂,如晒制鱼干、虾皮等
D.拥有“蟑会没”
牌杀蟑螂专用药,让蟑螂永远消失在你的地平线。本品为杀蟑气雾剂C型,配方独特,没有刺激性难闻气味,刺激性小,能快速杀死活动在外或隐匿的蟑螂。适用于家庭、餐厅、宾馆、办公室等场所使用。但切勿向人畜、食物、食具直接喷射,药液沾上皮肤可用肥皂水清洗
【解析】 杀虫剂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使用会对生活环境和人们的健康产生影响,对人体绝对无害的杀虫剂是没有的。任何物质都是由一定化学组成的分子或原子等构成的,“不含任何化学成分”不合乎事实。将杀虫剂用于晒制、腌制食品的防蝇措施的报道屡见不鲜,这一做法是违法的、害人的,因为有毒的杀虫剂随食品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会构成极大的危害。
【答案】 D
1.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A.含磷洗衣粉 B.酒精
C.氟利昂 D.含汞电池
【解析】 含磷洗衣粉会引起水体的污染;氟利昂的大量使用会破坏臭氧层;含汞电池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故本题选B。
【答案】 B
2.治理太湖污染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环保工程,措施之一是在太湖流域推广无磷洗衣粉,这是继无氟冰箱、无铅汽油推广以来又一重要“绿色化工产品”,下列关于磷污染说法正确的是( )
A.磷是营养元素,促进鱼类大量繁殖
B.磷是有毒物质,杀死水中的动植物
C.磷导致藻类疯长,鱼类因缺氧而无法生存
D.磷促进水中动植物尸体的分解
【解析】 含磷元素的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水体中磷元素含量过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答案】 C
3.下列关于消毒剂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碘酊的有效成分是I2,可用于皮肤消毒
B.药皂中含有酚类化合物,通常用于医院环境消毒
C.福尔马林杀菌防腐能力很强,可用于海鲜类防腐
D.臭氧消毒能力很强,人不宜长时间处于高浓度臭氧环境
【解析】 福尔马林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食品保鲜。
【答案】 C
4.下列各组物质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 )
A.CH3COOH和CH3CH2OH
B.Al(OH)3和水
C.和水
D.CH3CH2OH和水
【解析】 CH3COOH能溶于有机溶剂CH3CH2OH;乙醇和水能以任意比互溶;Al(OH)3不溶于水,与水构成悬浊液,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阿司匹林难溶于水,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答案】 B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染发剂的化学成分是苯二胺类化合物,是国家规定使用的化学类物质,它对人体没有任何的伤害
B.头发染色后能保持较长时间不退色,是因为染色剂进入了头发的内部
C.烫发是用还原剂把头发中胱氨酸中的单硫键变成了二硫键
D.头发染烫能给我们的生活以美的享受,所以当染烫的头发出现变形后要及时进行染烫
【解析】 染发剂的化学成分是苯二胺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使用对人体健康不利;烫发是用还原剂破坏头发中胱氨酸的二硫键,使胱氨酸还原为半胱氨酸;多次烫发会损伤头发中的角蛋白。
【答案】 B
6.有机物分子的官能团决定其化学性质。阿司匹林(
)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它可以通过水杨酸()与乙酸酐发生酯化反应制备。
(1)阿司匹林跟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阿司匹林的结构推断,它不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___。
A.中和反应 B.还原反应
C.消去反应 D.取代反应
【解析】 阿司匹林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和CH3COONa。阿司匹林结构中有羧基(—COOH),可发生中和反应和酯化反应(取代反应);有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答案】 (1) +3NaOH+CH3COONa+2H2O
(2)C
主题综合测评(五) 正确使用化学用品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60分)
1.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酚有一定毒性,不能作消毒剂和防腐剂
B.白磷着火点高且无毒,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C.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D.用食醋去除水壶中的水垢时所发生的反应是水解反应
【解析】 苯酚有一定毒性但可作消毒剂;制造安全火柴的是红磷不是白磷;肥皂的有效成分是油脂碱性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用食醋去除水壶中的水垢时所发生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 C
2.对于药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表示处方药,OTC表示非处方药
B.毒品就是有毒的药品
C.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医学名著是《神农本草经》
D.扑尔敏用于退热止痛
【解析】 毒品是指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李时珍的医著是《本草纲目》;扑尔敏用于抗过敏。
【答案】 A
3.下列对阿司匹林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B.阿司匹林有酸性,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晶体
C.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出现水杨酸反应,只要静脉滴注NaHCO3溶液,可继续服用
D.阿司匹林与NaOH中和制得的钠盐,易溶于水,其疗效更好
【解析】 出现水杨酸反应,在静脉滴注NaHCO3溶液的同时,应该立即停止服用阿司匹林。
【答案】 C
4.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水温越高洗涤效果越好
B.加酶洗衣粉对清除所有的污垢都有特效
C.加酶洗衣粉用于洗涤蚕丝、羊毛制品效果更佳
D.加酶洗衣粉不易久存
【解析】 酶的成分是蛋白质,温度过高则变性;加酶洗衣粉只对蛋白质污垢有特效;蚕丝、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清洗,以防蛋白质水解;酶的寿命有限,故加酶洗衣粉不宜久存。
【答案】 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类型的洗涤剂混合使用能够增加其洗涤效果
B.不同的消毒剂混合使用能够增加其消毒功能
C.天然洗涤剂的去污效果比合成的好
D.增白洗涤剂中的增白剂本身没有去污能力
【解析】 不同类型的洗涤剂和消毒剂都不能混合使用,A、B错误。天然洗涤剂的去污效果一般会比合成的差,C错误。增白洗涤剂中的增白剂本身没有去污能力,D正确。
【答案】 D
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作消毒剂
B.为防止流感传染,可将教室门窗关闭后,用食醋熏蒸,进行消毒
C.海鲜、肉类等食品用福尔马林(甲醛溶液)浸泡防腐保鲜
D.碘沾在手上立即用酒精洗涤
【解析】 医用消毒的酒精体积分数为75%;食醋蒸气有杀菌、消毒的作用;福尔马林能防腐,但对人体有害;碘易溶于酒精。
【答案】 C
7.2010我国西南五省发生特大干旱,积极推广水的循环利用是克服困难的有效办法。对水的处理常见的杀菌消毒剂包括氯气、臭氧、漂白粉、活性炭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臭氧和活性炭处理水的原理相同
B.臭氧消毒的原理是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杀灭细菌
C.漂白粉的保存不需要密封,可露置在空气中
D.由于臭氧有利于人体健康,用臭氧消毒比氯气消毒更合理
【解析】 臭氧消毒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活性炭是利用其吸附性,A错、B正确;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能和空气中的CO2、H2O反应而变质,C错;空气中臭氧含量超过10-5%不利于人体健康,D错。
【答案】 B
8.下列有关皮肤用化妆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剂型可分为膏、霜、乳液、香粉等
B.根据功能有洁肤、润肤、药用、防晒等功能的化妆品
C.添加辅助原料是为了使化妆品成型、稳定及具有一些特定作用
D.化妆品对皮肤一定有好处
【解析】 应根据自己皮肤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护肤品,不能盲目不加选择地使用。
【答案】 D
9.小玲听妈妈说,要科学选择护肤品,并要了解自己的皮肤类型,选用适合自己的护肤品,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并提出了以下几条参考性建议,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
A.干性皮肤:应选用乳液、营养霜等保湿性护肤品
B.中性皮肤:在夏季可选用乳液类护肤品,在冬季可选用油性稍大的膏、霜类护肤品
C.油性皮肤:可选用碱性强的护肤品,以使油脂转化成其他物质
D.选用防晒霜护肤,要看其SPF值,但并非SPF值越大越好
【解析】 A、B描述均正确。C项,油性皮肤的护肤关键是保持皮肤清洁,可选用乳液类护肤品,入睡前最好不用护肤品,以保证皮肤排泄畅通。碱性强的护肤品也不可能分解油脂,故C不科学。D项,防晒霜的SPF值是其对紫外线的防晒系数。SPF值越高,对紫外线的防护效果越好,但SPF值过高的防晒霜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故只有待在烈日下,或者在海滩、高原地区才需使用SPF值高的防晒霜。
【答案】 C
10.2011年9月20日是我国第23个“爱牙日”。活动主题为“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副主题“呵护孩子,预孩龋齿”。下列有关牙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氟牙膏有预防龋齿的作用
B.饮用水中含氟高的地区人们就不用刷牙
C.牙膏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清洁剂和调味剂
D.治疗口腔疾病时,只要选用药物牙膏就可以
【解析】 在含氟高的地区不宜用含氟牙膏,以免加重氟斑牙的症状,但不是不刷牙;牙膏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清洁剂。在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时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各种药物牙膏上,有病还应当到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危害健康。
【答案】 A
11.下列对生活常识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防晒霜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应禁止使用
B.染发剂、烫发剂均对人体及发质有不利影响,因此不宜经常使用
C.高空臭氧层的破坏,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强度增加,我们应积极保护臭氧层
D.牙釉质在食物的产生酸性物质的作用下逐渐溶解从而产生龋齿
【答案】 A
12.下列叙述中,科学合理的是( )
A.洗发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它能除去头发上的油污
B.用肥皂和硬水洗头,头发发涩不易梳理,主要是因为肥皂中的高级脂肪酸钠与头发中的蛋白质发生了反应
C.所有染发剂均有特殊的颜色,如黄色、棕色、黑色、紫色、蓝色等,使用时可各取所需,染发一般是物理过程
D.烫发是利用高温使头发发生形变而卷曲的过程,属于物理过程
【解析】 洗发过程主要是利用表面活性剂除去头发上的油污的过程。由于CH3(CH2)16COONa与水中的Ca2+、Mg2+形成的盐不溶于水,从而导致头发发涩。临时性染发一般用水溶性染料作用于头发表面而染色,这类染发剂均具有特殊的颜色。长久性染发剂是氧化型染发剂,其本身无色,氧化后才显出颜色。这类染发剂可让发色保持长时间而不退色,这一染发过程为化学过程。烫发时,首先用还原剂破坏头发中的化学键,从而使头发变成软化状态,并随卷发器弯曲变形,然后再经氧化剂的氧化作用,在头发中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使头发恢复刚韧性,同时也保留了持久的波纹状态。该过程为化学过程。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2分)下列为生活中常用药品:
A.碘酒 B.青霉素 C.阿司匹林 D.葡萄糖注射液
E.抗酸药(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
(1)上述药品中属于抗生素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下同);
(2)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药物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常用于外敷消毒
B.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疾病,没有毒副作用
C.使用青霉素,可直接静脉注射,不需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D.随着平价药房的开设,生病了都可以到药店自己买药服用,不用到医院就诊
(4)碳酸氢钠可防治胃酸分泌过多,其发挥功效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青霉素属于抗生素。
(2)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的是葡萄糖注射液。
(4)碳酸氢钠与胃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H+===CO2↑+H2O。
【答案】 (1)B (2)D (3)A
(4)HCO+H+===CO2↑+H2O
14.(12分)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病,人患了感冒会咳嗽、流涕、发烧,多喝开水多休息,适当服用一些治疗感冒的药,可以舒缓症状,减轻病情。
(1)药物阿司匹林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感冒发烧的老药,从分子结构上看,它可以看作是乙酸酯,其结构简式为,作为一种解热镇痛药,对于感冒发烧,它有较好的疗效,但大剂量长期空腹服用,容易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原因是阿司匹林在胃中会发生酯的水解反应,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用结构简式表示),阿司匹林分子水解后,能电离出氢离子(H+)的官能团是原来的________倍,因此增大了对胃肠道的刺激。
(2)为减少副作用,一般宜饭后服药,并同时服少量辅助药物,在①硫酸镁、②氢氧化钡、③碳酸钙中,选取哪一种?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个药物作用的综合问题,题目给出药物的结构简式,运用所学过的有机化学知识去解决。该酯水解的产物为和CH3COOH。阿司匹林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H3
COOH。由于水解后的产物都是酸,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官能团是原来的3倍,增大了对胃肠的刺激。为了减少其副作用,若服用硫酸镁并没有降低酸度;服用氢氧化钡虽然降低了酸度,但引起中毒(钡离子);服用碳酸钙既减少副作用又补充钙,因此选择碳酸钙,CaCO3+2H+===Ca2++CO2↑+H2O。
【答案】 (1) CH3COOH 3
(2)③碳酸钙
15.(8分) 是常用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其结构可用图形—来表示,左端为链烃基,右端为极性基。根据这一结构特点,试分析和回答下列问题。
(1)该洗涤剂去污原理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洗涤剂在水中搅拌时,会形成气泡,在气泡表面排列着一层表面活性剂分子,其排列方式正确的是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油污进入洗涤剂的水溶液时,链烃基与污垢中的有机物分子相互吸引,极性基与水分子相互吸引
(2)A 搅拌时,空气进入溶液,形成气泡,极性基(亲水基)伸向水溶液,链烃基(疏水基)伸向气泡内部,使其脱离与水的接触
16.(8分)下表是某省生产的某种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1)包装标签上钙含量是指________(填“单质钙”、“碳酸钙”或“钙元素”)。
(2)为了检验此盐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在家庭厨房里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为了测定此盐中的钙元素含量,取10 g这种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盐酸,生成0.132 g二氧化碳。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
【解析】 (1)钙的含量是CaCO3中的钙元素而不是单质钙。(2)加醋有气泡生成,食醋的主要成分是CH3COOH,与CaCO3反应生成CO2气体,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CH3COO)2+CO2↑+H2O;或加水,有不溶物证明含CaCO3,因为CaCO3不溶于水。
(3)设钙的质量为m g。
CaCO3+2HCl===CaCl2+H2O+CO2↑
Ca ~ CO2
40 g 44 g
m 0.132 g
= 所以m=0.12 g,
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2%。
【答案】 (1)钙元素 (2)醋或水 (3)1.2%
模块综合测评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54分)
1.下列药物类型中由于过度使用导致人类面临无药可用的危机的是( )
A.中成药 B.抗生素
C.抗酸药 D.解热镇痛药
【答案】 B
2.汽车尾气中所含污染物除碳氢化合物、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外,还主要含有( )
A.氮气 B.硫化氢
C.氧化硫 D.氮氧化合物
【解析】 空气中的N2和O2在汽车汽缸内高温生成氮氧化合物。
【答案】 D
3.某地区空气污染指数为:SO2 78、NO2 43、可吸入颗粒物15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153
B.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274
C.该地区空气质量等级为重度污染
D.首要污染物为SO2
【解析】 一般规定把污染指数最大的污染物作为首要污染物;据题意,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指数153,知可吸入颗粒物为首要污染物。
【答案】 A
4.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①纯净的淀粉 ②纯净的纤维素 ③花生油 ④天然蛋白质 ⑤水泥 ⑥钢铁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全部
【解析】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花生油是油脂,油脂也是混合物;水泥是硅酸盐等的混合物;钢铁也是混合物。
【答案】 D
5.1993年1月18日,联合国大会决定自1993年起,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旨在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节约用水
B.合理调整用水结构,使之利用效果最佳
C.禁止使用水库中的储备水
D.注意水体污染
【解析】 对水的使用要注意节约用水、控制污染和污染处理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对水应该是合理利用,而不是禁止使用。水的污染主要来自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的排放,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等。
【答案】 C
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B.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D.制作航天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解析】 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煤的气化属于化学变化;聚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因此B、C、D项均有错误。
【答案】 A
7.生活是化学的源泉,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铁强化酱油可通过膳食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
B.变质的植物油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植物油发生了水解反应
C.一定浓度的双氧水可用于伤口的消毒
D.在采煤工业上,爆破时把干冰和炸药放在一起,既能增强爆炸威力,又能防止火灾
【解析】 植物油变质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因为其久置被氧化。
【答案】 B
8.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不可再生,使用太阳能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三聚氰胺(分子式C3H6N6)含氮量很高,可作为饲料添加剂
C.我国规定商家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袋,目的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
D.甘蔗渣经化学反应可制得酒精
【解析】 三聚氰胺含氮质量分数很高,但其本身有毒,过多摄入会导致动物死亡,不能做饲料添加剂,B错误。选项D中甘蔗渣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经化学反应可制得酒精。
【答案】 B
9.最近,由于双汇瘦肉精案被媒体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硫黄熏制白净的粉丝
B.用含有“瘦肉精”的饲料喂猪
C.用三聚氰胺做食品添加剂,以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
D.腌制食品中严格控制NaNO2的用量
【解析】 本题考查食品安全问题。用硫黄熏制白净的粉丝是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二氧化硫有毒,A选项错误;瘦肉精有毒,不能用作饲料添加剂,B选项错误;三聚氰胺能够导致结石,不能够提升蛋白质含量,C选项错误。
【答案】 D
10.下列一些报道中,你认为科学的是( )
A.疏通煤气管道,充入氩气引起爆炸
B.新粉刷过石灰浆的墙壁释放出CO2使一些老人窒息而死
C.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
D.本饮料是纯天然饮品,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解析】 氩气性质稳定不与煤气反应,A错误;石灰浆主要成分为Ca(OH)2,其硬化过程为吸收CO2生成CaCO3和H2O,不会放出CO2,B错误;化纤类衣服容易积聚静电,静电放电产生电火花使易爆物爆炸,C正确;一切食物、饮料都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即使只有水,也含氢、氧元素,D错误。
【答案】 C
11.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B.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
C.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
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解析】 阿司匹林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A正确;Si3N4、Al2O3常用于制作高温结构陶瓷,B正确;Cu与Fe组成的原电池,铁作负极被腐蚀,C错误;铅是一种污染物,D正确。
【答案】 C
12.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现象:①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看到有气泡生成;②向上述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看到有气泡生成;③将锌片与铜片上端接触并捏住,一起插入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且生成气泡的速率比实验①中快;④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设计及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②说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
B.实验③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时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实验③说明在该条件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实验④说明该原电池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
【解析】 由实验现象可知锌可置换出氢气,铜不能,A正确;形成原电池后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加快腐蚀速率,B正确;Zn—Cu原电池中Cu作正极不参与电极反应,C错误,D正确。
【答案】 C
13.豆浆机是制作营养早餐的好帮手,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豆浆机示意图
A.手柄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
B.外壳是纯金属材料制成
C.喝豆浆能给人体补充蛋白质
D.铜制电源插头的插孔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解析】 手柄为塑料,属有机合成材料,A对;外壳为不锈钢和聚苯乙烯灯罩,不是纯金属材料,B错;豆浆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C对;铜质插孔是利用了铜的良好导电性,D对。
【答案】 B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年轻男子皮脂分泌量较多,男用护肤品的主要作用是吸取分泌旺盛的油分,保持皮脂的平衡
B.老年人皮肤较为干燥,应选用油脂含量较高及含有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的护肤品
C.老年人用的一些营养润肤品也适合年轻人
D.婴幼儿皮肤细嫩,皮脂分泌较少,应选择温和的护肤品
【解析】 老年人用的一些营养润肤品并不见得适合年轻人使用。因为老年人皮肤较为干燥,应选用油脂含量较高及含有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的护肤品。为防止皮肤的迅速老化,老年人使用的有些营养护肤品常加入激素类成分。激素有防止皮肤萎缩的作用,但对激素分泌正常的年轻人来说,非但没有积极作用,反而会加大对皮肤的刺激,甚至会让使用者患皮肤病。
【答案】 C
15.化学知识常用来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化学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B.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必须控制富含氮、磷污水的排放
C.卫生间与铁器接触的瓷砖上的斑斑锈迹,可用稀盐酸清洗
D.动物体内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热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解析】 葡萄糖在体内转化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储存在葡萄糖内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并给动物提供能量的过程。
【答案】 D
16.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氟利昂(CF2Cl2)因破坏大气臭氧层而导致“温室效应”
B.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是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C.废旧电池的回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而不是回收金属
D.淀粉餐具被认为是有发展前景的一次性餐具,可有利于保护环境
【解析】 A错,因为氟利昂破坏大气臭氧层而导致“臭氧空洞”,使得地球上的生命体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侵害。B对,因为“垃圾不过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可以二次或多次利用化害为利。C对,因为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Hg2+等会严重直接污染土壤、水体,间接污染就更不可低估。D对,因为淀粉餐具用完后,回归自然中可以降解,不污染环境。
【答案】 A
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本饮料由纯天然物质配制而成,营养丰富,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B.塑料像把双刃剑,它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给环境带来了污染
C.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儿童应适当多吃动物性食物,以起到补锌、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解析】 纯天然物质也属于化学物质。
【答案】 A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资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B.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于河水
C.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
D.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解析】 汽油为化石能源,不可再生。海水中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较河水大,钢铁在其中更易腐蚀,食品添加剂限量限范围使用是安全的,也是必需的。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9.(7分)以下列举的是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某些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农村许多家庭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________引起的中毒。
(3)吃柑橘等水果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4)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3X+5CO2+19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据有关报道,我国学生普遍存在无机盐、维生素等摄入量不足,糖类、脂肪摄入量过多的问题。在各种食物中,富含糖类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
(6)“神七”航天员所穿航天服的制作材料中有涤纶、聚氯乙烯、羊毛、尼龙、丝棉以及其他高科技材料。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写一种即可)。飞船的壳体材料采用铝合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了能源、营养、材料等问题。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由原子守恒可得(4)的答案为N2。
【答案】 (1)甲烷 (2)CO (3)糖 (4)N2
(5)米饭或面条(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6)涤纶(聚氯乙烯或尼龙) 铝合金密度小或硬度大或强度高(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0.(6分)色香味俱佳、口感好的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了提高食品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加入一些能改变食品某些性质的物质(即食品添加剂)。
(1)味精是常用的一种鲜味剂,其有效成分是L谷氨酸钠,它的结构简式是,该物质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有________和________(填写名称)。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以下是探讨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有关问题:
①发育出现障碍,患营养缺乏症,这主要是由于摄取________(填“蛋白质”、“脂肪”或“维生素”)不足引起的。
②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若膳食结构不合理,摄入某种微量元素不足,就会引起某些疾病,例如身材矮小,发育迟缓可能是由于缺________,________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③人体摄入过多的食物时,会引起胃酸分泌过多,胃酸的pH下降,使人体感到不适,此时应服用抑酸剂,双羟基铝酸钠就是一种常用的抑酸剂,其化学式为NaAl(OH)2CO3,由于Al3+在人体内难以代谢,含量过高可导致老年痴呆症等疾病,为防止人体摄入过量铝元素,请提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味精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含有氨基和羟基;缺乏蛋白质会引起发育障碍;缺碘会使人身材矮小,发育迟缓,甲状腺肿大;用NaHCO3作抑酸剂可避免过多摄入Al3+。
【答案】 (1)羟基 氨基
(2)①蛋白质 ②碘 碘 ③使用碳酸氢钠作抑酸剂
21.(7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将造成所在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分为4种:
A.燃烧农作物秸秆污染
B.燃烧含硫煤污染
C.粉尘污染
D.机动车尾气污染
设计的问题是:你认为造成该市空气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并就此调查了某市100名市民和100位环保部门环保人士,调查结果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上述调查结果说明该市市民对________造成的空气污染认识不足。该原因造成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有害成分是________,空气中该成分含量较高时,在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会形成酸雾,写出用氨水吸收该气体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正确认识人类活动对硫在自然界中的转化的影响。含硫煤和石油的燃烧,除了产生二氧化碳外,还会产生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是空气的一种污染气体,它在氧气和水蒸气的共同作用下,会形成酸雾和酸雨。
【答案】 燃烧含硫煤 二氧化硫
2NH3+SO2+H2O===(NH4)2SO3
22.(10分)(1)将铜棒与锌棒用导线连接,分别插入盛有:①硫酸溶液;②硫酸铜溶液;③硫酸钠溶液的三个烧杯中,此时,铜片上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制品在经常下酸雨的地区电化学腐蚀严重。写出此电化学腐蚀的电极反应式: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铜棒在组成的原电池中作正极,氧化剂在铜棒上发生还原反应。以硫酸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时,H+是氧化剂,铜片上的反应为2H++2e-===H2↑。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时,Cu2+是氧化剂,铜片上的反应为
Cu2++2e-===Cu。以硫酸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时,O2是氧化剂,铜片上的反应为O2+2H2O+4e-===4OH-。(2)铜制品遇酸雨发生的电化学腐蚀,铜作负极,其反应为2Cu-4e-===2Cu2+,能氧化Cu的氧化剂是O2,其反应为O2+2H2O+4e-===4OH-。
【答案】 (1)①2H++2e-===H2↑ ②Cu2++2e-===Cu ③O2+2H2O+
4e-===4OH-
(2)O2+2H2O+4e-===4OH- 2Cu-4e-===2Cu2+
23.(6分)下图是铁钉在某溶液中被腐蚀的实验(开始时试管中液面和试管外液面等高)。
甲 乙
(1)甲、乙两图溶液中呈酸性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2)甲图中电极反应式是正极________,负极________。
(3)乙图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解析】 从两图中液面的高度可以看出,甲图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气体体积减小,有氧气被吸收,发生吸氧腐蚀。 乙图试管内液面下降,说明气体体积增大,有氢气生成,发生析氢腐蚀。
【答案】 (1)乙
(2)O2+2H2O+4e-===4OH- 2Fe-4e-===2Fe2+
(3)Fe+2H+===Fe2++H2↑
24.(10分)呵护生存环境,共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主题。
(1)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可作为混凝剂以吸附水中的杂质,明矾的化学式为________;漂白粉可用来杀菌消毒,工业上利用氯气和石灰水制取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上海世博会的亮点之一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现在人们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充分体现了低碳经济,物质的量相同的乙醇与汽油(设为C8H18)均完全燃烧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废旧的钢圈、轮胎应投入如图所示________(填“A”或“B”)标志的垃圾桶中。
A B
(4)下列污水处理方法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______。
A.过滤法 B.氧化还原法
C.中和法 D.化学沉淀法
【解析】
(1)明矾是十二水硫酸铝钾;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2)一分子乙醇燃烧生成两分子二氧化碳,一分子汽油燃烧生成八分子二氧化碳。(3)废旧的钢圈、轮胎属于可回收利用垃圾,应投入A中。(4)过滤法是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将难溶于水的物质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的过程;而氧化还原法、中和法、化学沉淀法均是利用化学反应进行的物质分离方法。
【答案】 (1)KAl(SO4)2·12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1∶4
(3)A
(4)A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2021-04-12 13:06:2518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2021-04-12 10:57:367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2021-02-27 09:00:1318页
- 2021届(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2021-02-26 22:35:5115页
-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实验与探究2021-02-26 22:27:028页
- 2021届(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2021-02-26 22:26:0119页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通用版学案2021-02-26 22:17:329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2021-02-26 21:52:268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进2021-02-26 21:39:5015页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通用版学案2021-02-26 21:39:08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