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0 MB
- 2021-04-12 发布
养正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地理科期中考试卷
地理试卷
命题: 蔡清祥 审题: 陈春蕾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1、本试卷共分第Ⅰ、Ⅱ卷两部分,两卷均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2、本试卷共3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 Ⅰ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优选项。
河南开封市在北宋时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商业中心。大量的考古勘探和发掘表明,开封城下共埋有战国至明清各代六座古城。这些城池按照时代由早到晚,地层自下而上的顺序叠压在了一起,构成了开封“城下城”、“城摞城”的奇特景观。图1(a)为北宋时开封市的地貌和水系分布,图1(b)为《清明上河图》(临摹图局部),反映了北宋时开封(东京)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a) 图1(b)
.北宋都城东京是当时全国繁华的商业中心,其最有利的形成条件是
A.冲积扇平原,地形平坦 B.位于黄河沿岸,水运发达
C.农耕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D.地理位置及交通通达度高
.北宋亡于金。北宋时期的东京是全国政治中心,在军事防御上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广阔无垠的平原地形 B.黄河洪水危害
C.位于中原的战略位置 D.黄河枯水期短
.除黄河频繁的溃口决堤引起的洪水泛滥外,形成开封“城下城”、“城摞城”的奇特景观的因素还有
A.风沙危害 B.沉积物疏松 C.地壳运动 D.多地震活动
图2示意我国部分地区日均气温稳定通过≥10.0℃初期和终期等值线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2
.影响甲地“初期”等值线向“北凸”的原因是
A.地势较高 B. 地势较低
C.大陆性强 D.水域面积广
.图中等值距相同,则“终期”P等值线的日期是
A.12月1日 B. 12月16日
C. 1月16日 D. 2月1日
2017年9月3~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我国福建厦门举办。图3为金砖国家历届峰会举办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3
.图中
A.各地均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B.厦门当地正午时,巴西利亚约为1:00
C.各地均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D.德班气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环流
.本届峰会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B.三亚与福塔莱萨都应防范热带气旋
C.新德里比果阿的日出晚 D.乌法正午物体影子比叶卡捷琳堡长
.从德班到巴西利亚的最短线的飞行方向是
A.一直向东北 B.先向西南,再西北 C.一直向西北 D.先向东南,再东北
地处美国某山脉的马尾瀑布是一条季节性瀑布(图4),隐蔽于群山之间,夏季几乎断流。每年 2 月中下旬,当夕阳照射在瀑布上时,水流染上橙色的光芒,如同岩浆沿着高崖倾泻而下,因此被称为“火瀑布”。这一奇景在其他日期难以看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4
.推断马尾瀑布位于图中的( )
A. 甲地附近 B. 乙地附近 C. 丙地附近 D. 丁地附近
.马尾瀑布面朝( )
A. 西南 B. 西北 C. 东南 D. 东北
.该地 10 月中下旬无法观赏到“火瀑布”奇景的原因主要是( )
A. 晴天少云层多 B. 地形阻挡夕阳 C. 瀑布水量不足 D. 水色浑浊不清
当强冷空气经过渤海上空时,受海水加热加湿促使空气中的水汽凝华,形成“冷流云”,继而在山东半岛北部形成“冷流雪”,12 月是月冷流雪量最多的月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山东半岛南部冷流雪量远少于北部的主要原因是( )
A. 距海较远 B. 地形阻挡 C. 气温较高 D. 地势低平
.冷空气南下时,山东半岛北部 12 月比 2 月更易产生冷流雪的原因主要是( )
A. 海陆气温差异较大 B. 南下冷空气较频繁
C. 渤海表层水温较高 D. 半岛上空尘埃较多
锋面涡指的是因水流相互作用加上风的作用力使得海域具有丰富的冷暖水的生成、消散现象,从而形成与常见天气系统类似的一种特殊的海水流动形态。下图为某月世界部分海域的海水流动(如图5中箭头所示)示意图。读图5,回答下列问题。
图5
.该月,锋面涡形成于图中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叶绿素a存在于所有光合植物中,丙处叶绿素a的含量较高,主要是因为
A. 距陆地近 B.上升流
C.光照强 D.水流急
.典型锋面涡形成产生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有利于海洋航运 B.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C.吸引鱼群的集聚 D.形成连续性降水
合掌造是某地的一种木造建筑物(见下图6)。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6
.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与下列哪项地理现象相适应
A. 台风频发 B. 冬季暴雪 C. 多洪涝灾害 D.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茉莉香稻产于泰国东北部,通常经过出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和灌浆结实五个时期后,须及时收割。当地在香稻抽穗开花期间有凉爽的气候、明媚的阳光,在灌浆期间有渐渐降低的土壤湿度,这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当地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mm
30
35
36
32
38
187
279
321
296
198
72
53
气温℃
16
20
28
29
31
29
27
26
26
25
21
20
.泰国茉莉香稻收割期一般在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 泰国茉莉香稻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一熟
2014年1月1日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4周年纪念日,四年来贸易区发展非常迅速。甲图为东南亚河流分布图,乙图为该地区某地植被景观图。读图7回答下列问题。
图7
.M湖与东南亚最大河流——湄公河相通,M湖水面面积处于增加的时期一般出现在( )
A.全年 B.1月~6月 C.5月~10月 D.10月~次年5月
.乙图景观出现在甲图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下图示意我国珠江流域岩滩水库1994—2000年入库泥沙、出库泥沙及拦截率的变化,读图8完成下列问题。
.1994 ~1997年,珠江口水深3m的等深线的
变化趋势是
A.不移动 B.向东移动
C.向西移动 D.先向东再向西移动
.1997年,水库泥沙拦截率最低的原因可能是
A.降水异常增多 B.森林砍伐
图8
C.植树造林 D.退耕还林
浙江省是2014年全国率先放开“单独二孩”政策的省份。下图为不考虑“单独二孩”实施情况下浙江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图9完成下列问题。
图9
.在不考虑“单独二孩”实施情况下,2013~2020年( )
A.人口总抚养比先降后升
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先升后降
C.总人口最大峰值在2016年
D.人口总抚养比增长先慢后快
.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十年内,浙江省( )
A.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C.总人口规模提前达到峰值
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部分缓解
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芬兰
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
B.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
C.人口稀疏区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
.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
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
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
图10
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
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
图11
.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 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教学大楼四周日照情况进行观测。图12示意某日教学大楼日出、日落楼影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日接受日照时间最长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 丁
.该日当地的昼长约为
A. 3小时 B. 15小时
图12
C. 9小时 D. 18小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个小题,共60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2017年2月20日,晴,我从智利的莲塔阿雷纳斯搭乘豪华邮轮前往此地群岛探险旅
遍布,蔚为壮观。邮轮到达乌斯怀亚港已然风平浪静,大大小小的船只星罗棋布,海鸟自由翱翔,与岸上色彩鲜艳的小木屋构成绚烂的画卷。——摘H游记《世界尽头·原始火地岛》下图13示意火地群岛位置及游记中的探险旅游路线。
图13
(1)分析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5分)
(2) 指出线路甲、乙段中风浪较大为哪一段,并简析其风浪大的原因。(8分)
(3) 乌斯怀亚民居多为低矮的小木屋,屋顶坡度大,分析当地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14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图14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6分)
(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6分)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6分)
.(18分)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图15)
图15
材料二 据法新社2013年6月20日报道,“史无前例”的雾霾19日晚袭击新加坡,严重干扰了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6、7月份新加坡都会有大规模的雾霾天气,但雾霾的罪魁祸首却是印度尼西亚。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苏门答腊岛种植油棕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加坡雾霾产生的原因。(6分)
(3)从水源补给角度分析苏门答腊岛东部沼泽的主要成因。(6分)
养正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地理科期中考试卷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第 Ⅰ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优选项。
1-10 DACBB BABBA 11-20 CBCCB CBCAD 21-30 CBBAD ADBAC 31-32 D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个小题,共60分。
33.(1)地处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丰富(1分);2月正值当地夏季(1分),森林茂密;纬度较高(1分),且山地海拔较高(1分),气温较低(1分),多数山峰被积雪覆
(2)乙段风浪较甲段大。(2分)理由:与甲段相比,乙段航道狭窄(2分)且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2分),狭管效应(2分)显著。
(3)该地地震频发,低矮小木屋有利于防震(1分);冬季降雪量大,屋顶坡度大不易积雪(1分);森林茂密,便于就地取材(1分)。
34.(22分)
(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3分)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3分)
(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2分)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2分)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2分)
(3)河流附近,熊出没的机率大;(2分)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2分)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2分)
35.(1)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光照充足;(2分)冲积平原面积大,土层深厚,土壤肥沃;(2分)地形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水;(2分)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2分)
(2)原因:苏门答腊岛干旱引发的森林大火;(1分)烧荒、燃烧秸秆产生的大量烟雾;(1分)每年6、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2分)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西南风把苏门答腊岛烟雾吹往新加坡(2分),形成雾霾天气.
(3)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充沛;(2分)河流众多,水量丰富;(2分)地下水位高;沿海海水入侵;(2分)东部山地森林广布,涵养水源补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