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5.50 KB
- 2021-04-12 发布
滦县二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文科)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春秋战国的思想家中能体现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分别有( )
A.墨子、荀子 B.韩非、庄子 C.孟子、韩非 D.老子、孔子
2.《老子》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反映了道家学派( )
A.同情人民的疾苦 B.倡导“无为而治” C.提倡辩证法思想 D.主张“道法自然”
3.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派地位的变化取决于( )
A.儒家思想的自我更新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C.思想大一统的趋势 D.手工业和商业的日益繁荣
4.《朱子语类》说:“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这反映了当时儒学的主张是( )
A.通过接触世间万物去体会理 B.强调要用心去体会理的存在
C.重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 D.学术流弊是道德沦丧的根源
5.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这一主张不能说明顾炎武 ( )
A.积极提倡经世致用思潮 B.批判心学脱离社会现实
C.主张彻底废除儒家思想 D.认为心学背弃儒学正统
6. 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先后出现了下列具有代表性的主张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③“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朱熹)④“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黄宗羲)这一发展进程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仁政思想得到发展 B.思想体系日趋完善 C.社会矛盾走向缓和 D.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7.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
A.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C.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8.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 ④理论体系完整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9. 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
A.风俗画 B.宫廷画 C.文人画 D.山水画
10.从宋代的词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 )
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 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
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 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
11. 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下列人物思想符合此观点的是( )
12.《日落紫禁城》:“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这里的“几个读书人”中应该包括( )
A.谭嗣同 B.林则徐 C.李鸿章 D.陈独秀
13.“康有为能‘融合各种思想于一炉’……使他能根据中国当时的各种思潮开出立足于孔孟之道而又适应中国当前需要的处方。”这一“处方”的实践对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贡献是( )
A.首先将“向西方学习”付诸实践 B.使中国正式开始了民主化进程
C.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D.诱导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4.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政治思想 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
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 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
1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主要是在( )
A.戊戌变法后 B.辛亥革命后 C.国民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16.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17.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
①实现国共合作 ②领导北伐战争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颁布《临时约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8.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最基本的相同点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节制资本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平均地权
19.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其发展表现在( )
①突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②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③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相联系 ④确立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两大原则 ⑤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一致(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20.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2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哪次会议上( )
A.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B.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五大
C.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 D.八大、十二大、十五大
22.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 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从本质反映了智者学派( )
A.没有法制观念 B.反对法律约束 C.忽视道德建设 D.处事灵活变通
23.苏格拉底率先“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这主要是指他 ( )
A.首先对客观的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 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智者学派
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D.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道路
24.下列现象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能够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有( )
①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抒发对妻子真挚的爱情 ②许多富商建造的宅第带有美丽的花园和宽敞的阳台 ③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④出现了用方言翻译的《圣经》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向来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 )
A.否定教会的作用 B.矛头直指封建专制
C.肯定人的作用 D.宣扬了等级观念
26.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主张( )
A.对上帝的信仰才能使人得救 B.在教会的指导下阅读《圣经》
C.依靠圣礼和个人善行来赎罪 D.购买赎罪卷就能赦免罪行
27.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下列运动中,把人们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的思想藩篱中解放出来,促使“人”与“社会”双重觉醒的是( )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
28.人类第一次用数学方法精确描绘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并影响启蒙思想家去探索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的科学成就是( )
A.经典力学 B.太阳中心说 C.进化论 D.地球中心说
29.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中包括以下三部著作。下表中关于这三部著作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项目
著作
体裁
作者
特点
评价
《诗经》
诗歌
屈原
现实
主义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红楼梦》
小说
曹雪芹
古典
主义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人间
喜剧》
戏剧
巴尔
扎克
浪漫
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A. 体裁 B.作者
C.特点 D.评价
30.下图这幅名为《梦》的名画被美国一位亿万富翁收藏。根据这幅画的艺术风格,其作者应是( )
A.莫奈 B.塞尚 C.凡高 D.毕加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二、非选择题(31题25分,32题15分。)
31.(25分)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卢梭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乱治,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道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莎士比亚剧作摘录
材料三 人生来平等,这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道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4分)
(2)材料二的语录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思想?根据材料概括它表达的思想内容。(4分)
(3)卢梭是一场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这场运动的核心是什么?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要思想,并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两场运动的相同点。(至少三点)(13分)
(4)试从社会转型角度来阐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和欧洲启蒙运动分别产生的影响。(4分)
32. (15分) 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
材料三:
图1 图2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分别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7分)
(2)依据材料二的三幅图片,概括毛泽东思想确立的过程。(3分)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滦县二中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考历(文科)史试题答案
一、1----5:CBBAC, 6---10:DCBCB, 11--15:AACBD,
16-20:AACCD, 21—25:ACDDC, 26—30:ADADD
二、
31.【答案】
(1)“不脱儒家思想道路”: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2分)
“新见”: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权);法治。(2分)
(2)时期:文艺复兴时期(1分)
思想内容: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现世幸福。(3分)
(3)核心:理性(1分)主要思想: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6分)
相同点: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都宣扬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都促进了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准备;都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任三点,6分)
(4)影响:前者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后者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4分)
32.【答案】
(1)世界潮流: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1分)
重要思想:三民主义(或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历史作用:三民主义推动辛亥革命(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分)
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分)
(2)井冈山时期,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形成。延安时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做了系统论述,并在1945年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3分)
(3)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分)
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
(4)与时俱进,不断创新。(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