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0.50 KB
- 2021-04-12 发布
限时规范训练20 城市化及其影响
时间:40分钟 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大连模拟)2017年9月21~22日,不含美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11个参加国在日本东京召开首席谈判代表会议。会议探讨冻结或修改各国曾因接受美国主张而让步的项目。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TPP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 D )
A.日本 B.新西兰
C.墨西哥 D.新加坡
解析:读图可知,TPP成员国包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和越南11个国家。新加坡是城市国家,城市化水平最高。
2.目前,马来西亚正处于城市化的( A )
A.城市化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解析: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国家,经济基础较弱,目前正处于城市化阶段。
(2019·北京东城区模拟)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3.我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段是( D )
A.1949~1955年 B.1955~1965年
C.1965~1975年 D.1985~2010年
解析:读图可知,1985~2010年的曲线斜率最大,说明此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最快。
4.有关我国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城市人口分布较均衡
B.已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C.起步晚、发展快
D.不同等级的城市发展均衡
解析:我国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目前为52%左右,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5.目前,我国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B )
①城市面积扩大,减轻热岛效应
②水循环过程受到干扰
③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面积扩大,热岛效应增强;城市的建设导致水循环过程受到干扰;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属于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中易破坏植被,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2019·辽宁抚顺模拟)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开始明显加快,除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外,这种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铁路系统,已在南京、沈阳、成都、武汉、西安、重庆、深圳、苏州等10余个城市开通。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上述大城市积极兴建地下隧道铁路交通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B )
A.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
B.缓解交通拥堵,节省通勤时间
C.减少能源消耗,保护城市环境
D.节省地面空间,美化地表景观
解析:针对当前大中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积极兴建地下隧道铁路交通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缓解交通拥堵,节省通勤时间。
7.针对近些年一些大城市出现的实际问题,地铁在设计与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 C )
A.停水断电预案制定 B.隧道塌方修复机制
C.防水排水设施 D.防火通风设施
解析:近年来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严重“内涝”现象,所以在设计与规划地铁时必须充分考虑防水排水设施。
(2019·河北正定高三月考)“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以及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8.关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与“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两个模式都增加了水资源利用率
B.前者可增加城市大气降水
C.下雨时,后者的地表径流量更少
D.后者可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解析: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透水地面,下渗量增加,补充地下水资源的量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增加绿化带延长了径流汇聚时间;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增加大气降水,缓解了城市内涝但不能根本解决该问题。“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是将雨水引入排水系统,不能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
9.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 C )
A.缓解热岛效应 B.减轻城市内涝
C.提供工业用水 D.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解析:根据图中示意图,活水公园主要起净化、环保等生态功能,对工业用水帮助不大。
(2019·四川南充适应性考试)城市群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多核心、多层次的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目前,全球40个主要城市群的经济产出占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70%左右。在中国、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5%的国土面积贡献了GDP的40%。下图为某年三大城市群中主要城市的GDP比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与其他两个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D )
A.环境污染更严重
B.核心城市经济地位较低
C.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D.内部发展更不平衡
解析:读图可知,与其他两个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GDP差异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部发展更不平衡,D正确;图示信息不能反映出环境污染问题,A错误;京津冀城市群内部GDP差异大,核心城市经济地位较高,B错误;该城市群发展潜力大,经济发展后劲充足,C错误。
11.导致京津冀城市群上述问题更突出的主要原因是( C )
A.该区域以传统产业为主,经济基础薄弱
B.京津冀城市群内部交通联系不便
C.北京市扩散效应较弱,城市之间产业联系较弱
D.该区域科技水平低,矿产资源不足
解析:
导致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差异更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北京市扩散效应较弱,城市之间产业联系较弱,C正确;该城市群核心城市间产业结构差异大,经济基础雄厚,A错误;京津冀城市群内部交通联系便利,B错误;该区域科技水平高,矿产资源丰富,D错误。
二、综合题(46分)
12.(2019·临沂模拟)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回顾过去5年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时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我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含预测)。
材料二: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
时间
1月
2月
7月
10月
全年
平均气温差/℃
5.2
6.0
5.4
6.0
5.5
(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8分)
答案: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6分)
答案:
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间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8分)
答案: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原因: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阶段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第(2)题,城乡一体化的地理意义需要从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方面回答,其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第(3)题,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存在着热力环流,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环境受到热力环流的影响。
13.(2019·湖北襄阳适应性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位于保定市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距离北京、天津、石家庄和保定市分别约105公里、105公里、155公里、30公里。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是尊重城市建设规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关键一招,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选之地,是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点睛之笔。雄安新区将建设成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1)分析中央政府规划建设国家级新区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首都北京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大气环境差(雾霾、沙尘暴天气多);疏解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2)分析河北雄安新区选址于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的主要原因。(8分)
答案: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地理位置优越;雄安新区有多条高速公路、铁路经过,交通便捷;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生态环境良好;开发程度低,地价房价低、产业基础弱,新区范围内人口密度低,建筑少,拆迁量不大。
(3)在雄安新区规划中,分析为建设成生态城市需要采取哪些措施。(6分)
答案:新区规划采用组团状城市形态;保护好新区的湿地面积,充分利用白洋淀湿地对城市调节作用;设置好城市通风走廊,减少沙尘暴、雾霾天气的次数;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建设好地下排水设施,实现污水和雨水分离,建设好污水处理系统;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减少污染排放。
(4)简述雄安新区的建设对河北保定的不利影响。(4分)
答案:河北雄安新区建立在原来保定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使得保定市管辖范围缩小,发展空间受到影响,在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地位相对减弱。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提示“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是尊重城市建设规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关键一招, 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首选之地,是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点睛之笔。”可知国家级新区的建设是为了解决首都大城市病问题,疏解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第(2)题,雄安新区选址于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 3 县的主要原因从区位优势、交通便捷程度、生态环境和开发程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根据材料提示“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雄安新区建设成生态城市,在城市规划中需要注意新区城市形态,白洋淀湿地保护,功能区合理布局,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和城市排水设施,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第(4)题,雄安新区的建设对河北保定的不利影响。主要根据材料提示,保定市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作为雄安新区的范围,新区建设使得保定市管辖范围缩小,发展空间受到影响,在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地位相对减弱。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4-12 14:22:4665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2021-02-27 08:56:453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整体性与2021-02-26 21:37:414页
- 2020届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时跟踪2021-02-26 21:31:103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2-26 21:30:5036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2-26 21:28:504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2-26 21:17:5410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2-26 21:15:5241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42021-02-26 20:31:1127页
- 【鲁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2-26 20:19:25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