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00 KB
- 2021-04-12 发布
【专题五】区位因素的分析布局
【考情分析】
高考注重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通过提供新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说明其存在的意义。在对某一人文要素(农业、工业、城市、人口、交通、商贸、旅游等)进行区位分析时,能够很好地体现地理思维能力的过程与方法。从近几年高考看来,人文地理命题对区位因素的考查仍然是重中之重,在全套试卷中占有很大的分值比重。复习时,要对某一人文要素分析的思维方法进行疏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从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知识交汇】
农业、工业、城市、商业、交通、旅游、经济等区位的分析和选择,是人文地理部分的主体内容,历年来为高考命题者所青睐。同时,区位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科发展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命题素材十分丰富、设问角度灵活多变,能有效地考查出学生获取信息、知识迁移、分析归纳、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而,此类问题几乎年年会出现,且考查重心每年都有一些变换。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
抓住主干知识.完善知识体系,形成网络
1.认识区位的地理含义
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所以一定要重视区位与区域地理的关系),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
2.考点知识扫描
区位类型
主要考点
农业区位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工业区位
影响工业的主要因素及发展变化;社会.环境.政策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城市区位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因素和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城市区位的发展变化
交通区位
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对交通运输线(铁路.公里.航道.管道等)和点(港口.车站.航空港)建设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城市交通网的布局原则
商业区位
影响城市商业中心区位的主要因素;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区位选择
旅游区位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旅游区的区位选择
【思想方法】
(一)重视分析方法.构建思维模型
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全面性)
从有利和不利两角度(辩证性)
抓住主要(突出)的因素进行分析(主导性)
从动态和静态两层面(动态性)
A.全面性原则——综合思维、全面眼光
1.理清区位分析的要点,形成思维模式
(1)经济位置要素——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政治位置.经济位置.交通位置
(2)自然区位要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
(3)经济区位要素——资源.市场(腹地).交通.劳动力.技术等
(4)社会区位要素——开发历史.工农业基础.国家.政策.政治(民族).风俗习惯.民族团结.国防安定等。
2.注意从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两个方面分析,也就是所谓的辩证性:区位因素中有些是有利的因素,还有些是不利的,评价时应注意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入手作全面的分析。如:分析天津港的区位条件
B.主导性原则——结合产业.寻求主体需求
上述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在结合具体区域进行评价时,不可能面面就俱到,关键是针对区域特点抓住主导因素,抓住了主导因素,也就回答了问题的实质。
C.因地制宜原则 ——把握区位联系的特殊性
因不同的自然环境制宜——因不同的经济环境制宜
1.语言表达要因地制宜
2.注意地域的特殊区位 如:美国“硅谷”的特殊区位——军事订货(政府政策)
D.因时制宜原则——把握区位联系的变化和发展
1.自然要素的改变
2.社会经济要素的发展变化
以上也就是所谓的动态性:区位因素处在发展变化之中,除了静态的从综合、主导方面分析外,还要从发展变化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二)、高考人文地理有关区位选择有以下类型
A.农业区位分析:
1.某区域某农产品生产的区位分析
自然因素对对一个地区农业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并具有“木桶效应”,即某一条件不足,就会影响农业的整体区位;社会经济因素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的。
2.某区域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分析
3.都市农业的区位选择
主要考虑地价(地租)与运输的影响,单位面积产值高
的集约型农业接近城区,离城市越远,经营越粗放。
4.某灾区的区位分析(如河西走廊)
B.工业区位分析
1.某区域某工业区(带)的区位分析
2.某区域某工业部门区位分析
3.城市工业微观区位选择
从“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角度采点
4.某地经济发展区位分析
例如:分析一个地区(省)或者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区位条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分析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优越;工农业基础条件(好);资源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交通条件(便利);市场条件(广阔);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额(比例多);国家政策和开放程度;旅游条件(丰富,地域组合好);其他条件(国家大型工程等)。
C.城市区位分析
1.某 “点状”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区位分析(宏观分析)
2.某 “点状”城市带(圈)形成区位分析(宏观分析)
3.某城市内部功能区的区位分析(微观分析)
4.某城市新区的发展区位分析
从城市的整体发展需求分析比较城市各个方向发展的优势,选择发展的重点方向
D.交通区位分析
1.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区位的宏观分析
2.港口建设区位的宏观分析
3.内河航运发展区位的宏观分析
4.大比例尺图上城市交通区位的微观分析
(1)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与城市关系的微观区位:
多从城市的边缘通过,以维护城市的环境为目的,减轻城区的压力。
(2)港口的微观区位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 陆上交通便利的地方。
海港要求有水深.背风.避浪的海湾;与陆上其他交通干线联系方便的地方 。
(3)航空港的微观区位
地势——较高;坡度适当.排水通畅 ;地质——地基稳定 ;
距城市距离——较远(地价.烟雾.干扰) ;有快速干道与之相连
气候——低云雾.少暴雨.小风速.能见度高 ;跑道沿盛行风方向修建
地形——开阔.平坦;
(4)汽车站的微观区位
位于城市交通干线两侧 ,与市内干线或其他对外交通联系方便的地方
E.商业区位分析
1.点状城市的商业区位分析
2.面状城市商业区位的微观选择
F.旅游区位分析
1.某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区位分析
2.某区域旅游发展的区位分析
(三)学会知识迁移.掌握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