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 MB
- 2021-04-12 发布
章末综合提升
网络构建
核心点拨
结合单元知识网络,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
一个关键: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能源源泉,是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两个核心:天气和气候。
三个表现: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风)、三圈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不同尺度表现。
一个变化:全球气候变化。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技能的能力
1.进行所学知识的有效迁移
典例展示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下图1为“美国五大湖区等积雪厚度线示意图”(1971~2000年),图2为“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因大湖效应而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
思维过程
标准答案 (1)D (2)B
方法总结 地理命题主要是通过具体区域或典型案例分析的形式呈现,因此在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之后,迅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进行所学知识与所解答问题间的知识迁移至关重要。
2.建立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模版
典例展示 (2013·北京文综)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
(2)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
思维过程
标准答案 (1)地处西风带,西侧为迎风坡降水量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
(2)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较大);机场密度较大(数量多),路网密度较高;靠近首都,城市密度较大(数量较多)。
方法总结 建立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模板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提高答题准确性的需要。
具体可通过两方面进行训练:一是区域建模: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一般都以不同尺度的区域为载体,为此我们可将该区域内相关地理考点知识聚合到一起,以区域为单元去理解、分析、探讨这些知识。二是思路建模:即按照学科主干问题,进行分析思路的归纳,总结出一般的答题思路,称之为答题“模板”,建立起这些模板,便于随时调用,也有利于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 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4-2山地2021-04-12 13:07:209页
-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82021-04-12 12:11:062页
-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82021-02-26 21:39:312页
-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82021-02-26 20:59:342页
- 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7-1人口2021-02-26 20:24:1812页
- 《新坐标》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021-02-26 19:29:0512页
- 高考中国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中国的2021-02-26 19:25:547页
-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82021-02-26 19:04:282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营造地表形态2021-02-26 18:08:0820页
- 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2018届高2021-02-26 17:55:3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