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MB
- 2021-04-12 发布
第 25 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考试说明要求】
考试要点 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
意义
【基础梳理】
一.自然资源概述
自
然
资
源
概
述
自然资源概念 指存在于________,在一定的________条件下,能够产生________,以
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自然资源属性
____性 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不足
整体性 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______
____性 空间分布不均衡
多用性 大部分自然资源有多种功能和用途
社会性 人类加工使其具有广泛的社会属性
自然资源分类
按自然属性 矿产资源 ______资源 水资源 ______资源 生物资
源
按自我
再生属性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相对的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自
然
资
源
及
其
利
用
前煤炭
时期
时间 主要能源 煤炭利用 特点
____世纪中期以
前
木柴和
______ _______阶段 “______”时代
煤炭
时期
时间 煤炭利用情
况 特点 煤炭使用的意义
产业革命至 20 世
纪____年代初 规模____
以煤为主的能源体
系形成,进入_____
时代
对世界工业布局和
经济发展产生深刻
影响
后煤炭
时期
时间 20 世纪 60 年代初
特点 石油消费超过煤炭,石油、天然气成为主要能源,世界能
源进入“________”时代
能源发
展方向 从传统的______能源为主转向以________能源为主的多样化利用阶段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
资源
对人
类活
动的
影响
农业社会阶段 平坦的______;肥沃的土壤
______的气候;丰沛的水源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
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
工业社会阶段 矿产资源的______状况
__________的便利程度
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
性的影响,是生产力布局的重要
因素
后工业化阶段 随着后天性资源地位上升,自然资源对________发
展与产业________的影响日趋________
【疑难突破】
一.图文结合解读自然资源的属性
物质与能量是否为自然资源,关键看是
否同时满足以下两点:(1)从自然界中直接
获得;(2)用于生产和生活。例如汽油、棉
花、电能不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闪电不
能用于生产生活,故其都不属于自然资源。
二.未来能源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
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
风能、生物能等)为主的能源的多样化利用阶段,在转换的过渡期仍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
主。
【注意】 (1)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矿物能源统称化石能源,又称化石燃料。
(2)20 世纪 60 年代后,煤炭在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煤炭生产
量和消费量的下降,因为世界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总量增加很快,导致煤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
降而已,而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数量仍在增加。
(3)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顺序:石油、煤炭、天然气、水电和核电;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的
顺序: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
不同的。具体如下图表所示:
历史
阶段
生产力
水平
自然资源
依赖程度
开发利用
范围规模
利用
方式
利用
率 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农业
社会 低 强 小 单一 低 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
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发展
工业
社会 中 较强 中 中等 中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
局有着决定性影响。矿产资源的
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
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后工
业化 高 减弱 大 多样化 高
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下
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产
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
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
业布局的影响日趋弱化
四.当今世界和我国的资源、能源问题
(一)当今世界的资源问题及我国部分资源的利用状况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各种资源需求量成倍增加,资源危机
不断加剧。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偏低,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增长迅猛,因此资源
相对短缺,令人担忧。
1.淡水资源短缺—实质是供需矛盾
淡水资源
短缺原因
自然原
因
总量有限,时间分配不均和空间分布不均
人为原
因
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2.耕地日渐减少
世界问题 随着世界人口增长,世界可耕地总面积减少,到 2000 年左右世界耕地供需基本平
衡。但此后,可耕地不能满足所需耕地要求,耕地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
中国耕地
资源面临
的压力
①耕地比重低,人均耕地少 ②耕地分布很不均匀
③耕地因水土流失、荒漠化、盐渍化和污染等退化,质量不断下降
④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现存耕地已逼近 18 亿亩的“红线”
3.矿产资源面临耗竭危机
属性与世
界状况
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是发展工业的物质基础。
全世界消费矿产的数量快速增长,导致某些矿种发生短缺甚至耗竭
我国矿产
资源特点
①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但人均占有量低
②支柱性矿产资源贫矿和难选矿多
③矿产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
④资源利用率较低
(二)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挑战 内容 具体表现(一般只作参考,作为前面主导内容的佐证,无需记忆)
挑战之一 人均资
源量少
我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 3 位,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居第 11 位,天然
气可采储量居第 14 位,水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蕴藏量分别居世界
第 1 位和第 2 位。但是人均煤炭、石油的探明可采储量,仅为世界
人均平均值的 1/2 和 1/10 左右
挑战之二 人均能源
消费量低
我国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约占世界总消费的 1/10,仅次于美国,居
世界第 2 位,但是人均能源消费量约为世界平均值的 1/2,美国的
1/10,人均生活用电约为美国的 2%
挑战之三 单位产值 我国的能源效率约为 31.2%,比发达国家低 10 个百分点,每万元
的能耗高 产值的能耗为美国的 3 倍,日本的 7.2 倍,也远高于巴西、印度等
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挑战之四 煤炭为主能
源消费结构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世界一次能源消
费结构中煤炭仅占 1/4 略强,而我国却占
挑战之五 能源安全
受到威胁
我国自 1993 年从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依存
度呈上升趋势,2000 年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 30%,预计 2050 年将
达到 50%
【名题例析】
例 1.〔2010 山东文综〕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下图
为重庆市 1999-2008 年主要能源消费变化和单位 GDP 能耗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 GDP 能耗变化
的趋势,并分析单位 GDP 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
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解析】(1)图中反映出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
位 GDP 能耗呈下降趋势。说明可能采取了技术措施提高
了能源利用效率或者有产业结构调整的可能。(2)图中反映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
主,水电、天然气、石油占比重较小。结合重庆的位置,该市今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应大力
提高本地区资源丰富且污染较小的水电和天然气的比重。
【答案】(1)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 GDP 能耗呈下降趋势。(2)以煤为主,石油、
天然和水电的比重较低。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
例 2.(2010 江苏通州调研)在 2009 年金融风暴中,冰岛总理说:“我们拥有绝佳的资源,大
量的绿色能源,现在我们应该多多利用这些资源……”他还建议“国民自行捕鱼来节省粮食
开支”。读图,完成(1)~(2)题。
( 1 ) 材 料 中 冰 岛 总 理 提 到 的 “ 大 量 的 绿 色 能 源 ” 指 的 是
( )
A.太阳能 B.地热能
C.潮汐能 D.沼气能
(2)冰岛总理建议“国民自行捕鱼来节省粮食开支”的理由是 ( )
A.冰岛人口增长快,粮食短缺
B.冰岛沿海有渔场分布
C.火山大量喷发,淹没大量农田
D.海平面上升,沿海耕地减少
【解析】冰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雷克雅未克有“无烟城市”之称。冰岛附近
海域处于寒暖流交汇处,有渔场分布。
【答案】(1)B(2)B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第4题为双选,每题5分,共20分)
(2010 山东滨州一模)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之比。据我
国 1998~2004 年的相关数字统计表,完成 1~2 题。
年份 1998 1999 2002 2003 2004
能源消费增长率 -4.1 -1.6 9.9 15.4 15.2
GDP 增长率 7.8 7.1 8.3 9.3 9.5
1 . 表 中 能 源 消 费 弹 性 系 数 最 高 的 年 份 是
( )
A.1998 年 B.1999 年 C.2003 年 D.2004 年
2 . 表 中 所 示 几 年 间 , 引 起 能 源 消 费 弹 性 系 数 变 化 的 原 因 可 能 有
( )
①我国单位 GDP 能耗逐年下降 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上升趋势
③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趋于合理 ④汽车拥有量大幅上涨 ⑤我国能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⑤
3.(2009 广东)下图为 1987 年与 2004 年世界能源供应构成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世界能源供应量增大 B.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较大
C.增长最多的是化石能源 D.新能源增长量最小
4 .( 2009 广 东 ) 读 下 图 , 关 于 欧 盟 2007 年 新 增 电 力 , 下 列 叙 述 正 确 的 是
( )
A.核电增长量大于燃煤发电增长量
B.风力发电增长量小于天然气发电增长量
C.削减了燃煤和核电发电量
D.水电增长量小于燃料油发电增长量
二.综合题(14分)
5.分析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社会阶段,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一类自然资源是 ( )
A.气候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2) 古 巴 比 伦 王 国 在 创 造 人 类 文 明 的 同 时 也 毁 掉 了 水 草 丰 美 的 家 园 。 这 说 明
( )
①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会使生态环境发生难以逆转的变化
②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必然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③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与环境保护相统一
④人类无法协调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工业社会阶段,________资源和能源对________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4)到后工业化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何变化?
【基础梳理】
一.自然界 时间 经济价值 有限 整体 地域 气候 土地
二.18 水力 初级 木柴 60 大 煤炭 石油 化石 可再生
三.地形 温暖 储存 交通运输 经济 布局 减弱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能源消费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之比为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可以
计算出最高的年份应是 2003 年。
2.C【解析】近几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率偏高,而②④体现了这一特点。
3.B【解析】从图中可直观看出,几种可再生能源在供应构成图中的比例均较小,其总和也
较小。
4.CD【解析】在欧盟 2007 年新增电力构成中核电与燃煤都是负值,说明新增电力中核电与
燃煤发电量减少。因此选项 C、D 为正确答案。
二.综合题(14分)
5.【答案】(1)C(2 分)(2)C (2 分)(3)矿产 资源(4 分) (4)自然资源在地区发
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各种后天性资源地位迅速上升,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影
响日趋弱化。(6 分)
【解析】题目中最重要的信息是“作用强度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自农业社会阶段
一直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强度不断减弱。第(1)题,土地资
源是农业社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第(2)题,人地关系应以协调统一为根本,对自然资
源的利用应科学合理,应始终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第(3)题,矿产资源和能源是工业社会发展
阶段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第(4)题,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减
弱。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地理巩固练题(17)(含解析)新2021-04-12 17:07:386页
- 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04地球上的水2021-04-12 17:03:4521页
- 高考地理考前特训学考70分快练非选2021-04-12 16:40:098页
- 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可2021-04-12 16:34:105页
- 2020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含超详解)2021-04-12 16:33:079页
- 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2021-04-12 16:29:03102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习练 选择题(5)(含2021-04-12 16:26:527页
-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九 2021-04-12 16:17:466页
- 高考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2讲自然2021-04-12 16:07:435页
-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3第二2021-04-12 16:04:1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