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8.97 KB
- 2021-04-12 发布
江苏省涟水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单选题和双选题)、第 II 卷(综合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 请将第 I 卷和第 II 卷答案均填涂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第 I 卷(客观题 共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
图为我国某省区按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图,读图完成 1-2 题。
1. 图中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最可能是( )
A. 积温的多少 B. 地形和土壤状况
C. 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D. 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2. 造成图中四大区域形成的因素是( )
A. 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 太阳辐射由南向北递减
C. 地形南高北低 D. 河流南多北少
我国许多地区的顺口溜描述了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图 4 为我国行政区划略图。
读下面顺口溜和图,完成 3-4 题。
1. 下列顺口溜与其反映的省区对应正确的是
A. 甲——① B. 乙——② C. 丙——③ D. 丁——④
2. 形成乙丙两地自然特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海陆位置不同 B. 纬度位置不同 C. 海拔高度不同 D. 人类活动不同
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回答 5-6 题
5、关于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 是新疆区
B、B 区的植被主要以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为主C、C 区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
D、A 区海拔较低,大部分地区属于内流区
6、A 区与 C 区的分界线是 ( )
A、大致与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B、大致与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C、大致与 3000 米等高线吻合 D、大致与 0℃等温线吻合
区域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读图完成 7-8 题。
7、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二产业始终占绝对支配地位,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B. 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产值不断上升
C. 成长阶段后期,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从而导致区域走向衰落
D. 人地关系越来越不协调
8、若乙图中各点分别代表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A—B—C B. B—A—C C. B—C—A D. C—A—B
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天人合一”思想。据此回答 9-10 题。
9、“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本主义思想 D、人地伙伴论思想10、下列符合该思想的做法是( )
A、跨流域调水 B、过度抽取地下水
C、毁林开荒 D、在耕地中大量使用化肥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回答 11—12 题。
11、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下沉
12、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A. 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读右图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回答 13~14 题。
13、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该图可以用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 )
A.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B.我国华北平原地区 C.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D.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区
14、为避免进一步土地退化,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大力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C.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 D.大力植树造林,进行小流域综合
治理
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完成 15-16 题
15、M 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 防风固沙 B. 调节局部小气候
C.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 美化环境16、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读我国东部地区图,回答 17--18 题。
17、与乙地区相比较,甲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是()
A. 技术水平较高 B. 交通运输便利 C. 矿产资源丰富 D. 消费市场广大18、甲地区城市化模式属于下列哪一种()
A. 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B. 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经济→工业化→城市化
C. 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D. 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由于区域所处位置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图回答 19--20 题。
19、关于甲国与乙国在自然环境方面相似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两者都是岛国 B. 面积相差很大 C. 气候比较湿润 D. 都多火山地震20、关于甲、乙两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国工业化晚,乙国工业化早
B. 甲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乙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C. 甲国工业属于“资源型”布局,乙国工业属于“临海型”布局
D. 甲国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乙国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图中为某现代农业园区的循环经济示意图,读图完成 21-22 题。
21、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正确的是
A. ①——沼液 B. ②——奶制品 C. ③——饲料 D. ④——肥料22、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有
A. 开垦草场,增加畜产品种类 B. 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业效益
C. 使用化肥,提高农产品产量 D. 采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
德国鲁尔区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到 80 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
据右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 1958 年,②表示 1995 年)及所学知识
完成 23-24 题。
23.鲁尔区产值结构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比重下降但化学工业比重上升24.目前,鲁尔区发展状况是 ( )
A、经济由衰落转向繁荣B、以轻工业为主
C、发展了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D、工业污染日趋严重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 25~26 小题。
25、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A.太阳辐射 B.距海远近
C.季风风向 D.纬度位置
26、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 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
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但目前,东北地区土壤利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 )
A.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B.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C.不合理的灌溉,土壤盐碱化 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中国一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自 2007 年 5 月 25 日起正式对华输油。这历史性地标志着中国首次实现以管道方式从境外进口原油。读中哈石油管道分布示意图,回答 27~28 题。
27、我国建设该管线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C.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D.增强能源供应安全28、我国建设节能型社会的主要途径是( ) A.加大科技投人,提高能源利用率 B.调整产业结构,关停所有高能耗企业 C.广泛宣传,提高节能意识 D.加强管理,大力开发新能源
如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 29-30 题。
29、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 )
A. 珠海与澳门的服务种类相同 B. 惠州的服务范围大于广州
C. 东莞和江门的城市等级相同 D. 香港的金融服务等级高于深圳30、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主要目的是( )
A. 促进互联互通,实现城市趋同发展
B. 促进区域分工与协同发展
C. 发挥人多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
D. 促进区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三、综合题
第 1I 卷(综合题共 40 分)
31.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9 分) :
(1) 在复合系统中,A 代表 系统,B 代表经济系统,C 代表 系统。
(2) 在复合系统中, 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系统的持续发展是目的。
(3)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共同性, ,公平性, 。
(4) 我国为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的行动纲领是 、 、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2.(11 分)甲图中 a、b 两图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沿线剖面图,乙图是南水北调输水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 a 表示南水北调工程的 (东、中、西)线方案,是乙图中的 (①、
②)线.b 表示南水北调工程的 (东、中、西)线方案,是乙图中的 线。(2)南水北调工程的三线方案都从 (填河流)调水,其中两线方案都是为了解决我国 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请简要分析该地区缺水的原因(提示: 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3 分)
(3) 与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和西线方案相比较,东线工程的优势和劣势是(2 分):
优势:
劣势:
33、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甲河流域有多个梯级水电站(8 分)。
(1) 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 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2 分)。
(2) 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 W 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4 分)
(3) 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甲河下游资源环境的不利影响.(2 分)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B
B
A
D
D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B
C
C
C
C
C
D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D
AB
BD
BD
AD
AC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C
AB
AD
AC
CD
BD
31.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9分,每空1分)
(1)社会、生态
(2)生态、经济、社会
(3)持续性、阶段性
(4)控制人口、节约能源
32.(11分)甲图中a、b两图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沿线剖面图,乙图是南水北调输水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① ,中、 ②
2、长江、华北(以上每空 1 分,共 6 分)
自然原因:河流总径流量小;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生活、生产用水量大;水资源污染严重;水资源浪费
严重。(3 分)
3、优点:工程量小;可调水量大。 缺点:耗能大,运营费用高;水质差。(2 分)
33、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甲河流域有多个梯级水电站(8分)。
(1)与 N 市以下河段相比,N 市以上河段支流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任答2点得2分)
(2)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农业用水不足;提供廉价的水电;提高了河流的水位,改善了通航条件,有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任答4点得4分)
(3)大坝阻碍通航;影响鱼类洄游;下游河段含沙量减少,河床侵蚀加剧;入海泥沙和有
机质减少,饵料减少,河口海洋渔业资源衰退。(任答2点得2分)
34.(12 分)
(1)水资源短缺(1 分) 海水淡化;适度开采地下水;实施污水处理,循环利用;节约用水;研发节水技术等。(从开源与节源两方面各 1 分,计 2 分)
(2)石油(石化)机械、纺织(服装)、物流(任两方面给 2 分) 埃及及周边地区资源丰富(石油、棉花等);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成本廉价;地租价格较低;临近国际运输航线,交通便利。(任三点给 3 分)
(3)对中国而言,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寻求企业发展最佳区位;促进国内产业升级;转移过剩产能。(2 分)
对埃及而言,吸引了外资,使“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战略落地生根;促进本国的工业化和产业升级;带动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