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00 KB
- 2021-04-12 发布
第二单元 第 6 课
一、选择题
1.(2020·威海高二联考)14、15世纪,意大利城市里有许多出色的教育家,他们不仅擅长
教书授徒,而且善于著书立说,通过著作展示其修养和学问。意大利城市还拥有欧洲最好的
学校,这些学校均得到贵族和富商们的慷慨资助。这有助于( A )
A.人文主义的传播 B.宗教改革的深入
C.理性主义的产生 D.启蒙运动的萌芽
[解析] 文艺复兴兴起于 14世纪的意大利,教育家的教书授徒有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
故 A项正确;宗教改革是从 16世纪开始,故 B项错误;苏格拉底的思想中就有理性主义,故
C项错误;启蒙运动兴起于 17世纪,故 D项错误。
2.一位西方艺术家的画作有诸多时代性突破:将亚当和夏娃的人物比例放大,将代表神
权的天使比例缩小并置于背景之中;通过画中人物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神态烘托画面的悲剧气
氛。这些突破蕴含的思想主旨是( C )
A.反对宗教信仰 B.否定专制王权
C.提倡人性解放 D.追求科学理性
[解析] 题干所提的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依然信仰宗教,只是反对教会禁欲,故 A项
错误;文艺复兴时期,他们主张加强王权,故 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将亚当和夏娃的人物
比例放大,将代表神权的天使比例缩小并置于背景之中;通过画中人物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神
态烘托画面的悲剧气氛”可知人文主义者主张解放人性,故 C项正确;题干未提及科学理性,
故 D项错误。
3.(2020·蚌埠高二期末)教皇尼古拉五世时期(1447~1455年),佩脱罗翻译波利比乌斯(古
罗马历史学家)的作品,得到了五百金币奖励;盖利诺翻译斯特拉博(希腊历史、地理学家)的
《地理》一书,得到了一千五百佛罗林;费勒福翻译《荷马史诗》,尼古拉五世在银行里给他
存入了一万佛罗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B )
A.教皇收买学者阻挠人文主义的传播
B.教皇迎合文艺复兴的历史潮流
C.人文主义思想为欧洲社会普遍接受
D.罗马教会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
[解析] 根据材料,教皇奖励古希腊作品翻译,推动人文主义的发展,故 A项错误;根据
材料“1447~1455年”,教皇奖励古希腊文化的传播,顺应了文艺复兴运动借助古希腊罗马
文化推动人文主义的发展,故 B项正确;教皇的奖励,表明这类人才尚属少数,非普遍接受,
故 C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非罗马教会,故 D项错误。
4.马丁·路德说:“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做祈祷,相互
传授有关上帝的道理。”路德的观点( D )
A.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B.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C.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D.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的解释
[解析] 材料中马丁·路德主张人人都有对宗教教义进行阐释、传授的权利,实质是反对罗
马教会对教义阐释的垄断,D项正确。马丁·路德仍然承认宗教信仰,排除 B项。A、C两项
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5.(2020·苏州高二测试)在 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中,《圣经》被翻译成各种民族语言,人们
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而解释《圣经》,新教各派都不承认教皇的权威,神权与政权的相互
关系得到改变,教权不能超越于王权之上。这一系列的变化( C )
①对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民族意识增强
②使人们得到更多思想自由的权利,打开思想自由的大门
③推动了新教各派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和人们的精神解放
④摆脱了宗教的精神扼制,在人与上帝之间实现了平等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根据“《圣经》被翻译成各种民族语言”“教权不能超越于王权之上”,可知推
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①正确;根据“人们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而解释《圣经》,新教各
派都不承认教皇的权威”可知宗教改革有利于思想解放,②③正确;所以选 C项。新教为基
督教的一个分支,信仰上帝,排除④。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说人文研究有别于神学研究,但并不意味着势不两立。新的世俗学问并非总
与旧的神学相对立,在文艺复兴时期,两者依旧是共存的。佛罗伦萨……农作食品减价,制
造需求增大,城市扩展,财富从依赖土地的社会阶层转移到了产品制造主手中,由此产生了
一个日益强大的商人阶级,改变了欧洲社会、政治和文化的结构。……新的富裕阶层热衷于
赞助艺术、支持对古代世界和现代的新发现。
——《艺术与人文主义革命》
材料二 一个基督徒家庭妇女在家洗碗扫地,跟一个神父在教堂讲道一样可以并无区别,
如果都是出于侍奉上帝的心志,会一样蒙上帝悦纳。……信徒与神职人员的区别只是侍奉岗
位与分工的不同,而不是属灵地位与身份的不同。……既然救恩已经为上帝所预定,基督徒
的商人或资本家就不再需要为他们个人的救恩而担心惧怕,只要财富是用正当手段获得,而
又不是被浪费挥霍掉,资本的积累就不再有道德上的困难。
——《宗教改革思潮对历史文化的巨大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世俗学问与旧的神学二者“依旧
是共存的”?
[解析] 根据材料一“虽说人文研究有别于神学研究,但并不意味着势不两立。新的世俗
学问并非总与旧的神学相对立,在文艺复兴时期,两者依旧是共存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以归纳为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往往借助宗教(披着宗教外衣)来宣传自己的主张。
[答案] 理解: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往往借助宗教(披着宗教外衣)来宣传自己的主张。
(2)指出材料二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观点出现的根本原因。
[解析]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如果都是出于侍奉上帝的心志,会一样蒙上帝悦纳”可
以归纳为“因信称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教会神学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
归纳。
[答案] 观点:只要信仰即可得救(或“因信称义”)。
原因: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但仍受到天主教会黑暗统治的束缚。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思想上所起的共同作用。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注意设问限制“思想上”,从对封建神学的冲击和促进人文主
义的传播、发展的角度分析。
[答案] 作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削弱了天主教的封建神学对人们政治、经济和社会
生活的控制,正确分析了“人”“神”关系,解放了思想,使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
发展。
相关文档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442021-04-12 16:48:379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272021-04-12 16:42:4110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742021-04-12 11:15:0516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132021-02-27 08:55:357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832021-02-26 22:31:0010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392021-02-26 21:36:5113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422021-02-26 21:11:083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222021-02-26 20:48:138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612021-02-26 20:38:0310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522021-02-26 20:37:08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