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50 KB
- 2021-04-12 发布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考点二 政府权力的行使和监督
1、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1)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①依法行政的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②原因:
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重要性: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威信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③措施: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2)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等。
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①合法行政,政府在实施行政管理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②合理行政,政府实施行政管理时,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③程序正当,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外,政府应当公开行政管理的内容,同时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高效便民,政府要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⑤诚实守信,政府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政府的承诺要兑现。
⑥权责统一,政府依法履行职责时,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
2、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1) 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2) 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要求
科学
决策
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民主
决策
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依法
决策
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特别提示】民主决策不等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结果有两个方向,一是协调、兼顾各方面利益,二是使决策更符合实际和规律。民主决策有两层含义:依靠人民决策、决策为民。公民民主决策≠政府民主决策 公民,涉及的是民与国的关系;公民民主决策,指的是公民参与包括政府在内的国家机关的决策过程。政府进行民主决策,不仅是征求公民的意见和建议。二者有交集,但不完全相同。
(3)为减少决策的失误,我国政府正在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注: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的区别
依法行政
依法执政
区
别
主体
国家行政机关
中国共产党
内容
要求各级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履行其应负的行政职责
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方式
通过履行国家职能来实现
通过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生活各方面的领导来实现
联
系
(1)依据相同:都根据宪法和法律行使职权或执掌国家政权。(2)目的相同:都为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3)都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客观要求
3、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1)如何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
【从国家角度】A.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B.初步建立其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C.我国各级政府陆续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和办事公开制度,政务公开内容更加丰富,领域不断拓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政务公开的原则: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内容: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意义:政务公开,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公民角度】: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公民政治参与应坚持的原则;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等。
(2)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①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就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监督。
②必要性: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政府运用得好就能造福人民,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
③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1)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2)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3)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4)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人民,建立起一个具有威信的政府。
【特别提示】公民监督权≠民主监督≠监督政府
公民的监督对象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类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民主监督的主体包括公民、村民、政协等,不同主体对应不同的监督对象;监督政府的有一整套完整的体系,不仅是公民的监督。
4、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分类
监督主体
特点
行政
系统
外部
监督
国家权力
机关
这是根据宪法授权进行的,是最具权威、最高层次的监督。权力机关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政府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实质上是接受人民的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
司法机关
这种监督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一是人民法院通过行政诉讼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纠正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政府依法行政;二是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通过追究惩治职务犯罪,防范和纠正政府工作人员违法犯罪行为,保证落实依法行政
中国共
产党
主要是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及组织部门对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人员的监督
人民
政协
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
社会与
公民
包括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的监督、公民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等形式
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行政机关
主要是上级政府、法制部门、审计部门和监察部门的监督
【特别提示】人大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它对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都有监督权,人大监督具有强制性和法律效力。群众通过法定渠道对国家机关的监督,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以及司法机关对政府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监察、审计等部门)监督也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法律效力。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有民主监督的职能,但不具有强制性和法律效力。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也不具有强制性和法律效力。
政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地位
政府与人大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政府与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政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政府与政协
我国政府接受政协的监督,听取政协的意见,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拓展:比较人大监督、党的监督与政协监督的不同 《新》P72
考点三 政府的权威
1、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
(1)政府威信的含义: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
(2)政府威信的决定因素:
从根本上讲,政府能否具有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有无威信的标志是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
(3)有威信政府的表现
①依法行政 ②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讲信誉 ④对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都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1)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来源于人民的认可。
(2)树立
从政府
的职能
看
打造服务型政府,政府必须切实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从政府
工作原
则看
打造服务型政府,政府必须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从政府
权力运
行看
要做到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
从政府
工作人
员看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②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牢记权为民所赋,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注:政府职能、工作原则、依法行政和接受监督的关系
【单元整合】
一、 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事
1.从根本上说,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是政府贯彻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3.是政府某种职能的内在要求。
4.是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5.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6.是政府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要求。
7.是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要求。
8.是政府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政府权威的要求。
二、政府怎样做好某事
1.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管好。
2.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5.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三、政府行为在政治体制中的体现
1.政府与人民
(1)人民监督政府:人民通过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监督政府的
行为。
(2)政府维护人民利益:政府的权力由人民赋予。政府通过履行其职能,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遵循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坚持依法行政,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拓宽政府决策的群众参与途径,切实维护群众
利益。
2.政府与人大
(1)关系: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2)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
3.政府与党
(1)党领导政府: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政府接受党的领导。党通过依法执政,来指导政府更好地工作。
(2)政府落实党的政策:党的方针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上升为国家意志,由政府具体执行。
4.政府的对外职能:政府是外交政策的实施者,通过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打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