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3.76 KB
- 2021-04-12 发布
草
王愿坚
教学目标:
• 1、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
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
的表达作用。
• 2、理解课文塑造了以周副
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
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王愿坚,山东省诸城县
相州镇人。当代作家。
创作:《党费》《粮食
的故事》《七根火柴》
《普通劳动者》等十
多篇短篇小说。本文
是作者从1976年底到
1977年7月连续写的十
篇以长征为题材的短
篇小说中的第四篇。
关于“草地”
• 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
草地,即松潘高原。在四川
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
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
喀拉山之间的高原。平均海
拔3000米左右。多草甸、沼
泽。为四川省主要牧业基地。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
过这里。
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
学体裁。
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社会、自然)
人物——核心
情节——骨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依托
文学常识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
草
2、梳理本文情节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开端)吃草(1-5)
(发展)辨草(6-16)
(高潮)尝草(17-36)
(结局)议草(37-44)
分析人物性格,学习人物刻画手法
1、本文塑造了那些人物形象?
2、读小说高潮部分,勾画周副主席尝毒草
时的动作、神态描写的词语,分析其表达作
用。
2、你还能从
其他角度感
受其伟大人
格吗?试举
例说明。
•这篇小说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
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
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置个
人安危于不顾,仔细辨识毒草,亲口
咀嚼毒草,果断作出决策,引导红军
战士正确对待困难的感人一幕,从而
成功地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
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小
结
2.杨光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怎样的
作用?
• 杨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以他的所见
所闻展开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又以他的
眼睛及他的所感向我们展示了老一辈无产
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从普通人的角度
来反映红军长征中感人肺腑的事迹,更令
人信服,更显得亲切感人。同时,杨光身
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点也正是千千万万红军
战士身上所共有的优点,也让我们更深地
体会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战士、这样的队
伍,我们的革命事业才会成功。
本文为何以草为题?
相关文档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最后一课》 (12021-04-12 12:26:2724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短文两篇 答谢2021-04-12 11:07:4115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诗词五首 渔家2021-04-12 10:56:3813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1新闻写作2021-04-12 10:25:3018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父母的心》 (12021-04-12 10:15:2911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望岳》 (5)_苏2021-02-27 09:05:2215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雪 (6)_鲁教版2021-02-27 09:03:4633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诗人 领袖》 (32021-02-27 08:55:4518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与朱元思书》 2021-02-27 08:51:0470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海燕 (17)_鲁教版2021-02-26 22:36:10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