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2.00 KB
- 2021-04-12 发布
沙雅县第二中学2019-2020年(一)期中考试考试卷
高二年级物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请考生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试卷的指定位置。
2、答题前,请先仔细查看试卷,如果试卷有误,请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
3、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答题时不要超出装订线,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电势能 B.电势 C.电流 D.电场强度
2.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成点电荷
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
3.若已知氢原子核外电子在离核为r0处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为F,则它在离核为4r0处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为
A.F/16 B.F/4 C.16F D.4F
4.如图是某电路元件的图片,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这个电路元件是
A.电阻器 B.电容器 C.蓄电池 D.变压器
5.通过电脑的USB接口不仅可以在电脑和各种数码产品之间传递数据,也可以为数码产品供电。现通过电脑的USB接口为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热鼠标垫供电,已知供电电流为0.5A,则此电热鼠标垫的发热功率是
A.50W B.20W C.5W D.2.5W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6. 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P、Q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P和EQ,电势分别φP和φQ,则
A.EP > EQ,φP>φQ
B.EP > EQ,φP <φQ
C.EP < EQ,φP >φQ
D.EP < EQ,φP <φQ
7.如图是电阻R1和R2的伏安特性曲线,把第一象限分为Ⅰ、Ⅱ、Ⅲ三个区域,现把R1和R2并联,则并联后的总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所在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A.特性曲线在Ⅰ区
B.特性曲线在Ⅱ区
C.特性曲线在Ⅲ区
D.特性曲线在这三个区域以外
8.如图所示,某中学生科技活动小组利用铜片、锌片和沙雅盛产的水果制作了水果电池,该电池能使一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却不能使标称值为“2.5V,0.3A”的小灯泡发光。断开电路用电表测量该电池两端的电压值,却发现接近于2.5V。对小灯泡不亮的原因,该小组同学进行以下一些猜想,你认为可能正确的是
A.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太大 B.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太小
C.小灯泡的电阻太大 D.水果电池的内阻太大
发光二极管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9.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在电场力作用下(不计重力)一带电粒子经过A点飞向B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粒子带正电
B.A、B两点相比较,A点电势低
C.A、B两点相比较,粒子在A点时加速度大
D.A、B两点相比较,粒子在B点的电势能大
10.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充电完成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M与静电计金属球相接,N极板接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两板间距离,静电计指针张开角度变小
B.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场强变大
C.将两板平行错开一些,静电计指针张开角度变大
D.将某电介质插入两板间,电容器的电容变小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漏选得2分,不选、错选得0分。)
11.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
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
B.A端,B端金箔均张开
C.用导线连接枕形导体的A、B两端,两端金箔均闭合
D.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
12.关于电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是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在电源内部,依靠电场力搬运电荷
C.电源内部存在着由负极指向正极的电场
D.电动势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跟其体积、外电路无关
13.由欧姆定律I= 导出U=IR和R=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B. 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流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无关
C. 对确定的导体,其两端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比值就是它的电阻值
D. 一定的电流流过导体,电阻越大,其电压就越大
a
b
c
14.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电荷,在他们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有a、b、c三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点与无穷远电势相等
B.a、b两点场强方向相同,b点场强比a点大
C.c点的电势比b点电势高
D.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a点无初速释放,则它将在a、b线上运动
15.一带电粒子沿图中曲线穿过一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且四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满足φa>φb>φc>φd,若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则( )
A.粒子一定带负电
B.粒子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C.粒子从A点到B点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D.粒子从A点到B点运动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三、填空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0分,按要求把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6.如图所示,为“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的实物电路图,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 V.
(1)在图乙方框图中画出与实物电路相对应的电路图.
(2)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片应停留在滑动变阻器的最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②闭合开关后,逐渐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增加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多组读数,直至电压达到额定电压;
③记录如下8组U和I的数据,断开开关.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丙方格纸上作出小灯泡灯丝的伏安特性曲线.
编号
1
2
3
4
5
6
7
8
U/V
0.20
0.60
1.00
1.40
1.80
2.20
2.60
3.00
I/A
0.020
0.060
0.100
0.140
0.170
0.190
0.200
0.205
小灯泡发
光情况
不亮 微亮 逐渐变亮 正常发光
(3)数据分析:
①图线表明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②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__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8题9分,第19题9分,第20题12分,共30分,解答
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9分)如图所示,P为某静电场中的一点。若在P点放一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A,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问:
(1)P点电场强度E为多大?
(2)将点电荷A换成带电量为2q的点电荷B且仍置于P点,则B所受的电场力为多大?
P
(3)若P点不放任何电荷,则此时P处的电场强度又为多大?
18.(9分)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为40 N/C,在同一条电场线上有A、B两点,把质量为2×10-9 kg,带电荷量-2×10-9 C的微粒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2×10-7 J的正功.求:
(1)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
(2)A、B两点间距离是多少?
B
A
E
(3)若微粒在A点具有与电场线同向的速度为10 m/s,在只有电场力作用的情况下,求经过B点的速度。
19.(12分)如图所示为一真空示波管,电子从灯丝K发出(初速度不计),经灯丝与A板间的加速电压U1加速,从A板中心孔沿中心线KO射出,K到A板中心的最短距离为L1,然后进入两块平行金属板M、N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进入M、N间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已知加速电压为U1,M、N两板间的电压为U2,两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2,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3,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大小为e求:
d
L1
L2
L3
P
M
N
O
KK
A
K
(1)电子穿过A板时的速度大小v1;
(2)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偏角的正切值tanθ;
(3)P点到O点的距离y。
学校 : 班级: 考号: 姓名:
-------------------------------------------------------------------装------------------订--------------线----------------------------------------------------------------
沙雅县第二中学2019-2020年(一)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座位号 __________
高二物理答案(2019年11月)
一、单选择题答案(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B
D
A
A
D
D
C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D
AD
BCD
AB
ABD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
16.(1)在图乙方框中画 (2)① 左 ③ 在丙图中画
(3)① 增大 ②_____14.6 Ω____
丙
乙
四、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30分,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7.(9分)
(1) (3分)
(2) (2分)
(1分)
(3) (3分)
18.(9分)
(1) (2分)
V (1分)
(2) (2分)
m (1分)
(3) (2分)
m/s (1分)
19.(12分=3+4+5)
(1) (2分)
(1分)
(2) (1分)
(1分)
(1分)
(1分)
(3)
(1分)
(1分)
由相似三角形:
(2分)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