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 MB
- 2021-04-12 发布
专题二 生产劳动与就业投资
备考建议
2018
年高考命题可能涉及的时政材料及考点有:
(1)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
结合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在实现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的实例,考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
(3)
以我国企业经营成功的典型案例,考查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及企业兼并的意义。
(4)
以当前的就业形势,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现状为背景,考查就业的意义、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等。
(5)
结合近年来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事件,考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知识。
(6)
以国家发行国债、股票市场的振荡等为背景,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各种投资理财方式。
网络解读
一条主线:围绕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条主线
,
强调了生产的目的、主体、资本构成
一对关系:认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两个主体:认识市场经济的两个主体
——
企业与劳动者
两种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三个措施:发展生产、企业经营和促进就业的措施
四种投资: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和商业保险
比较项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范围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
地位
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
决定社会主义性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政策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必然性
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知识角度
具体措施
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建立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的管理结构
分配制度
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理顺企业分配关系,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价值规律
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
与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所以企业生产应该立足市场消费需求,通过生产创新,为消费创造动力
企业与
劳动者
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市场经济
①
企业要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和市场交易原则,树立诚信意识;必须坚持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原则
②
企业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惠政策,赢得发展机遇
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驱动发展
对外开放
转变对外贸易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质取胜,增强应对国际风险的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坚持市场多元化发展道路,提高国际竞争力;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就业的意义
①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②
在我国,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③
扩大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解决措施
国家
①
从根本上讲,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
②
党和政府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打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
企业
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劳动者
①
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以及多种方式就业观
②
提高自身技能,增强自主就业和创业能力
原因
①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②
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实现平等就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内容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
解决问题
国家
加强有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建设;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要着力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企业
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劳动者
劳动者享有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是互为前提的,自觉履行劳动义务,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项目
影响
存款利率
上调
会吸引居民储蓄,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从而使生活消费支出相对下降
下调
会使居民储蓄下降,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从而使生活消费支出相对增加,同时还会改变居民的投资方向,如转向股票和债券等
贷款利率
上调
会加大借款成本,抑制借款者的借款积极性,从而抑制银行贷款规模,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并使投资需求相对下降
下调
会减少贷款成本,刺激贷款,使银行贷款规模扩大,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
比较项
储蓄
债券
股票
保险
性质
存款凭证
债务凭证
股份凭证
风险保障
收益
利息
利息
取得股息或红利,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保险金
偿还
按存款方式获得本金和利息
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必须偿还本金
股金不能退,只能出售股票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可获得赔偿或保险金
流动性
低
高
高
低
收益性
低
较高
较高
险种不同,收益不同
安全性
高
较高
低
高
企业融
资方式
金融机构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财政拨款、吸收直接投资、引进外资
正确认识中小企业融资难
国家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原因
①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有利于保障企业资金来源,促进经济发展
②
有利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③
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扩大和促进就业
④
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正确认识中小企业融资难
国家如何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①
加强宏观调控,给予中小企业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
②
推动中小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③
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体制,维护市场秩序,建立多种途径的融资渠道
④
坚持和完善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优化资本分配机制
⑤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引进外资,助推中小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