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15 KB
- 2021-04-12 发布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学案
《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能够“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D”。
选用句式是根据上下文特定语境在句式、连贯、表情达意等方面的要求或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使用恰当的句式,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仿用句式是根据题目要求仿照特定句子的句式写一句或几句话。变换句式则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改换句子的句式。
本考点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地辨析各种句子的特点,理解各种句式的表达作用,并能根据语言实际需要和考题的要求,正确选用、仿用和变换各种句式。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主要考查以下三种能力: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运用格言句式的能力;仿照给定句子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的能力;根据语境灵活自如地变换句式的能力。
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题的题型主要有三种:
1.句式选用题多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也有与选择性连贯题结合起来考查的。
2.句式仿用题多以笔答题的形式出现,并与修辞性仿用题结合起来考查。3.句式变换题多以笔答题的形式出现,并与有关修辞知识结合起来考查。
从试题特点看,选用句式题一般在第Ⅰ卷的单选题中考查,仿用、变换句式题一般在第Ⅱ卷中考查。
从命题趋势看,选用句式主要采用定位选句的形式编拟试题,主动句与被动句、否定句与肯定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选用是考查的热点问题;仿用句式主要采用“照葫芦画瓢”的形式,从多侧面、多角度考查句式仿用的能力。一般地说,排比句和比喻句的仿用是考查的热点;句式变换一般采用文字表述的方式进行考查,主动句与被动句、长句与短句、常式句与变式句的变换是热点。
温馨 提 示 仿用、选用、变换句式考点的复习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做题时要准确审题,明确要求。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仿用句式:①句式一致。仿写的内容要和例句或画线的内容句式相同。②话题一致。仿写的内容要符合主旨,不能偏离了话题。③主体一致。仿写内容的陈述主体应与前后保持一致。④修辞一致。就是要切合要求,要么和例句相同,要么和前后一致。⑤情调一致。仿写的内容要做到感情一致,风格一致,色彩一致。
⑵选用句式:①内容上要做到文脉贯通。②修辞上要符合题目要求和句子的语境。
⑶变换句式:①要掌握各种句式的特点及句式变换的方法技巧。②看清题目要求,确定属于哪种类型变换,避免张冠李戴。③变换句式一定要保留原意。
考点一 选用句式
*考点精讲*
选用句式要求考生在基本保持给定语句原意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材料,以新的句式体现命题者的要求。本考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话题保持一致
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有密切关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如: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 ,
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
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B
分析:语段前后的主语都是“小明”。A换成主语“妈妈”,与后句不连贯。C前句与语段前两句协调一致,但 后句“终于把他找到”的主语与“小明”不一致,故显别扭。D与语段也不协调。
二、情调氛围一致
选用句式,所给语段往往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情调和氛围,或生机蓬勃,或冷落萧条,或闲适畅快,或悲凄伤感……对于景物描写的语段,要分析语境因素: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分远、近、动、静,色彩有亮丽、暗淡之别,气氛有热情、凄凉的区别,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感情或悲或喜,态度有褒有贬。所有这些在语段中都应保持和谐一致。如: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
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
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
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分析:原语段的感情色彩基调冷寂荒凉,B项所选景物及其特征与此协调一致。B
*对应训练*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
。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
解析:这是一个陈述性的语段,整个语段叙述了公安干警的一次行动过程。从全句主语的一致性入手,就可以排除AC;再进一步审查,B的后一个分句与全句的句式不协调。
考点二 仿用句式
*考点精讲*
“仿用句式”就是根据给定的句式,再写几个句式相同的句子或组成与之前后呼应的排比句。这种题型既能留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又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深受命题者的青睐,所以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从修辞角度看,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形式;从句式角度看,有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转折句等形式,主要侧重于整句。
仿用的要求是:①句式一致,②内容统一,③修辞恰当。如: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分析:这道仿写题和以往有所不同,把考查的重点放在了修辞手法上,至于句式上的要求则是宽泛的。从比喻的角度看,要先搞清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海和水、浪花、涛声、鱼虾、海鸥之间是一种包容关系,二是字典和部首、音序、文字之间也是一种包容关系。从形式上来说,尽管没有严格的要求,但大体上还得相似,不能完全脱开,不顾及例句的特点。
答案:事业是人生的一座大厦:/追求是支柱,/奋斗是砖瓦,/热情是事业成功的脚手架。
生命是人生的一棵树:/出生是发芽,/过程是树干,/付出、成绩则是树叶和果实。
*对应训练*
2.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挺立; ,
, ;人的一生像水,
要灵活,方法须随和; , ,
;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人的一生像木要正直
立场须坚定
人的一生像火
要耀眼
事业须旺盛
解析:这道题在考查“仿用句式”的同时,还考查“扩展语句”和“正确运用修辞方法——比喻、排比”。排比句的五个喻体分别为“金”“木”“水”“火”“土”。释喻部分前一分句要与喻体有一致性,后一分句扣住“人”;释喻要兼顾本体、喻体,具有合理性;选择词语尽量避免重复,语义覆盖尽可能完整。
考点三 变换句式
*考点精讲*
变换句式是一种很重要的技能。进行句式变换,有时是为了增加文采,例如排比;有时是为了强调,例如句子成分的移位;有时是为了连贯,例如为了话题的衔接而进行的主语、宾语的调整;有时是为了增强言语的清晰度。变换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选择,②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选择,③长句与短句的变换、选择,④散句与整句的变换、选择,⑤常式句和变式句的变换、选择。其中,以长短句的变换和整散句的变换为重点题型。
一、长、短句变换
长、短句只是就单句说的。单句结构复杂,字数多,容量大,那就是长句,否则就是短句。长句变短句或短句变长句时,内容不能省略,但可以调整语序,可增删某些词语,注意不能有语病。如:
认真分析下面三个句子,然后把它们改成一个长单句。要求:改写后的句子意思要完整,要点不能遗漏;词语可以调换;句子要通顺。
①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是一个科学现象。
②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这一科学现象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③海洋地质学家还认为,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滩。
分析:要把几个短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单句,关键是分析提供的几个句子,找出它们之间的语意联系点,然后确定其中一个句子为改写后的主干句,其他的句子可以添加到主干句中。分析原句,我们可以确定主干句,其中①句是②句中“根据”的具体内容,③句中的“还认为”是②句中“认为”的延续。 答案: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现象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还可能一度是沙漠。
二、整、散句变换
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句子叫整句(包括对比、排比或二者之外结构相近的句子)。结构不整齐,长、短句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一般来说,散句自由活泼、富有变化。整句结构齐整,音节和谐,可渲染气氛,加强语势。无可否认,整句有其特殊的修辞功能,但如果滥用,则会造成语言的呆板,因而克服因此造成呆板的一种方法就是整散结合,即整句、散句交错使用,而考试中经常考查的是整句与散句进行互换。如:
下面是歌颂青春的几句名言,请把它们改造成一个连贯的排比句。
①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李大钊
②青春是不耐久藏的珍宝。——莎士比亚
③春天是一年的青春,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雨果
④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马克思
⑤啊!青春!青春!或许你美好的全部奥秘不在能够做出一切,而在希望做出一切。——屠格涅夫
分析:对所给“名言”要进行加工:有的可保留原有形式,如莎士比亚的;有的需进行提取,如雨果的;有的提取后还需进行加工,如李大钊、马克思的;有的则需在理解之后做较深层次的改造,如屠格涅夫的。内容上,要尽量将材料原意保留完整;形式上,要符合连贯排比句的基本要求。 答案:示例一:青春,是人生的花朵;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青春,是时代的精神;青春,是不耐久藏的珍宝;青春,是创造一切的希望。示例二:青春是珍贵的,她是人生最美的花朵,是不耐久藏的珍宝,是转瞬即逝的春光;青春是饱满的,她代表着时代的精神,展示着时代的性格,孕育着时代的希望。示例三:青春的价值在于它是不耐久藏的珍宝,是稍纵即逝的瞬间;青春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性格;青春的奥秘在于它总是希望做出一切,总是不断奋勇直前。
*对应训练*
3.将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一句话改写成几个短句。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
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
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
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
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
意义就在此罢。
答:
临 场 技 巧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解题技巧
选用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较选项,作出选择;主观题,依据上下文,作出回答。③仿写句子,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的特点和句子形式的特点,要看清题干中的特殊要求。④变换句子要借助句子相互变换的方法。
选用连贯句式的规则:用作衔接的语句,不论是冠于句首、嵌于句中,还是缀于句末,都不是“天外来客”,而是整个长句或
句群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解语句衔接题,关键是要抓住对应关系,抓住能体现这种对应关系的语境中的关键词与选项中的关键词。抓住了这个关系,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
仿用句式题的解题方法:
⑴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内容上,仿句要集中反映文段的整体内容;句式上,要与例句相同;结构上,要与例句一致;写法上,要善于联想、想象。总之,应做到“形似而意谐”,形神兼备。
⑵认真分析原句或例句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①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意与原句句意一致。②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有时,原句在标点中也有暗示,如分号表示要写并列关系的复句,冒号表示要总括。③注意原句使用的修辞
方法,仿句要与之相同。④注意原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等,仿句用词越像越好。⑤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一致。
⑶组织好语言。语言表达力求简明、连贯、得体,字数与例句一致,不应有太大的出入,注意上下文的照应,做到和谐一致。
变换句式题的解题方法:
⑴认真审视题目要求,明确做题的“方向”。
⑵仔细分析原句的特点,包括原句的句式特点、原句与分句间的关系、原句的句子结构特点等,为变换句式打下基础。
⑶依据题目要求,改变原句句式,同时相应地改变原句中的词语甚至句子的结构。如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就得将主动者与被动者的位置互换,表主动与被动关系的介词“把”“被”互换。再如长句换短句,最基本的就是使长句附加成分“消肿”,其方法
有三:可以把长句附加语独立出来,单独成句;也可以利用复指来排列,重新组句;变换时,有时还应添加必要的句子成分或关联词语,有时还应重复某些词语或添加代词使之前后呼应。
⑷改后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改 变了原句意思,改后的句子是否规范。
常用的句式变换方式:
⑴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
主动句变被动句的技巧是:宾语+被+主语+谓语;被动句变主动句的技巧是:“被”字结构(不含“被”)+谓语+主语。
⑵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
肯定句变否定句,常用的方法是将肯定句的谓语中心语改成与它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前面再加上否定副词;变双重否定句,则在肯定句的谓语中心语前加“不能不”“无不”之类表示双重否定的词语,或者是让谓语构成“非……不可”的格式。
⑶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①肯定的陈述句变反问句:反问语气+否定词+句号变问号。②否定的陈述句变反问句:去掉否定词+反问语气+句号变问号。
⑷常式句和变式句的变换
常式句是符合一般语法规律的句子,变 式句是为了强调某一方面的意思而改变句子结构形式、改变某些成分在句中位置的句子。变式句有两类:一是单句,包括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二是倒置句,即把原来的关系、位置颠倒一下。如“请你给我买一本精装的字典”是常式句,变式句应为“请你给我买一本字典,精装的”。
⑸长句与短句的变换
①把长句里的附加成分提取出来变成短句。②把长修饰语提到句前使之成为分句或句子,同时在后面的句子里用代词复指它。③将原来共同跟一个中心语组合的成分拆开,组合成一组排
比句。④ 将联合结构改成并列的分句。
⑹整 句与散句的变换
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结构不 整齐,长、短句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要使散句变成整句,就要使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能够体现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最常见的是排比句、对偶句。将散句变成整句,就是将散句变成排比句或对偶句。将整句变成散句正好与此相反。
题型一 选用句式
1.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
。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
目。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
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
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解析:本语段的话题是“龙”,这一句应该解说前一句舞龙的原因,后一句解说龙的群众基础,所以答案为B。答案:B
2.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 )
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
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
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
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
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 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
应该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
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
不能不引起我 们认真思考了。
A
解析:A句是一个疑问句式,用的是询问的、商量的语气,很委婉。该题考查的是句式的选用,也可联系到语言运用中的“准确”。不同的句式有着不同的语气和表达效果,人们常说“一句话让人跳,一句话让人笑”,说的就是这种效果。该题难度不大,干扰较大的是D项,该句虽然用了“恐怕”表示推测的语气,但双重否定的语气还是比较强烈的。
3.为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
是 ( )
A.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 B.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C.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 D.十三亿尧舜建古国文明
B
解析:本题考查选用句式和对联知识。按照对偶知识,“洞庭”对“赤壁”,“岳阳”对“黄鹤”最为合适。
*对型演练*
乙:阳光融化了薄冰,细雨润泽了山色, ,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①春风把柳枝吹绿 ②柳树被春风吹绿
③春风吹绿了柳枝 ④柳枝在春风中染绿
A.甲②乙① B.甲①乙③ C.甲②乙④ D.甲④乙③
解析:先同中求异,剖析甲、乙两句的句式特点,然后对照。显然,甲句要选的分句,其句式应与上一分句“小草从暖融融的泥土中苏醒”相同,其句式特点是“名词+介宾短语+动词(表主动的动词)”,故选④。乙句要选的分句,其句式应与“细雨润泽了山色”相同,其句式特点是“名词+动词+名词”,所以选③。4.填入甲、乙两段话中横线上的语句,恰当的一组是( )
甲:小河上的薄冰融化已尽,小草从暖融融的泥土中
苏醒, ,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D
5.城建局的负责同志在接受内环路的拆迁安置任务时,蛮有
把握地说:“一年之内完成这项任务,没有问题。”下面四
种说法,比画线的话(指负责同志表态的话)语气要轻的
一种是 ( )
A.一年之内完成这项任务,当然没问题。
B.一年之内完成这项任务,不会有问题。
C.一年之内完成这项任务,不成问题。
D.一年之内完成这项任务,是没有问题的。
B
解析:用否定词“不会”,语意较轻。
6.请用下列词语按要求组合句子。(不得增减字词)
8月18日至19日 是 我们 参加高三模拟考试在光明中学
强调“对象”:
强调“行动”:
强调“地点”:
解析:选用句式要注意句子强调的重点和语气要求,使句子的内容更突出,意思更明白。
题型二 选用句式
7.仿照下面的实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
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
工作是等不来的,有无机会,看你怎么争取;业绩是
要不来的,有无成效,看你怎么努力;前途是盼不来的,
有无出路,看你怎么奋斗。
答:
8.请仿照下面诗歌前两节的格式,续写第三、第四节。
我是雪
我被太阳翻译成水 我是水
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
答:
9.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关于“自主学习”的问答。请仿照乙
同学对“能学”所作解释的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填入恰当
的解释文字。 甲同学:你能告诉我“自主学习”有哪些要点吗?
乙同学:好的。我认为自主学习有四个要点,就是能
学、想学、会学、坚持学。“能学”是指学习者有一定的知
识基础,并且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想学”是指
;“会学”是指;
“坚
持学”是指 。
解析:本题为仿句,从例句看就是对给定词语解释,解释它能成立的条件。学习者有较强的学习意志,并且能够持之以恒
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不断总结学习经验
10.根据所给例句仿写一句新语句。(两例任选一例进行仿写)
⑴盛唐的边塞诗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号角,一声声吹得
历史都热血沸腾。
⑵曹禺的一生就像一个戏剧舞台,他以他的人格演绎了
变幻莫测的世态。
答: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兼顾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本题给定的例句是一个判断形式的比喻句,仿写时要把握例句特点。*对型演练*
1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的句
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是否成功,就看你是否坚
持;梦想是可以实现的,是否达到,就看你是否努力;人生
是可以辉煌的,是否实现,就看你是否拼搏。
答:
解析:把握句式特点,要能形成排比。
12.模仿画线句子,还是以“我喜欢”开头,重新造两个句子,使
整个句式形成排比。要求:①新造的两个句子,要符合语
境,语意连贯。②要尽量引用作者的诗文。③两个句子不超
过90字。
人生既有烟波江面,就有望穿江面的志士仁人。我喜欢
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
过江东”的项羽; ,
, ;
, ,
。
解析:注意“虽……也”的句式,诗词的引用要准确。虽怀古“金戈铁马”
我喜欢悲风掀襟又内怀热肠的辛弃疾
但又“松窗竹户,万千潇洒”
我喜欢意气豪迈又沉郁峻峭的陆游
虽“夜阑卧听风吹雨”
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他的初衷
13.更换对象,仿写小诗,字数可适当增删,要有一定的哲理
性。
请不要对我指手画脚,
催促我我不会走快,
拦截我我不会停留,
因为我呀,我的名字叫——时间。
答:
解析:先确定好对象,再根据选定对象的特征进行仿写。
题型三 变换句式
14.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
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短句变长句,看似简单,实则要注意三个短句除用作母版的那个,其余两个都得调整语序。
15.将下面3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
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
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抑
扬美。
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抑扬美和回
环美。
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
构成回环美。
答:
解析:短句变长句的方法是:先找到母板(中心句),再将其余的分句合并同类项,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添加到“母板”中(即所谓的“添枝加叶”),添加时要注意语序。
16.用“帕格尼尼” 作为首句的开头,将下列长句改成由4个短
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
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
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
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
极致的奇人。
答:
解析:找准主干,明确修饰限制成分,分别组成句子,并注意语意连贯。
17.将下列长句改为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在不改变原意的情
况下,可以改变语序和增删个别词语)
在新的环境里,中国人往往以家族道德和家族情感为社
会的母本,迅速复制出官员是“父母”、下属是“子弟”、朋友
和熟人是“弟兄”的仿家族和准血缘的人际关系。
答:
解析:明确句子的意思,找主干,明枝叶,根据语意连贯的要求组成三个句子。*对型演练*
18.请按照题目的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
其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①日本政府至今没有对自己的侵华历史进行认真反省。
②因此大多数中国民众对日本政府不抱有好感。
③这是一家民营机构对中国民众的 对日态度的调查的主要结果。
⑴以“一家民营机构”为开头:
⑵以“大多数中国民众”为开头:
解析:明确句子 的意思,找主干,明枝叶,根据语意连贯的要求组成三个句子。
19.以“希望”为开头,重组下面这段文字,可以增减个别词
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戴望舒的诗情总是笼罩着一层不可排解的伤感。在黑
暗和残酷的现实面前,诗人不得不从昔日的旧梦中寻找希
望,而虚幻无力的希望不可能给诗人以精神的拯救。
答: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结合文意,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
做到各分句句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志趣、爱好、修养不尽相同,对
书的喜爱也就千差万别了。有人偏爱小桥流水般的抒情小
品;有人钟情跌宕起伏的悬疑剧本;情深意浓的言情小说
有人迷恋;江河澎湃似的骁勇檄文有人喜欢……不同的读
者,有人倾心静水深流,有人选择大开大合。
答:
解析:把后面两个句子都改成“有人”作主语的句式即可。
防患 未 然 1.“选用句式”中经常出现的失误:
⑴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整个语段所表达的中心,只凭主观印象猜测答案。
⑵不能从主要陈述对象入手,通过梳理句子的主干把握选句的角度。
⑶不能明确各种句式的表达作用,缺少审查语言的敏感性。
2.“仿用句式”中经常出现的失误:
⑴不能全面理解题目要求和把握命题意图,无从下手。
⑵不能进入情境,仿造的句子生硬造作,缺少血肉。
⑶词汇贫乏,找不出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思想。
3.“变换句式”中经常出现的失误:
⑴对试题要求阅读不细,不能正确把握变换要点,所答不着边际。
⑵不能及时、准确地捕捉句式变换角度,无从下手。
⑶所变句式对原句信息表达不完整,改变了原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