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7.50 KB
- 2021-04-12 发布
武威六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巨大的挑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推广“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推进小火力发电站的兴建,缓解地方用电困难,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C.推广“绿色自由”计划,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
D.利用晶体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2.下列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A.Cl2溶于水 B.NH3溶于水
C.合成氨的反应 D.电解水生成H2和O2与点燃H2和O2的混合物生成水
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 > Q1的是( )
A.2H2(g)+O2(g)=2H2O(l) ΔH== -Q1 2H2(g)+O2(g)=2H2O(g) ΔH== - Q2
B.S(g)+O2(g)=SO2(g) ΔH== - Q1 S(s)+O2(g)=SO2(g) ΔH== - Q2
C、C(s)+1/2O2(g)=CO(g) ΔH== - Q1 C(s)+O2(g)=CO2(g) ΔH== - Q2
D.H2(g)+Cl2(g)=2HCl(g) ΔH== - Q1 1/2H2(g)+1/2Cl2(g)= HCl(g) ΔH== - Q2
4.一定温度下,反应 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 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升高体系的温度
C.恒容,充入He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5.已知:(1)Zn(s)+1/2O2(g) = ZnO(s)△H =-348.3 kJ/mol
(2)2Ag(s)+1/2O2(g)= Ag2O(s) △H =-31.0 kJ/mol,
则Zn(s)+Ag2O(s) = ZnO(s)+2Ag(s)的D△H等于( )
A.-317.3 kJ/mol B.-379.3 kJ/mol
C.-332.8 kJ/mol D.+317.3 kJ/mol
6.对于反应A2(g)+3B2(g)2AB3(g)来说,下列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2)=0.01 mol·L−1·s−1 B.v(B2)=1.0 mol·L−1·min−1
C.v(AB3)=0.9 mol·L−1·min−1 D.v(A2)=0.4 mol·L−1·min−1
7.下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是通过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来实现的是( )
①改变气体物质的浓度 ②改变气体的压强
③加入催化剂 ④改变气体的温度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 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 2H2O(g) △H = -890 kJ/mol
B.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SO2和0.5molO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79.2kJ,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 2SO3(g) △H=-158.4kJ·mol-1
C.NaOH(s)+1/2H2SO4(浓) = 1/2Na2SO4(aq)+H2O(l) △H=-57.3kJ·mol-1
D.2.00g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放出99.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5O2(g)=4CO2(g)+2H2O(l) △H=-2589.6kJ·mol-1
9.在一定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气体和2molY气体,发生反应:
X(g)+2Y(g) 3Z(g),此反应达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3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3mol Z
10.反应2A(g)2B(g)+E(g) ΔH > 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减小,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压 B.减压 C.减少E的浓度 D.降温
11.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
A
B
C
D
研究
目的
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平衡体系中增加N2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示意图
12.下列生产、生活等实际应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高温比常温有利于NH3的合成 B.冰镇的啤酒打开后泛起泡沫
C.Fe(SCN)3溶液中加入KSCN后颜色变深 D.氯水宜保存在低温、避光条件下
13.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条件对可逆反应:
2SO2(g)+O2(g)2SO3(g) ΔH<0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研究的是温度、压强对平衡的影响,横轴表示压强
B.图2研究的是温度对平衡的影响,Ⅱ采用的温度更低
C.图3中t0时使用了催化剂,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图4中t0时增大压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4.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2S(g)COS(g)+H2(g) K=0.1,反应前CO物质的量为10 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 mol
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15.正丁烷和异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CH2CH3(g)正+6.5O2(g)4CO2(g)+5H2O(l);DH =-2878 KJ/mol
(CH3)2CHCH3(g)异+6.5O2(g)4CO2(g)+5H2O(l);DH =-2869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16.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四道大题,共52分)
17.(10分)Ⅰ.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其中,肼(N2H4)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已知:①N2(g)+2O2(g)=N2O4(l) ΔH1=-19.5 kJ·mol-1
②N2H4(l)+O2(g)=N2(g)+2H2O(g) ΔH2=-534.2 kJ·mol-1
(1)写出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完全断裂1 mol氮气中的键需要吸收热量946kJ,完全断裂1 mol氢气中的键需要吸收热量436KJ,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N2(g) + 3H2(g)== 2NH3(g) △H=-92.4 kJ·mol-1
则氨气中1molN—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是_______ kJ。
Ⅱ.(1)已知1g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55.6kJ热量,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0.2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的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433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已知:H2O(l)===H2O(g) ΔH=+44 kJ·mol-1。则5.6 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kJ。
18.(14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9.(14分)Ⅰ.工业上可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右表所示:
(1)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_______(用K1、K2表示)。
(2)500 ℃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H2(g)、CO2(g)、CH3OH(g)、H2O(g)的浓度(mol·L-1)分别为0.8、0.1、0.3、0.15,则此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
Ⅱ.利用CO和H2可以合成甲醇,反应原理为CO(g)+2H2(g)CH3OH(g)。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CO与2a mol H2合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p1___p2(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该甲醇合成反应在A点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用a和V表示)。
(3)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是CO_____H2_(填“>”、“<”或“=”)。
(4)下列措施中能够同时满足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CO转化率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使用高效催化剂 B.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体系压强 D.不断将CH3OH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20.(14分)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0.6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 + B(g)3C(g),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图2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图1中t0~t1阶段c(B)未画出。
图1 图2
(1)若t1=15 min,则t0~t1阶段以C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________。
(2)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_,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________。各阶段平衡时对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t1~t2
t2~t3
t3~t4
t4~t5
t5~t6
K1
K2
K3
K4
K5
则K1=____________(计算式),K1、K2、K3、K4、K5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用“>”“<”或“=”连接)。
(3)t5~t6阶段保持容器内温度不变,若A的物质的量共变化了0.01 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A(g) + B(g) 3C(g) ΔH,用含有a的代数式表达 ΔH = 。
(4)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容器中加入4mol A、2 mol B和1.2 mol C,达到平衡时,体系中 C的百分含量比t1时刻C的百分含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 4C 5A 6A 7B 8D 9B 10D 11C 12C 13D 14C 15A 16A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本题共四道大题,共52分)
17.(10分)
Ⅰ.(1)2N2H4(l) + 2N2O4(l) = 3N2(g) + 4H2O(g) ΔH = - 1048.9kJ•mol-1
(2)391
Ⅱ.(1)CH4(g) + 2O2 (g) =CO2(g) + 2H20(l)ΔH = -886.4 kJ•mol-1
(2)B2H6(g) + 3O2 (g) = B2O3(s) + 3H20(l)ΔH = -2165 kJ•mol-1
530.25kJ。
18.(14分)
(1)玻璃环形搅拌器(棒)
(2)防止热量散失偏小
(4)不相等,相等,中和热是指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用量无关。
(5)偏小
19.(14分)Ⅰ.(1)K1•K2 (2)>
Ⅱ(1)< ,相同温度下,P1压强下CO的转化率比P2压强下CO的转化率低
(2)12v2/a2
(3)=
(4)C
20.(14分)
(1)0.02 mol•L−1•min−1
(2)减小压强,1mol, 0.84,K1 = K2 = K3 = K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