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9 MB
- 2021-02-27 发布
开发区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考试说明: 1.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涂卡。
2.考试完毕交答题卡。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5分,共60分)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2006~2014年珠三角地区某地级市一街道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年增长率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2010年该街道常住人口大幅度减少,表明该街道当年
A.劳动力需求量剧增
B.外出务工人员剧减
C.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D.外出旅游人员剧增
2.2011年后,该街道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B.老年人口比例下降
C.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D.人口数量趋于稳定
抚养比是指在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抚养比较低阶段,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称为人口红利期。下图示意我国1949—2019年人口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及预期寿命变化情况。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1979~1989年间少儿抚养比剧烈变化的因素
A.人口政策 B.医疗水平
C.生活水平 D.生育观念
4.据图推断,下列时期我国人口红利最明显的是
A.1965年前后 B.1977年前后
C.2008年前后 D.2015年前后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利 ④矿产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7~8题。
年份项目
2000年
2010年
全省总人口(人)
74382809
78659903
人口比例(%)
苏南
33.71
41.38
苏中
23.12
20.80
苏北
43.17
37.82
7.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8.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下图示意1992—2015年某区域土地覆盖面积变化。据此完成9~10题。
9.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西欧 B.北欧 C.北美 D.中亚
10.根据1992—2015年该区域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可推测当地
①水资源需求量增加 ②荒漠面积有所扩大
③农村人口比重增加 ④湖泊萎缩情况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近年来,该地区跨城通勤的“候鸟”越来越多。2013年以后,苏州的花桥镇到上海的通勤人数明显增加,成为上海的“睡城”,通勤者最集中的工作地是与之相邻的嘉定安亭镇。某团队利用大数据对2019年长三角部分城市的通勤测算显示,每天进入上海市的跨城通勤者约57万人,其中来自苏州的人数占比最大。下图示意通勤热点地区与上海中心城区通勤联系量。据此完成11~13题。
11.通勤热点地区与上海中心城区
A.空间位置邻近 B.城市等级相同
C.发展模式相同 D.产业部门接近
12.2013年后,花桥和上海之间的通勤人数明显增加,主要得益于
A.房地产业的兴起 B.轨道交通的伸入
C.乡镇企业的发展 D.就业岗位的增加
13.安亭成为花桥跨城通勤者最集中的工作地,其最优因素可能为
A.金融服务 B.文化教育
C.生态农业 D.产业集群
网店村是指在互联网经营网店总户数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村庄。2010年以来,华北平原某地级市涌现出一批网店村,经济结构从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变到依托电子商务的多种特色产业并存,如图所示。读图,回答14~15题。
14.影响该地网店村空间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城镇等级 C.土地面积 D.人口数量
15.与该市传统产业密切关联的是
A.食品加工业 B.丝绸纺织业 C.家具制造业 D.艺术品加工业
下图为“中国城市和城市规模增长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图示时期,对中国城市发展判断正确的是
A.1996年之前,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了中小城市
B.1997年之后,城市发展以郊区城市化为主
C.1996年之前,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主要是产业大规模集聚
D.1997年之后,建成区的平均绿地面积在减少
17.近年来,关于大、小城市孰优孰劣的争议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低,利用率高
B.小城市布局分散,能有效发挥集聚效应
C.大城市资金雄厚,环境质量好
D.大城市产业活动密集,土地利用率高
我国某村庄自古以来一直利用有限的井水灌溉部分耕地。下表为该村灌溉地与非灌溉地主要作物收获量。据此完成18~19题。
年份
作物
灌溉地亩产
非灌溉地亩产
1931
棉花
150斤
100斤
1932
玉米
8斗
3斗
小麦
7斗
3斗
1933
玉米
10斗
5斗
注:斗是体积单位,1斗约10升
18.该村庄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华南地区
19.该村庄小麦灌溉的主要季节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读下图“美国和巴西大豆产区图”及相关资料,回答20~21题。
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美国
种植期
开花期
灌浆期
收获期
巴西
开花期
灌浆期
收获期
种植期
20.关于两国大豆产区及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B.均位于人口稠密区,劳动力充足
C.均位于平原地区,土壤肥沃
D.均位于中、低纬度,热量充足
21.读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大豆生长周期比巴西短
B.都在春、夏之交播种,秋季收获
C.美国大豆开花期比巴西早
D.两国大豆灌浆期长度一样
下图为某国某农场一年中工作历,请根据图中资料,回答22~23题。
22.该农场位于
A.荷兰西欧平原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泰国湄公河平原 D.加拿大南部平原
23.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为
A.热量不足 B.水源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土壤贫瘠
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富含优质食用植物油——橄揽油。油橄榄最适宜生长区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地区,现在很多国家均引种栽培。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油橄榄最适宜种植的地区
A.夏季炎热干燥 B.冬季寒冷干燥
C.全年温和湿润 D.全年高湿多雨
25.我国四川盆地引种油橄榄,最大的不利条件是
A.夏季热量不足 B.夏季光照不足
C.冬季低温 D.春季干旱
绿肥作物是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多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茶园等地种植,除用以改良土壤以外,也可作为饲草,或作为覆盖作物栽培以改善环境,抑制杂草等。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有间种、套种、混种、插种等多种种植方式,群众对种植绿肥作物深有体会地说:“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根据材料完成26~28题。
26.我国南方的茶园中,常利用茶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以提高茶叶品质,其原理是
A.增加空气湿度,改变茶园小气候
B.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
C.调整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威胁
D.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27.“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 B.冻害 C.高温 D.大风
28.在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常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A.降低风速,改善农田的小气候
B.保持水土,增加地表粗糙度
C.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产增收
D.减少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
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落户东北乡镇地区。因这些落户企业每年在农作物播种和收货时为员工各放一个月假,故被称为“两假企业”。据此完成29~31题。
29.“两假”开始时间分别是
A.2月中旬 7月中旬 B.4月中旬 9月中旬
C.6月中旬 11月中旬 D.8月中旬 次年1月
30.“两假企业”每年为企业员工放两个月假是为了
A.促进农业发展 B.扩大消费市场
C.吸引当地劳动力 D.提高科技水平
31.“两假企业”对东北乡村振兴的影响有
①促进农民就业 ②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③加快农村空心化 ④减少农业土地闲置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某地政府拟开办一家工厂,在选定的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比较如下图。则该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和(产品销售价格相同时)选址
A.市场导向型 甲 B.劳动力导向型 乙
C.原料导向型 乙 D.原料导向型 丙
33.读我国A、B两区域项目比较表,如果A、B两区域发展合作,则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要素最可能是
①资金 ②劳动力 ③技术、管理
④原料、燃料 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③⑤ B.②④ C.①③ D.②④⑤
2015年3月19日,星巴克咖啡公司与康师傅饮料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生产星巴克即饮饮品,星巴克咖啡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零售、焙制特色咖啡的公司。读下图,完成34~35题。
34.星巴克咖啡公司选择与康师傅的“结盟”主要是基于
A.康师傅有强大的生产和分销能力
B.康师傅有较强的生产经验与科研实力
C.康师傅有优质水源与市场基础
D.康师傅饮品追求多样化及高端化的需要
35.2012年星巴克咖啡公司曾在云南普洱设立全球首个咖啡种植基地与研发支持中心,此举导致大量茶农改种咖啡,对此说法正确的有
①星巴克咖啡属于原料导向型产业,此举有利于降低原料的生产成本
②有利于保证咖啡的数量与质量,提升竞争力
③利于普洱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④可能导致普洱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
⑤能为普洱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降低种植成本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下图中,为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36~37题。
36.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
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
B.Ml、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
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需要0.5个单位重量的M1、M2
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
37.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A.N B.P C.Q D.R
“自动化+机器人+网络=工业4.0”,它是集“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于一身的工业化模式。以智能工厂为例,德国安贝格市的西门子工厂就是工业4.0实践的典范:占地10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员工仅有1000名;近1000个制造单元仅通过互联网进行联络,大多数设备都在无人力操作状态下进行挑选和组装;安贝格工厂生产的每100万件产品中,次品约为15件,可靠性达到99%,追溯性更是达到100%。据此完成38~40题。
38.安贝格市西门子智能工厂的生产方式,有利于
①减少劳动力 ②降低产品价格
③提升生产效率 ④提高产品质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9.在工业4.0的风潮下,我国九江石化作为中国的第一家试点工厂,要实现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的目标,最关键的措施是
A.建设云数据中心,实现智能化管理
B.改善交通,实现智能化运输
C.建设营销团队,实现智能化销售
D.培训劳动力,提升加工经验
40.工业4.0提出的集“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于一身的工业化模式,可以适用于
A.纺织工业 B.汽车工业
C.集成电路工业 D.以上工业皆可
第Ⅱ卷
二、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0分)
41.(12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某城市简图。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西北风。
D
D
(1)该城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绿地分别与相应字母符号对应,请做出合理的选择。(4分)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请在①、②、③、④正确布局该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重型机器厂和印刷厂,并说明理由。(8分)
水厂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污水处理厂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型机器厂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刷厂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某知名空调企业坚持“先有市场,再有工厂”的海外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起,该企业瞄准巴西巨大的空调市场,凭借其优良品质,成为当地著名品牌;21世纪初,该企业在玛瑙斯建立了首个海外空调生产基地,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产品主要在巴西销售。目前该企业正计划在美国建设生产基地。下图为巴西基本概况示意图。
(1)简述该企业坚持“先有市场,再有工厂”海外发展战略的理由。(6分)
(2)从市场角度看,分析该企业选择巴西建设首个海外空调生产基地的原因。(4分)
(3)推测该企业在美国实施该海外发展战略可能遇到的挑战。(4分)
43.(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条件。(2分)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4分)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有利影响。(8分)
地理学科期中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C
D
C
B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D
A
B
D
B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A
A
B
B
A
D
B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D
A
A
C
D
C
D
A
D
二、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0分)
41.(12分)
(1)A工业区 B绿地 C居住区 D商业区(各1分)
(2)水厂④ 位于城市河流上游,水质好
污水处理厂① 位于城市河流下游,处理污水
重型机器厂② 临近铁路,交通运输便利(或位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污染小)
印刷厂③ 位于消费市场,有水污染,离河流较远(各1分)
42.(14分)
(1)先出口产品,可以了解本土客户的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后投资建厂可以合理设计工厂的规模,降低风险。(任答3点,各2分)
(2)巴西热带地区面积广,人口众多;经济发展速度快,对空调的市场需求大;巴西主体位于南半球,发展巴西市场,利于空调销售市场的稳定(调节销售淡旺季)。(任答2点,各2分)
(3)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高;品牌知名度低;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提高;本土企业的强力竞争。(任答2点,各2分)
43(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2分)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任答2点,各2分)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2分)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2分)
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任答1点,2分)
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任答1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