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 MB
- 2021-02-27 发布
鲁 迅
关于鲁迅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
20
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
20
世纪的文化巨人之一,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文学不过是他传播思想的武器。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代表作品:
《
呐喊
》《
彷徨
》《
故事新编
》《
狂人日记
》《
朝花夕拾
》《
孔乙己
》
鲁迅
(1881~1936)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 忆 鲁 迅 先 生
萧 红
关于萧红
原名张乃莹,“萧红”是她发表
《
生死场
》
时使用的笔名。被誉为“
30
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
萧红小说的特点:
以抒情笔调写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无完整的故事情节,然而韵味深长。
萧 红
(
1911—1942
)
主要作品:
《
生死场
》
、
《
马伯乐
》
、
《
呼兰河传
》
、
《
小城三月
》
。
1911
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
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
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
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
1942
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萧 红
(
1911—1942
)
主要作品:
《
生死场
》
、
《
马伯乐
》
、
《
呼兰河传
》
、
《
小城三月
》
。
学习目标
1.
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
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
性格的写作方法。
自学提示一:
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
不理解的词语。
你能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吗?
咳嗽
不济
解剖
踌躇
遭殃
校对 崭然 草率
深恶痛绝
噢的一声
.
.
.
.
.
.
.
.
sòu
jì
chóu chú
pōu
yāng
.
.
ō
zhǎn
wù
jiào
差
差不多、差生
差别
出差
参差
大病差后 、久病出差(瘥)
(ch
ā
i)
(ch
ā
)
(ch
à
i)
(ch
à
)
(c
ī
)
.
多音字
堵塞
边塞
活塞
(s
è
)
(s
à
i)
(s
ā
i)
.
塞
zhu
ǎ
n (转动)
校
xi
à
o (学校)
ji
à
o (校对)
转
zhu
à
n (转椅)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
标明各个小节序号。
2.
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
研读课文 重点赏析
你认为哪一个生活场景给你留下最深
刻的印象?最能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本文前三段反映了鲁迅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
第一段:开门见山的写了鲁迅先生的笑。这真诚、明朗的笑确实是鲁迅先生独一无二的,反映了他性格率直开朗
第二段:写鲁迅先生的走路特点是轻捷快速。
第三段:写鲁迅先生不注意人的衣着,是说明鲁迅先生不以外表看人。
笑声明朗
乐观爽朗
、
平易近人
、
坦白真诚
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这里,他不再是神情严峻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斗士,而是一位
慈爱的长者
,一个普通的
可亲可爱的老头
,从而
拉近
了读者与伟人的
距离
.
使人感受到鲁迅
率真、质朴、毫不做作
的性格特点
以笑开头有何作用?
文中有多处提到了鲁迅的笑声,请找一找
。
鲁迅说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
才自己笑起来
在校对
《
海上述林
》
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 出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这样随便,这样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表现了他的幽默感
。
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鲁迅先生和他的夫人都笑了,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会意的笑。
“忧郁心境”是作者隐晦地告诉我们,当时的社会是黑暗的让人压抑。
“天晴啦,太阳出来啦“是一语双关,暗含对光明的社会向往。
鲁迅先生和许广平先生的崭然的会意的笑,说明他们懂得作者这句话的意思,他们也有同感。
走路轻捷
“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
;
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
精干敏捷
的性格特征,和
一往无前
、
义无返顾
的大无畏精神。淡淡几笔,就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
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
明朗
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
,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
轻捷
,……他刚
抓起帽子拉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
的走去。
灵动传神的细节,质朴浅白的语言
爽朗乐观、率真可亲、平易近人
敏捷
性急
坚毅
文章第二部分(4-15)主要写了作者两次到鲁迅家中做客的事情。
文章第三部分(16-18)写了鲁迅先生怎样对待青年人的来信这件事。
文章第四部分(19-35)写了鲁迅先生踢"鬼"的故事。
本文主要讲了几件事?从哪些段落可以看出来的?找出这件事的起止段落,小组讨论,组长发言。
回复来信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他强烈地要求着别人,
严格地约束着自己
,却仍能
宽容地对待别人
,表现了鲁迅的
可亲
,更让我们感受到他
对于青年人的关爱
是
无微不至的
本文最后一自然段的鬼是指的什么样的人?
这里是作者借题发挥的一句话,这里的鬼是指那些品格低下,思想落后或者是立场错误的文化人。这些人由于生活在黑暗的旧社会,因循守旧、思想落后。而鲁迅代表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他不但是伟大的作家,而且是一位坚强的战士,他利用文化为武器,与反动派作斗争。
鲁迅先生是一位
……
的人
乐观爽朗、平易近人、豁达随和、幽默、博爱(宽厚仁爱)、倔强、关爱他人、待友全心全意
……...
鲁迅的形象:
1933年在上海,和宋庆龄蔡元培等在一起。
1936年在全国木刻展览会上和青年在一起。
193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广大群众争相奔赴万国殡仪馆瞻仰遗容,中共中央也来电吊唁。22日,送葬群众多达数万人。鲁迅遗体覆盖着上海民众所献"民族魂"的旗子,安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鲁 迅 遗 容
1956年,鲁迅墓迁到上海虹口公园,由毛泽东题署墓碑。
学后感悟:
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没有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爱 民
爱 子
爱 国
布置作业:
1.
背会鲁迅先生写的
《
自嘲
》
和纪念鲁
迅逝世三十周年臧克家写的
《
有的人
》
。
2.
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谢谢~
相关文档
- 小学班主任工作自我鉴定五篇参考2021-02-27 09:11:419页
- 2014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2021-02-27 09:11:411页
- 小学生勤俭节约倡议书范文_篇2021-02-27 09:11:4010页
- 小学教师2020学年上学期工作总结2021-02-27 09:11:352页
- 语文计划总结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点2021-02-27 09:11:352页
- 小学六年级英语阅读专项练习2021-02-27 09:11:347页
- 有关小学开学典礼演讲稿2021-02-27 09:11:323页
- 小学生安全教育得观后2021-02-27 09:11:322页
- 国旗下讲话稿之小学国旗下讲话稿:争2021-02-27 09:11:302页
- 语文(心得)之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2021-02-27 09:11:2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