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8.50 KB
- 2021-02-27 发布
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统考
高一历史
命题: 审题: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计80分)
1.“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这里的“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 ( )
A. 基督教产生 B. 文艺复兴发生 C. 新航路开辟 D. 启蒙运动兴起
2.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图中的航线由麦哲伦舰队首先开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 在2013年10月纪念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的活动中,有人说“今天是种族日,是美洲发现日,是两个世界相遇日”。这一说法所依据的正确史实应包括 ( )
①早期殖民者大量屠杀印第安人 ②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③新航路架起沟通欧美的桥梁 ④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由此交汇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 下列史实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是 (
)
①文艺复兴 ②新航路开辟 ③资产阶级革命 ④工业革命 ⑤殖民扩张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5.西方“步入近代”的社会巨变: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以下符合这一变革顺序的是 ( )
A.文艺复兴 工业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文艺复兴
C.文艺复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D.工业革命 文艺复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6.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相同点是 ( )
A.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专制王权同议会的矛盾激化 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7. 下面是小雨同学制作的一个反映近代西方民主发展历程的年代尺。该年代尺中,标注正确的是 ( )
A B C D
8. 下列历史人物都曾领导过本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斗争,成为本民族的民族英雄,其中抗击同一个殖民国家的是
①林则徐 ②章西女王 ③玻利瓦尔 ④华盛顿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这一革命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征,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烧煤经济”在英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 煤的储存丰富 B. 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 采掘技术提高 D. 煤的出口量激增
10. 梯也尔曾这样评价拿破仑:“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及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
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最能说明拿破仑“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的是 ( )
A.拿破仑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对法国的进攻
B.拿破仑创办了法兰西大学
C.音乐家贝多芬为拿破仑创作了《英雄交响曲》
D.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11.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
①飞机 ②火车机车 ③电灯泡 ④电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在现在的南美大陆,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其余大部分国家使用西班牙语,这主要源于 ( )[来源:Zxxk.Com]
A.文艺复兴运动 B.南美各国的独立运动 C.新航路开辟 D.罪恶的三角贸易
13.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黑人血统的总统。黑人在美国成为自由人和国家公民始于下列哪位总统任职内。 ( )
A.华盛顿 B.林肯 C. 杰斐逊 D.罗斯福
14.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向全世界宣告:无产阶级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解放全人类。近年来美国舒中高一统考历史 第1页 (共4页)
舒中高一统考历史 第2页 (共4页)
教育部把《共产党宣言》公布为“美国中学生的必读书目”,通过阅读该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到 ( )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②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5.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年份[来源:学。科。网Z。X。X。K]
1840年
1870年[来源:Z_xx_k.Com]
1900年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A. 海外殖民活动的影响 B.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
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恶果
16. 现代工业崛起的标志是( )
A. 电气化 B. 钢铁化 C. 信息化 D. 电气化和钢铁化
17. 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成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 ( )
A. 《哈姆雷特》 B. 《战争与和平》 C. 《蒙娜丽莎》 D. 《神曲》
18.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 )
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 B.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
C.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突袭波兰 D.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
19.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参加了同盟国集团,战争开始后又参加到协约国方面作战的国家是( )
A、 德国 B. 英国 C. 意大利 D. 法国
20. 在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时,有些同学认为德国是有罪的,而有些同学主要责备美国和法国,还有些同学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总的来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 )
A. 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B. 英法维护和平的正义战争
C. 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D. 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
二、材料解析题
21. 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面对危机,俄、美、日和中国都采取了回应措施。阅读下列选自《全球通史》的材料:
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到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请回答:
(1))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危机的突出表现是什么?日本民族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上述措施表明了俄国和日本解决危机的共同方式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材料二表明林肯怎样的态度?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南北双方的矛盾?(2分)
(3) 据材料三,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举出“日本新领导人”在经济、社会生活上学习西方文明的举措(各一例);简述这些举措在解决民族危机方面的重大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李鸿章等人为解决“独火器不能及”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前期提出了什么口号?首先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智慧,启迪未来。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总结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2分)并说说这些大国崛起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至少写出两点)(3分)
舒中高一统考历史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