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 MB
- 2021-02-27 发布
课时作业(十七)
一、选择题
1.“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做木柴烧。富人发疯去上吊,穷人饿得
嗷嗷叫。”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B.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C.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尖
锐,穷人的生活水平下降。而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源则是资本主义制度
的基本矛盾。
2.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 1929年以来借书人数新增了大
约 200万到 300万,而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近 50%。据此推断,图
书管理员可能听到借阅者说的是( )
A.“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了,或者自杀了。”
B.“幸好有图书馆,我中午可以打个瞌睡、晚点回公司。”
C.“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每天守在壁炉边收听广播。”
D.“幸好有图书馆,我和全家不至于冻死在街头。”
答案 A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自 1929年以来借书人数新增了大
约 200万到 300万”“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 50%”,迁移 1929
-1933年美国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可知经济危机导致大量失业,
并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借书和读书的人数激增,促进了
图书流通量,故选 A项。B、C、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故排除。
3.20世纪 20年代的美国经济繁荣时期,大街小巷密密麻麻地布满
了小车,状如长龙,当时流行着“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的谚语。
由此可见( )
A.汽车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B.汽车工业始现衰兆
C.分期付款隐藏着危机 D.股票投机活动盛行
答案 C
解析 20世纪 20年代的美国经济繁荣时期是虚假的繁荣,又称之为
“柯立芝繁荣”。“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指的是分期付款,提
前消费。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成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的
原因之一。
4.下图是美国 1890-1945年的某项经济指标统计示意图,依据所学
知识分析该示意图最有可能是哪一项数据( )
A.农业发展指数 B.工业发展指数
C.失业人数指数 D.黄金储备总量
答案 C
解析 从图示信息可知该经济指标存在周期性的上下波动,与资本主
义经济危机时期造成的经济上下波动相似,图中 1929-1935年期间
指标最高,与 1929-1933年时期经济危机造成大量工人失业相符,
故 C项正确。
5.下边这张图片记录的是美国人在一幅巨大的宣传画前面排队领取
救济品的情形。造成画面中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 B.世界大战的严重破坏
C.能源危机的日益加深 D.中央政府的软弱无力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灵活辨析的能力。造成反差的主要原
因是 20世纪 30年代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的打击,B项与材料无关,
因为该现象发生在一战后二战前;造成生活状况反差与能源危机无任
何关联,故不选 C项;中央政府不是软弱无力,而是奉行传统的自
由放任政策,排除 D项。
6.1929年 10月 29日,美国一些开船出海玩的富人们回来后发现,
他们已变成身无分文的贫民。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A.通货膨胀 B.股票上扬
C.股价暴跌 D.银行倒闭
答案 C
解析 题干所述的是 1929年的经济危机爆发时股价下跌,股市崩溃
导致股票持有者财富缩水的情形。
7.有一张汽车上的出卖说明,内容大致是:“100美元即可买走这辆
车,我所有的钱都已在股市中化为乌有了。”与这种现象最相对应的
体验是( )
A.“牛奶面包供不应求”
B.“找工作如登天一般”
C.“为共渡难关各国亲密无间”
D.“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答案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所描述的是 1929年经济危机时的社
会现状:股市崩溃引起连锁反应,“工人大量失业”,分析各选项,
B项符合题意。
8.(2017·常州学测模拟)1923-1929 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
“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
业。”柯立芝上述思想对美国历史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
A.加剧了美国工人的贫困
B.加深了工人同资本家的矛盾
C.阻碍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
D.为经济大危机的发生种下了祸根
答案 D
解析 柯立芝总统的话反映了当时美国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对经
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没有作及时的调整,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拉
大,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尖锐,为经济危机的发生种下了祸根。
9.(2017·江苏盐城高一质检)1933年 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
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则材料从
侧面反映了美国( )
A.经济危机来势汹涌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危机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D.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
答案 B
解析 罗斯福的话中说出了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美国造成的严
重破坏。故答案选 B。
10.美国总统胡佛最初把随着股票市场崩溃而来的不景气看作是一种
心理现象。他亲自选用了“萧条”这个字眼,因为它不像“恐慌”或
“危机”那么吓人。1930年 6月,经济形势急剧恶化,有代表团建
议兴办公共工程救济失业,他竟对他们说:“先生们,你们来晚了
60天,萧条时期已经过去了。”据此可知胡佛( )
A.鼓励公共救济事业
B.试图大规模干预经济
C.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对经济危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心理现象”“萧条”“已经过去”等胡佛对经济
危机的描述可知,D项正确。A、B、C三项与史实不符。
11.(2017·广东肇庆模拟)《变形金刚》影片中出现了闻名世界的美国
水利工程——胡佛水坝(下图),胡佛水坝是 1931年联邦政府立项开
始建设的,1935年竣工。胡佛水坝表明( )
A.胡佛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胡佛政府在美国率先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C.胡佛政府较好地解决了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问题
D.胡佛政府采取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答案 D
解析 胡佛政府并没有放弃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故 A项错误;罗斯
福政府在美国率先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故 B项错误;胡佛水
坝的修建并不能说明胡佛政府较好地解决了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问
题,故 C项错误;依据材料“胡佛水坝是 1931年联邦政府立项开始
建设的”信息可知,胡佛政府采取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故 D项
正确。
12.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
手里,它就会枯萎。”“玫瑰花”枯萎的原因是胡佛( )
A.个人能力不足 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实施国家干预的政策 D.对克服危机灰心绝望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玫瑰花”应该要
精心地培育才能艳丽多姿,而题干中说“它就会枯萎”,正是说明了
胡佛没有对其精心培育,再联想胡佛在危机爆发后一直推行的“自由
放任”政策可知 B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佛总统时期的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
诀或灵符能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社会制度在基
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强调危机的原因在于美国采取了错
误的货币政策,萨缪尔森则强调危机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促成的,胡
佛始终强调危机起源于欧洲,而欧洲学者强调美国对欧洲的冲击。
——卢文璞《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美国工人的工资在危机期间下降 40%,1932年相当于 1900
年的水平,20年代曾获得经济大师称号的胡佛这时被人们称作“饥
饿总统”。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美国人对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基本论点。
(2)材料一、二反映出当时美国人对危机的看法在哪些方面达成了共
识?有何共同缺陷?
(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和前两则材料有何内在联系?
答案 (1)梅隆认为经济危机无法遏制,它的发生与资本主义制度没
有必然联系;弗里德曼认为美国错误的货币政策导致了危机的发生;
萨缪尔森则强调危机是偶然事件引起的;胡佛认为欧洲的危机影响了
美国。
(2)在经济危机的严重危害问题上达成共识。共同缺陷:都没有认识
到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3)正如前两则材料所反映的那样,对经济危机缺乏本质的认识加剧
了经济危机的危害性。
解析 第(1)问,要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对他们各自的观点扼
要概括。第(2)问,要说明他们对经济危机的危害有所认识,但都没
有找到危机发生的根源,只是看到表面现象。第(3)问,前两则材料
是对危机的错误认识,导致出现材料三中危机加深的局面。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 30年代,美国《名利场》杂志的漫画(下图),画中
把“山姆大叔”描绘成受到小矮人攻击的格列佛。
材料二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5.2% 40.6% 28.4% 16.5% 8.4%
材料三 大危机刚爆发的时候,胡佛总统立即召集了一系列会议,竭
力说服企业界的领袖们,自愿地不降低工资和物价,他要求联邦储备
银行为企业界借款提供方便。此外,根据胡佛的建议,国会对公共工
程也增加了拨款。联邦政府提高了各州在公路修筑方面的年度补贴,
一座名为“胡佛水坝”的工程也于 1930年在科罗拉多河动工。他一
再召集企业界领袖们开会敦促他们稳定物价,但他却只在私下提意见
而不愿公开干预。他虽然提出对各州的公共工程提供联邦补贴,但又
坚决主张和维护传统的预算收支平衡原则,以避免联邦政府出现财政
赤字,并一再运用总统否决权来阻止有关法案的通过,在胡佛看来,
大国的主要企业“是建立在健全的和繁荣的基础之上的,其经济体制
和结构总的来看始终运转得很好,没必要对它们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和
调整”。总之,在整个反危机过程中,他常常不得不用自己的一只手,
去收回他的另一只手所给予的东西,致使自己的某些责任和承诺变成
一纸空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造成“山姆大叔”如此窘境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
这一因素的实质。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胡佛反危机的措施。
答案 (1)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2)现象:经济危机破坏性强;危机中美国和德国受害最大;世界市
场已经形成等。
(3)措施:扶植企业,稳定工资和物价;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
解析 第(1)问,注意仔细观察漫画,体会经济危机的背景,从中分
析出造成“山姆大叔”如此窘境的原因是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
危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生产相对过剩。第(2)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普遍下降,说
明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强;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进而影响到世界,说
明了美国的经济地位和世界市场的存在;各国横向比较数据,美国和
德国受害最大。第(3)问,由材料中“竭力说服企业界的领袖们,自
愿地不降低工资和物价,他要求联邦储备银行为企业界借款提供方
便”“国会对公共工程也增加了拨款”得出胡佛反危机的措施。
相关文档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达标2021-02-27 09:11:396页
- 【历史】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第四中2021-02-27 09:11:1018页
- 云南省昆明一中2020届高中新课标高2021-02-27 09:11:0921页
- 2020-2021学年初二物理上册考点单2021-02-27 09:11:049页
-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卷试52021-02-27 09:11:026页
- 四川省成都市十八中2020-2021学年2021-02-27 09:10:575页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3章内能检2021-02-27 09:10:505页
-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2013-2014学年2021-02-27 09:10:487页
- 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作业2021-02-27 09:10:4813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自然环境中2021-02-27 09:10:4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