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2.00 KB
- 2021-02-27 发布
辽河油田第二高中2017-2018学年
第一学期高二月考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0分)
读下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全年盛行西风,属于温带海洋气候
② 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多火山地震
③ 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
④ 年降水量岛屿东岸比西岸多
A. ② ③ B. ① ④
C. ③ ④ D. ① ②
2.图中寒暖流交汇处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其成因是( )
A. 千岛寒流与北太平洋暖流交汇
B. 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C. 北大西洋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D. 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读某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3-5题。
3.广东的小明暑假到图示国家旅游,这时该国为(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4.该国气候特征主要是( )
A. 气候呈圆形分布 B. 气候炎热干燥
C. 气候半环状分布 D. 气候半球状分布
5.该图的畜牧业很发达,主要原因是( )
A.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广泛,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B. 热带雨林气候面积小,降水不足
C.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适合畜牧业发展
D.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泛,草场资源丰富
印度和巴西作为“金砖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两国自然地理特征相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东半球 B. 海陆兼备的国家 C. 热带雨林面积广大 D. 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7.关于两国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B. 巴西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C. 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 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
南北对话”
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完成8-9题。
8.图中a、c、d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 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谷子 B. 经营方式多以国营为主
C. 生产特点单产高,水利工程量大 D.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9.美国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小的主要原因是
A. 太平洋沿岸的海岸线比较平直 B. 西部多高大山地,并为南北纵列,有阻挡作用
C. 太平洋暖湿气流势力极弱 D. 太平洋沿岸多寒流
读我国陆地领土四端的经纬度位置,完成10-11题。
四端点
①端点
②端点
③端点
④端点
经纬度位置
4° N,112°E附近
49°N,135°E附近
53°N,123°E附近
40°N,73°E附近
10.②端点是我国陆地领土的 ( )
A. 最西端 B. 最东端 C. 最北端 D. 最南端
11.④端点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征是 ( )
A. 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 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分布特征
C. 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 D. 南部地区的河流有春汛现象
读“我国四条重要的山脉位置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既是省区分界线,又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
A. ①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3.关于图中山脉及其两侧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B. ②以西为陕西省
C. ③附近有我国目前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D. ④是我国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第14-15题:
14.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 4~6月
B. 6~7月
C. 6~8月
D. 5~8月
15.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 南旱北涝
B. 南北皆旱
C. 南涝北旱
D. 南北皆涝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区域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甲区域河流不结冰,乙区域结冰
C.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D. 甲区域河流冬季有断流现象
17.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A. 气候 B. 土壤
C. 市场 D. 水源
19.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A. 光照弱 B. 降水少
C. 多大风 D. 低温冻害
下图为“东北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与图中大面积沼泽形成无关的原因是( )
A. 冬季寒冷漫长,蒸发弱
B. 土质黏重,地表水下渗少
C. 夏秋多雨,排水不畅
D.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21.图示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 )
A. 高原、平原、山地三类地形单元完整
B. 热量和水分基本可满足一年两熟作物需求
C. 开发较早,人口密度较高
D. 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层较薄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回答下列22-23题。
22.P地与Q地相比,P地: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3.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读我国台湾岛铁路分布图,回答24-25题。
24.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
A. 地形因素 B. 河流因素
C. 气候因素 D. 矿产因素
25.台湾岛铁路呈环状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带的主要原因是( )
A. 客运量大 B. 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
C. 水源充足 D. 地势低,热量条件好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
26. 图1是我国两城市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2是图1中某城市附近河流干流一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20分)
(1) 根据材料归纳我国东部地区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年较差大的原因。
(2)月降水量≥100mm为雨季。据图1分别说出哈尔滨和广州雨季月份。归纳我国各地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哪个季节。判断南、北方雨季长短。
(3)图2所示河流有两个汛期,分别是 和 ,该河流在图1中 (城市)附近。
27.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我国耕地面积北方大于南方,而单产却低于南方,其主要原因是 。
(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基地,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原因可能是 、 。
(3)D地种植业优势的自然条件是 、 ;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
28.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读“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⑴ “陆上丝绸之路”地带性植被的变化体现地理环境的 分异规律,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4分)
⑵ A区域气候特征与上图中的 (填数字序号)一致。其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4分)
⑶ 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马六甲海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 气流,所以风浪较 。(4分)
⑷ 陆上丝绸之路的运输方式是铁路,比起海运,主要优势是 。(2分)
⑸ 与A区域不同,B区域乳畜业发达,请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辽河油田第二高中2017-2018学年
第一学期高二月考考试地理试题
【答案】
1.C 2.B 3.D 4.C 5.D 6.B 7.C 8.D 9.B 10.B
11.B 12.B 13.C 14.B 15.C 16.B 17.B 18.A 19.D 20.D
21.A 22.A 23.B 24.A 25.B
26. (20分)(1)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4分)
原因:
(北方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角大,白昼长(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
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白昼短(获得太阳辐射少),且深受寒冷冬季风影响,气温低。(因此北方地区气温年较差大。)(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分)
(2)哈尔滨7—8月 广州:3—9月夏季
(夏秋季)南方比北方长(南方长,北方短)(6分)
(3)春汛 夏汛 哈尔滨 (6分)
27. (12分)(1)南方水热资源优于北方 (2分)
(2)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甲地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分)人口增加,城市对农副产品需求量增大,耕地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农业结构调整) (2分)
(3)光照充足;(2分) 昼夜温差大(2分) 水分不足 (2分)
28. (18分)(1)沿海到内陆 水分 (4分)
(2)①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分)
(3)上升 小 (4分)
(4)速度快(2分)
(5)气候温凉,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地形平坦,草场广布;(2分)
人口城市众多,市场广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