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50 KB
- 2021-02-26 发布
《皇帝的新装》
学习目标
1. 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2. 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3. 精读语段,把握人物形象。
自主学习
1.作家作品
(1)《皇帝的新装》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国籍________,是著名的________,他的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丰富的 、 和 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1)《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2)想象 幻想 夸张
2.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滑稽( ) 赏赐( ) 钦差( ) 妥当( )
裙子( ) 呈报( ) 爵士( ) 陛下( )
xūn( )章 kuǎn ( )待 yù pìn( )( )
1.jī cì qīn tuǒ qún chéng jué bì 勋 款 御聘
(2)形似字注音组词。
衔( )________ 街( )________ 衍( )________
辨( )________ 辫( )________ 辩( )________
睁( )________ 挣( )________ 筝( )________
骗( )________ 偏( )________ 翩( )________
2.衔:xián,头衔;街:jiē,街市;衍:yǎn,繁衍
辨:biàn,辨别;辫:biàn,小辫;辩:biàn,辩论
睁:zhēng,睁眼;挣:zhēng,挣扎;筝:zhēng,风筝
骗:piàn,骗子;偏:piān,偏见;翩:piān,翩翩起舞
3. 下面句子各表达了《皇帝的新装》一文中什么人物的性格特征,请将答案填在每项后面的括号内。
(1)穷奢极欲,愚蠢可笑,昏庸腐朽,一心维持专制统治,爱慕虚荣,
甘心受骗,自欺欺人。( )
(2)看准他人心理,投其所好,爱钻空子,欺骗有术,诈骗钱财。
( )
(3)明哲保身,害怕弄个不称职或愚蠢的恶名,曲意逢迎,怕丢官职,
虚伪作假。( )
(4)天真无邪,无私无畏,敢说真话。( )
3.(1)皇帝 (2)骗子 (3)大臣 (4)小孩
3
二维码《皇帝的新装》课文朗读
4.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本课学生初步学习快速阅读。本课目标为每分钟400字以上,初中阶段应达到每分钟500字以上。快速阅读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速读中大量摄取信息,理解、记忆、速读三个方面构成阅读能力的整体。
合作探究
一、 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皇帝的新装》,用简洁的语言梳理故事情节童话的情节梳理类似小说,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2.说说《皇帝的新装》一文的艺术特色。
二、精读语段,品读人物作者在这篇故事里既运用了语言、动作描写,又运用了心理描写,深入刻画他们的丑陋灵魂。学生在品析的时候要根据人物不同的身份和情节发展的不同来品析描写。
1.《皇帝的新装》文中有三处写老大臣的眼睛,结合上下文分析一下它们分别表现出他怎样的内心活动。
2.概括《皇帝的新装》文中老大臣看布料的心理变化。
3.对人物进行正面描写能够突出人物性格。《皇帝的新装》一文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描写了老大臣“看布”的经过,由此可以看出老大臣是一个怎样的人?
4.作者在《皇帝的新装》文中写两位大臣查看织布时候都用了心理描写,请分析当时两人的心理有何异同。
5.下面这段文字对皇帝的心理描写十分精彩,写出了皇帝想的和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三、思考主旨,感悟思想
1.《皇帝的新装》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游行大典结束后会怎样呢?请你发表一篇微博续写一个结尾。
课堂小结
3
合作探究答案
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开端:皇帝爱新装;发展: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皇帝穿新装;高潮:皇帝展新装;结局:小孩揭新装。
2.(1)夸张和想象的手法。
(2)用儿童的语言刻画人物。
(3)三次查看织布的场面类似又不相同,妙趣横生。
精读语段,品读人物
1.第一次写老大臣“眼睛睁得特别大”,写出他很吃惊、意外;第二次“眼睛越睁越大”,写出他竭力想看见布料,不愿面对看不见布料的现实;第三次写“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写他装着真看见而且正仔细看的样子。
2.悲叹——害怕——犹豫——坚定
3.老大臣是一个虚伪愚蠢、见风使舵、老谋深算的人。
4.相同:都觉得自己并不愚蠢;都决定为保官职而说谎。不同:第一个大臣觉得自己是称职的;第二个大臣“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样的想法。
5.这些心里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了“极”“十分”等程度极强的修饰语,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相反,表现皇帝的虚伪和骄横。
思考主旨,感悟思想
1.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条条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褒扬了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烂漫的童心。
2示例:皇帝在游行大典的途中就恼羞成怒,决定惩治两个骗子,因为他们让自己在子民面前蒙受了奇耻大辱。因而游行一结束,皇帝马上带领手下来到两个骗子居住的地方,结果发现大门大开,骗子早已没有踪影,可是却在门上留了两行字:又成功验证了一个国家的国王和大臣们要比百姓更虚伪。谢谢国王陛下和您的大臣们的密切配合,我们还要继续去别的国家做实验,就不打扰你们了。
3
相关文档
-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绝对全-2021-02-27 09:11:3923页
- 初中教师师德演讲稿2021-02-27 09:11:293页
- 初中生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2021-02-27 09:11:249页
- 河北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英语2021-02-27 09:11:12103页
- 初中学生毕业自我评价应该怎么写2021-02-27 09:10:584页
-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初中中考二模数2021-02-27 09:10:5011页
- 2020初中八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3篇2021-02-27 09:10:407页
- 2020关于初中数学教师个人述职报告2021-02-27 09:10:3910页
- 体育(心得)之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之我见2021-02-27 09:10:346页
- 教学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2021-02-27 09:10:2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