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9.00 KB
- 2021-02-26 发布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共50)
1.下列环境中的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A. 一座山上所有的蛇 B. —条河里所有的鱼
C. 一个蜂巢里所有的蜜蜂 D. 一个公园里所有的花卉
2.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来调查
B.样方法中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C.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査的对象
D.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3.下列关于“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群落,物种的丰富度是定值
B.—片森林中的物种数目多于一片草原,则该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该草原
C.甲池塘中的鲫鱼种群数目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乙池塘
D. 一个池塘中鯽鱼的种群密度大于鲤鱼的种群密度,则此池塘中卿鱼丰富度高于鲤鱼
4.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一般不同
B.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小动物种类
C.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査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5.现存甲、乙两地森林因某种因素均遭到破坏。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下列关于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不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苔藓会比地衣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6.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流动。随营养级升高,获得的总能量越少。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个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越少
B.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定有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C.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D.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
7.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虎鲸增加1kg体重,最多消耗浮游植物的量为
A. lk6 B. 10kg C. 125kg D. 1000kg
8.“植物开花”和“昆虫的性信息素”相对应的信息类型是
A.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 D.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B.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C.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D.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10.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比热带草原强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C.动物可以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11.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食物结构
A.以禽类、蛋类为主 B.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C.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 D.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12.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B.自交可用于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
C.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
D.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13.有关杂合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的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的YR和yr两种精子的比例为1:1
B.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9种表现型
C.F1产生YR的卵细胞和YR的精子的数量比为1:1
D.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精子和4种卵细胞自由结合
14.人们发现灰色银狐中有-种变种,在灰色背景上出现白色的斑点,十分漂亮,称白斑银狐。让白斑银狐雌雄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斑银狐:灰色银狐=2: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银狐体色白斑和无白斑是一对相对性状
B.银狐体色白斑对无白斑为显性
C.控制银狐体色白斑的基因可能纯合时胚胎致死
D.可以利用测交的方法获得纯种白斑银狐
15.在雄性果蝇的精巢中,下列细胞内一定含有2条Y染色体的是
A.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B.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体时期
C.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6.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该细胞
A.可能是精细胞
B.有三对同源染色体
C.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
D.已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17.—个动物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可形成4个四分体,则次级精母细胞后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
A. 4、8、8 B. 4、0、8 C. 8、0、8 D.8、16、16
18.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一定都含有X染色体
19.下面甲、乙两图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两个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动物个体的基因为AABB
B.甲、乙分别表示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C.根据细胞分裂图像可以确定该动物为雄性
D.乙细胞中上下对应的染色体均为同源染色体
20.关于农田退耕还林后的变化,推测不合理的是
A.退耕还林是群落的次生演替过程
B.群落的总能量增多,营养结构更复杂
C.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降低
D.种群增长速率持续上升,种群密度增加
21.以下为遗传系谱图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乙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患乙病的男性一般多于女性 D.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不可能患甲病
22.如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 )
A.①和②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⑤、⑥、⑦、⑧对应的碱基依次为A、G、C、T
D.⑨表示两个氢键,两条链之间键数越多DNA分子越稳定
23.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为a,腺嘌呤碱基数为b,则下列有关数量关系式错误的是
A.鸟嘌呤的数量为a-b B.碱基总数=磷酸数=a
C.两条链中A+T的数量为2b D.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a-b
24.保证准确无误地进行DNA复制的关键是
A.解旋酶促使DNA的两条链分离
B.模板母链与互补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C.配对脱氧核苷酸之间连接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D.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上的碱基与母链碱基进行互补配对
25.以下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C.细胞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D. H7N9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S元素
26.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之间基因相同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D.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共有四种
27.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甲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B.图甲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C.图甲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D.图甲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28.将10ml酵母菌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此表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样品
1mm3样品中酵母菌数量(个)
pH
1
1210
3.7
2
820
5.4
3
1210
4.8
4
1000
5.0
A.样品取样的先后顺序为2,4,3,1
B.培养过程中酵母菌始终出生率>死亡率
C.在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的环境容纳量为1.21×107个
D.培养液中pH的变化可能足CO2的积累造成的
29.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生产者的总能量为A,图中字母代表了能量,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
B.c代表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C.d代表用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D.从生产者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A×100%
30.生物多样性是数十亿年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价值,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是
A.保持水土 B.科学研究 C.旅游观赏 D.文学艺术创作
3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
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②等位基因的分离
③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④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玉米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随机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进行间行种植。其中一定能够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33.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丁时期
B.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C.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相等
D.丙→戊的过程中不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34.在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研究方法起到了不可估量作用,下列发现与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假说一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一演绎法
C.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D.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一演绎法 ③假说一演绎法
35.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提出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A.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
B用山柳菊作实验材料没有成功的原因之—是山柳菊有时进行无性繁殖
C.假说中指出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
D..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二、简答题
36.(12分)下图是以种植玉米为主的某农田生态系统整个生长季节能量流动示意图,数值单位为KJ/cm2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2)若玉米和大豆间作使群落在空间上形成更明显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 利用率。
(3 )通常用 和目测估计方法统计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4)输入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f量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玉米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已知图中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有160 KJ/cm2未被利用,由此可知,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有
KJ/cm2,由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37.(10分)如下图所示,图一表示某生物(2N=4)体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示意图,图二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中某指标Y的部分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细胞中四分体有 个,B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C细胞的名称是 。
(2)图二中,若Y表示细胞核中DNA含量且α=N,则该图可表示 (填序号)细胞核DNA的部分变化曲线。
①有丝分裂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 ③减数第二次分裂
(3)图二中,若Y表示细胞染色体数且α=2N,则该图可表示 (填“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 ”)过程中染色体的部分变化曲线。
38.(14分)请根据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噬菌体DNA复制时,细菌除了提供原料外,还提供 。
(2)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是在 中的 上进行的。
(3)35S标记的噬菌体浸染细菌时,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不充分,少量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没有分离。
(4 )后来赫尔希和蔡斯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被32P标记的DNA,表明DNA具有连续性,说明DNA是遗传物质。在子代噬菌体中 (填“能”或“不能”)找到两条链都被32P标记的DNAo
(5)该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关键点是 。
39. (14分)某种两性花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T/t,R/r)控制,基因组成与花的颜色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组成
T_RR
T_Rr
其余基因组成
花的颜色
紫色
红色
白色
回答下列间题:
(1)基因型为TtRr的植株,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可能有三种,请参照甲图,画出另外两种类型(竖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
类型编号
甲
乙
丙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2)若用测交实验来探究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则应选用基因型为 的植株进行测交,如果子代植株花的颜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 (填“同一对同源染色体”或“不同对同源染色体”)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假设这两对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型TtRr的植株为亲本自交,F1中开白色花的植株基因型有
种,F1中所有开紫色花的植株再自交,则F2中开白色花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
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6 ~ 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教学质量检査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3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D
C
A
D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D
A
C
C
C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A
D
B
A
A
B
D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C
B
B
C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36. (12分,每空2分)
(1)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2)光能
(3)记名计算法
(4)大于 480 11%
37.(10分,每空2分)
(1)2 有丝分裂中期 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2)③
(3)有丝分裂
38. (14分,每空2分)
(1)能量、酶
(2) 细菌 核糖体
(3)搅拌 吸附在细菌表面
(4)不能
(5)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各自的作用。
39. (14分,每空2分)
(1)
(2)TtRr 红色:白色=1:3 不同对同源染色体
(3)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