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1.50 KB
- 2021-02-26 发布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
[教学目标]
1.熟知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的换算
2.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
3.了解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刻度尺和停表的运用
[教学设计]
1.通过回顾学生已有的长度单位知识,导入刻度尺的运用
2.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停表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引言
利用课件,让学生通过比较线段的长短和圆的直径,导出测量的意义,说明测量的重要性导出新课。
二、课堂教学
【重识测量的意义】
活动一:比较下列两图中的线段的长短和中心圆的直径大小:
活动二:请两位同学闭眼估测1min的长短,并与所测时间相比较,看差距多少。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不难感受到,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
其它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各单位的进率为:
1km=1000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00μm=103μm 1μm=1000nm=103nm
【长度的测量-工具】
3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一)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的三个观察
如图所示,刻度尺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三个观察:
(二)刻度尺的使用-四会
2.时间的测量
(一)时间的测量-工具
(二)时间的测量-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有:时:h ;分:min ;秒:s
进率: 进率:1h=60min 1min=60s
3.误差
长度、时间和其他物理量的测量时,由于受使用的仪器和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和错误不相同,错误是可以消除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的方法。
3
4.课堂练习
(1)小张和小李合作测量了物理课本的宽度,四次测量16.75cm,16.76cm,16.78cm,16.98cm则课本的宽度为______cm。
(2) 如何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怎样测出一张纸的厚度?说出你的方法?
三、作业:
在生活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测量,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
教学反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