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 KB
- 2021-02-26 发布
13 虞美人
一、基础知识
1. 填空。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________”或“________”,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认为
58 字以内为________,59—90 字为________,91 字以上为________。(见清代毛先舒《填
词名解》)
2. 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段精读
3.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⑴~⑵题。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
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⑴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一、二句作者劈头问苍天:春花秋月,年年花开,岁岁月圆,要到什么时候
才能完了呢?表现了作者厌烦春花秋月无尽无休、叹人生短暂无常的悲苦感情。
B.第三、四句点明时光又过了一年,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东风”
与“何时了”相呼应,“不堪回首”又呼应“往事知多少”。
C.第五、六句写作者遥望南国慨叹,发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惆怅之情,“雕栏玉
砌应犹在”与“朱颜改”一脉相承。
D.这首词通篇采用问答式,以问起,以答结,写作者由一国之主,跌落为阶下囚
之后引起的悔恨和追思,他对国家和自己一生变化的痛苦滋味。
⑵这首词七、八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
下列四首诗词中画线处与这种写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
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B.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
昌歇,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苏轼《南歌子·游赏》)
C.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D.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三、拓展延伸
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第⑴~⑵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
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⑴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
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李煜的《浪淘沙令》一词,与《虞美人》作比较欣赏(从题材、语言、表达情
感等方面赏析),写三四百字的短文(或赏析短评或联系现实写读后感)。
浪淘沙令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片 阕 小令 中调 长调 小令 中调 长调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无穷
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且沉重。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泪。
这样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无际
的广度和深度。
3.⑴C(不是“一脉相承”,应是“形成对比”)⑵D(没有运用比喻,愁心与明月之间无
相似点,只是移情入景)
4.⑴ “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
主题更加鲜明。⑵游子思归乡:第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第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
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
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第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
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
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5.⑴D(提示:到处都有)⑵C
相关文档
-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2021-02-27 09:11:4430页
- 语文(心得)之用心浇开含苞的花朵——2021-02-27 09:11:437页
- 部编六上语文第二单元口语交际 演2021-02-27 09:11:423页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工作计2021-02-27 09:11:416页
- 语文卷·2018届山东省菏泽一中(宏志2021-02-27 09:11:4119页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达标2021-02-27 09:11:396页
- 【新高考】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2021-02-27 09:11:3922页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021-02-27 09:11:3630页
- 上海市虹口区鲁迅中学2019-2020学2021-02-27 09:11:3612页
- 语文计划总结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点2021-02-27 09:11:3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