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6.50 KB
- 2021-02-26 发布
课时达标作业30 常见仪器的使用和实验基本操作
基础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解析:保存浓硝酸的试剂瓶不能用橡胶塞;量筒精确度达不到小数点后两位,一般精确到0.1 mL;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时应“左物右码”,且不能将氢氧化钠放在滤纸上称量。
答案:D
2.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在其包装上应贴上危险警告标志。下列物质贴错了标志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的化学式
浓H2SO4
CCl4
P4
NH4NO3
危险警告标志
解析:CCl4不能燃烧,不属于易燃品,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3.现有下列仪器,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蒸发皿;⑥容量瓶;⑦圆底烧瓶。其中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②③⑤ B.③⑥⑦
C.①③④ D.③⑤⑦
解析:集气瓶、量筒、表面皿、容量瓶不能加热,烧杯、圆底烧瓶要垫石棉网加热,蒸发皿可直接加热。
答案:D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10 mL量筒量取5.00 mL KMnO4溶液
B.用瓷坩埚灼烧氢氧化钠、碳酸钠
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
D.把片状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的托盘中称量,其质量为7.4 g
解析:10 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只能量取5.0 mL KMnO4溶液,A项错误;瓷坩埚中含有SiO2,高温时能与氢氧化钠、碳酸钠发生反应,B项错误;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潮解,且具有腐蚀性,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中称量,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D项错误。
答案:C
5.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给液体、固体加热
B.使食盐水中NaCl结晶析出时,常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
C.区别NaCl、Na2SO4时常用到胶头滴管、试管
D.漏斗可用于过滤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
解析:烧杯只能用于给液体加热,A错;使食盐水中NaCl晶体析出的方法通常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使用的容器应是蒸发皿而不是坩埚,B错;由于物质鉴别所用试剂量较少,故应使用试管作反应容器,通过胶头滴管滴加试剂,C对;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的方法是直接将试剂瓶中的液体倾倒入滴定管中,D错。
答案:C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
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
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解析: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应竖直悬滴,滴管的尖嘴不可接触试管内壁,否则再取试剂时会污染试剂,另外也会使试剂粘到试剂管璧上,B项错误。
答案:B
7.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
解析:A项,泡沫灭火器喷射出大量CO2和泡沫,钠可在CO2中继续燃烧,应用沙子盖灭;B项,加热固体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C项,会发生中和反应,放出大量热,灼烧皮肤,且氢氧化钠也有腐蚀性。
答案:D
8.在做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①在点燃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②浓硫酸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溅到皮肤上,应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
③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④点燃填满酒精的酒精灯
⑤用10 mL量筒量取8.55 mL蒸馏水
A.仅① B.仅①②
C.仅①③ D.全部
解析:浓硫酸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干抹布擦净,再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NaHCO3溶液;由于酒精有挥发性,酒精灯中不能填满酒精,否则点燃时易发生火灾或爆炸;量筒属于粗量器,精确度为0.1 mL,不能量取8.55 mL蒸馏水。
答案:C
9.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时,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解析: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时,需在烧杯中进行时,热源用酒精灯,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
答案:A
10.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氢氟酸保存在用塑料塞的玻璃瓶中
B.液溴盛放在用橡胶塞的玻璃瓶中
C.氯水贮存于棕色玻璃瓶中,密闭保存于阴凉处
D.硅酸钠溶液密封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解析:玻璃中含有SiO2,可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故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A项错误;液溴具有强氧化性,易腐蚀橡胶塞,应使用玻璃塞,B项错误;氯水中含有HClO,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常贮存于棕色玻璃瓶中,密闭保存于阴凉处,C项正确;硅酸钠溶液俗称水玻璃,具有较强的黏性,易将玻璃塞和玻璃瓶黏在一起,故应选择橡胶塞,D项错误。
答案:C
11.简缩记忆法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有关实验的记忆简缩正确的是( )
①粉末状或细粒状固体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②块状固体或密度较大的大颗粒状固体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③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④气体的鉴别通常的步骤是:一看颜色、二闻气味、三用“火”试、四用试剂
A.①②③④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②③④
解析:①往试管里装入粉末状或细粒状固体药品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应先将试管倾斜(一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 (二送),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三直立),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正确;②将块状固体或密度较大的大颗粒状固体药品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横放(一横),把药品放入容器口以后(二放),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三慢竖),使药品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正确;③过滤时,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一贴),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液体注入漏斗时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二低),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嘴紧靠引流用的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在三层滤纸处,漏斗颈的末端紧靠接收液体的烧杯内壁(三靠),正确;④气体的鉴别本着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一般步骤为:望(颜色)、闻(气味)、烧(燃烧)、应(反应),正确。
答案:A
12.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一定要插到液面以下的是( )
①制备Fe(OH)2时,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所用的胶头滴管;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③分馏石油时控制温度的温度计;④用乙醇制备乙烯时所用的温度计;⑤向BaCl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所用的胶头滴管
A.③⑤ B.②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①Fe(OH)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制备时,要将盛装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插入FeSO4溶液中,再挤出NaOH溶液;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为防止生成的H2从长颈漏斗口逸出,要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稀酸中;③分馏石油时,控制温度的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④用乙醇制备乙烯时,要在170 ℃时进行反应,温度计要插入反应混合液中;⑤向BaCl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胶头滴管不能插到液面以下。
答案:C
13.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A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错误;B项,Cl2和HCl都能与NaHCO3饱和溶液反应生成CO2,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应通过饱和的食盐水,错误;C项,食盐水呈中性,铁钉发生吸氧腐蚀,左侧试管中的压强减小,导致右侧导管中的红墨水液面上升,正确;D项,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乙炔气体中含有的少量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也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错误。
答案:C
14.六价铬有毒,而Cr3+相对安全。工业含铬(CrO3)废渣无害化处理的方法之一是干法解毒,用煤不完全燃烧生成的CO还原CrO3。在实验室中模拟这一过程的装置如下:
CO由甲酸脱水制得;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的顺序是( )
A.Ⅲ、Ⅰ、Ⅳ B.Ⅰ、Ⅲ、Ⅳ
C.Ⅲ、Ⅳ、Ⅰ D.Ⅰ、Ⅳ、Ⅲ
解析:首先熄灭Ⅲ处酒精灯,其次熄灭Ⅰ处酒精灯,可使还原产物在还原性气氛中得到冷却,最后熄灭Ⅳ处酒精灯,可使尾气CO得到有效处理,防止污染。
答案:A
能力题
1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_。
(2)图2中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_。
(3)图3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
(4)图4中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5)图5中的仪器名称:仪器A________,仪器B________。
(6)实验室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7)浓缩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使用的器皿名称是________。
(8)图1和图4实验装置中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9)制取KClO3实验结束后,取出含有KClO3溶液的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干燥管 (2)锥形瓶 (3)圆底烧瓶
(4)球形冷凝管 (5)坩埚 500 mL容量瓶
(6)漏斗、烧杯、玻璃棒 (7)蒸发皿 (8)冷凝回流
(9)烧杯、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不填“胶头滴管”也可)
16.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②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图1仪器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用KClO3和MnO2制O2应选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用H2O2与MnO2制O2,并控制产生O2的速率,应选的装置是________。
(3)若用F装置进行CO还原Fe2O3的实验,实验室制取 CO的方法一般采取甲酸脱水法(HCOOHCO↑+H2O),用纯净的CO完成该实验。
①除F、X外还需要的装置有________,X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X与其他导管连接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导管口的序号)。
②实验时,a处可能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KClO3和MnO2制O2属于“固+固气体”,因而要选用E装置为气体发生装置;
H2O2与MnO2制O2属于“固+液―→气体”且要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只能用分液漏斗控制加入的H2O2的量。
(3)根据反应原理可知制取CO属于“液+液气体”,用分液漏斗控制加入浓硫酸的量,应选D、G为气体发生装置,X的作用是除去CO中的水蒸气,洗气时气体流向为“长进短出”。
答案:(1)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2)AE BD
(3)①DG 浓硫酸 dcbe 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收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