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50 KB
- 2021-02-26 发布
法律与秩序
一、课标要求: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最高行为准则),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增强宪法意识。
2、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
3、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4、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二、具体知识复习: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方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另一方面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2、学习宣传宪法,增强宪法意识:
(1) 我国为什么要把“突出学习宣传宪法”作为普法的主要任务?(为什么弘扬宪法精神?)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⑤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2) 请你围绕这一活动设计两种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①出一期关于宪法的黑板报或者宣传栏; ②开展关于宪法知识的竞赛活动;
③举办宪法知识的手抄报比赛; ④举行宪法知识讲座活动等。
(3) 请你就青少年如何增强宪法意识、参与建设依法治国出谋划策。
①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明确宪法的作用和地位。
②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规定,维护宪法的尊严。
③积极向群众宣传宪法,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用实际行动捍卫宪法的尊严。
3、宪法小常识:
(1)从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宪法规定了我国国家性质和根本任务,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内政外交方面的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
(2)1982年宪法为我国现行宪法,04年通过了第4次《宪法修正案》,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4、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1)什么是依法治国?(内涵)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它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公民要严格遵守法律。
(2)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保证。
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⑤有利于遏制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各自地位是什么?
A、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地位:有法可依是前提和先决条件;有法必依是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重
要条件;违法必究是重要保障。
(4)青少年怎样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①认真学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做知法、守法的合
格公民。
②积极宣传宪法和法律,弘扬法治精神,勇做法律的宣传者、践行者。
③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④树立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5、依法治国,惩治腐败,维护人民利益:
(1)反腐倡廉意义?(我国为什么要惩治腐败?)
①有利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切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的利益。
③有利于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 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⑤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⑥有利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新形势下如何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请你为预防惩治腐败献计献策。)
①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增强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
②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加大反腐力度,保障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
③健全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体系,加强反腐败立法,加强人民群众监督,切实保证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举报权。
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等。
(3)在反腐倡廉中,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①认真学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做好相关宣传工作。
②关心国家大事,积极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③发现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有违法失职行为时,要积极向有关国家机关控告和检举
6、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在我国,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监督权。
4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批评权和建议权。
(1)网友通过微博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微博上曝光官员的违纪违法行为,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政治权利?我国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渠道、途径有哪些?
A、建议权和监督权
B、渠道、途径:
①向人大代表或人民代表大会反映情况;
②向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来访等方式提出批评建议或反映情况;
③向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反映情况。
(2)公民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应注意什么?(怎样正确行使批评建议权等政治权利?)
①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遵守网络规则,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②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根据,如实反映情况。
③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和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3)公民行使这些权利有哪些重要意义?(网络问政意义)
①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情、汇集民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②有利于增强公民参政议政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有效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行使批评权和监督权。
③有利于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
④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违法必究:
对薄熙来严重违纪问题的查处体现了所学的哪些观点(说明了什么?)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制裁。
②我国大力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违法必究”原则,充分表明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坚强决心。
③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⑤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认真学法、守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8、刑诉法等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改并通过说明了什么?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享有立法权。
③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④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⑤党和政府正在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9、例题:奠定法制根基,推进依法治国(15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过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到2013
4
年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一个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意味着我国开启了一个有法可依的新时代。
(1) 在了解了上述成就后.小华和小钟有了下面的感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意义深远重大。
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建立健全。
你是否赞同她(他)的观点?请任选其一作出判断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9分)
提示:[若两个角度都答,只按第一个评分]
答案一:赞同小华的观点。(1分)
理由:①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的发展。
③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重大意义:)
(每个要点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8分,其他言之有理的观点也可酌情给分)
答案二:不赞同小钟的观点。(1分)
理由:①有法可依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伊:系的形成开启了一个有法可依的新时代,有利于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3分)
②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还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断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5分)
(2)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依法治国,我们青少年责无旁贷。请谈谈你应该怎么做?(6分) 参考第4题第(4)问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