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00 KB
- 2021-02-26 发布
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文科化学试题
(文科16—20班)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共60分)
(1)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属于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的是
A. 提出原子学说 B. 发现了苯的结构
C. 合成牛胰岛素 D. 发现导电聚合物
2、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则标准状况下1.5molH2的体积约为
A、44.8L B、5L C、11.2L D、33.6L
3、关于16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第二周期第VIA族元素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
C、质子数为16 D、与167N互为同位素
4、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 B、反应物的性质 C、反应物的浓度 D、催化剂
5、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有
A.钠单质 B.氮气 C.硫化钠 D.氯化氢
6、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碱性氧化物
酸
盐
A
CO2
HCl
Na2CO3
B
CaO
NaHSO4
KNO3
C
Al2O3
HNO3
CuSO4
D
MgO
H2SO4
ZnCl2
7、CaCO3和稀盐酸反应的下列各组实验中,反应速率最快的一组是
组号
温度(℃)
CaCO3的状态
稀盐酸浓度(mol/L)
A
20
块状
1
B
30
粉状
1
C
30
粉状
2
D
30
块状
2
8、右图为番茄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B、其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电能转换为化学能
C、锌是负极 D、铜是正极
9、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是最强的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ⅦA族 B.该元素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C.该元素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D.该元素的单质可用于制造漂白粉
10、下列变化过程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A、食盐溶于水 B、碘的升华
C、氯气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钠受热熔化
11、以下有关离子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检验Cl—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g++Cl—=AgCl↓
B.检验SO42—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Ba2++ SO42—==BaSO4↓
C.待测液中滴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血红色,则待测液中存在Fe3+
D.待测液中滴入盐酸,若产生CO2,则待测液中存在CO32—
12、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并且都放出氢气的是
A.Fe B.Al C.Al2O3 D.Si
13、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盐酸溶解碳酸钙:2H+ + CO32—== H2O + CO2↑
B.氧化钙溶于水:O2— + H2O == 2OH —
C.铁和盐酸作用:2Fe + 6H+ = 2Fe3+ + 3H2↑
D.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2Na+ + 2OH —+H2↑
14、下列反应类型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15、金属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是
A、产生苍白色火焰 B、产生淡黄色火焰
C、出现火星四射 D、产生耀眼白光
16、河流入海口通常会形成三角洲,这种现象源于胶体的下列性质的是
A.聚沉 B.电泳 C.渗析 D.丁达尔现象
17、每个公民都应该有安全意识,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应将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再集中在药品处加热;
③应该使用镊子夹取金属Na;
④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⑤废旧电池必须回收处理。
A、②⑤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8、关于甲烷和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能燃烧,乙烯不能 B、甲烷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C、甲烷和乙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甲烷和乙烯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CO2和H2O
19、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有关这两种物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醇可使蛋白质变性,故无水乙醇用作医用酒精
B.常用白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这是利用乙酸的酸性
C.乙酸和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
D.乙醇是一种可再生的无污染能源
20、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油脂 B、葡萄糖 C、淀粉 D、蛋白质
第II卷(共40分)
二、填空题
21、(16分)现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组成的单质是最轻的气体;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两倍; D为第三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C和D两种元素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19;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据此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族。
(2)画出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含有18个中子的E的一种原子符号_____________。
(4)B的原子半径___________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C的原子半径。由B和C组成的AB2型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该化合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键”、“共价键”或“离子键和共价键” )。
(5)由B、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物质分类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酸” 、“碱”或“盐” )。
22、(10分)
(Ⅰ)某化学反应AB+C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C的起始浓度为O,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表中温度为摄氏度(℃)。
实验
序号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1.0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1)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可逆”或“不可逆”)。
(2) 在实验1、2中,有一个实验使用了催化剂。请你利用表中数据判断实验__________(填1或2)使用了催化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表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Ⅱ)①右图是一个原电池示意图,该原电池的负极为_________,正极上发生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
②电子流向:由__________________极,经导线,流向________________极。
③它是一种把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能的装置。
23、(14分)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原理为:
MnO2+4HCl( 浓)MnCl2+Cl2↑+2H2O
(1)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2)通常状况下,氯气是一种 色的气体;
(3)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图,烧杯中盛装的试剂是 ;
(4)将湿润的红色布条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红色布条 ;
(5)将氯气通入KI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若反应中消耗0.2mol MnO2,则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文科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C
D
A
B
C
D
C
B
B
B
D
B
D
C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选项
A
D
D
A
B
21、(16分)
(1)、一(1分) ⅠA(1分) (2)、 (2分)
(3)、 1735Cl(2分) (4)、大于(2分) 共价(2分) 共价键(2分)
(5) Na2CO3(2分) 盐(2分)
22、(10分)(每空1分)
(Ⅰ)(1)可逆 (2)2 反应速率较快(或反应达到平衡需要时间短)
(3)温度
(Ⅱ)①、Zn , 还原 ②、Zn , Cu ③、化学 , 电
23、(14分)(每空2分)
(1)MnO2 HCl (2)黄绿 (3)NaOH溶液 (4)褪色
(5)Cl2 + 2I- = 2Cl- + I 2 (6)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