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0.50 KB
- 2024-05-29 发布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模拟集训4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 M、N 之间做简谐运动。以平衡位置 O 为原点,建立 Ox 轴。向右为 x 轴正方向。若振子位于 N 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象
为( )
2.[2020·北京高考]某弹簧振子沿 x 轴的简谐运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t=1 s 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B.t=2 s 时,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C.t=3 s 时,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D.t=4 s 时,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3.(多选)如图,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小物块,物块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物块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y=0.1sin(2.5πt) m。t=0 时刻,一小球从距物块 h高处自由落下;t=0.6 s 时,小球恰好与物块处于同一高度。取重力加速度
的大小 g=10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h=1.7 m
B.简谐运动的周期是 0.8 s
C.0.6 s 内物块运动的路程是 0.2 m
D.t=0.4 s 时,物块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
4.[2020·全国卷Ⅲ](多选)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 t=0 时的波形图,虚线为 t=0.5 s 时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 0.5 s。关于该简谐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2020 高二物理集训 四 许童钰
A.波长为 2 m
B.波速为 6 m/s
C.频率为 1.5 Hz
D.t=1 s 时,x=1 m 处的质点处于波峰
E.t=2 s 时,x=2 m 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
5.(多选)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
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 1.8 m/s 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
从第 1 个波峰到第 10 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 15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
B.该水面波的频率为 6 Hz
C.该水面波的波长为 3 m
D.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
E.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6.(多选)由波源 S 形成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左、右传播。波源振动的频率为 20 Hz,波速为 16 m/s。已知介质中 P、Q 两质点位于波源 S 的两侧,且P、Q 和 S 的平衡位置在一条直线上,P、Q 的平衡位置到 S 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
为 15.8 m、14.6 m。P、Q 开始振动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同
B.P、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
C.当 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时,P、Q 两点也正好通过平衡位置D.当 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 在波峰
E.当 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Q 在波峰二、非选择题
7.[2020·全国卷Ⅰ]如图(a),在 xy 平面内有两个沿 z 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 S1(0,4)
和 S2(0,-2)。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 1.00 m/s。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 A(8,-2)的路程差为________m,两列波引起的点 B(4,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点 C(0,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填“加
强”或“减弱”)。
2
2020 高二物理集训 四 许童钰
8.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为 1 m 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 30 cm 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 1.8 cm 的塑料球
D.直径为 1.8 cm 的铁球
(2)测出悬点 O 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 及单摆完成 n 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t,则重力加速度 g=________(用 L、n、t 表示)。
(3)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 3 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请计算出第 3 组实验中的 T=_______s,g=_______m/s2。
(4)用多组实验数据作出 T2L 图象,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 g。已知三位同学作出的 T2L 图线的示意图如图 2 中的 a、b、c 所示,其中 a 和 b 平行,b 和 c 都过原点,图线 b 对应的 g 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 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3
2020 高二物理集训 四 许童钰
A.出现图线 a 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 L B.出现图线 c 的原因可能是误将 49 次全振动记为 50 次C.图线 c 对应的 g 值小于图线 b 对应的 g 值
(5)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 3 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 30 cm 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 A 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 O 到 A 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
变 O、A 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 O、A 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 l1、l2 时,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 T1、T2。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 g=________(用 l1、l2、T1、T2 表示)。
9.平衡位置位于原点 O 的波源发出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水
平 x 轴传播,P、Q 为 x 轴上的两个点(均位于 x 轴正向),P 与 O 的距离为 35 cm,此距离介于一倍波长与二倍波长之间。已知波源自 t=0 时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周期 T =1 s,振幅 A=5 cm。当波传到 P 点时,波源恰好处于波峰位置;此后再经过 5 s,平衡
位置在 Q 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求:
(1)P、Q 间的距离;
(2)从 t=0 开始到平衡位置在 Q 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在振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
4
2020 高二物理集训 四 许童钰
参考答案
1 答案 A
解析 弹簧振子的初始位置 N 点位于 x 轴的正向位移最大处,A 正确。
2 答案 A
解析 t=1 s 时,振子处于正的最大位移处,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A 正确。t=2 s 时,振子在平衡位置且向 x 轴负方向运动,则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零,B 错误。t=3 s 时,振子处于负的最大位移处,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C 错误。t=4 s 时,振子在平衡位置且向 x 轴正方向运动,则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零,D 错误。
3 答案 AB
2π
=2.5π,T=0.8 s,B 正确。0.6 s 内物块运
解析
由小物块的简谐运动方程可知, T
动了34个周期,故路程应为 0.3 m,C 错误。t=0.4 s 时物块运动了半个周期,正向下运动,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同,D 错误。t=0.6 s 时,物块的位移 y=-0.1 m,小球下落距离 H=12gt2=1.8 m,由题图可知,h=H+y=1.7 m,A 正确。
4 答案 BCE
解析
由简谐波的波动图象可知,波长为 4 m,A 错误。t=0.5 s 时波向 x 轴正方向
n+
3
n+
3
传播的距离为 x=
4 λ(n=0,1,2,3…),即 t=
4 T=0.5 s(n=0,1,2,3…),又 T>0.5 s,
0.5
2
2
解之得 T=
3,当 n=0 时,T=
s 符合题意;当 n=1 时,T=
s<0.5 s,故 n≥1 时
n+
3
7
4
不符合题意,则波速 v=Tλ=6 m/s,B 正确。频率 f=T1=1.5 Hz,C 正确。t=0 时,x=1 m 处的质点处于波峰,t=1 s=32T 时,x=1 m 处的质点处于波谷,D 错误。t=0 时,x=2 m
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t=2 s=3T 时,x=2 m 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E 正确。
5 答案 ACE
解析 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故 A 正确;该同学发现从第 1 个波峰到第 10 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 15 s,所以该水面波的周期 T=nt=159 s=53 s,频率 f=0.6 Hz,故 B 错误;该水面波的波长λ=
vT=3 m,故 C 正确;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不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波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传递的过程,故 D 错误,E 正确。
6 答案 BDE
解析 波长λ=vT=vf=0.8 m,SP=15.8 m=1934λ,当 S 处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P 应处于波峰;
SQ=14.6 m=1814λ,当 S 处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Q 应处于波谷;SP-SQ=112λ,即 S 点到 P、Q 的波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故 P、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应始终相反,A、C 错误,B、D、E 正确。
7 答案 2 减弱 加强
解析 波长λ=vT=2 m,两列波的波长相等。
S1、S2 两波源到 A 点的路程差
x=62+82 m-8 m=2 m。
5
2020 高二物理集训 四 许童钰
S1、S2 两波源到 B 点的路程差 x′=32+42 m-32+42 m=0,初相相差为π弧度,
B 点为振动减弱点。
S1、S2 两波源到 C 点的路程差 x″=3.5 m-2.5 m=1 m=2λ,初相相差为π弧度,C 点
为振动加强点。
8 答案 (1)AD
(2)
4π2n2L
(3)2.01 9.76
(4)B
t2
4π2
l1-l2
(5)
T12-T22
解析
(1)摆线的长度应远大于小球直径,并且约为 1 m,以便于计算;小球的密度
越大越好,这样空气阻力较小,所以选 A、D。
t
L
4π2n2L
(2)周期 T=
,又 T=2π
,联立得 g=
。
n
g
t2
(3)周期 T=
t
=
100.5 s
=2.01 s,由 T=2π
L
可得,g=
4π2L
,代入数值得 g=9.76
n
50
g
T2
m/s2。
(4)由 T=2π Lg得,T2=4πg2·L,故 T2L 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b 为正确的图象,a
与 b 相比,周期相同时,摆长更短,说明 a 对应测量的摆长偏小,A 错误;c 与 b 相比,摆长相同时,周期偏小,可能是多记录了振动次数,B 正确;由图象斜率 k=4πg2可知,c
对应的 g 值大。
(5)设 A 点到铁锁重心的距离为 l,则第 1、2 次的摆长分别为 l+l1、l+l2,由 T1=2π
4π2 l1-l2
l+l1
,T2=2π
l+l2
,联立可解得 g=
。
g
g
T12-T22
9 答案 (1)133 cm
(2)125 cm
解析 (1)由题意可知,O、P 两点间的距离与波长λ之间的关系为 OP=54λ①波速 v=Tλ②
在 t=5 s 的时间间隔内,波传播的距离为 s=vt。由题意有 s=vt=PQ+4λ③
式中,PQ 为 P、Q 间的距离。
联立①②③式,代入题给数据,得 PQ=133 cm。
(2)Q 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振动的时间为 t′=t+54T=254T
波源从平衡位置开始运动,每经过T,波源运动的路程为 A。
4
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模拟集训 (4)
- 2017-2018学年河南省豫西名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
- 2020年高中化学 专题1课题一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
- xx年上半年公司监理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 生物卷·2019届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二上学期第三学月考(2017-12)
- 【地理】河南省周口市郸城一高2020届高三2月空中考试(解析版)
- 【生物】北京市西城区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解析版)
-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二竞培中心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 在青年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
- 【物理】四川省三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