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 MB
- 2024-05-22 发布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讲 走近细胞
考点一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研析教材 内化基本概念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 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2)单细胞生物:依赖 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 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活细胞
单个细胞
各种分化
2.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基础(连线)
生命活动 基础
①生物与环境之间
物质和能量交换 a.细胞的增殖、分化
②生长发育 b.细胞内基因的
传递和变化
③遗传与变异 c.细胞代谢
提示:①—c ②—a ③—b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最基本和最大的生命系统分别是 和 。
(2)植物没有 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 、器官、 这三个
层次。
(3)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 ,最简单的生命形式且不属于生
命系统的是 。
(4)在生命系统的各层次中,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单位是 ,包括无机环
境的生命系统是 。
细胞 生物圈
系统 组织 系统
单细胞生物
病毒
种群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纠误诊断]
(1)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
(2)根毛细胞能完成一切生命活动。( )
提示:根毛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只能完成部分生命活动。
(3)HIV能在血浆中快速增殖。( )
提示:病毒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
(4)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碱基和核苷酸也各有4种。( )
√
×
×
√
思考探究 培养科学思维
据图分析病毒的结构和特点
(1)HIV和T2噬菌体分别主要由什么成分构成?这些成分的合成场所在哪里?
(2)HIV和T2噬菌体相比,变异性更大,原因是什么?
(3)HIV的最外层有脂质膜包被,推测其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怎样的?
(4)噬菌体是专一侵染细菌的病毒,如果想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标记T2噬菌体,
该如何操作?请写出基本思路。
提示:(1)HIV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T2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这些物质
都是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和相关结构合成的。
(2)HIV的RNA是单链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
(3)依靠脂质膜和细胞膜的融合,以类似胞吞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胞。
(4)先用含有放射性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标记后的细菌培养T2噬菌体。
[深度思考]
(1)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吗?是生物吗?请说明理由。
提示: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故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但病毒在
宿主细胞中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繁殖产生后代,故是生物。
(2)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
细胞中寻找。”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题型突破 提升核心素养
题型一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2019·湖北武汉联考)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
是( )
A.HIV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C.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
D.父母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A
解析:HIV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只说明病毒的组成,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
细胞。
2.诺瓦克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人生食其污染的贝类会引发急性腹泻。则该
病毒( )
A.进入消化道后,在消化液中进行增殖
B.RNA能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C.遗传信息储存在R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中
D.在其核糖体上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C
解析:病毒必须通过侵染活细胞进行增殖,不能在消化液中进行增殖;病毒的
RNA不能整合到人细胞的染色体上;诺瓦克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遗传信息
储存在R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中;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
合成病毒的蛋白质。
题后提升
病毒相关知识
题型二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及相互关系
3.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变形虫在生命系统中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B.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C.个体是生命系统中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层次
D.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可以相互联系,如种群、群落
C
解析: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植物无系统层次,病毒不
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一个层次;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是能完整表现
生命活动的最小层次;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一定区域内
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4.从细胞到生物圈,生命系统的每一个层次都层层相依。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虽具有生命特征,但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单个细胞不能构成生命系统
C.所有生物个体都具备由功能相关的器官组成的系统层次
D.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A
解析:病毒是生物,具有生命特征,但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是最基本
的生命系统;单细胞生物、植物都没有“系统”层次;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
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考点二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及细胞学说
研析教材 内化基本概念
1.生物界常见生物类群的划分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1)图1属于 ,图2属于 。(填“原核细胞”或“真核
细胞”)
(2)图1代表的细胞与图2代表的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
;两类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 。
(3)写出图1细菌细胞中下列结构的名称:
① ;⑤ ;⑥ 。
(4)图1蓝藻细胞中无图2细胞中的⑥ ,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
是 。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图1代表的细胞没有以
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核糖体
拟核 核糖体 鞭毛
叶绿体
其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
3.细胞学说的建立
(1)细胞学说建立过程[连线]
提示:①—b—Ⅱ ②—c—Ⅰ ③—a—Ⅲ
(2)基本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 都由 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
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 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
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 中产生。
(3)意义
①揭示了细胞 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②揭示了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 关系。
动植物 细胞
相对独立
老细胞
统一性
亲缘
[纠误诊断]
(1)蓝藻、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
提示: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2)硝化细菌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
提示:硝化细菌无线粒体,但细胞内有催化有氧呼吸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
(3)细胞学说的建立完全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完成的。( )
提示:细胞学说的建立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完成。
(4)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体均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
提示: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5)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提示: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生物界的多样性。
×
×
×
×
×
思考探究 培养科学思维
1.列表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无以 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 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和
果胶
细胞质 有 ,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有 ,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转录和
翻译 转录、翻译可 进行 转录主要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核糖
体)内
是否遵循
遗传定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核基因 ,质基因___________
可遗传变
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核膜 核膜
纤维素
核糖体
拟核
同时
遵循 不遵循
2.分析细胞多样性的“两个”原因
(1)直接原因: 。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具有多样性
(2)根本原因
3.归纳细胞统一性的“五个”表现
4.细胞学说涉及的生物范围是什么?
提示:细胞学说仅涉及动植物细胞,不涉及原核细胞、真菌和病毒。
[深度思考]
(1)从细胞生命活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核糖体这一
种细胞器?
提示: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2)原核细胞基因突变的频率明显高于真核细胞,为什么?
提示: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遗传物质受到蛋白质的保
护。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与蛋白质结合,没有受到蛋白质的保护,更易受到
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突变。
题型突破 提升核心素养
题型一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
1.(2018·海南卷)关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无氧呼吸
B.酵母菌有线粒体,而乳酸菌无线粒体
C.酵母菌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具有拟核
D.溶菌酶能破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细胞壁
D
解析: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无氧呼吸,但产物不同;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细
胞中含有线粒体,乳酸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线粒体;酵母菌具有细胞核,
而乳酸菌具有拟核;溶菌酶只能破坏乳酸菌等细菌的细胞壁。
2.(双选)(2013·广东理综)下表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BD
解析: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染色质;洋葱根尖细胞有细胞壁,没有叶绿体,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染色质,具有全能性;兔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
细胞没有细胞核,故没有全能性;蛙的受精卵是真核细胞,无细胞壁,不能进行
光合作用,有染色质,具有细胞全能性。
选项 细胞 细胞壁 光合
作用 染色质 细胞全
能性
A 蓝藻细胞 有 有 有 无
B 洋葱根尖细胞 有 无 有 有
C 兔成熟红细胞 无 无 有 有
D 蛙受精卵 无 无 有 有
题后提升
真、原核细胞的6个不一定
(1)不属于真核生物的不一定就是原核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非原核生
物也非真核生物。
(2)带“菌”的不一定都是细菌(原核生物),如酵母菌是真核生物。
(3)带“藻”的不一定都是原核生物,如绿藻是真核生物。
(4)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如蓝藻无叶绿体。
(5)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线粒体,如硝化细菌。
(6)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都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题型二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3.(2019·河北衡水月考)下列对“细胞学说”理解合理的是( )
①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②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③提出了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 ④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解析: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这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的
统一性,①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②错误;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由
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③错误;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
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④正确。
4.(2019·四川成都检测)19世纪,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观察植物的结构,得出细
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结构。之后,施旺将这一结论推广到动物细胞,并提出“细
胞是生命的最基本单位”这一概念,由此创立了细胞学说。再之后,魏尔肖提出
“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的理论,从而完善了细胞学说。因此,细
胞学说( )
A.是通过观察和分离细胞结构后创立的
B.是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创立并完善的
C.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D.使动物和植物通过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统一起来
D
解析:细胞学说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结构后创立的,但是并没有观察到细胞的
结构和分离细胞;细胞学说是多位科学家共同研究的结晶,主要建立者是施莱
登和施旺;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入细胞水平;细胞学说使动物和植
物通过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统一起来。
考点三 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实验基础
1.实验原理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 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的放大倍数。
(2)放大倍数= 。
(3)高倍显微镜的作用:可以将细胞放大,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有
利于区分不同的细胞。
长度或宽度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2.实验步骤
(1)低倍镜:取镜→安放→ →压片→ →观察。
(2)高倍镜观察的“四字诀”。
①“找”:在 下“找”到目标。
②“移”:“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 。
③“转”:“转”动 ,换用高倍镜。
④“调”:“调”节 ,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 ,使物像
清晰。
对光 调焦
低倍镜
视野中央
转换器
光圈 细准焦螺旋
重点透析
1.目镜和物镜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
(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离装片越近,如H1;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离装
片越远,如H2。
2.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
物像
大小
看到细
胞数目
视野
亮度
物镜与载
玻片的距离
视野
范围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 大
3.成像特点及装片移动规律
(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颠倒180度,相
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180度。
(2)装片的移动规律:装片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相对于视野中央,物像偏向哪个
方向,装片就向哪个方向移动,即“同向移动”。
题型演练
题型 显微镜的操作及观察结果
1.(2018·海南卷)关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B.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
C.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D.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C
解析:在高倍镜下观察时,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距;高倍镜下可以清晰地
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
移至视野中央;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2.(2019·河北衡水金卷)小芬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
在两种不同放大倍率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
述正确的是(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影像会右移而乙的影像左移
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影像,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影像
A
解析:随着放大倍数增大,视野变暗,因此在相同的光圈下,甲视野较乙视野亮;
甲是低倍镜下看到的图像,若置于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变小,故甲中所观察到
的细胞在乙中并不是都能观察到;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因此玻片右
移,甲、乙的影像均向左移动;高倍镜下观察物像需要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晰后
再移到高倍镜下并调整细准焦螺旋至清晰,若在低倍镜下看到的影像模糊,则
改换成高倍镜,仍不能看到清晰的影像。
课堂小结
[构建知识网络]
[强化思维表达]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共有的结
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
4.原核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和蓝藻两大类。
5.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6.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讲走近细胞课件
- 班主任(心得)之班主任工作方法浅析
- 五年级英语教学论文:阅读理解部分教学建议
- 2017-2018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所重点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二7月联合考试英语试题
- 数学理卷·2019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二3月月考(2018-03)
-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战胜疫情《我们在一起》心得体会感悟作文
-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
- 2020学校开展师德集中教育活动总结
- 福建省师大附中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