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0.39 KB
- 2024-05-21 发布
石家庄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
分)
(时间:150 分钟,分值 300 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吸收光子
B. 处于 n=2 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 2eV 的光子
C. 一个氢原子从 n=4 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可发出 6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 处于 n=1 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 14eV 的光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异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向外辐射光子,故 A 错误;
B. 2n 能级的氢原子吸收 2eV 的光子后的能量为
2 2eV 3.4eV 1.4eVE E E ( )
结合氢原子的能级图可知,没有该能级,可知处于 2n 能级的氢原子不能吸收能量为 2eV 的
光子,故 B 错误;
C.一个处于 4n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发出 3 种不同频率的光,即为
4 3 2 1n n n n
故 C 错误;
D.氢原子的能级中能量值最小为 13.6eV ,处于 1n 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 14eV
的电子的能量,从而发生电离现象,故 D 正确;
故选 D。
2.如图所示,平直滑梯静止放置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 m 的小女孩以一定的初速度 v 沿滑梯斜
面(与地面夹角为θ)下滑,若小女孩与滑梯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若此刻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作用在小女孩身上,小女孩一定会加速下滑
B. 若此刻对小女孩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推力,则小女孩将加速下滑
C. 若此刻对小女孩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推力,则小女孩将匀速下滑
D. 若此刻平行滑梯斜面向下对小女孩施加恒定推力,则小女孩将加速下滑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小女孩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tanθ ,则小女孩原来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cosθ sinθf N mg mg
可知,小女孩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相等,所以小女孩匀速下滑;
若此刻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作用在小女孩身上,则有
( )sinθ ( )cosθmg F mg F
因此小女孩受力仍平衡,仍会匀速下滑,故 A 错误;
BC.对小女孩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推力,则有
sinθ ( cosθ sinθ cosθmg mg F F )
小女孩将减速下滑,故 B、C 错误;
D.若此刻对小女孩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恒定推力,小女孩对斜面的压力不变,所以小女
孩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则有
sinθ cosθmg F mg
则小女孩所受的合力沿斜面向下,所以小女孩将加速下滑,故 D 正确;
故选 D。
3.如图所示,水平面内有一平行金属导轨,导轨光滑且电阻不计,阻值为 R 的导体棒垂直于导
轨放置,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t=0
时,将开关 S 由 1 掷向 2,分别用 q、i、v 和 a 表示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棒中的电流、棒的
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则下列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分析导体棒的运动情况:开关 S 由 1 掷到 2,电容器放电后会在电路中产生电
流.导体棒通有电流后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而加速运动.导体棒切割磁感线,
速度增大,感应电动势增大,则电路中电流减小,安培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因导轨光滑,
所以在有电流通过棒的过程中,棒是一直加速运动(变加速)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
大.当感应电动势等于电容器的电压时,电路中无电流,达到一种平衡时,导体棒做匀速运
动,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值,所以 C 错误 D 正确.当棒匀速运动后,棒因切割磁感线
有电动势,所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能稳定在某个不为 0 的数值,即电容器的电量应稳定在某
个不为 0 的数值(不会减少到 0).这时电容器的电压等于棒的电动势数值,棒中无电流,故
A,B 错误.
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流
4.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 abc 区域(含边界)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
度大小为 B,∠a=60°,∠b=90°,边长 ac=L,一个粒子源在 a 点将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带正电粒子以大小和方向不同的速度射入磁场,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中,不计重
力,速度的最大值是( )
A. 2
qBL
m B. 3
6
qBL
m
C. 3
4
qBL
m
D. 4
qBL
m
【答案】A
【解析】
【详解】粒子沿 ab 边界方向射入磁场从 ac 边射出磁场时转过的圆心角最大,粒子在磁场中的
运动时间最长,粒子速度最大时运动轨迹与bc 相切,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由题意和几何关系可知
1
2ab L
四边形 abdO 是正方形,粒子轨道半径
1
2r L
粒子做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1
2
mmvqvB
L
粒子的最大速度,解得
2m
qBLv m
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5.如图所示,小球甲从 A 点水平抛出,同时小球乙从 B 点自由释放,两小球先后经过 C 点时
速度大小相等、方向间夹角为 45°。已知 B、C 高度差为 h,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阻力。由以
上条件可知( )
A. 甲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
2
gh
B. 甲、乙小球到达 C 点所用时间之比为 1:2
C. A、B 两点的高度差为 2
2
h
D. A、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5
2
h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对乙球有
v gt 乙
对甲有
cos45v gt 甲
则有
vt g
乙
2
2t v
g
甲
则甲乙小球到达C 点所用时间之比为1: 2 ;乙球到达C 点的速度
2v gh
则甲球到达C 点的速度
2v gh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甲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0 sin 45v v gh
故 A、B 错误;
C. A 、C 两点的高度差
2cos45
2
(
2
)v hh g
则 A 、 B 的高度差
2 2
h hh h
故 C 错误;
D. A 、 B 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0
2 22
2 2
ghvx v t gh gh hg g
甲
则 A 、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2 2 5( ) 2
hs x h
故 D 正确;
故选 D。
6.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在论文《三体问题》中指出:两个质相差悬殊的天体(如太阳和
地球)所在同一平面有 5个特殊点,如图中的 1 2 3 4 5L L L L L、 、 、 、 所示,若飞行器位于这些
点上,会在太阳与地球引力共同作用下,可以几乎不消耗燃料而保持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
周运动,人们称之为拉格朗日点.若发射一颗卫星定位于拉格朗日点 2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等
B. 该卫星在 2L 点处于平衡状态
C. 该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D. 该卫星在 2L 处所受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比在 1L 处大
【答案】CD
【解析】
【详解】据题意知,卫星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公转周期相同,故 A 错误;卫星
所受的合力为地球和太阳对它引力的合力,这两个引力方向相同,合力不为零,处于非平衡
状态,故 B 错误;由于卫星与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同,卫星的轨道半径大,根据
公式
2
2
4a rT
可知,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故 C
正确;卫星在 2L 或 1L 所处所受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
2
2
4F m rT合
,卫星在 2L 处的轨道半径比在 1L 处大,所以合力比在 1L 处大,所以合力比在 1L
处大,故 D 正确.
7.如图所示,甲为理想自耦变压器,A、P 分别是可以滑动的触头.变压器输入图乙所示的交
流电压,则
A. 通过滑动变阻器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 50Hz
B.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等于 220V
C. 触头 A 向下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消耗功率变大
D. 触头 P 向下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消耗功率变小
【答案】AC
【解析】
【详解】A.交流电的周期为 T=0.02s,则通过滑动变阻器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 50Hz,选项 A
正确;
B.变压器输入电压有效值为 220V,则因变压器次级匝数大于初级匝数,可知滑动变阻器两
端的电压大于 220V,选项 B 错误;
CD.触头 A 向下滑动时,初级匝数减小,则次级电压变大,滑动变阻器消耗功率变大,选项
C 正确,D 错误;
8.如图所示,绝缘轻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 O 点,下端系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带
正电小球,小球套在 O 点正下方的水平光滑绝缘杆上,整个装置处于电场强度大小为 E,方
向沿杆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现将小球从 A 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 B 点时与其在 A 点时的弹簧
弹力大小相等,OA= 4
5 OB,在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球到达 B 点时的速度为零
B. 小球的电势能一直减小
C.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qE
m
的位置有 2 个
D. 弹簧弹力对小球做功的瞬时功率为零的位置有 4 个
【答案】BC
【解析】
【详解】A.小球从 A 到 B 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为零,只有电场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可
得
21
2qE AB mv
所以小球到达 B 点时的速度不为零,故 A 错误;
B.小球从 A 到 B 的过程中电场力一直做正功,所以小球的电势能一直减小,故 B 正确;
C.如图所示,设O 点正下方为O 点,与 A 点关于O 点对称的点为 A 点,所以小球从 A 到 A
过程中弹簧一直被压缩,弹簧原长的位置一定是在 A 与 B 点之间;小球处于O 点正下方和小
球受到的弹力为零的位置时,小球合力都是 qE ,加速度都是 qE
m
,所以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qE
m
的位置有 2 个,故 C 正确;
D.在 A 点速度为零,弹力瞬时功率为零;在O 点正下方弹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弹力功
率为零;在弹簧处于原长的位置弹力为零,则弹力的功率为零,所以弹簧测力计对小球做功
的瞬间功率为零的位置有 3 个,故 D 错误;
故选 BC。
三、非选择题:共 174 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9.某研究小组要测量电压表 V1 的内阻 r1,要求方法简洁,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
多组数据,现提供如下器材:
A.电压表(V1):量程 3V,内阻 r1 待测(约 2000Ω)
B.电压表(V2):量程 6V,内阻 r2=4000Ω
C.电流表(A1):量程 0.6A,内阻 r4 约为 0.05Ω
D.滑动变阻器(R0):总电阻约 50Ω
E.电源(E):电动势 15V,内阻很小
F.电键(S)、导线若干
(1)请从所给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器材,设计电路,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画出电路图,标明所用
器材的符号______;
(2)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图,写出待测电压表 V1 的内阻 r1 的表达式,即:r1=______。
【答案】 (1). (2). 1
2
2
U rU
【解析】
【详解】(1)[1]题目中要求能够多测数据,因此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采取分压式,保证电压
可以从零开始;待测电压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31
1
3 A 1.5 10 A2000
UI r
电流表不适合,所以串联一个阻值已知的电压表 2V ,最终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2)[2]由欧姆定律及串联电流特点可知
1 2
1 2
U U
r r
即可得待测电压表 V1 的内阻为
1
1 2
2
Ur rU
10.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 为装有挡光片的钩码,总质量为
M,挡光片的挡光宽度为 b,轻绳一端与 A 相连,另一端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与质量为 m(m